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現在巴爾幹地區的所有問題,德國最高統帥部製定了一個從現在控製到希臘以及保加利亞地區出發,全麵奪取土耳其歐洲部分以及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由同盟國控製的部分。
該計劃最初的時候計劃動用希臘的六個德國陸軍駐地步兵師以及駐紮在索菲亞的德國第16裝甲師。
總兵力大約為6萬人,坦克數量大概1500輛,其中負責掩護的空中力量僅為450架作戰飛機。
不過這僅僅是該作戰計劃剛剛提出的時候,說預計要動用的力量。
時間推進至1942年的11月中旬的時候,現在很明顯德國軍隊在動用如此薄弱的力量是不足以完成所有的戰略目標,甚至於完成局部的戰略目標都是不可能的。
現在同盟國已經占領了保加利亞的布爾加斯到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南部地區。在連接上,現在控製著土耳其全境,包括伊斯坦布爾在內的大量同盟國軍隊,在整個巴爾幹地區同盟國擁有總計高達22萬人的作戰兵力。
這並沒有算上臨時投誠的土耳其軍隊,如果算上臨時投誠的土耳其軍隊的話,同盟國可動用的兵力可以達到50萬人之多。
就在德國最高統帥部,還在策劃中戰略行動的時候,1942年11月17號,亞曆山德魯波利斯被同盟國占領。
這座城市是希臘和土耳其的邊境城市,同時也是希臘在整個巴爾幹地區最重要的邊境要塞城市之一,其連接著進一步向愛琴海北岸重要港口城市卡瓦拉和塞薩洛尼基推進的鐵路,以及可以從北麵通過鐵路前往哈斯科沃。
這件事情的發生,使得在巴爾幹地區德國軍隊的困境一下子提高到了非常巨大的優先度。
德國最高統帥部不得不於1932年的11月19號,在德國柏林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這次緊急會議召集了現在駐紮在整個巴爾幹地區的所有德國軍隊的最高軍事主官參加,當然作為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也參加了這次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麵,德國最高統帥部內部對於巴爾幹地區的戰略分歧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其中現在的羅馬尼亞祝軍最高司令官認為應該立即從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出發,最少也要收複康斯坦察延伸至多布裏奇一線。
隻有這種情況之下,德國軍隊才能夠暫時保證布加勒斯特北方的普雷斯蒂油田的安全,油田是德國最大的石油供給地,也是唯一一個安全的石油供給地。
不過他這種態度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對,其中最主要的反對意見來自於希臘和保加利亞駐軍司令官。
他的反對意見主要是出於現在整個巴爾幹地區的整體形勢上,隨著亞曆山德魯波利斯被同盟國占領,同盟國可以繼續沿著這條道路向塞薩洛尼基推進,如果塞薩洛尼基也被拿下的話,那麽就標誌著希臘徹底被分割了。
希臘首都雅典通向巴爾幹北部地區的所有鐵路,都需要經過塞薩洛尼基。
而另外一方麵,如果任由同盟國在希臘地區的推進,也很有可能會逼近現在已經一片混亂的南斯拉夫。
事情一旦發展到這種地步,那麽一個不謹慎就會造成現在德國在整個南線地區的大崩潰。
作為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非常清楚現在德國在巴爾幹地區麵對的困局,不過他對於兩方提出的作戰意見都不打算執行,他打算執行一個更加大膽的作戰計劃。
在和幾個心腹軍官進行商議之後,阿道夫希特勒最終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要求德國軍隊在巴爾幹地區執行全麵的反攻。
核心目標是奪迴整個巴爾幹地區,並且把同盟國軍隊在巴爾幹方向趕迴到亞洲去。
為了實現這一作戰目標,那除了必須要動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境內的全部駐軍和希臘境內的所有德國軍隊之外,德國軍隊還計劃從東線撤出四個裝甲師,以裝配到索菲亞地區,並且以最快的速度占領哈斯科沃,打通直接通向伊斯坦布爾的道路。
為了實現這個作戰計劃,德國軍隊必須要在短時間之內,在三個方向上投入大量的裝甲部隊以及陸軍部隊。
而且在這些方向上,德國軍隊必須保持一定的空中力量和海上的力量,至少不能讓同盟國肆意的霸占製空權。
而且一旦能夠完成這樣的作戰計劃,德國將獲得寶貴的喘息時機,並且可以擁有一定的地形優勢。
1942年11月20號,德國最高統帥部完整的製定了整個巴爾幹地區的作戰計劃。
該作戰計劃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保加利亞地區駐軍,包括保加利亞現在的軍隊以及德國在此地的12個師的駐軍,他們將以索菲亞為中心展開在斯基文一線展開,對多布裏奇和哈斯科沃的進攻。
其中的主要進攻發動機就是德國從東線地區撤出的三個裝甲師,在德國即將動用的整個巴爾幹地區戰局當中將會動用六個裝甲師,其中有一半都配屬在索菲亞地區。
除了中部地區的大規模推進之外,在薩洛尼基和卡瓦拉一線的希臘駐軍也將會獲得一個裝甲師的支援,他們的目標是進攻亞曆山德魯波利斯,如果能夠拿下亞曆山德魯波利斯的話,他們將繼續向格裏波魯進攻。
整個巴爾幹南線集團軍的作戰目標就是迅速打通,從希臘進入到土耳其的主要側翼交通線,他們的目標是牽製同盟國的力量,阻止同盟國在哈斯科沃至埃迪爾內方向集中,絕大部分力量。
另外的兩個裝甲師以及羅馬尼亞的全部陸軍力量和德國駐紮在羅馬尼亞的全部陸軍力量,將由布加勒斯特出發,向康斯坦察發動進攻,他們將和在索菲亞出發的德國軍隊構成一個鉗形攻勢消滅掉,現在在多布裏奇周圍的同盟國軍隊。
整個戰役計劃於1942年的12月上旬,發動在1943年的1月下旬結束。
該計劃最初的時候計劃動用希臘的六個德國陸軍駐地步兵師以及駐紮在索菲亞的德國第16裝甲師。
總兵力大約為6萬人,坦克數量大概1500輛,其中負責掩護的空中力量僅為450架作戰飛機。
不過這僅僅是該作戰計劃剛剛提出的時候,說預計要動用的力量。
時間推進至1942年的11月中旬的時候,現在很明顯德國軍隊在動用如此薄弱的力量是不足以完成所有的戰略目標,甚至於完成局部的戰略目標都是不可能的。
現在同盟國已經占領了保加利亞的布爾加斯到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南部地區。在連接上,現在控製著土耳其全境,包括伊斯坦布爾在內的大量同盟國軍隊,在整個巴爾幹地區同盟國擁有總計高達22萬人的作戰兵力。
這並沒有算上臨時投誠的土耳其軍隊,如果算上臨時投誠的土耳其軍隊的話,同盟國可動用的兵力可以達到50萬人之多。
就在德國最高統帥部,還在策劃中戰略行動的時候,1942年11月17號,亞曆山德魯波利斯被同盟國占領。
這座城市是希臘和土耳其的邊境城市,同時也是希臘在整個巴爾幹地區最重要的邊境要塞城市之一,其連接著進一步向愛琴海北岸重要港口城市卡瓦拉和塞薩洛尼基推進的鐵路,以及可以從北麵通過鐵路前往哈斯科沃。
這件事情的發生,使得在巴爾幹地區德國軍隊的困境一下子提高到了非常巨大的優先度。
德國最高統帥部不得不於1932年的11月19號,在德國柏林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這次緊急會議召集了現在駐紮在整個巴爾幹地區的所有德國軍隊的最高軍事主官參加,當然作為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也參加了這次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麵,德國最高統帥部內部對於巴爾幹地區的戰略分歧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其中現在的羅馬尼亞祝軍最高司令官認為應該立即從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出發,最少也要收複康斯坦察延伸至多布裏奇一線。
隻有這種情況之下,德國軍隊才能夠暫時保證布加勒斯特北方的普雷斯蒂油田的安全,油田是德國最大的石油供給地,也是唯一一個安全的石油供給地。
不過他這種態度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對,其中最主要的反對意見來自於希臘和保加利亞駐軍司令官。
他的反對意見主要是出於現在整個巴爾幹地區的整體形勢上,隨著亞曆山德魯波利斯被同盟國占領,同盟國可以繼續沿著這條道路向塞薩洛尼基推進,如果塞薩洛尼基也被拿下的話,那麽就標誌著希臘徹底被分割了。
希臘首都雅典通向巴爾幹北部地區的所有鐵路,都需要經過塞薩洛尼基。
而另外一方麵,如果任由同盟國在希臘地區的推進,也很有可能會逼近現在已經一片混亂的南斯拉夫。
事情一旦發展到這種地步,那麽一個不謹慎就會造成現在德國在整個南線地區的大崩潰。
作為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非常清楚現在德國在巴爾幹地區麵對的困局,不過他對於兩方提出的作戰意見都不打算執行,他打算執行一個更加大膽的作戰計劃。
在和幾個心腹軍官進行商議之後,阿道夫希特勒最終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要求德國軍隊在巴爾幹地區執行全麵的反攻。
核心目標是奪迴整個巴爾幹地區,並且把同盟國軍隊在巴爾幹方向趕迴到亞洲去。
為了實現這一作戰目標,那除了必須要動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境內的全部駐軍和希臘境內的所有德國軍隊之外,德國軍隊還計劃從東線撤出四個裝甲師,以裝配到索菲亞地區,並且以最快的速度占領哈斯科沃,打通直接通向伊斯坦布爾的道路。
為了實現這個作戰計劃,德國軍隊必須要在短時間之內,在三個方向上投入大量的裝甲部隊以及陸軍部隊。
而且在這些方向上,德國軍隊必須保持一定的空中力量和海上的力量,至少不能讓同盟國肆意的霸占製空權。
而且一旦能夠完成這樣的作戰計劃,德國將獲得寶貴的喘息時機,並且可以擁有一定的地形優勢。
1942年11月20號,德國最高統帥部完整的製定了整個巴爾幹地區的作戰計劃。
該作戰計劃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保加利亞地區駐軍,包括保加利亞現在的軍隊以及德國在此地的12個師的駐軍,他們將以索菲亞為中心展開在斯基文一線展開,對多布裏奇和哈斯科沃的進攻。
其中的主要進攻發動機就是德國從東線地區撤出的三個裝甲師,在德國即將動用的整個巴爾幹地區戰局當中將會動用六個裝甲師,其中有一半都配屬在索菲亞地區。
除了中部地區的大規模推進之外,在薩洛尼基和卡瓦拉一線的希臘駐軍也將會獲得一個裝甲師的支援,他們的目標是進攻亞曆山德魯波利斯,如果能夠拿下亞曆山德魯波利斯的話,他們將繼續向格裏波魯進攻。
整個巴爾幹南線集團軍的作戰目標就是迅速打通,從希臘進入到土耳其的主要側翼交通線,他們的目標是牽製同盟國的力量,阻止同盟國在哈斯科沃至埃迪爾內方向集中,絕大部分力量。
另外的兩個裝甲師以及羅馬尼亞的全部陸軍力量和德國駐紮在羅馬尼亞的全部陸軍力量,將由布加勒斯特出發,向康斯坦察發動進攻,他們將和在索菲亞出發的德國軍隊構成一個鉗形攻勢消滅掉,現在在多布裏奇周圍的同盟國軍隊。
整個戰役計劃於1942年的12月上旬,發動在1943年的1月下旬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