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曆了一周左右的休整之後,德軍重新在各條戰線上開始了攻擊行動。


    在過去的一周時間當中,英國海軍集結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將被包圍的英法聯軍盡量的撤出,但是由於遭到了德國空軍的阻攔,所以撤退的效果並不是很好。


    隻撤出了35萬人,這次行動的最大功臣應該歸功於赫爾曼戈林元帥。


    雖然在這次,對於英法聯軍的圍剿,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但是至少,英國遠征軍已經撤迴到了英國,不可能在對歐洲大陸的事情進行幹涉了,現在德國的軍事力量全部都壓在了法國人的身上,比利時已經在8月7號宣布正式投降。


    重新修整完之後的德國部隊,在寬闊的法國戰場上,快速穿插推進,這在法國高層看來,簡直心驚肉跳,雖然法國新人總司令魏剛向法國總理雷諾表示,他們的防線可以阻擋德國人,但是,有了上一次的教訓,法國總理雷諾對於軍方的承諾,並不是太過於信任。


    8月13號,德軍重新發起進攻,僅僅一天之後,法軍的新防線,就被德國裝甲部隊在正麵照開了一個長達五公裏的缺口,順著這五公裏的缺口,德國裝甲部隊和隨後的陸軍部隊向著巴黎方向繼續挺進,在這樣危急的時刻,法國政府內部關於,是否要繼續作戰,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雖然絕大部分法國政府官員,都認為對德國投降非常的屈辱,但是更多的官員認為法國無法承受上次大戰那樣的傷亡。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首相丘吉爾冒著德軍空中的威脅,搭乘飛機抵達了法國,同法國總理雷諾進行會麵,試圖說服法國繼續堅持作戰下去。


    但是會麵當中很明顯的可以感覺到法國總理雷諾的頹廢以及彌漫在整個法國政府高層的慌張情緒,在這種情況下,丘吉爾覺得,他基本上無法說服法國總理雷諾繼續堅持下去了。


    在最終他拋出了一個十分大膽的方案和建議,英法兩國合並,好應對德國的威脅,法國總理雷諾對於這個提議處於模棱兩可的狀態。


    他在將丘吉爾的提議上交給內閣之後,法國內閣對於這個提議十分震驚。


    法國內閣的官員們認為這是英國人在趁火打劫,他們正在侵蝕法國作為一個獨立大國的尊嚴,與其就這樣被英國變相吞並,還不如向德國投降。


    在這種情況下,雷諾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壓力,而在承受巨大的政治壓力的同時,軍事壓力也撲麵而來,德軍向巴黎推進的速度沒有絲毫的減緩,到8月13號的時候,德軍事實上已經穿插到了巴黎背後,此時的法國巴黎已經十分危險了,為了不讓巴黎遭受戰火的摧殘,法國政府決定將首都從巴黎遷往圖爾,隨後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


    戰爭進行到這一時刻的時候,已經基本宣告的法國離敗亡不遠了,這無論是在德國還是英國看來,都是同樣的結論。


    當然還有一個人看出了這一結論,那就是意大利領袖,墨索裏尼,在法國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之後,墨索裏尼興奮地對自己的下屬表示,現在德國人已經在法國取得的巨大勝利,意大利隻要對法國宣戰,並且付出幾個人傷亡的代價,就可以成為勝利者,並最終在談判中分得一杯羹。


    在這種情況下,意大利政府於,8月14號正式對法國宣戰,並且組建了北方集團軍,對法國南部發動進攻,但是,很顯然,意大利人的宣戰更多在於政治意義上,在軍事上並沒有給法國人造成什麽困擾,甚至於法國人還一度還攻進了意大利的境內。


    不過意大利的宣戰對於法國內閣的壓力相當巨大。法國總理雷諾此時,已經無法承受,巨大的政治軍事壓力了,在法國政府將首都從巴黎遷往圖爾之後,又從圖爾遷往了波爾多。


    在波爾多的法國總理雷諾承受了法國保守勢力的巨大壓力,法國保守勢力,此時一方麵擔心德國的進攻,另一方麵則更加擔心的是共產黨在法國的影響力持續擴大。


    現在法國的保守勢力急需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站出來,能夠解決現在的困境,而這個他們需要的有影響力的人物,就是一戰時期的法國英雄,貝當元帥。


    此前,由於法國總理雷諾受到了極大的政治壓力,他已經邀請貝當元帥從西班牙返迴法國,擔任內閣的副總理,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貝當元帥和法國總司令魏剛持有相同的觀點,那就是法國無法繼續同德國作戰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貝當元帥在法國內閣內部四上下活動,爭取了絕大部分法國官員的支持,隨後他們向法國總理雷諾要求他同德國進行談判,不過法國總理雷諾此時並不希望代表法國政府向德國投降。


    所以在斟酌了一段時間之後,法國總理埃羅宣布辭職,將總理的職位,交給貝當元帥。


    貝當元帥,在擔任法國總理之後,迅速同德國進行接觸,並且要求西班牙,擔任中間協調人。


    在法國政府還沒有同德國政府達成協議的時候,貝當元帥就直接向法國前線的軍隊下達命令,要求他們放下武器向德國投降。


    而此時的法國政府內部,也有相當多的人反對貝當元帥的投降政策,以此為代表的就是剛剛在法國北部戰役中立下了功勞的戴高樂將軍。


    戴高樂將軍,雖然反對貝當元帥的投降政策,但是他在法國政府內部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索性在貝當元帥即將和德國人取得妥協,並最終將德國投降的時候,戴高樂決定,遠走英國組建自由法國運動。


    8月18號,法國總理貝當正式向德國投降,其基本上已經答應了希特勒的所有條件,這些條件對於法國人來說幾乎是相當屈辱並且極其難以接受的。


    在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希特勒元首幾乎高興的跳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明成長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彩虹螳螂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彩虹螳螂蝦並收藏文明成長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