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對於整個菲律賓地區的解放任務之後,同盟國已經完整的控製了菲律賓地區,並成功的瓦解掉了日本殖民地與日本本土之間的聯係。
在這種情況之下,現在同盟國終於可以按照自己之前所規定的戰略部署的行動了,麥克阿瑟將軍在整補了一下自己的軍隊之後,在9月2號的時候搭乘美國的運輸船離開菲律賓,前往中東地區。
在這之後,現在菲律賓戰區的司令官正式轉交給了太平洋共和國陸軍司令林立。
與此同時,麥克阿瑟將軍還把大量的重武器全部留在了菲律賓地區,這是美國同太平洋共和國之間的協議所規定的內容。
當然光憑太平洋共和國這種兵力,隻有3萬人的部隊是不足以防守整個菲律賓地區的,除了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部隊之外,還有一部分澳大利亞的軍隊,澳大利亞軍隊隻有人,這人是歸屬於林立指揮的。
除了這些部隊之外,美國政府已經作出承諾,承諾菲律賓將在戰後獨立,為此同盟國在菲律賓組建了一個新的菲律賓政府,而這個菲律賓政府此時代表菲律賓當地加入同盟國,並且組建了一定的軍隊,這些軍隊雖然說戰鬥力沒有同盟國軍隊強,但是負責地方治安還是可以的。
由於新組建的菲律賓政府,充分代表了菲律賓當地統治階層的利益,所以說菲律賓新政府和同盟國在菲律賓控製的區域內還是比較強勢的。
另外一方麵由於太平洋共和國現在已經整體負責菲律賓的防禦措施了,所以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艦隊現在以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為母港。
在海軍艦隊的優勢之下,太平洋共和國還是可以成功的防守住菲律賓地區的,而且在太平洋共和國自己的規劃當中,不僅要防守住菲律賓地區,還要繼續向日本本土發動進攻。
在太平洋共和國海軍和陸軍的規劃當中,現在太平洋共和國本土正在訓練的一部分軍隊將會在10月份調往菲律賓地區,而海軍也會從太新的艦艇,現在他連共和國海軍艦隊,由三艘航空母艦構成,等到10月11月的時候就會有四艘航空母艦構成,而且新下水的那艘航空母艦將是技術水平更加先進的。
除此之外,太平洋共和國還向菲律賓派駐了兩個中隊的空軍部隊。
除了太平洋共和國本身的作戰力量之外,太平洋共和國還非常重視發展菲律賓共和國當地的武裝力量。
菲律賓共和國當地的武裝力量,主要是由他們當地的空軍負責的,由於菲律賓新政府現在已經加入了同盟國,所以說菲律賓也要派出一定的力量來抵擋日本的進攻。
在這種情況之下,在菲律賓地區同盟國至少保證了一定程度的陸軍部隊以及優勢的海軍部隊。
而現在太平洋共和國也無法向菲律賓地區派出更多的軍隊,畢竟現在雖然經過幾次戰役的洗禮,太平洋共和國通過這些戰役得到的積分兌換了大量的平民,但是這些平民還是需要一定的訓練,才能變成優秀的戰士以及合格的工人。
即便如此,太平洋共和國的總人口也剛剛達到了123萬。
雖然說太平洋共和國的人口在美國,等其他同盟國看來,這簡直是在飛速發展,但是在太平洋共和國本身看來這個樣子增長速度還是比較慢的。
也正是因為人口增長速度比較慢,所以太平洋共和國本身一方麵是不能承受更加巨大的傷亡,另一方麵則是用必須發動新的攻勢,這可以說是兩個完全相反的目標。
不過最終太平洋共和國本身還是得出了一係列的結論,這就是海戰是傷亡,比陸戰要小得多的,所以說現在主要的目標是發動一場海上攻擊,利用海戰勝利來獲得的積分,增加本身的人口來填充現在的陸軍部隊。
但是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定的問題,由於日本聯合艦隊現在還沒有整補完成,他們是不會出戰的,那麽太平洋共和國海軍艦隊應該去哪裏?
此時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高層出現了一定的爭議,有人認為應該讓太平洋共和國的艦隊發起對琉球的攻擊,這樣即便現在不會把日本聯合艦隊調出來,也會因為這次空襲而造成日本之類的一定損失,這樣也可以獲得積分。
不過這樣獲得的積分也實在是太少了,這就導致了太平洋共和國海軍其他指揮人員的不滿,他們認為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下去的話,那要什麽時候才能夠攢齊這麽多的積分呢?
在這種情況之下,太平洋共和國海軍內部的主戰派推出了一個新的作戰計劃,這個作戰計劃就是既然日本聯合艦隊不選擇出來,那麽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艦隊,完全可以選擇直接打到日本聯合艦隊的門口去。
隨後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司令部策劃了一個向日本本土發動進攻的計劃,這個向日本本土發動進攻的計劃,必須要能夠震撼整個日本。
在這一戰術目標的指揮之下,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竟然策劃了一場向日本本土東京灣的進攻行動。
而這個作戰行動在上交到太平洋共和國的最高司令部以及最高領袖陸航的手中的時候,很顯然連陸航自己都被震驚了。
陸航在得知這一個作戰行動之後,馬上召見了海軍的作戰人員,不過海軍的其他將領對於這個作戰行動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他們盡最大的努力讓最高領袖陸航覺得這個作戰行動是可以的。
雖然說對於這個作戰行動還有一定的疑問,但是現在既然海軍的指揮官們都已經同意了,這個作戰計劃是非常有實用價值,並且很有可能會獲得成功的在考慮,如果能夠真的對東京發起攻擊的話,那麽是十分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所以最終太平洋共和國的最高領袖陸航還是選擇批準了這一作戰行動!
在這種情況之下,現在同盟國終於可以按照自己之前所規定的戰略部署的行動了,麥克阿瑟將軍在整補了一下自己的軍隊之後,在9月2號的時候搭乘美國的運輸船離開菲律賓,前往中東地區。
在這之後,現在菲律賓戰區的司令官正式轉交給了太平洋共和國陸軍司令林立。
與此同時,麥克阿瑟將軍還把大量的重武器全部留在了菲律賓地區,這是美國同太平洋共和國之間的協議所規定的內容。
當然光憑太平洋共和國這種兵力,隻有3萬人的部隊是不足以防守整個菲律賓地區的,除了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部隊之外,還有一部分澳大利亞的軍隊,澳大利亞軍隊隻有人,這人是歸屬於林立指揮的。
除了這些部隊之外,美國政府已經作出承諾,承諾菲律賓將在戰後獨立,為此同盟國在菲律賓組建了一個新的菲律賓政府,而這個菲律賓政府此時代表菲律賓當地加入同盟國,並且組建了一定的軍隊,這些軍隊雖然說戰鬥力沒有同盟國軍隊強,但是負責地方治安還是可以的。
由於新組建的菲律賓政府,充分代表了菲律賓當地統治階層的利益,所以說菲律賓新政府和同盟國在菲律賓控製的區域內還是比較強勢的。
另外一方麵由於太平洋共和國現在已經整體負責菲律賓的防禦措施了,所以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艦隊現在以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為母港。
在海軍艦隊的優勢之下,太平洋共和國還是可以成功的防守住菲律賓地區的,而且在太平洋共和國自己的規劃當中,不僅要防守住菲律賓地區,還要繼續向日本本土發動進攻。
在太平洋共和國海軍和陸軍的規劃當中,現在太平洋共和國本土正在訓練的一部分軍隊將會在10月份調往菲律賓地區,而海軍也會從太新的艦艇,現在他連共和國海軍艦隊,由三艘航空母艦構成,等到10月11月的時候就會有四艘航空母艦構成,而且新下水的那艘航空母艦將是技術水平更加先進的。
除此之外,太平洋共和國還向菲律賓派駐了兩個中隊的空軍部隊。
除了太平洋共和國本身的作戰力量之外,太平洋共和國還非常重視發展菲律賓共和國當地的武裝力量。
菲律賓共和國當地的武裝力量,主要是由他們當地的空軍負責的,由於菲律賓新政府現在已經加入了同盟國,所以說菲律賓也要派出一定的力量來抵擋日本的進攻。
在這種情況之下,在菲律賓地區同盟國至少保證了一定程度的陸軍部隊以及優勢的海軍部隊。
而現在太平洋共和國也無法向菲律賓地區派出更多的軍隊,畢竟現在雖然經過幾次戰役的洗禮,太平洋共和國通過這些戰役得到的積分兌換了大量的平民,但是這些平民還是需要一定的訓練,才能變成優秀的戰士以及合格的工人。
即便如此,太平洋共和國的總人口也剛剛達到了123萬。
雖然說太平洋共和國的人口在美國,等其他同盟國看來,這簡直是在飛速發展,但是在太平洋共和國本身看來這個樣子增長速度還是比較慢的。
也正是因為人口增長速度比較慢,所以太平洋共和國本身一方麵是不能承受更加巨大的傷亡,另一方麵則是用必須發動新的攻勢,這可以說是兩個完全相反的目標。
不過最終太平洋共和國本身還是得出了一係列的結論,這就是海戰是傷亡,比陸戰要小得多的,所以說現在主要的目標是發動一場海上攻擊,利用海戰勝利來獲得的積分,增加本身的人口來填充現在的陸軍部隊。
但是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定的問題,由於日本聯合艦隊現在還沒有整補完成,他們是不會出戰的,那麽太平洋共和國海軍艦隊應該去哪裏?
此時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高層出現了一定的爭議,有人認為應該讓太平洋共和國的艦隊發起對琉球的攻擊,這樣即便現在不會把日本聯合艦隊調出來,也會因為這次空襲而造成日本之類的一定損失,這樣也可以獲得積分。
不過這樣獲得的積分也實在是太少了,這就導致了太平洋共和國海軍其他指揮人員的不滿,他們認為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下去的話,那要什麽時候才能夠攢齊這麽多的積分呢?
在這種情況之下,太平洋共和國海軍內部的主戰派推出了一個新的作戰計劃,這個作戰計劃就是既然日本聯合艦隊不選擇出來,那麽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艦隊,完全可以選擇直接打到日本聯合艦隊的門口去。
隨後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司令部策劃了一個向日本本土發動進攻的計劃,這個向日本本土發動進攻的計劃,必須要能夠震撼整個日本。
在這一戰術目標的指揮之下,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竟然策劃了一場向日本本土東京灣的進攻行動。
而這個作戰行動在上交到太平洋共和國的最高司令部以及最高領袖陸航的手中的時候,很顯然連陸航自己都被震驚了。
陸航在得知這一個作戰行動之後,馬上召見了海軍的作戰人員,不過海軍的其他將領對於這個作戰行動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他們盡最大的努力讓最高領袖陸航覺得這個作戰行動是可以的。
雖然說對於這個作戰行動還有一定的疑問,但是現在既然海軍的指揮官們都已經同意了,這個作戰計劃是非常有實用價值,並且很有可能會獲得成功的在考慮,如果能夠真的對東京發起攻擊的話,那麽是十分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所以最終太平洋共和國的最高領袖陸航還是選擇批準了這一作戰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