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共和國領袖官邸之內,所有的高層人員都在進行了一次會議。
在這次會議剛開始的時候,就陷入了爭論當中。
很顯然,作為太平洋共和國的海陸兩個司令官,對於接下來的作戰當中是持有不同意見的。
作為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司令,陳鋒堅決反對向菲律賓發動進攻。
“向菲律賓地區發動進攻,必然是需要我們配合的,那麽我們必須出動我們的海軍主力,要知道,雖然說之前我們和日本聯合艦隊進行了一次交手,但是那是在我們占據一定的地利優勢並且提前部署完成的情況之下,而且日本聯合艦隊也沒有跟我們決一死戰!
海軍現在的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麽樂觀,太平洋艦隊的主力已經離開了,沒有太平洋艦隊主力的情況之下,我們手裏隻有三艘航空母艦,想要用這三艘航空母艦和和日本聯合艦隊作戰,現在是不能硬碰硬的!
即便想要和日本人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海上交戰,也需要再把航空母艦的數量配置到4到5艘位置,雖然我們擁有一定的質量優勢,但是日本聯合艦隊近期也會補給一些海軍的主力艦。
在這種情況下和日本聯合艦隊貿然在菲律賓地區交戰,是不明智的選擇。”
很顯然的一點,作為海軍司令官,他非常擔心在菲律賓地區的作戰,會讓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直麵日本聯合艦隊,雖然說之前已經直麵過一次日本聯合艦隊了,但是這一次如果是在菲律賓地區交戰的話,麵臨的情況就將是在複雜的地區作戰,而不是像新加坡周圍海域那樣比較簡單,而且周圍都是同盟國控製的。
但是陸軍的最高指揮官林立卻非常的讚成。
“進攻菲律賓地區,我們可以挑一個日本非常薄弱的地方,日本的菲律賓方麵軍是非常的弱小的,在主要的幾個方麵軍當中,日本菲律賓方麵軍是數量最少的,如果我們向菲律賓地區發動進攻的話,還可以利用完整的海上和空中優勢。
如果要是從新加坡向正北麵的中南半島發動進攻的話,那麽我們將麵臨的將是日本人的重兵集團,而且就像麥克阿瑟將軍所說的那樣,日本人也隨時會從印度抽調迴大量的兵力,這將對我們造成嚴重的打擊。”
作為陸軍的最高指揮官,他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才能夠減輕陸軍的傷亡,並且能夠快速的達成戰略目的。
很顯然,從菲律賓地區發動攻擊,一方麵麵臨的日本作戰對手是比較弱小的另一方麵如果在菲律賓地區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話,同盟國就完全可以切斷整個南中國海的交通線,這樣會使日本本土和日本的中南半島印度占領區完全分割。
兩個人的觀點都是有一定意見的,而且兩個人呢將來的作戰方式也都是肯定是可行的,在軍事上沒有什麽優劣的情況之下,就需要考慮政治問題了。
政治顧問蘇欣在兩個軍事指揮官爭執不下的時候表態。
“雖然說我們現在既可以進攻菲律賓,也可以進攻中南半島,但是我們現在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我們之後需要麵對的國際形勢。
如果我們進攻菲律賓的話,那麽我們完全可以切斷日本本土和中南半島以及印度方向的連接,那麽日本人很有可能會繼續打下去,隻不過兩個戰場作為分割存在而已,我們繼續將日本推進,可能麵臨的阻礙比較大,但是這樣可以確保戰爭至少是太平洋戰爭,不會在短期之內結束。
如果我們從中南半島發動攻擊的話,那麽隨著中南半島戰役的持續勝利,日本人很有可能會意識到它們無法在陸地上取得勝利了,這樣的話日本完全有可能會和同盟國談判,要知道日本如果現在承諾放棄所有的殖民地的話,美國人還是有可能會接受的。”
在說到這裏之後,政治顧問蘇欣就停了下去,她不打算再說了。
停下來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她已經把選項交到了最高領袖的麵前。
事實上,現在對於太平洋共和國來說,由於有文明成長係統的存在,所以說戰爭進行的時間越長越好,如果進攻中南半島,引發了日本在整個東亞地區的全麵失敗的話,那麽日本人很有可能會交出所有的殖民地退出戰爭。
如果日本退出戰爭的話,那麽太平洋共和國也就不能再繼續向前推進了,也就不能壯大自己的力量了。
如果對菲律賓地區發動進攻的話,日本人肯定會拚命的想要奪迴菲律賓地區的,而且現在由於在中南半島以及印度方向有大量的日本軍隊,所以說日本軍隊想要撤迴菲律賓地區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說現在在菲律賓地區發起攻擊,會讓日本人拚命的反擊,但是並不會結束戰爭。
這樣一來是非常有利的,隨著戰爭的持續推進,美國日本的力量會在這裏逐漸的消耗,而太平洋共和國則因為有文明成長係統的存在,因為戰爭的持續而獲得越來越多的力量。
在這種情況之下,陸航所做的選擇就非常簡單了。
在開往了這一次會議之後,太平洋共和國和麥克阿瑟將軍在第二天關於雙方接下來的戰略進攻目標已經達成了一致,雙方在第二階段馬上就將進攻菲律賓地區。
不過在這次會議當中,麥克阿瑟將軍還是做出了一定的讓步的,麥克阿瑟將軍的讓步就是麥克阿瑟將軍在接下來的菲律賓戰役當中,並不要求指揮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也就是說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可以跟隨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一起行動。
而太平洋共和國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是有一些的,比如說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主力艦隊,必須接受麥克阿瑟將軍關於發動進攻的指揮。
這也就是說麥克阿瑟將軍能夠確保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艦隊,在他需要的時候馬上就出現。。。
在這次會議剛開始的時候,就陷入了爭論當中。
很顯然,作為太平洋共和國的海陸兩個司令官,對於接下來的作戰當中是持有不同意見的。
作為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司令,陳鋒堅決反對向菲律賓發動進攻。
“向菲律賓地區發動進攻,必然是需要我們配合的,那麽我們必須出動我們的海軍主力,要知道,雖然說之前我們和日本聯合艦隊進行了一次交手,但是那是在我們占據一定的地利優勢並且提前部署完成的情況之下,而且日本聯合艦隊也沒有跟我們決一死戰!
海軍現在的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麽樂觀,太平洋艦隊的主力已經離開了,沒有太平洋艦隊主力的情況之下,我們手裏隻有三艘航空母艦,想要用這三艘航空母艦和和日本聯合艦隊作戰,現在是不能硬碰硬的!
即便想要和日本人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海上交戰,也需要再把航空母艦的數量配置到4到5艘位置,雖然我們擁有一定的質量優勢,但是日本聯合艦隊近期也會補給一些海軍的主力艦。
在這種情況下和日本聯合艦隊貿然在菲律賓地區交戰,是不明智的選擇。”
很顯然的一點,作為海軍司令官,他非常擔心在菲律賓地區的作戰,會讓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直麵日本聯合艦隊,雖然說之前已經直麵過一次日本聯合艦隊了,但是這一次如果是在菲律賓地區交戰的話,麵臨的情況就將是在複雜的地區作戰,而不是像新加坡周圍海域那樣比較簡單,而且周圍都是同盟國控製的。
但是陸軍的最高指揮官林立卻非常的讚成。
“進攻菲律賓地區,我們可以挑一個日本非常薄弱的地方,日本的菲律賓方麵軍是非常的弱小的,在主要的幾個方麵軍當中,日本菲律賓方麵軍是數量最少的,如果我們向菲律賓地區發動進攻的話,還可以利用完整的海上和空中優勢。
如果要是從新加坡向正北麵的中南半島發動進攻的話,那麽我們將麵臨的將是日本人的重兵集團,而且就像麥克阿瑟將軍所說的那樣,日本人也隨時會從印度抽調迴大量的兵力,這將對我們造成嚴重的打擊。”
作為陸軍的最高指揮官,他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才能夠減輕陸軍的傷亡,並且能夠快速的達成戰略目的。
很顯然,從菲律賓地區發動攻擊,一方麵麵臨的日本作戰對手是比較弱小的另一方麵如果在菲律賓地區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話,同盟國就完全可以切斷整個南中國海的交通線,這樣會使日本本土和日本的中南半島印度占領區完全分割。
兩個人的觀點都是有一定意見的,而且兩個人呢將來的作戰方式也都是肯定是可行的,在軍事上沒有什麽優劣的情況之下,就需要考慮政治問題了。
政治顧問蘇欣在兩個軍事指揮官爭執不下的時候表態。
“雖然說我們現在既可以進攻菲律賓,也可以進攻中南半島,但是我們現在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我們之後需要麵對的國際形勢。
如果我們進攻菲律賓的話,那麽我們完全可以切斷日本本土和中南半島以及印度方向的連接,那麽日本人很有可能會繼續打下去,隻不過兩個戰場作為分割存在而已,我們繼續將日本推進,可能麵臨的阻礙比較大,但是這樣可以確保戰爭至少是太平洋戰爭,不會在短期之內結束。
如果我們從中南半島發動攻擊的話,那麽隨著中南半島戰役的持續勝利,日本人很有可能會意識到它們無法在陸地上取得勝利了,這樣的話日本完全有可能會和同盟國談判,要知道日本如果現在承諾放棄所有的殖民地的話,美國人還是有可能會接受的。”
在說到這裏之後,政治顧問蘇欣就停了下去,她不打算再說了。
停下來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她已經把選項交到了最高領袖的麵前。
事實上,現在對於太平洋共和國來說,由於有文明成長係統的存在,所以說戰爭進行的時間越長越好,如果進攻中南半島,引發了日本在整個東亞地區的全麵失敗的話,那麽日本人很有可能會交出所有的殖民地退出戰爭。
如果日本退出戰爭的話,那麽太平洋共和國也就不能再繼續向前推進了,也就不能壯大自己的力量了。
如果對菲律賓地區發動進攻的話,日本人肯定會拚命的想要奪迴菲律賓地區的,而且現在由於在中南半島以及印度方向有大量的日本軍隊,所以說日本軍隊想要撤迴菲律賓地區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說現在在菲律賓地區發起攻擊,會讓日本人拚命的反擊,但是並不會結束戰爭。
這樣一來是非常有利的,隨著戰爭的持續推進,美國日本的力量會在這裏逐漸的消耗,而太平洋共和國則因為有文明成長係統的存在,因為戰爭的持續而獲得越來越多的力量。
在這種情況之下,陸航所做的選擇就非常簡單了。
在開往了這一次會議之後,太平洋共和國和麥克阿瑟將軍在第二天關於雙方接下來的戰略進攻目標已經達成了一致,雙方在第二階段馬上就將進攻菲律賓地區。
不過在這次會議當中,麥克阿瑟將軍還是做出了一定的讓步的,麥克阿瑟將軍的讓步就是麥克阿瑟將軍在接下來的菲律賓戰役當中,並不要求指揮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也就是說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可以跟隨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一起行動。
而太平洋共和國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是有一些的,比如說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主力艦隊,必須接受麥克阿瑟將軍關於發動進攻的指揮。
這也就是說麥克阿瑟將軍能夠確保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艦隊,在他需要的時候馬上就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