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道君皇帝”——趙佶的一生。


    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憋屈!”


    他當了二十五年的皇帝,在金國當了八年的俘虜,一共活了五十三年。


    他為自己的昏庸無道付出了代價,不僅當了亡國之君,還被掠去金國受盡屈辱。


    一個曾經的九五至尊,最後落的還得自己種田得食,飽受折磨……


    最後卻死的如此悄無聲息,如果不是國安的人花費大代價送迴此消息。


    趙構要想知道此事,估計還得等到一年多以後。


    趙構聽聞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是找魏良確認消息的真實性。


    在得知是國安加密送迴來,並再三確認的消息之後。


    趙構又問了一句,是不是宋齊魯把他爹給弄死的?


    因為宋齊魯之前曾不止一次,給他提到過,會為他掃平一切障礙。


    但是之前一直沒有機會,等後來有機會了,二人關係惡化,宋齊魯也懶得去管那些事!


    在得知不是宋齊魯出手的,乃是受盡折磨病死的之後。


    趙構長舒一口氣,然後便當場大哭!


    趙構縱是有太多不是,但他畢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哪怕心裏再怎麽陰暗和再怎麽薄情寡義,也沒法泯滅父子之情。


    其實論到對親厚之人的感情上,趙構這人還是可圈可點的。


    比如對於害得他變成“痿哥”的直接負責人——杜充。


    以及間接負責人——黃潛善、汪伯彥,他都沒有追責,反而善待他們。


    這事兒要是換做宋齊魯,他娘的早把這仨貨弄死完球了!


    自從趙構“痿掉”之後,他更加在乎和他有血緣關係的親人(除了他大哥宋欽宗趙哲),比如他的生母韋氏?


    他失聲痛哭,踉蹌著迴宮,一連幾天滴水不進,難過的痛不欲生。


    眾多大臣、親眷的勸說,都無法平息他內心的怒火!


    他要報仇!


    要讓金國為此付出代價,血的代價!


    在這一刻,他咬牙切齒的下定決心!


    他要女真人亡國滅種!


    為此,趙構再次宣召嶽飛。


    趙構不顧嶽飛正在為母守孝,一連幾封書信將其召至臨安麵談。


    意思就一個:你失去了母親,我也很替你哀傷,但是現在我也沒了爹,親娘又在金營做“慰安婦”!


    這不僅是我的家仇,更是國恨!


    我需要你!


    國家需要你!


    我的要求就一個!


    打到金國去!


    弄死那些該死的女真人!


    你的一應要求,我全都滿足!


    嶽飛抬頭看了下滿眼通紅,狀若瘋癲的趙構,隻得低頭應命。


    嶽飛這次是真的提要求了,他說僅憑他手中的十萬人馬,不夠將女真亡國滅種的!


    從這裏不難看出,嶽飛壓根就沒想過和其他人配合作戰的事兒!


    他是想憑一己之力,單挑整個金國!


    趙構大手一揮,就近將隸屬於韓世忠的“行營前副軍”的王彥部,約兩萬人全部劃歸嶽飛。


    其實嶽飛在整個南宋看的上眼的部隊,也就韓世忠部和王彥部。


    不過韓世忠部是想都不用想了,這王彥部的“八字軍”倒是一大助力!


    於是,嶽飛領命而歸,在迴廬山安頓好一切事宜,讓其長子嶽雲代替他,繼續為母親姚氏守孝之後。


    便匆忙趕赴防區,準備接手“八字軍”和調兵北上襄陽之事。


    結果,王彥這邊又出了幺蛾子!


    王彥是什麽人?


    脾氣之執拗,即使麵對趙構,那都是隻要他心氣不順,說不幹就不幹,當場就敢撂臉子辭職的狠茬兒!


    另外,他當年在太行山區“打遊擊”時,即使跟生死與共的弟兄們一起,都不敢放心睡覺,就怕有人趁他熟睡時嘎了他!


    否則,也不會有“八字軍”的由來了!


    嶽飛當年不過是他手底下的一員小兵,就因為和他意見不合,就帶人跑了,差點讓他的部隊全部散掉!


    這對於桀驁不馴,又小心眼,還特別記仇的王彥來講。


    這能忍?


    當然不能!


    本來在大西北玩的好好的,突然被調迴中,駐地還就在嶽飛旁邊。


    現如今就算是宋齊魯拉了他一把,混的跟嶽飛比起來,還差的遠,就本來就夠他鬱悶的了。


    此時居然還讓他聽命於嶽飛?


    姥姥!


    愛誰誰,老子辭職!


    不伺候了!


    於是,王彥直接辭了自己荊南防區司令長官的職銜!


    帶著兩萬人浩浩蕩蕩的迴臨安,找張浚要說法去了!


    王彥倒是走的瀟灑從容,可是卻苦了嶽飛!


    不僅人沒撈著,還得調軍填補原王彥的荊南防區!


    這他娘的!


    為誰辛苦為誰忙啊?


    不都是為國效忠嘛?


    這都多少年了,咋就還這麽小心眼呢?


    哎!


    戰前減員!


    等嶽飛收拾完原王彥防區的爛攤子,確保沒有後顧之憂後,便已經是1136年的七月了。


    說到這裏,提一下大名鼎鼎的“嶽家軍”。


    在宋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七月,消化完楊幺的6萬大軍之後,嶽家軍兵力就達到了十萬之數。


    嶽飛手底下的將官編製,由原來的十將,升到了三十將,每將平均兵力達三千餘人。


    當然以後還會不斷擴充,直至達到曆史最強的八十四將。


    嶽家軍全軍共分成十二統製軍:


    背嵬軍、前軍、右軍、中軍、左軍、後軍、遊奕軍、踏白軍、選鋒軍、勝捷軍、破敵軍和水軍。


    其中,背嵬軍是嶽家軍的絕對主力,堪稱嶽家軍裏麵的特種兵部隊,攻堅、破城等惡戰,基本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嵬”指酒瓶子,意思是替主將背酒瓶子的親兵。


    “遊奕”是巡迴的意思。


    “踏白”是偵察兵。


    嶽家軍如今最有權勢的將軍,莫過於張憲、王貴、徐慶、牛皋四人。


    其中張憲和王貴,號稱嶽飛左右手,關鍵時候可順位接替嶽飛,指揮全軍作戰,相當於嶽飛之下的兩位“副司令長官”。


    而徐慶、牛皋、董先三人,號稱嶽家軍中最“善戰”之人,這裏不單單指個人武力,還包括綜合作戰的指揮能力。


    這個“善戰”應該指帶兵打仗、充當先鋒,攻無不克的意思。


    否則,單論個人武力值的話,至少徐慶和董先,都不是楊再興的對手,當然還有一個“贏官人”嶽雲!


    宋齊魯有時候都在感慨,跟他這穿越客比起來,嶽飛更像是一個帶“金手指”的天選之人!


    到底是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找王八!


    即使他自己這個穿越客帶著“預知預判”的能力,都不能奪走屬於嶽飛的主角光環!


    先不論那些“非人”的戰績,就是這麽多桀驁不馴的大將,全都能被嶽飛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並心甘情願的聚集在他的周圍,為他所用。


    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再看看宋齊魯那邊,除了坑蒙拐騙的,就沒有一個是主動聞聲來投、納頭便拜的!


    娘希匹!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就不該不自量力的和嶽飛做對比!


    …………


    七月,嶽飛正式誓師北伐。


    此次北伐,嶽家軍兵分兩路、兩批。


    一路朝著東北方向的開封進發,帶隊的牛皋率先渡過長江。


    他的主要作戰區域在京西(開封西麵)一帶。


    牛皋的第一個目標便是汝州(河南平頂山市)魯山縣附近的鎮汝軍。


    因為早些年,牛皋曾在汝州魯山縣與金兵作戰,對於這一帶實在是太熟悉了。


    鎮汝軍的守將名叫薛亨,素有驍勇之名。


    故地重遊的牛皋精神抖擻,在交戰之前便聲稱,一定生擒了薛亨。


    結果牛皋一鼓作氣,隻一戰,就攻下汝州城,還真就活捉了薛亨本人。


    到了十一月,薛亨的大名,就上了臨安府的獻俘名單。


    攻克汝州後,牛皋並沒有停歇,繼續乘勝攻克穎昌府(河南許昌),為嶽家軍此次北伐立下首功!


    東路方向被牛皋成功打穿,下一步就是進擊偽齊重鎮蔡州(河南汝南)!


    其實嚴格來講,牛皋此次北伐的軍務最重,因為他是被嶽飛推出去,專門吸引偽齊重軍注意力和火力的靶子!


    待牛皋攻克穎昌,眼看危及蔡州之時,偽齊的重兵果然如預料中一般,開始朝蔡州集結。


    次月,嶽飛率主力過江,攻擊的方向是西北方向的虢州(大概今河南三門峽市和陝西交界處)和商州(陝西商洛)。


    八月初,嶽家軍的王貴、董先、郝晸等將領,合兵攻打虢州盧氏縣(今河南三門峽市盧氏縣)。


    嶽飛為何不遠千裏橫穿秦嶺,隻為奔襲如此一個小縣城?


    那是因為此處是劉豫進攻洛陽、兵侵陝西之地的橋頭堡,他在這裏囤積了大批糧草。


    不要問嶽飛怎麽知道的,隻要進了中原的河南地界,嶽飛就跟迴到了自家似的。


    不說宋齊魯這邊安插的探子,就是早年間嶽飛代替宗澤經略兩路義軍之時,探子也早就撒的遍地都是。


    甚至連黃河渡口的渡夫、趕集上店的伢子,十個裏麵估計都有八個是嶽飛的眼線!


    這幾年,劉豫雖然一直沒能攻破鄭州,拿下洛陽。


    但是他也一直沒閑著,像如今嶽飛攻打的秦嶺南麓的一些小縣城,就是劉豫多年“辛勞”的戰果。


    倒也不是宋齊魯打不下來,隻是懶的大費周折而已,這些地方,充其量不過一些疥癬之疾。


    打下來分分鍾的事兒,但是如果想要守住,那就七難八難了。


    不說其他,單單一個糧食補給問題,就夠頭大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迴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木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木公並收藏夢迴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