崇禎皇帝一席話,大殿裏眾臣皆驚,為什麽呢?因為崇禎皇帝猜疑心極重,在位十七年,因為猜疑因為不信任,使多少忠臣良將慘遭橫死,最後使朝中之臣人人自危,哪裏還想為皇帝盡忠,為國為民當好官,全都成了溜須拍馬,阿諛奉承之輩。


    王淩已占了兩省之地,還要再占兩省,大臣們不用想都知道崇禎肯定大怒,甚至立即會發兵征討。


    今天,結果竟然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簡直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既然崇禎站在王將這一邊,周延儒立即站出來說話支持王淩。


    周延儒一帶頭,除了魏藻德等少數幾個人來,全都支持張國維的奏請。


    於是崇禎皇帝根據朝臣的意見下了一道聖旨:中心意思是大膽幹,為了明國的振興,朕支持你。


    崇禎的聖旨令王淩也是略感意外,自己搞民生會,搞國中之國,現在又要擴展地盤,這些,崇禎竟然都忍了,這還是曆史上那個崇禎嗎?還是寧願上吊身死國滅也不向建奴和流賊要挾的崇禎皇帝嗎?


    既然崇禎無條件支持自己,自己也要乖一點,不給崇禎添堵,那個左良玉,就暫時放他一馬吧。


    王淩讓席思奎率一團騎兵飛馬到九江府,以大將軍府的名義告訴左良玉,由於他殺良冒功,畏敵逃跑,劫掠百姓,是十惡不赦之人,本將軍理應將你剿滅,碎屍萬段,但由於當今陛下替你求情,本將軍可不殺你,而且可將九將府、南康府、廣信府三府之地由你守衛,但前提是一不能擾民,二要裁軍,將軍隊減至二萬三千人。你的糧餉將由本將軍提供,但是由你向大將軍府報上花應冊,由將軍核對無誤,由本將軍派人發放,決不允許克扣一分餉銀。


    如果你接受本將軍所列條文,本將軍便放你一馬,如不接受,本將軍必將把你捉拿歸案。


    左良玉接到席思奎的最後通牒,立即召集手下文臣武將商議。


    商議結果,胳膊扭不過大腿,無論如何左良玉這十幾萬烏合之眾根本不是民生軍的對手。


    左良玉盛情款待了席思奎,表示接受改編,接受大將軍的管轄。


    王淩又一次違背了自己的意願,他本意是必殺左良玉的。


    這要看以後左良玉敢不敢再作死。


    說一說長沙的事,長沙是湖廣南部重鎮,為了抵擋李自成、張獻忠,長沙官民做了極大努力。


    長沙府知府是堵胤,同知是嚴起恆,推官是蔡道憲,通判周二南。


    此時湖廣巡撫王聚奎也在長沙。總兵尹先民、何一德共率士卒約一萬人據守。


    朝廷命王淩率大軍與孫傳庭會師大敗李自成的消息傳來,湖廣巡撫王聚奎與長沙知府堵胤錫等人長舒了一口氣。


    自從李自成占領嶽州以後,長沙的戰事便沒有停過,李自成屢派農民軍攻打長沙,由於長沙軍民一心,而李自成又擔心孫傳庭從北麵壓過來,始終沒有派重兵攻城,長沙城得以保了下來。


    然而還沒有高興幾天,忽聞王淩派歸順將領劉希堯部駐紮在長沙城外。


    王聚奎、堵胤錫還以為王淩反了,他們當然知道王淩是土匪出身,他反叛朝廷在這亂世也是再正常不過。


    但是,探馬來報,劉希堯部眾二萬餘人隻是在長沙城三十裏外的梅溪駐紮,並沒有攻城的意思。


    這是什麽鬼?


    難道他們還要再等後續部隊不成?


    王聚奎、堵胤錫連上告急奏折八百裏加急發往京師。


    此時長沙城內一片慌亂,尤其是吉王朱慈煃更是害怕,又不敢逃跑,在王府裏戰戰兢兢等待事態發展。


    長沙百姓慌亂了一天,便該幹啥還幹啥了,因為什麽也沒吃飯重要,這個亂世,勞動都不一定能吃上飯,何況不勞動呢?


    等了幾天,探馬來報,王淩率三路大軍圍攻武昌府的左良玉,左良玉逃往九江府,王淩大軍入駐武昌。


    長沙官吏更害怕了,認為王淩打長沙是遲早的事。


    接下來一連一個月,長沙駐軍竟毫無動靜,堵胤錫派部下備了一些犒軍物資前去劉希堯部打探消息,劉希堯對堵胤錫表示感謝,並告訴來人,他們得到的命令是來長沙駐防,並沒有其它命令。


    接著,朝廷的旨意便來了,要湖廣、江西兩省所有官吏皆聽大將軍調遣,這兩省實行土地改革等新政。


    前來指導長沙府實行土地改革的人是民生軍宣教軍軍長呂世倩。


    呂世倩、趙薇薇等人率師與王淩一起南征,前期打仗,宣教兵負責救援傷員等後勤任務。


    不打仗了,實行新政改革,便用到宣教兵了,呂世倩自願來到長沙府。


    呂世倩已是軍長,本來不用親自來基層指導新政的,但呂世倩認為一直浮在上層容易對基層的真實情形把握不準,所以要親自指導一府,以獲得寶貴的工作經驗。


    知府堵胤錫拿著朝廷的聖旨,心中五味雜陳,他們第一感覺是土匪勢大,朝廷抵抗不住,這是向賊屈服了?


    想想也是,一個李自成便將大明攪的天翻地覆,何況是擊敗建奴和李自成的王淩呢。


    長沙何去何從?


    湖廣巡撫王聚奎道:“陛下另給我旨意,要我迴京述職,應該不會再迴湖廣了,湖廣巡撫之職恐怕要有大將軍府安排了。”


    推官蔡道憲道:“這是權臣還是意圖將陛下架空?”


    通判周二南道:“比直接造反要好一些,最起碼不死人,也沒免我們的官。”


    同知嚴起恆言道:“當今亂世,誰的實力大誰說了算,王淩的實力,就是陛下也忌憚不已,哪裏敢和他對抗?”


    堵胤錫問道:“諸位!我們長沙府該當何去何從?是執行聖旨還是不執行呢?”


    蔡道憲說道:“王淩實行那一套就是將富戶土地全部沒收,財產留極少一部分外也全部沒收,然後平均分配,提倡人人有田種,人人有飯吃,人人有學上,人人平等,男女平等。”


    總兵尹先民道:“這哪裏行?這不是明搶嗎?真是土匪。”


    吉王朱慈煃道:“聽說山東魯王被王淩抄家,土地、浮財全沒了,現在還關著呢,這可如何是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淩在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豐收的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豐收的西瓜並收藏王淩在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