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今朝中形勢,王爺可有什麽看法?”
“還能有什麽看法?隻要你們這次把偽齊和金國聯軍揍的夠狠,那麽皇上議和的底氣,就會更足一些。”
“如果大敗,那咱們這輩子啊,都別想再站著生了,跟著那位一起跪著搖尾乞憐吧!”
宋齊魯不屑的說道,眼中毫不掩飾對趙構的輕蔑。
“如此嚴重?勝了怎還要議和?沒這麽誇張吧?”
“王爺放心,這次我們一定會打出我們的氣節!”
“嗬嗬,我們那位的骨頭,已經徹底軟了,如果不是一場開天辟地一般的大勝,根本不可能扭轉他一心議和的心思!”
“此事你也不用跟我表忠心,戰役的關鍵走向,都會應在嶽飛身上。”
“如果努把力,拿下開封也不是不可能!別忘了我是幹什麽的,嗬嗬!”
宋齊魯最後玩味的衝著張大仙一笑,張浚心裏頓時咯噔一下。
果然在這位“神棍”麵前耍小聰明是沒用的,他仿佛能看破人心一般。
“張某謹記王爺教誨!”
“過了,過了!沒什麽教誨不教誨的。”
“我多說一句,你的才能,在統籌和調劑人際關係上,這一點是別人替代不了的。但,並不在軍事指揮上,就比如富平之戰。”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當然,說這話的目的,並不是挖苦你。我自己也一樣不是全能的。”
宋齊魯拍了拍張浚的手背,佯裝沒有看到他青紫色的麵皮,繼續自顧地說道。
“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兒,就得交給專業人士去辦。隻有對的人,做對的事兒,才能事半功倍,你說呢?”
“就比如我這次西征李乾順,從頭到尾我都把權力下放,隻負責把總,並沒有事必親為。”
“既然戰前會議已經明確了作戰方向和作戰計劃,那就得大膽的放權。事事都想插一手的結果,就是每件事都做不好!”
“是,聽王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宋齊魯聽出了張浚這話裏,多少還帶著點情緒,也不以為意。
“我知道你的誌向,是想成為你祖上留侯張良一般的人物,重現祖上風采。”
“但是我再多說一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我們都還年輕,你也不過才39而已,我們有的是時間。”
“急於求成,就會無限放大我們的試錯成本,這是我們眼下所不能承受的。”
“這所有的機會都來之不易,是我們無數同誌,多年來花費無數心血的布局和付出,才換來的!”
“嗯,此事浚心中有數!”
“跟你說這麽多,目的並不是為了讓你我心存芥蒂,而是能夠更好的解開心結,精誠合作。”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才能更快、更好的實現我們同盟會的綱領!”
“我不希望你有一天,變成像完顏宗翰一樣的人!雖說立場不同,而且他如今也英雄遲暮,但我還是十分敬佩那人的。”
“隻是他命不太好,居然也想著研究火炮。這就是拿他的業餘,來挑戰我的專長啊!”
“就如同我不研究步兵對抗騎兵的陣法,反而研究他們的“拐子馬”戰術,妄想以“拐子馬”戰術,去戰勝他的騎兵一般可笑!嗬嗬。”
“一語驚醒夢中人啊!還是王爺看的通透。”
“嘿嘿,什麽通透不通透的,我就是瞎掰,你聽一聽就好。”
“對了,迴頭你幫我給趙鼎帶句話,除非皇上親自免他的職,否則不要再傻的冒氣,動不動就為了自己清譽,負氣辭相了哈!”
“就算是不幹首相了,那也得想方設法留在中樞,盯死秦檜這廝!”
“嘶~王爺的意思是,秦檜會給趙鼎使絆子?”
跟張浚這種老腹黑說話就是省勁,一點就透。
“是啊,秦檜這個人不好對付啊,他想要搞一言堂,必定就會掃除你和趙鼎二人。”
“這老家夥政治手腕高超,一個能頂你們兩個。所以你們都驚點心,別輕易就著了他的道兒。”
“組織費了這麽大勁兒,才把你們兩人推到軍、政雙相的位置,這是相當不易的,別輕易就被人捉住小辮子打落神壇啊。”
“嗯,多謝王爺提醒,此事浚會上心的。”
“嗯,那就先這樣吧,一會兒你化妝成送菜工,隨著仆役從後門離去吧。現在魏良那老閹貨手中的錦衣衛,也是不容小覷!”
“緊要的情報,你可以直接找他要,我這邊有什麽送不過來的消息,也會通過錦衣衛傳過來。”
“好,那浚就先告辭了。王爺多保重,還請多勸勸君侯早日出山,拜托了!”
“嗯,此事你不用擔心,三月之內,必定可以讓你重啟北伐!”
…………
宋齊魯送走了張浚之後,又重新迴到靈堂。
“你那眼睛如何了?給你的藥水按時滴了嗎?”
“多謝大哥掛念,已無大礙了。”
“在我麵前還逞什麽強啊?眼珠子還紅的跟兔子似的呢。記得每隔兩個時辰滴一次。口服藥也記得一日三次,飯後食用。”
“是,多謝大哥。”
“哎,跟我客氣什麽!幹娘也沒少疼我,平安他們三個,基本上都是幹娘看著長大的。”
“哎,世事無常,你自己也節哀順變吧。娘如果活著,肯定也不想看到你如此頹廢的模樣!”
“大哥今日一改常態,可是有什麽話要說?莫非朝中起了什麽變故?”
“嗯,看皇上的意思,怕是準備複起秦檜為相了!”
“嗯?還有此事?上次麵聖,官家並未提及此事啊!”
嶽飛也是驚愕不已,他以為這次是趙構鐵了心支持他北伐的。
“哎,自去年開始,金國由撻懶掌權,撻懶此人對宋策略偏向於“以戰佐和”。”
“而秦檜之前就在撻懶軍帳中任記事官,這麽說,能理解了不?”
“我們的皇帝陛下啊,其實跟撻懶打的一樣的算盤!不過這次能鼓起勇氣支持北伐,也已經是殊為不易嘍~”
“怪不得~”
“嗬嗬,想通了?”
“大哥意思是勸我早日出山北伐唄?可是百善孝為先,如不能為母盡孝,飛愧為人子啊!”
嶽飛痛苦的臉部肌肉都在抽搐,足見其內心的掙紮。
“自古忠孝兩難全啊!我不是反對你為幹娘守孝,而是覺得可以適當縮短這個期限,比如三個月?”
“畢竟皇上能夠主動同意支持北伐,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此事飛明了兄長心意,還請讓飛考慮考慮。”
“嗯,我隻是提個建議,具體由你自己決定。雖然我很想讓你去北伐,但是也不想讓你留下終生遺憾。”
接下來的日子,宋齊魯就在廬山陪著嶽飛,一起為姚氏守孝。
期間二人討論了很多,從民生到國際形勢,從北伐的戰圖推演,到西北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從宋金兩國國力對比,到北伐“直搗黃龍”的可能性……
最終唯一確定的是,北伐是一個長遠大計,不是一年、兩年打幾場勝仗,就能辦到的。
所以目前最緊要的,還是以最大程度的消耗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
轉眼來到四月,宋齊魯也不得不離開廬山前往北方,準備策應北伐事宜。
同時,他也得給趙構加點料,堅定他北伐的決心!
隨之,兩件大事傳入南宋朝廷。
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張浚命令進軍淮陽軍的韓世忠,差一點被偽齊劉豫包了餃子!
因為偽齊方麵提前得知了老韓進軍的情報,劉豫便提前在淮陽縣準備了大批人手,就等他入甕。
結果,劉豫到底沒搞明白他韓潑五到底是憑借啥起家的。
被老韓帶人在他的包圍圈裏一頓劈砍,直打的偽齊方麵狼奔豕突,潰不成軍。
突圍過程中,大將唿延通一把掐住一個金人脖子,問清楚之後,才知道是金將牙合孛瑾。
老韓大發神威,不僅打跑了外圍伏擊他的齊軍。
居然仍舊堅定不移的,繼續執行張浚下發的攻防淮陽的任務,而且這一打就是六天。
結果,重兵駐守的淮陽還沒打下來。
老韓就等來了劉倪,還有不知道啥時候摻和進來的金兀術的聯軍。
此時的戰場形勢,讓老韓不得不開始搖人。
而離他最近的,就是他的雙兒女親家張俊!
可是等接到老韓求援信時,張俊卻拒絕出兵!
理由是:小四來了,你都打不過,還叫我過去,你這不是坑我嗎?雖然我本人是肯定不會過去的,但誰知道你丫的,是不是想趁機吞並了我的部下啊?對不住,我這邊也有軍務在身,實在過不去!
就這樣,孤立無援的老韓不得不撤退!
如果換做劉光世和張俊,麵對偽齊的重兵圍剿,估計早就跑散了。
可是,老韓啥專業出身?
他最擅長的,除了孤身闖敵營之外,就是以少打多!
從出道至今,就沒改過!
這估計也是他,為什麽把六七萬人玩到最後被擼軍權時,隻剩三萬兵馬駐守楚州的原因吧。
因為他老愛幹一些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他的韓家軍治軍再嚴,也不代表著每個人的戰力,都如同他一樣勇猛不是。
比如這一次,老韓毫無畏懼的迎麵衝撞偽齊大部,砍倒了一大片,其餘敵軍嚇都嚇跑了。
最終,老韓帶著萬餘淮陽百姓,從容的渡江迴到自己防區。
這是一場說不上失敗和勝利的勝利!
因為老韓撈迴來了人,卻丟了淮東大片領土……
另外一個傳入宋庭消息便是:宋徽宗已於1135年,死於五國城……
“還能有什麽看法?隻要你們這次把偽齊和金國聯軍揍的夠狠,那麽皇上議和的底氣,就會更足一些。”
“如果大敗,那咱們這輩子啊,都別想再站著生了,跟著那位一起跪著搖尾乞憐吧!”
宋齊魯不屑的說道,眼中毫不掩飾對趙構的輕蔑。
“如此嚴重?勝了怎還要議和?沒這麽誇張吧?”
“王爺放心,這次我們一定會打出我們的氣節!”
“嗬嗬,我們那位的骨頭,已經徹底軟了,如果不是一場開天辟地一般的大勝,根本不可能扭轉他一心議和的心思!”
“此事你也不用跟我表忠心,戰役的關鍵走向,都會應在嶽飛身上。”
“如果努把力,拿下開封也不是不可能!別忘了我是幹什麽的,嗬嗬!”
宋齊魯最後玩味的衝著張大仙一笑,張浚心裏頓時咯噔一下。
果然在這位“神棍”麵前耍小聰明是沒用的,他仿佛能看破人心一般。
“張某謹記王爺教誨!”
“過了,過了!沒什麽教誨不教誨的。”
“我多說一句,你的才能,在統籌和調劑人際關係上,這一點是別人替代不了的。但,並不在軍事指揮上,就比如富平之戰。”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當然,說這話的目的,並不是挖苦你。我自己也一樣不是全能的。”
宋齊魯拍了拍張浚的手背,佯裝沒有看到他青紫色的麵皮,繼續自顧地說道。
“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兒,就得交給專業人士去辦。隻有對的人,做對的事兒,才能事半功倍,你說呢?”
“就比如我這次西征李乾順,從頭到尾我都把權力下放,隻負責把總,並沒有事必親為。”
“既然戰前會議已經明確了作戰方向和作戰計劃,那就得大膽的放權。事事都想插一手的結果,就是每件事都做不好!”
“是,聽王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宋齊魯聽出了張浚這話裏,多少還帶著點情緒,也不以為意。
“我知道你的誌向,是想成為你祖上留侯張良一般的人物,重現祖上風采。”
“但是我再多說一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我們都還年輕,你也不過才39而已,我們有的是時間。”
“急於求成,就會無限放大我們的試錯成本,這是我們眼下所不能承受的。”
“這所有的機會都來之不易,是我們無數同誌,多年來花費無數心血的布局和付出,才換來的!”
“嗯,此事浚心中有數!”
“跟你說這麽多,目的並不是為了讓你我心存芥蒂,而是能夠更好的解開心結,精誠合作。”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才能更快、更好的實現我們同盟會的綱領!”
“我不希望你有一天,變成像完顏宗翰一樣的人!雖說立場不同,而且他如今也英雄遲暮,但我還是十分敬佩那人的。”
“隻是他命不太好,居然也想著研究火炮。這就是拿他的業餘,來挑戰我的專長啊!”
“就如同我不研究步兵對抗騎兵的陣法,反而研究他們的“拐子馬”戰術,妄想以“拐子馬”戰術,去戰勝他的騎兵一般可笑!嗬嗬。”
“一語驚醒夢中人啊!還是王爺看的通透。”
“嘿嘿,什麽通透不通透的,我就是瞎掰,你聽一聽就好。”
“對了,迴頭你幫我給趙鼎帶句話,除非皇上親自免他的職,否則不要再傻的冒氣,動不動就為了自己清譽,負氣辭相了哈!”
“就算是不幹首相了,那也得想方設法留在中樞,盯死秦檜這廝!”
“嘶~王爺的意思是,秦檜會給趙鼎使絆子?”
跟張浚這種老腹黑說話就是省勁,一點就透。
“是啊,秦檜這個人不好對付啊,他想要搞一言堂,必定就會掃除你和趙鼎二人。”
“這老家夥政治手腕高超,一個能頂你們兩個。所以你們都驚點心,別輕易就著了他的道兒。”
“組織費了這麽大勁兒,才把你們兩人推到軍、政雙相的位置,這是相當不易的,別輕易就被人捉住小辮子打落神壇啊。”
“嗯,多謝王爺提醒,此事浚會上心的。”
“嗯,那就先這樣吧,一會兒你化妝成送菜工,隨著仆役從後門離去吧。現在魏良那老閹貨手中的錦衣衛,也是不容小覷!”
“緊要的情報,你可以直接找他要,我這邊有什麽送不過來的消息,也會通過錦衣衛傳過來。”
“好,那浚就先告辭了。王爺多保重,還請多勸勸君侯早日出山,拜托了!”
“嗯,此事你不用擔心,三月之內,必定可以讓你重啟北伐!”
…………
宋齊魯送走了張浚之後,又重新迴到靈堂。
“你那眼睛如何了?給你的藥水按時滴了嗎?”
“多謝大哥掛念,已無大礙了。”
“在我麵前還逞什麽強啊?眼珠子還紅的跟兔子似的呢。記得每隔兩個時辰滴一次。口服藥也記得一日三次,飯後食用。”
“是,多謝大哥。”
“哎,跟我客氣什麽!幹娘也沒少疼我,平安他們三個,基本上都是幹娘看著長大的。”
“哎,世事無常,你自己也節哀順變吧。娘如果活著,肯定也不想看到你如此頹廢的模樣!”
“大哥今日一改常態,可是有什麽話要說?莫非朝中起了什麽變故?”
“嗯,看皇上的意思,怕是準備複起秦檜為相了!”
“嗯?還有此事?上次麵聖,官家並未提及此事啊!”
嶽飛也是驚愕不已,他以為這次是趙構鐵了心支持他北伐的。
“哎,自去年開始,金國由撻懶掌權,撻懶此人對宋策略偏向於“以戰佐和”。”
“而秦檜之前就在撻懶軍帳中任記事官,這麽說,能理解了不?”
“我們的皇帝陛下啊,其實跟撻懶打的一樣的算盤!不過這次能鼓起勇氣支持北伐,也已經是殊為不易嘍~”
“怪不得~”
“嗬嗬,想通了?”
“大哥意思是勸我早日出山北伐唄?可是百善孝為先,如不能為母盡孝,飛愧為人子啊!”
嶽飛痛苦的臉部肌肉都在抽搐,足見其內心的掙紮。
“自古忠孝兩難全啊!我不是反對你為幹娘守孝,而是覺得可以適當縮短這個期限,比如三個月?”
“畢竟皇上能夠主動同意支持北伐,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此事飛明了兄長心意,還請讓飛考慮考慮。”
“嗯,我隻是提個建議,具體由你自己決定。雖然我很想讓你去北伐,但是也不想讓你留下終生遺憾。”
接下來的日子,宋齊魯就在廬山陪著嶽飛,一起為姚氏守孝。
期間二人討論了很多,從民生到國際形勢,從北伐的戰圖推演,到西北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從宋金兩國國力對比,到北伐“直搗黃龍”的可能性……
最終唯一確定的是,北伐是一個長遠大計,不是一年、兩年打幾場勝仗,就能辦到的。
所以目前最緊要的,還是以最大程度的消耗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
轉眼來到四月,宋齊魯也不得不離開廬山前往北方,準備策應北伐事宜。
同時,他也得給趙構加點料,堅定他北伐的決心!
隨之,兩件大事傳入南宋朝廷。
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張浚命令進軍淮陽軍的韓世忠,差一點被偽齊劉豫包了餃子!
因為偽齊方麵提前得知了老韓進軍的情報,劉豫便提前在淮陽縣準備了大批人手,就等他入甕。
結果,劉豫到底沒搞明白他韓潑五到底是憑借啥起家的。
被老韓帶人在他的包圍圈裏一頓劈砍,直打的偽齊方麵狼奔豕突,潰不成軍。
突圍過程中,大將唿延通一把掐住一個金人脖子,問清楚之後,才知道是金將牙合孛瑾。
老韓大發神威,不僅打跑了外圍伏擊他的齊軍。
居然仍舊堅定不移的,繼續執行張浚下發的攻防淮陽的任務,而且這一打就是六天。
結果,重兵駐守的淮陽還沒打下來。
老韓就等來了劉倪,還有不知道啥時候摻和進來的金兀術的聯軍。
此時的戰場形勢,讓老韓不得不開始搖人。
而離他最近的,就是他的雙兒女親家張俊!
可是等接到老韓求援信時,張俊卻拒絕出兵!
理由是:小四來了,你都打不過,還叫我過去,你這不是坑我嗎?雖然我本人是肯定不會過去的,但誰知道你丫的,是不是想趁機吞並了我的部下啊?對不住,我這邊也有軍務在身,實在過不去!
就這樣,孤立無援的老韓不得不撤退!
如果換做劉光世和張俊,麵對偽齊的重兵圍剿,估計早就跑散了。
可是,老韓啥專業出身?
他最擅長的,除了孤身闖敵營之外,就是以少打多!
從出道至今,就沒改過!
這估計也是他,為什麽把六七萬人玩到最後被擼軍權時,隻剩三萬兵馬駐守楚州的原因吧。
因為他老愛幹一些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他的韓家軍治軍再嚴,也不代表著每個人的戰力,都如同他一樣勇猛不是。
比如這一次,老韓毫無畏懼的迎麵衝撞偽齊大部,砍倒了一大片,其餘敵軍嚇都嚇跑了。
最終,老韓帶著萬餘淮陽百姓,從容的渡江迴到自己防區。
這是一場說不上失敗和勝利的勝利!
因為老韓撈迴來了人,卻丟了淮東大片領土……
另外一個傳入宋庭消息便是:宋徽宗已於1135年,死於五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