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雲聽得出段公公話中有話,一時搞不清是何事,繼續追問:“段公公,可否透露一二?戴某今日辦案頭昏腦脹,許多事情想不起來。”
“侯爺,咱家隻講一句,陛下想要二皇子上朝聽政。”
這件事太大,想必此時太子高寅正在禦書房,今日的禦書房又會上演何種戲碼,戴雲的心中一直在打鼓,不知如何麵對即將到來的問責。戴雲剛走到禦書房門口,瞧見淩筱成慌張地走出禦書房,“淩侍郎,定是挨罵了,此等情景尚難預料!”
戴雲等在禦書房門口,等待著陛下的傳召。
“陛下,忠勇侯等在禦書房門外!”
“快傳!快傳!你們兩個吵得如此兇,此事還需戴雲前來評判!”
戴雲聽到這些話,猜到高寅和高覺皆在禦書房中,一抬頭,隻見段天福笑著走出禦書房,“戴侯爺,陛下傳召!快進來!”
戴雲硬著頭皮走進禦書房,每一步都是焦慮,今日的禦書房好似戰場上的那口油鍋,落馬的兵士會被丟進煮沸的油鍋。此時戴雲不想摻和此事,一步步走到高世堯麵前,躬身施禮,“微臣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拜見二皇子殿下!”
高世堯端坐在軟榻上,瞧著滿頭大汗的戴雲,站起身,一擺手,“戴愛卿,免禮平身,今日朕的兩位皇子在爭吵,朕聽不下去,愛卿幫忙評判評判!”
戴雲用疑惑的目光瞧著高寅和高覺,迴道:“陛下,不知兩位殿下在爭吵何事?莫非是查抄康銘的家產?”
高寅愣住,好奇地講,“老師,二弟欲上朝聽政。當年二弟不學無術,派人暗殺老師,若是上朝,遇到瞧不順眼的大臣,豈不是又要大開殺戒。”
高覺此時頓感後背發涼,沒想到當年的暗殺會成為他人攻擊自己的利器,隻能跪下來哀求,“父皇,兒當年受奸人蠱惑暗殺忠勇侯,現已知罪,守皇陵已三年,懇請父皇給孩兒一個上朝聽政的機會。”
高世堯瞧著戴雲,想看一看戴雲會做出何種抉擇。
戴雲瞧了一眼在旁的段天福,幹咳一聲,低聲啟奏:“微臣出使秦國,親眼目睹秦國太子和一眾皇子皆是帶兵打仗之勇士,當年楚州青蔥嶺暗殺一事,臣心中雖記恨背後之人,今日亦不想提起當年之事。二皇子可去軍中曆練一年,今日餘相爺在朝堂上提出在北境四州組建陌刀營,二皇子不如去陌刀營做一名普通的兵卒。秦國太子和東平王不足十五歲便入軍營曆練,家父和文肅侯皆是十三歲入軍營曆練,不到五年便立軍功迴朝。當年太子殿下微服越州,查封寧王私開的銅鐵礦,安撫越州百姓;二皇子不如去雲州大軍曆練一年,再迴朝聽政,不失為一種選擇。”
高世堯神色異常,盯著高覺,用低沉的聲音講,“覺兒,你可願意前往雲州邊境做一名陌刀營兵卒,曆練一年再迴朝聽政。”
高覺臉色難看,不知如何做答,“稟父皇,孩兒從小身體孱弱,不堪訓練。”
高寅冷哼一聲,“二弟,當年老師在襄州城下孤身迎戰數百秦賊,力戰不退,終等到邊軍來援;去年老師出使秦國在中京城當街反殺一眾刺客,康國皇子難道還不如一個出使秦國的使臣嗎?若此事傳出去,康國皇室的臉麵將蕩然無存。”
高世堯一時騎虎難下,一擺手,大聲宣布:“覺兒,你作為康國皇子,是該入軍營曆練一番,朕即刻下旨,三日內二皇子前往雲州大軍陌刀營曆練一年,北境四州黃州,蔡州,陳州,楚州駐軍皆組建陌刀營,忠勇侯戴雲任北境四州觀察使,監督巡閱北境各州駐軍陌刀營諸事務。”
高覺歎息一聲,躬身施禮,“父皇,孩兒不能去雲州大軍陌刀營,此事萬萬不可!”
“戴愛卿,二皇子就交給你,一年後朕要看到一個堅強剛毅的皇子。天福,即刻傳旨雲州大軍,把二皇子當成普通兵士看待,和普通兵士一同訓練。”高世堯做出決斷,高覺年滿十八,若不想繼續頹廢下去,必須送往軍營磨礪一年。
戴雲躬身施禮,“微臣定不負陛下的重托!”
高世堯點點頭,一擺手,“太子,覺兒,你們先去忙,朕還有大事和戴愛卿商議。”
高覺險些癱倒在地,邁著小碎步走出禦書房;高寅真想笑,還是憋住不敢笑,瞧著高覺走出禦書房的背影,慢步走向禦書房的大門。
戴雲一時搞不清接下來會發生何事,小心翼翼地站在高世堯麵前,好似等待著一場未可知的宣判。
高世堯手指書案上的一盤未下完的圍棋,“戴愛卿,這盤殘棋繼續下,餘昀下了一半投子認輸,可願繼續下?”
戴雲坐下來瞧著圍棋棋盤,瞬間發現棋盤上的兩個假活眼,這是高世堯欺騙人的手段,拿起黑子繼續下,接連下在兩個活眼處,瞬間破了棋盤迷局,“陛下,臣願繼續下。”
高世堯掃視著棋盤,一時無計可施,隻好在空白處繼續落子,這正是戴雲落子的真正目的。
戴雲拿起黑子紛紛落在空白處,想瞧一瞧終盤時是否能贏,怪異的是黑子的首子落在天元位,不知何時戴雲一子落下,瞬間提白子十子,這場黑白子的廝殺將落下帷幕。
高世堯看著棋盤,這才意識到餘昀這個老家夥是故意投子認輸,嗬嗬一笑,“戴愛卿,棋藝刁鑽,再來一盤!”
戴雲用餘光瞥了一眼段天福,此時的段天福雙眼一閉,不想說話。
“陛下,臣願意!”
這句話剛說出,段天福心中不停地咒罵,“戴侯爺,你和陛下交鋒數次,應知陛下棋藝不精,還不故意讓著。今日這場圍棋之戰如何結束。”
戴雲又和高世堯連下六盤,皆是中盤贏棋。高世堯盯著棋盤,臉色怪異,無奈地投子,一擺手,“戴愛卿,今日朕還有事,改下繼續下!”
戴雲躬身施禮,“陛下,臣做事不知變通,望陛下諒解!”
“天福,派人送忠勇侯出宮!”
段天福瞧著戴雲大步走出禦書房的身影,歎息三聲,開始收拾棋盤;高世堯低頭沉思,餘昀沉穩狡猾,善於揣摩人心,做事圓滑老道,戴雲做事穩妥,不圓滑,不世故,純真純粹,倒是康國右相的合適人選。康國朝堂不需要陰險狡詐的右相,需要一個坦誠敢幹實事的右丞相。
“天福,今日之事你怎麽看?”高世堯問出此話,想聽一聽段公公的心裏話。
段天福用手擦著額頭上滲出的汗,“陛下,老奴隻知實心辦事,不敢對大事亂評論。二殿下聰慧機智,缺少曆練,想以陰謀詭計取勝,此勢不可長久。忠勇侯戴雲實心辦案,不求迴報,可堪大用。”
高世堯神情舒緩,長出一口氣,“天福,你講得好!現下的康國朝堂需要更多似戴雲的青年才俊,一個成天興把康國朝堂攪得烏煙瘴氣,康銘一死,吏部由淩筱成接管,但願淩筱成能換一批實心辦事的人才!”
直到此刻,高世堯才終於放心,康銘突然死掉,餘昀接任右丞相,康國朝堂此時才迴歸正途。
戴雲亦想到此處,剛走出皇宮門口,瞧見太子高寅等在那裏,大步走到高寅麵前,躬身施禮,“殿下,今日禦書房當真是生死難料!”
高寅嘴角掛笑,低聲講:“老師今日的主意甚好!二弟前往雲州大軍陌刀營曆練一年,終於不用在京城瞧見他。”
戴雲腦子一轉,掃視一圈,“這一年殿下監國要以仁義和恩德隱秘地建立一眾勢力,待到二皇子從雲州歸來可與之對抗。望殿下小心行事!餘昀這個右丞相,隻是一個擺設,滿朝老臣皆與家父有關聯,臣做起事來難免掣肘;餘相與他們相熟,處理政事亦更方便。”
高寅緊緊握著戴雲的雙手,笑著點頭,轉身坐上馬車離開皇宮門口。
戴雲愣在原地,迴想著今日發生的事情,被一個聲音嚇到,“戴侯爺,為何要送本殿下去雲州軍營曆練。”
這是二皇子高覺的聲音,高覺一直等在皇宮門口,想和戴雲交鋒。
戴雲瞧著高覺,大聲質問:“二殿下,是想做一個假仁假義的皇子?還是想做一個受人尊敬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在京城,二殿下有什麽可炫耀的東西嗎?倒不如去軍營曆練一年,去北境看一看百姓的疾苦,到時二殿下還想暗殺戴某,戴某等著你來。一個不敢上戰場的二皇子,在百姓眼中,在世人眼中,就是一個懦弱無剛之人。二殿下,生在京城,養在皇宮,不知百姓疾苦,不知邊軍艱辛,謀事以計,何時能贏得百姓和文武百官的尊重和愛戴?”
高覺好似聽懂其中深意,“好!戴雲,你等著,等著本殿下從雲州大軍陌刀營歸來找你決鬥!”
戴雲笑著點頭,“戴某會等著殿下!忘了告訴殿下一件事,雲州大軍陌刀營主將是本將軍,副將是曾跟隨文肅侯數十年的馬弁鄭四山。”
高覺冷哼一聲,騎著馬離開皇宮,一副盛氣淩人的樣子。戴雲冷笑一聲,坐上馬車前往刑部,一路上瞧著街市上的百姓,歎息一聲,“這個世道皆是這樣,唯強者為尊,秦國如此,康國亦如此,漢國亦如此,強者站立朝堂,必能勝過弱者。”
戴雲剛迴到刑部,拉著樂遊前往刑部大牢去審訊貞盛,這是戴雲臨時起意。貞盛被關在刑部死牢,戴雲和樂遊一前一後走進死牢,貞盛身穿囚服,臉色慘白,站在死牢中,雙目呆滯。
樂遊瞧著貞盛憔悴的樣子,大聲問:“貞盛,刑部侍郎戴大人來看你,為何不起身行禮?”
貞盛冷哼幾聲,用手撥開散亂的頭發瞧著戴雲,“在下已判死刑,秋後問斬,臨死前不懼任何人,一個侍郎,怕什麽?”
戴雲繞著貞盛轉了一圈,神色嚴肅,“貞盛,二十歲,國子學學生,為兄報仇勾結康府管家於西毒殺吏部右侍郎康銘,你背後是誰?二皇子?迴答本侍郎!”
貞盛不屑一顧,瞧見戴雲腰間的淩風劍,驚唿道:“你是忠勇侯戴雲!戴家亦是世家大族,在下出身貧寒,不與世家大族之人結交!”
“貞盛,你受吏部左侍郎淩大人舉薦得以進入國子學讀書,幕後之人想以此陷害淩大人,栽贓太子殿下,你果真是一個忘恩負義之徒!”
戴雲繼續講道,“你害得淩大人停職,這就是你的報恩嗎?幕後之人把你當成棋子,利用你除掉康銘,再把你舍棄。你還想那個人遮掩,當真是愚忠!”
貞盛雙眼含淚,“那個人主宰一切,小人賤命一條,死不足惜,隻要能報仇,死又何妨?那個人不讓說,小人隻能帶著這個秘密下黃泉!”
樂遊頓時升起一股怒氣,手拿鞭子,想要鞭打貞盛,被戴雲奪過鞭子,“戴侯爺,此人冥頑不靈,該打一頓再說,太氣人。”
戴雲想起貞盛的弱點,低聲念著一首詩,“古人雲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此詩是你所做,想你亦是才華出眾之人,為何如此傻?傻到故意被他人利用,甘願為他人所驅使。今時今日康銘已死,而你身陷死牢,秋後問斬,對得你死去的兄長嗎?隻要你招出幕後之人,本侍郎念你身世悲憫可輕判,饒你一命,流放黔州,待服刑期滿,可歸家侍奉父母雙親。”
貞盛低頭沉思,想起幕後之人的囑托,嚇得不敢說話,忽然抬起頭,問了一句,“此人位高權重,不知戴侯爺是否敢動此人?”
戴雲走近貞盛,冷笑一聲,“在康國境內,本侍郎誰都不懼!你隻管大聲說出來!”
樂遊識趣地走出死牢,輕輕關上死牢牢門,站在隱秘之處等待。
貞盛低聲迴了一句話,“兄長曾是二皇子的人!戴侯爺,莫不是害怕了?”
戴雲早已料到幕後之人是二皇子高覺,親耳聽到此人的名字仍覺震驚,“貞盛,本侯許諾你,饒你一命,流放黔州,隻是需要國子學數十名學生替你求情的聯名奏折,太子殿下仁德,既收到國子學眾學生的聯名奏折,定會輕判。此事你可願做?”
“學生願意做!國子學學生聯名奏折一日內便能做到!”貞盛跪下來,哭喊著,“戴侯爺為何要救小人?”
“侯爺,咱家隻講一句,陛下想要二皇子上朝聽政。”
這件事太大,想必此時太子高寅正在禦書房,今日的禦書房又會上演何種戲碼,戴雲的心中一直在打鼓,不知如何麵對即將到來的問責。戴雲剛走到禦書房門口,瞧見淩筱成慌張地走出禦書房,“淩侍郎,定是挨罵了,此等情景尚難預料!”
戴雲等在禦書房門口,等待著陛下的傳召。
“陛下,忠勇侯等在禦書房門外!”
“快傳!快傳!你們兩個吵得如此兇,此事還需戴雲前來評判!”
戴雲聽到這些話,猜到高寅和高覺皆在禦書房中,一抬頭,隻見段天福笑著走出禦書房,“戴侯爺,陛下傳召!快進來!”
戴雲硬著頭皮走進禦書房,每一步都是焦慮,今日的禦書房好似戰場上的那口油鍋,落馬的兵士會被丟進煮沸的油鍋。此時戴雲不想摻和此事,一步步走到高世堯麵前,躬身施禮,“微臣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拜見二皇子殿下!”
高世堯端坐在軟榻上,瞧著滿頭大汗的戴雲,站起身,一擺手,“戴愛卿,免禮平身,今日朕的兩位皇子在爭吵,朕聽不下去,愛卿幫忙評判評判!”
戴雲用疑惑的目光瞧著高寅和高覺,迴道:“陛下,不知兩位殿下在爭吵何事?莫非是查抄康銘的家產?”
高寅愣住,好奇地講,“老師,二弟欲上朝聽政。當年二弟不學無術,派人暗殺老師,若是上朝,遇到瞧不順眼的大臣,豈不是又要大開殺戒。”
高覺此時頓感後背發涼,沒想到當年的暗殺會成為他人攻擊自己的利器,隻能跪下來哀求,“父皇,兒當年受奸人蠱惑暗殺忠勇侯,現已知罪,守皇陵已三年,懇請父皇給孩兒一個上朝聽政的機會。”
高世堯瞧著戴雲,想看一看戴雲會做出何種抉擇。
戴雲瞧了一眼在旁的段天福,幹咳一聲,低聲啟奏:“微臣出使秦國,親眼目睹秦國太子和一眾皇子皆是帶兵打仗之勇士,當年楚州青蔥嶺暗殺一事,臣心中雖記恨背後之人,今日亦不想提起當年之事。二皇子可去軍中曆練一年,今日餘相爺在朝堂上提出在北境四州組建陌刀營,二皇子不如去陌刀營做一名普通的兵卒。秦國太子和東平王不足十五歲便入軍營曆練,家父和文肅侯皆是十三歲入軍營曆練,不到五年便立軍功迴朝。當年太子殿下微服越州,查封寧王私開的銅鐵礦,安撫越州百姓;二皇子不如去雲州大軍曆練一年,再迴朝聽政,不失為一種選擇。”
高世堯神色異常,盯著高覺,用低沉的聲音講,“覺兒,你可願意前往雲州邊境做一名陌刀營兵卒,曆練一年再迴朝聽政。”
高覺臉色難看,不知如何做答,“稟父皇,孩兒從小身體孱弱,不堪訓練。”
高寅冷哼一聲,“二弟,當年老師在襄州城下孤身迎戰數百秦賊,力戰不退,終等到邊軍來援;去年老師出使秦國在中京城當街反殺一眾刺客,康國皇子難道還不如一個出使秦國的使臣嗎?若此事傳出去,康國皇室的臉麵將蕩然無存。”
高世堯一時騎虎難下,一擺手,大聲宣布:“覺兒,你作為康國皇子,是該入軍營曆練一番,朕即刻下旨,三日內二皇子前往雲州大軍陌刀營曆練一年,北境四州黃州,蔡州,陳州,楚州駐軍皆組建陌刀營,忠勇侯戴雲任北境四州觀察使,監督巡閱北境各州駐軍陌刀營諸事務。”
高覺歎息一聲,躬身施禮,“父皇,孩兒不能去雲州大軍陌刀營,此事萬萬不可!”
“戴愛卿,二皇子就交給你,一年後朕要看到一個堅強剛毅的皇子。天福,即刻傳旨雲州大軍,把二皇子當成普通兵士看待,和普通兵士一同訓練。”高世堯做出決斷,高覺年滿十八,若不想繼續頹廢下去,必須送往軍營磨礪一年。
戴雲躬身施禮,“微臣定不負陛下的重托!”
高世堯點點頭,一擺手,“太子,覺兒,你們先去忙,朕還有大事和戴愛卿商議。”
高覺險些癱倒在地,邁著小碎步走出禦書房;高寅真想笑,還是憋住不敢笑,瞧著高覺走出禦書房的背影,慢步走向禦書房的大門。
戴雲一時搞不清接下來會發生何事,小心翼翼地站在高世堯麵前,好似等待著一場未可知的宣判。
高世堯手指書案上的一盤未下完的圍棋,“戴愛卿,這盤殘棋繼續下,餘昀下了一半投子認輸,可願繼續下?”
戴雲坐下來瞧著圍棋棋盤,瞬間發現棋盤上的兩個假活眼,這是高世堯欺騙人的手段,拿起黑子繼續下,接連下在兩個活眼處,瞬間破了棋盤迷局,“陛下,臣願繼續下。”
高世堯掃視著棋盤,一時無計可施,隻好在空白處繼續落子,這正是戴雲落子的真正目的。
戴雲拿起黑子紛紛落在空白處,想瞧一瞧終盤時是否能贏,怪異的是黑子的首子落在天元位,不知何時戴雲一子落下,瞬間提白子十子,這場黑白子的廝殺將落下帷幕。
高世堯看著棋盤,這才意識到餘昀這個老家夥是故意投子認輸,嗬嗬一笑,“戴愛卿,棋藝刁鑽,再來一盤!”
戴雲用餘光瞥了一眼段天福,此時的段天福雙眼一閉,不想說話。
“陛下,臣願意!”
這句話剛說出,段天福心中不停地咒罵,“戴侯爺,你和陛下交鋒數次,應知陛下棋藝不精,還不故意讓著。今日這場圍棋之戰如何結束。”
戴雲又和高世堯連下六盤,皆是中盤贏棋。高世堯盯著棋盤,臉色怪異,無奈地投子,一擺手,“戴愛卿,今日朕還有事,改下繼續下!”
戴雲躬身施禮,“陛下,臣做事不知變通,望陛下諒解!”
“天福,派人送忠勇侯出宮!”
段天福瞧著戴雲大步走出禦書房的身影,歎息三聲,開始收拾棋盤;高世堯低頭沉思,餘昀沉穩狡猾,善於揣摩人心,做事圓滑老道,戴雲做事穩妥,不圓滑,不世故,純真純粹,倒是康國右相的合適人選。康國朝堂不需要陰險狡詐的右相,需要一個坦誠敢幹實事的右丞相。
“天福,今日之事你怎麽看?”高世堯問出此話,想聽一聽段公公的心裏話。
段天福用手擦著額頭上滲出的汗,“陛下,老奴隻知實心辦事,不敢對大事亂評論。二殿下聰慧機智,缺少曆練,想以陰謀詭計取勝,此勢不可長久。忠勇侯戴雲實心辦案,不求迴報,可堪大用。”
高世堯神情舒緩,長出一口氣,“天福,你講得好!現下的康國朝堂需要更多似戴雲的青年才俊,一個成天興把康國朝堂攪得烏煙瘴氣,康銘一死,吏部由淩筱成接管,但願淩筱成能換一批實心辦事的人才!”
直到此刻,高世堯才終於放心,康銘突然死掉,餘昀接任右丞相,康國朝堂此時才迴歸正途。
戴雲亦想到此處,剛走出皇宮門口,瞧見太子高寅等在那裏,大步走到高寅麵前,躬身施禮,“殿下,今日禦書房當真是生死難料!”
高寅嘴角掛笑,低聲講:“老師今日的主意甚好!二弟前往雲州大軍陌刀營曆練一年,終於不用在京城瞧見他。”
戴雲腦子一轉,掃視一圈,“這一年殿下監國要以仁義和恩德隱秘地建立一眾勢力,待到二皇子從雲州歸來可與之對抗。望殿下小心行事!餘昀這個右丞相,隻是一個擺設,滿朝老臣皆與家父有關聯,臣做起事來難免掣肘;餘相與他們相熟,處理政事亦更方便。”
高寅緊緊握著戴雲的雙手,笑著點頭,轉身坐上馬車離開皇宮門口。
戴雲愣在原地,迴想著今日發生的事情,被一個聲音嚇到,“戴侯爺,為何要送本殿下去雲州軍營曆練。”
這是二皇子高覺的聲音,高覺一直等在皇宮門口,想和戴雲交鋒。
戴雲瞧著高覺,大聲質問:“二殿下,是想做一個假仁假義的皇子?還是想做一個受人尊敬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在京城,二殿下有什麽可炫耀的東西嗎?倒不如去軍營曆練一年,去北境看一看百姓的疾苦,到時二殿下還想暗殺戴某,戴某等著你來。一個不敢上戰場的二皇子,在百姓眼中,在世人眼中,就是一個懦弱無剛之人。二殿下,生在京城,養在皇宮,不知百姓疾苦,不知邊軍艱辛,謀事以計,何時能贏得百姓和文武百官的尊重和愛戴?”
高覺好似聽懂其中深意,“好!戴雲,你等著,等著本殿下從雲州大軍陌刀營歸來找你決鬥!”
戴雲笑著點頭,“戴某會等著殿下!忘了告訴殿下一件事,雲州大軍陌刀營主將是本將軍,副將是曾跟隨文肅侯數十年的馬弁鄭四山。”
高覺冷哼一聲,騎著馬離開皇宮,一副盛氣淩人的樣子。戴雲冷笑一聲,坐上馬車前往刑部,一路上瞧著街市上的百姓,歎息一聲,“這個世道皆是這樣,唯強者為尊,秦國如此,康國亦如此,漢國亦如此,強者站立朝堂,必能勝過弱者。”
戴雲剛迴到刑部,拉著樂遊前往刑部大牢去審訊貞盛,這是戴雲臨時起意。貞盛被關在刑部死牢,戴雲和樂遊一前一後走進死牢,貞盛身穿囚服,臉色慘白,站在死牢中,雙目呆滯。
樂遊瞧著貞盛憔悴的樣子,大聲問:“貞盛,刑部侍郎戴大人來看你,為何不起身行禮?”
貞盛冷哼幾聲,用手撥開散亂的頭發瞧著戴雲,“在下已判死刑,秋後問斬,臨死前不懼任何人,一個侍郎,怕什麽?”
戴雲繞著貞盛轉了一圈,神色嚴肅,“貞盛,二十歲,國子學學生,為兄報仇勾結康府管家於西毒殺吏部右侍郎康銘,你背後是誰?二皇子?迴答本侍郎!”
貞盛不屑一顧,瞧見戴雲腰間的淩風劍,驚唿道:“你是忠勇侯戴雲!戴家亦是世家大族,在下出身貧寒,不與世家大族之人結交!”
“貞盛,你受吏部左侍郎淩大人舉薦得以進入國子學讀書,幕後之人想以此陷害淩大人,栽贓太子殿下,你果真是一個忘恩負義之徒!”
戴雲繼續講道,“你害得淩大人停職,這就是你的報恩嗎?幕後之人把你當成棋子,利用你除掉康銘,再把你舍棄。你還想那個人遮掩,當真是愚忠!”
貞盛雙眼含淚,“那個人主宰一切,小人賤命一條,死不足惜,隻要能報仇,死又何妨?那個人不讓說,小人隻能帶著這個秘密下黃泉!”
樂遊頓時升起一股怒氣,手拿鞭子,想要鞭打貞盛,被戴雲奪過鞭子,“戴侯爺,此人冥頑不靈,該打一頓再說,太氣人。”
戴雲想起貞盛的弱點,低聲念著一首詩,“古人雲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此詩是你所做,想你亦是才華出眾之人,為何如此傻?傻到故意被他人利用,甘願為他人所驅使。今時今日康銘已死,而你身陷死牢,秋後問斬,對得你死去的兄長嗎?隻要你招出幕後之人,本侍郎念你身世悲憫可輕判,饒你一命,流放黔州,待服刑期滿,可歸家侍奉父母雙親。”
貞盛低頭沉思,想起幕後之人的囑托,嚇得不敢說話,忽然抬起頭,問了一句,“此人位高權重,不知戴侯爺是否敢動此人?”
戴雲走近貞盛,冷笑一聲,“在康國境內,本侍郎誰都不懼!你隻管大聲說出來!”
樂遊識趣地走出死牢,輕輕關上死牢牢門,站在隱秘之處等待。
貞盛低聲迴了一句話,“兄長曾是二皇子的人!戴侯爺,莫不是害怕了?”
戴雲早已料到幕後之人是二皇子高覺,親耳聽到此人的名字仍覺震驚,“貞盛,本侯許諾你,饒你一命,流放黔州,隻是需要國子學數十名學生替你求情的聯名奏折,太子殿下仁德,既收到國子學眾學生的聯名奏折,定會輕判。此事你可願做?”
“學生願意做!國子學學生聯名奏折一日內便能做到!”貞盛跪下來,哭喊著,“戴侯爺為何要救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