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高寅板著臉,瞧著司馬綬,“司馬愛卿,坊間傳說不可當真!黃州旌功碑一案今日三堂會審,盡快審結,免得眾愛卿疑心安國侯。”
司馬綬歎息一聲,“迴太子殿下,臣知錯!”
太子高寅長出一口氣,大聲問道:“安國侯,北境四州駐軍陌刀營巡視如何?”
戴雲有幾分懵懂,隨即意識到這是重複詢問,立即迴道:“迴太子殿下,北境四州駐軍陌刀營剛剛組建,曆經三個月訓練,再進行實戰推演,一年內可有大成,作戰時與騎兵相互配合可橫掃敵軍鐵騎,各州皆有山匪作亂,三月訓練後陌刀營可參與平亂剿匪增強其戰力。北境四州駐軍陌刀營專司訓練的校尉皆是三年前與秦賊對抗的先鋒營校尉,擅長陌刀,亦跟隨末將前往秦國中京城與秦國兵士對戰過,有實戰經驗,懇請殿下勿憂!”
太子高寅笑著點頭,“如此甚好!安國侯乃百官學習之楷模,巡視北境四州,一不入地方衙門,二不見地方官吏,三不擾民,眾愛卿有誰巡視不是又吃又拿,好好學一學。散朝!”
這一聲“散朝”,一眾文武官員跪拜太子離開崇文殿,“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待太子高寅離開崇文殿,戴雲瞧著一眾官吏一個個走出崇文殿,歎息一聲。左相司馬綬生氣地走過來,惡狠狠地瞪著戴雲,“戴侯爺,論沙場打仗,本相比不過你;論詭辯,本相定能贏過你!”
戴雲隻迴了一句,“本侯隨時奉陪!”
定王高瑛走過來,望著司馬綬離開的背影,輕拍戴雲的肩膀,“戴侍郎,今日好生解氣!這老家夥要氣瘋了!越國公當年留下的神秘軍隊還在嗎?”
戴雲不耐煩地迴道:“定王殿下,表兄,這件事傳得沸沸揚揚,誰知道戴家家主是哪一位?今日清雅帶兩個孩子去太子府陪讀,我得去看看,免得鬧出笑話來!”
定王高瑛一擺手,“行!快去太子府!安國侯日理萬機,連兩個孩子都要送出去伴讀。”
戴雲拉著高瑛慢步走出崇文殿,“是伴讀!不是送!”
“等會兒!本王記得當年戴右相和陛下是伴讀,戴家兒郎做太子伴讀的習慣還真是世代相傳......”
“定王殿下,莫要瞎說,快走,快走!以前怎麽沒發現表兄如此能言善辯?今日為何不站出來說話?”
一場嬉戲爭論一直到兩人分開,戴雲送定王高瑛上馬車,又是一番感慨,坐上馬車前往太子府。薛恆熟練地駕著馬車,低聲問了一句,“公子,為何將衛隊送走?十名衛隊的兵士去了哪裏?莫不是那支神秘衛隊?”
戴雲幹咳一聲,“神秘衛隊不存在,十名衛隊兵士已返迴雲州駐軍,坊間流言而已,不必當真。”
薛恆此刻才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不敢多問。
半個時辰後,戴雲在太子府門前下車,薛恆緊跟著戴雲走進太子府大門。戴雲此時此刻同樣害怕一件事,太子定會追問神秘軍隊一事,該如何迴答;若如實迴答,定會嚇到太子,若假意糊弄,是欺騙儲君。
“真是難纏!此事被文武百官盯上,定然是不能如實迴答。”這就是戴雲的真實想法。昨日戴雲在閑暇之餘見過京城巡城司的肖成風將軍,肖成風受故人之托還給戴雲一塊玉令牌,戴雲自然深知這是戴家家主令,依然沒見到執掌神秘衛隊之人。戴雲手持戴家家主令,暗中下令神秘衛隊繼續隱藏,中間人隻是戴府的一名仆人,此仆人名為賈義,沒想到交還戴家家主令之人竟是肖成風。
戴雲說是去看兩個孩子陪讀,其實隻是去太子府書房見太子。太子高寅問起戴家神秘衛隊一事,戴雲心一橫,從衣袖中掏出戴家家主令,“殿下,這是戴家家主令牌,令牌在臣手中,戴家的神秘衛隊一次也沒見過,聽說有,一直沒有聯係過戴府。在關鍵時刻可助殿下扭轉不利局麵!司馬綬之言不是假的!今日殿下問,臣如實迴答,望殿下為戴家保守這個秘密!當年神秘衛隊護佑戴家先祖南征北討,一直到今日,曆經百年,已餘下不足千人!”
太子高寅笑著講:“老師,莫要多心!坊市流言而已!本宮隻是好奇,不會對外講此事!”
戴雲繼續說道:“殿下,今日戴某的兩個孩子來太子府陪伴小世子玩耍讀書,先行謝過殿下和太子妃的邀請!”
“孩子之間嬉戲打鬧,不用多管!”太子高寅笑著擺手,“本宮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何父皇對老師如此看重?除了老師的才華,還有什麽?”
戴雲接連歎息三聲,低聲迴道:“殿下,其實有一件事,臣是今日方知,家父幼年之時曾是陛下的伴讀,君臣相扶相助,奈何當年家父任右丞相不足一年慘死,陛下對家父愈加思念......”
高寅此時恍然大悟,禁不住點頭,“原來如此!父皇如此看重戴家,本宮可以理解。當年京城眾人紛紛指責戴右相結黨營私,父皇並未處置,依然恩賜諡號文正。”
戴雲大膽猜測,“今日餘右相主審黃州旌功碑一案,不知會有何種結果?”
高寅大笑三聲,倒了兩杯茶,將一杯茶遞給戴雲,“老師,此案毫無懸念,老師強忍著接下父皇的旨意,又向父皇上奏折請求輕判此案人犯,不論人犯如何狡辯,這群人犯被抓當場,不是充軍,便是流放。誰審都一樣!老師避嫌不參與審訊,禦史言官定然不敢亂彈劾。”
戴雲輕笑一聲,端起茶杯輕飲一口,提出一個要求,“殿下,若判決結果是流放,臣要他們死在流放的路上。此等惡賊活著著實可惡!”
高寅神情嚴肅,端起蓋碗茶喝了兩口,“老師所請,本宮已知曉,此事自會安排好,保證無人會起疑!在康國境內,誰敢挑起世家大族和流民之間的矛盾,本宮絕不輕饒。誰若敢對越國公旌功碑動手,本宮要他們的性命!”
戴雲哭著跪拜,“臣替戴家先祖謝過殿下!”
“老師,莫要多禮!”
高寅緩慢地攙扶起戴雲,拉著戴雲坐下來,“今日,老師要為本宮授課,即刻開始!”
戴雲“哦”地應了一聲,站起身,拿起一支毛筆在一張宣紙上寫下兩個字:慕強。
“殿下,自古至今世人皆慕強,慕強者,慕強大之人,慕高高在上之權勢,實際上全是錯的。慕強之人一自信,二自立,三自強。一般庸俗的慕強者攀附權貴,以為攀上權貴豪門,定能一夜之間飛黃騰達,殊不知此為取禍之源,此類人占大多數。麵對此類人,可利用,可舍棄,不可重用。自強自立的慕強者勤懇耕耘,隻需要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自身有才,亦需伯樂賞識。此類人為數不多,真要遇上需珍惜,如伯樂遇上千裏馬,此乃棟梁之才。還有一類人平和隨性,有成為強者之潛質,需要他人提醒方能醒悟,此類人居多,國子學和太學大多數學生屬於此類人,遇見此類人,需千錘百煉,方能放要職。慕強是人才意識覺醒的關鍵一步,吏部取才一看門第,二看文才,三看錢財,唯獨不看其慕強之心。太學中若有一優秀的領頭羊,一眾學生亦起慕強之心。此乃人才培育之關鍵!”
戴雲侃侃而談,並未提前做準備,依然講得很自然。
太子高寅聽得很入神,頻頻點頭,猛然抬頭,低聲問:“老師,人才激起慕強之心需要何物?”
“一場天災人禍,一次失敗的遊戲,一把殺人的陌刀,一個破碎的家,就是令人徹底改變的一個動力!”
高寅迴想起以前經曆的各種事情,覺得甚有道理,“老師對選才如此了解,下次春闈老師可任春闈總監,今日聽到老師這番言論,方知世上之人才亦分三六九等,伯樂相馬,或看其筋骨,或看其皮毛,或看其氣質,或看其腳力,尚無一定之規。老師當年舉薦的焦子俠是良才,好似所有人在老師手中皆有用處。”
戴雲繼續深入地講,“殿下,世人皆有長處與短處,用其長,避其短。戰場上選陷陣兵士,隻看兵卒是否敢衝殺,敢與敵人拚命。殿下平日可好生觀察一番,每個人皆有其長處。”
高寅認真地點頭,“老師,本宮不止一次聽到類似言論,今日老師講得通俗易懂,做工者,擅其技藝;為官者,擅斷案;為將者,擅帶兵衝殺;為帥者,擅統領將校;經商之人,擅買賣;為君者,自當仁愛百姓,開疆拓土。不知此話可對否?”
戴雲點點頭,端起茶杯喝茶,“殿下,好讀書,不如巧讀書,深入淺出,融會貫通,定能舉一反三。戰場上天氣,河流,高山地勢皆可成為取勝的關鍵,名將白起引郢水灌楚國之郢城。古人之案例,今人之智慧。擅學古人之智慧,定能耳聰目明,諸事順利。”
“老師不愧是當今之大才!上馬可統兵禦敵,下馬可提筆安社稷。”高寅日日和戴雲在一起學習,其為人處事日漸成熟穩健,處理政務日益老練。近四個月來高世堯對太子甚是滿意,有徹底放權的想法。
當日戴雲授完課,陪高寅一同去看小世子高益,此時高益正在和戴震、戴綺韻一起玩耍,先是喂魚,後是耍劍,亂跑,瞎跑。三個不滿三歲的孩子除了貪玩,還是貪玩,哪有讀書的心思!
田清韻和太子妃餘淑薇在旁瞧著三個孩子嬉戲玩耍,高寅和戴雲正朝著後花園走過來,時公公慌慌張張地追上來,躬身施禮,“殿下,戴侯爺,老奴有要事迴稟!”
“快說!”高寅不耐煩地喊了一聲。
時公公低著頭,“殿下,刑部拿下一名為田世園喊冤的太學生,名為戴駿,聽聞戴駿是武威將軍戴毅的兄弟,刑部已羈押此人,不知如何處置?”
“戴駿!”
戴雲瞪大雙眼,躬身施禮,“殿下,此人是家兄戴毅的異姓兄弟,受戴毅舉薦入太學讀書,竟然卷入此案。容微臣去刑部問一問查清此事,定給殿下一個交代。”
高寅微笑著,一擺手,“老師,此乃小事,老師酌情處置即可。刑部原本就是老師所轄製。”
戴雲點著頭,繼續跟在高寅身後前往後花園。時公公快速跑開去傳令。
“老師,本宮忘了一件事,田世園是太學生,此案由右相餘昀主審,右相餘昀處事老道,定能處理好其中利害關節。戴駿這個太學生,需好生教訓一番,做事不可魯莽。”高寅下一步要做之事便是吏部選才。
戴雲在太子府待上一個時辰,便坐上馬車前往刑部,心中擔憂剛被抓的戴駿,“這個戴駿,為何要跳出來為田世園喊冤?原本不想摻和此事,戴駿跳出來,是想把戴家牽連進去嗎?”
薛恆駕著馬車,低聲講道,“公子,莫要擔心,小俊被安置在刑部,定然是秘密抓捕,消息不會走漏出去。”
戴雲有幾分不耐煩,“快些!再快些!若小俊不想在太學讀書,不如送他去雲州入伍參軍,在京城無事生非,什麽事情皆要摻和。”
薛恆不敢迴話,繼續駕著馬車,不到兩刻鍾,戴雲和薛恆趕到刑部,刑部司郎中將戴駿安置在西廂房中,這是戴雲每日在刑部歇息的房間。
薛恆先進去安撫戴駿一番,戴雲整理好衣服大步走進西廂房,瞧著一臉稚氣的戴駿,低聲問道:“小俊,你為何要跳出來?太學課業很少嗎?田世園當場被抓,其中自有被抓的原因,此案輪不到你來管。”
戴駿搖著頭,低聲迴道:“公子,田世園是太學生,在下的同窗好友,雖被捕下獄,作為同窗,老師前來勸說我等太學生站出來為其喊冤,在下沒多想,認為有道理,便站出來為其喊冤!沒想到這是他們的陰謀!小俊知道此事做錯!”
“有人想拉本侯下水!他們鼓動你站出來為田世園喊冤,想看看刑部敢不敢治你的罪?這就是渾水摸魚!你先在刑部大牢待上幾日,到時放你迴太學。”戴雲低頭沉思,做出一個決定。
“幾日?”這是薛恆的聲音。
司馬綬歎息一聲,“迴太子殿下,臣知錯!”
太子高寅長出一口氣,大聲問道:“安國侯,北境四州駐軍陌刀營巡視如何?”
戴雲有幾分懵懂,隨即意識到這是重複詢問,立即迴道:“迴太子殿下,北境四州駐軍陌刀營剛剛組建,曆經三個月訓練,再進行實戰推演,一年內可有大成,作戰時與騎兵相互配合可橫掃敵軍鐵騎,各州皆有山匪作亂,三月訓練後陌刀營可參與平亂剿匪增強其戰力。北境四州駐軍陌刀營專司訓練的校尉皆是三年前與秦賊對抗的先鋒營校尉,擅長陌刀,亦跟隨末將前往秦國中京城與秦國兵士對戰過,有實戰經驗,懇請殿下勿憂!”
太子高寅笑著點頭,“如此甚好!安國侯乃百官學習之楷模,巡視北境四州,一不入地方衙門,二不見地方官吏,三不擾民,眾愛卿有誰巡視不是又吃又拿,好好學一學。散朝!”
這一聲“散朝”,一眾文武官員跪拜太子離開崇文殿,“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待太子高寅離開崇文殿,戴雲瞧著一眾官吏一個個走出崇文殿,歎息一聲。左相司馬綬生氣地走過來,惡狠狠地瞪著戴雲,“戴侯爺,論沙場打仗,本相比不過你;論詭辯,本相定能贏過你!”
戴雲隻迴了一句,“本侯隨時奉陪!”
定王高瑛走過來,望著司馬綬離開的背影,輕拍戴雲的肩膀,“戴侍郎,今日好生解氣!這老家夥要氣瘋了!越國公當年留下的神秘軍隊還在嗎?”
戴雲不耐煩地迴道:“定王殿下,表兄,這件事傳得沸沸揚揚,誰知道戴家家主是哪一位?今日清雅帶兩個孩子去太子府陪讀,我得去看看,免得鬧出笑話來!”
定王高瑛一擺手,“行!快去太子府!安國侯日理萬機,連兩個孩子都要送出去伴讀。”
戴雲拉著高瑛慢步走出崇文殿,“是伴讀!不是送!”
“等會兒!本王記得當年戴右相和陛下是伴讀,戴家兒郎做太子伴讀的習慣還真是世代相傳......”
“定王殿下,莫要瞎說,快走,快走!以前怎麽沒發現表兄如此能言善辯?今日為何不站出來說話?”
一場嬉戲爭論一直到兩人分開,戴雲送定王高瑛上馬車,又是一番感慨,坐上馬車前往太子府。薛恆熟練地駕著馬車,低聲問了一句,“公子,為何將衛隊送走?十名衛隊的兵士去了哪裏?莫不是那支神秘衛隊?”
戴雲幹咳一聲,“神秘衛隊不存在,十名衛隊兵士已返迴雲州駐軍,坊間流言而已,不必當真。”
薛恆此刻才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不敢多問。
半個時辰後,戴雲在太子府門前下車,薛恆緊跟著戴雲走進太子府大門。戴雲此時此刻同樣害怕一件事,太子定會追問神秘軍隊一事,該如何迴答;若如實迴答,定會嚇到太子,若假意糊弄,是欺騙儲君。
“真是難纏!此事被文武百官盯上,定然是不能如實迴答。”這就是戴雲的真實想法。昨日戴雲在閑暇之餘見過京城巡城司的肖成風將軍,肖成風受故人之托還給戴雲一塊玉令牌,戴雲自然深知這是戴家家主令,依然沒見到執掌神秘衛隊之人。戴雲手持戴家家主令,暗中下令神秘衛隊繼續隱藏,中間人隻是戴府的一名仆人,此仆人名為賈義,沒想到交還戴家家主令之人竟是肖成風。
戴雲說是去看兩個孩子陪讀,其實隻是去太子府書房見太子。太子高寅問起戴家神秘衛隊一事,戴雲心一橫,從衣袖中掏出戴家家主令,“殿下,這是戴家家主令牌,令牌在臣手中,戴家的神秘衛隊一次也沒見過,聽說有,一直沒有聯係過戴府。在關鍵時刻可助殿下扭轉不利局麵!司馬綬之言不是假的!今日殿下問,臣如實迴答,望殿下為戴家保守這個秘密!當年神秘衛隊護佑戴家先祖南征北討,一直到今日,曆經百年,已餘下不足千人!”
太子高寅笑著講:“老師,莫要多心!坊市流言而已!本宮隻是好奇,不會對外講此事!”
戴雲繼續說道:“殿下,今日戴某的兩個孩子來太子府陪伴小世子玩耍讀書,先行謝過殿下和太子妃的邀請!”
“孩子之間嬉戲打鬧,不用多管!”太子高寅笑著擺手,“本宮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何父皇對老師如此看重?除了老師的才華,還有什麽?”
戴雲接連歎息三聲,低聲迴道:“殿下,其實有一件事,臣是今日方知,家父幼年之時曾是陛下的伴讀,君臣相扶相助,奈何當年家父任右丞相不足一年慘死,陛下對家父愈加思念......”
高寅此時恍然大悟,禁不住點頭,“原來如此!父皇如此看重戴家,本宮可以理解。當年京城眾人紛紛指責戴右相結黨營私,父皇並未處置,依然恩賜諡號文正。”
戴雲大膽猜測,“今日餘右相主審黃州旌功碑一案,不知會有何種結果?”
高寅大笑三聲,倒了兩杯茶,將一杯茶遞給戴雲,“老師,此案毫無懸念,老師強忍著接下父皇的旨意,又向父皇上奏折請求輕判此案人犯,不論人犯如何狡辯,這群人犯被抓當場,不是充軍,便是流放。誰審都一樣!老師避嫌不參與審訊,禦史言官定然不敢亂彈劾。”
戴雲輕笑一聲,端起茶杯輕飲一口,提出一個要求,“殿下,若判決結果是流放,臣要他們死在流放的路上。此等惡賊活著著實可惡!”
高寅神情嚴肅,端起蓋碗茶喝了兩口,“老師所請,本宮已知曉,此事自會安排好,保證無人會起疑!在康國境內,誰敢挑起世家大族和流民之間的矛盾,本宮絕不輕饒。誰若敢對越國公旌功碑動手,本宮要他們的性命!”
戴雲哭著跪拜,“臣替戴家先祖謝過殿下!”
“老師,莫要多禮!”
高寅緩慢地攙扶起戴雲,拉著戴雲坐下來,“今日,老師要為本宮授課,即刻開始!”
戴雲“哦”地應了一聲,站起身,拿起一支毛筆在一張宣紙上寫下兩個字:慕強。
“殿下,自古至今世人皆慕強,慕強者,慕強大之人,慕高高在上之權勢,實際上全是錯的。慕強之人一自信,二自立,三自強。一般庸俗的慕強者攀附權貴,以為攀上權貴豪門,定能一夜之間飛黃騰達,殊不知此為取禍之源,此類人占大多數。麵對此類人,可利用,可舍棄,不可重用。自強自立的慕強者勤懇耕耘,隻需要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自身有才,亦需伯樂賞識。此類人為數不多,真要遇上需珍惜,如伯樂遇上千裏馬,此乃棟梁之才。還有一類人平和隨性,有成為強者之潛質,需要他人提醒方能醒悟,此類人居多,國子學和太學大多數學生屬於此類人,遇見此類人,需千錘百煉,方能放要職。慕強是人才意識覺醒的關鍵一步,吏部取才一看門第,二看文才,三看錢財,唯獨不看其慕強之心。太學中若有一優秀的領頭羊,一眾學生亦起慕強之心。此乃人才培育之關鍵!”
戴雲侃侃而談,並未提前做準備,依然講得很自然。
太子高寅聽得很入神,頻頻點頭,猛然抬頭,低聲問:“老師,人才激起慕強之心需要何物?”
“一場天災人禍,一次失敗的遊戲,一把殺人的陌刀,一個破碎的家,就是令人徹底改變的一個動力!”
高寅迴想起以前經曆的各種事情,覺得甚有道理,“老師對選才如此了解,下次春闈老師可任春闈總監,今日聽到老師這番言論,方知世上之人才亦分三六九等,伯樂相馬,或看其筋骨,或看其皮毛,或看其氣質,或看其腳力,尚無一定之規。老師當年舉薦的焦子俠是良才,好似所有人在老師手中皆有用處。”
戴雲繼續深入地講,“殿下,世人皆有長處與短處,用其長,避其短。戰場上選陷陣兵士,隻看兵卒是否敢衝殺,敢與敵人拚命。殿下平日可好生觀察一番,每個人皆有其長處。”
高寅認真地點頭,“老師,本宮不止一次聽到類似言論,今日老師講得通俗易懂,做工者,擅其技藝;為官者,擅斷案;為將者,擅帶兵衝殺;為帥者,擅統領將校;經商之人,擅買賣;為君者,自當仁愛百姓,開疆拓土。不知此話可對否?”
戴雲點點頭,端起茶杯喝茶,“殿下,好讀書,不如巧讀書,深入淺出,融會貫通,定能舉一反三。戰場上天氣,河流,高山地勢皆可成為取勝的關鍵,名將白起引郢水灌楚國之郢城。古人之案例,今人之智慧。擅學古人之智慧,定能耳聰目明,諸事順利。”
“老師不愧是當今之大才!上馬可統兵禦敵,下馬可提筆安社稷。”高寅日日和戴雲在一起學習,其為人處事日漸成熟穩健,處理政務日益老練。近四個月來高世堯對太子甚是滿意,有徹底放權的想法。
當日戴雲授完課,陪高寅一同去看小世子高益,此時高益正在和戴震、戴綺韻一起玩耍,先是喂魚,後是耍劍,亂跑,瞎跑。三個不滿三歲的孩子除了貪玩,還是貪玩,哪有讀書的心思!
田清韻和太子妃餘淑薇在旁瞧著三個孩子嬉戲玩耍,高寅和戴雲正朝著後花園走過來,時公公慌慌張張地追上來,躬身施禮,“殿下,戴侯爺,老奴有要事迴稟!”
“快說!”高寅不耐煩地喊了一聲。
時公公低著頭,“殿下,刑部拿下一名為田世園喊冤的太學生,名為戴駿,聽聞戴駿是武威將軍戴毅的兄弟,刑部已羈押此人,不知如何處置?”
“戴駿!”
戴雲瞪大雙眼,躬身施禮,“殿下,此人是家兄戴毅的異姓兄弟,受戴毅舉薦入太學讀書,竟然卷入此案。容微臣去刑部問一問查清此事,定給殿下一個交代。”
高寅微笑著,一擺手,“老師,此乃小事,老師酌情處置即可。刑部原本就是老師所轄製。”
戴雲點著頭,繼續跟在高寅身後前往後花園。時公公快速跑開去傳令。
“老師,本宮忘了一件事,田世園是太學生,此案由右相餘昀主審,右相餘昀處事老道,定能處理好其中利害關節。戴駿這個太學生,需好生教訓一番,做事不可魯莽。”高寅下一步要做之事便是吏部選才。
戴雲在太子府待上一個時辰,便坐上馬車前往刑部,心中擔憂剛被抓的戴駿,“這個戴駿,為何要跳出來為田世園喊冤?原本不想摻和此事,戴駿跳出來,是想把戴家牽連進去嗎?”
薛恆駕著馬車,低聲講道,“公子,莫要擔心,小俊被安置在刑部,定然是秘密抓捕,消息不會走漏出去。”
戴雲有幾分不耐煩,“快些!再快些!若小俊不想在太學讀書,不如送他去雲州入伍參軍,在京城無事生非,什麽事情皆要摻和。”
薛恆不敢迴話,繼續駕著馬車,不到兩刻鍾,戴雲和薛恆趕到刑部,刑部司郎中將戴駿安置在西廂房中,這是戴雲每日在刑部歇息的房間。
薛恆先進去安撫戴駿一番,戴雲整理好衣服大步走進西廂房,瞧著一臉稚氣的戴駿,低聲問道:“小俊,你為何要跳出來?太學課業很少嗎?田世園當場被抓,其中自有被抓的原因,此案輪不到你來管。”
戴駿搖著頭,低聲迴道:“公子,田世園是太學生,在下的同窗好友,雖被捕下獄,作為同窗,老師前來勸說我等太學生站出來為其喊冤,在下沒多想,認為有道理,便站出來為其喊冤!沒想到這是他們的陰謀!小俊知道此事做錯!”
“有人想拉本侯下水!他們鼓動你站出來為田世園喊冤,想看看刑部敢不敢治你的罪?這就是渾水摸魚!你先在刑部大牢待上幾日,到時放你迴太學。”戴雲低頭沉思,做出一個決定。
“幾日?”這是薛恆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