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蛇生長此間,想是知道地上藤網厲害,除了結成長虹飛渡之外,其勢不能繞道旁處來襲。


    除了幾條乖巧一點的怪蛇,見勢不佳,縮了迴去之外,餘者十有九自投羅網,頃刻間已去了一大半。


    這一來,隻便宜了李白。


    先見次蛇落地,他本想飛身上前,給它一劍。及至見了這般光景,樂得由藤網去做擋箭牌,還省卻許多氣力,不禁喜出望外,便停上手,佇觀奇景。


    隻見大小長蛇,滿空飛舞,無數彩條遍地糾纏,噓噓怪叫之聲四起如潮,雖然不得近前,聲勢也著實驚人。


    那次蛇帶著頭一條蛇的屍身,以及尾後網一般的斷藤,亂掙了一陣,漸漸力竭,雙頭之間血已淋漓,勢子方緩了下來。


    它忽然一聲怒叫,頭尾雙翹,肚腹貼地,拚死命一躥,不想躥錯了方向,沒有朝李白躥來,反而往側麵躥去。


    畢竟它力已用盡,又加兩頭沉重,躥出去隻是六七丈遠近。


    蛇頭上夾著的前蛇屍身,早已不再掙紮,前後半截都有丈許下垂。次蛇一個支持不住,頭往下一沉,蛇身一擦地,就被藤網纏住。


    次蛇餘勢未歇,還在前躥,冷不防被藤網纏住的蛇屍一扯,蛇頭一低,身子便由凹而凸,拱起好高,蛇尾吃不住勁,也跟著垂下。


    尾巴上掛著的那一片形如圓扇、大約畝許的藤網,又被地上的藤網纏住。藤纏藤,自然更要結實得多,兩頭都被纏住,真似一座大圓拱橋,橫亙地上,哪裏還能動得了身。


    隻見它身子往上挺了幾挺,便力竭而死。


    那古樹上的雙頭怪蛇,還有百十來條,大半是中號的,差不多也有七丈長短。


    這些蛇比較狡猾,先見許多同類飛躥出去,都被次蛇打落的打落,阻住的阻住,條條墜地,被藤網纏住,不能脫身,它們便將身縮迴樹上,隻管吐舌發威,卻不上前。


    等次蛇一死,讓出道路,它們各自一陣噓噓亂叫,又一條接一條的,待要連著鉤接起十來道蛇虹飛出。


    ………………


    李白佇視了半個多時辰,雖知這種毒蛇報仇心急,能舍命來拚,並非易與,心已不似前時驚慌;再加蛇的來路已經看清,想出應付之法,便不等它連接長了,便用幽冥鬼手幻化出飛針。


    咻!咻!咻!


    他一揚手,照準樹上較為長大的幾條發去。


    轟!


    一聲霹靂過處,飛針化作一道紅光,帶起一溜火焰,朝群蛇飛去。星飛電駛般,飛到蛇前,隻一閃,便即不見。


    晃眼工夫,火光重明,那飛針已從末蛇尾中穿出叢樹密幹之間,梭一般照著蛇多之處,往來上下,穿射起來。


    那飛針一出手,無須李白收迴再射出,竟然自動追殺群蛇。


    當頭四五條怪蛇接成的長虹,被紅光由首到尾接連穿過,叭噠連聲,身子一彎一縮,也整條的墜落在樹下藤網中。


    餘者想是知道厲害,急忙縮迴身子,往樹上逃竄,但火光所到之處,無論蛇大蛇小,挨著就是個死。


    群蛇也是惡貫滿盈,該當全數伏誅。


    上有飛針,下有藤網,偏偏那古樹年深日久,雖然樹杪蔭濃葉密,但枯朽之枝甚多。千年古木原易著火,再加上飛針上的火焰與尋常之火不同,略一繞轉,便有幾處被火引燃。


    霎時間,濃煙突突亂冒,火焰四射。


    群蛇一見火起,越發亂驚亂竄,紛紛離樹躥出,但還沒逃出多遠,便墜入藤網中。


    不多一會兒,那蔭蔽數畝的一株參天古樹,竟和一座火山相似,上半株全部燃著。


    地下藤網也被逃蛇帶下來的殘枝餘火引燃,直似無數條大小火蛇,滿地遊竄,火頭越引越多,火勢越來越大,漸漸融會成一片烈火,順著地上怪藤密網往四外蔓延開來,成了一個火海。


    樹上的蛇,無法逃竄,都被燒死。地上的蛇,總數何止千條,大半未死,可是被藤網纏住,脫身不得,眼看火勢燒來,急得齊聲慘叫。


    那飛針兀自追逐不休,毫不留情。


    李白見火已成了野燒,群蛇都在藤網中,必無幸理。他便收迴飛針,轉身奮力往後麵縱去,仗著身輕縱遠,約十幾縱,出了藤地。


    縱時見藤網中不時有小衣小鞋出現,當時他也未在意。迴顧火勢,越發猛烈,連附近大小樹木都引燃,轟轟發發,火光燭天,上千群蛇,都葬身火裏。


    不時看見一條條的大蛇,因纏藤被火燒斷,奮力從火光中縱起,被火煙一壓,又落到火中。時聞奇腥焦臭之氣,中人欲嘔。


    幸好李白是站在上風處,否則怕是會被它熏倒。他連忙奔向高處,上下一看,這時雨勢早止,天空濕雲被火煙衝開了一個雲衖,雲密層厚,映成無數片斷的彩霞,別成一種奇觀。


    李白正愁那火無法熄滅,忽聽天上轟轟作響,一陣狂風過處,當頭雲衖漸往中心合攏。倏地眼前金光閃了兩閃,接著便是一個震天價的大霹靂打下來。


    他見大雨快降,山頂沒有避雨之處,雖然四外大樹甚多,有了前車之鑒,不敢造次。


    李白剛來到一座危崖下麵站好,又聽哢嚓一聲巨響,那株大古樹在風火中齊腰折斷,滾入火中,同時比豆粒還大的暴雨傾盆降落。一時間,雷鳴電閃,雨驟風狂,四下交作。


    那麽大的一片火海,不消頓飯光景,都被雨澆滅。又過了半個多時辰,才雨住天明。


    被燒之處,變為一堆堆劫灰,隻剩下那株古樹兀立於山原中。樹幹上粘伏著無數殘頭斷尾,尺許數寸,長短不等的小蛇。


    細看樹心,卻是空的,才知那樹是雙頭怪蛇的老巢,無怪乎那般多法。


    那怪藤,東南西三麵都蔓延甚廣,隻北麵離樹十丈便行絕跡,算計群蛇必由樹北去了。雖未必就此絕種,總算除了無數的害。


    李白觀看了片刻,仰望雲空蒼莽,仙山萬丈,杳無蹤影。舉目四望,高山雖多,新霽之後,多半能見頂,縱有幾處高出雲外的,也都不似。


    他見天色不算晚,心道:“天下事,不進則退,終以前進為是。這麽大一座山,既無懸空之理,總有它的所在,不畏辛苦艱危,走一程是一程,照前尋去,終有出路……”


    想到這裏,他坐下去,把心氣平寧下來,細心揣度好了下落時的風頭方向,將氣一提,施展輕身功夫,翻山越嶺,往前跑去。


    一路留神觀察,群山突兀,大半相似,並無一座特別高大,看不見頂峰的。他一邊飛奔,一邊采摘些野生的果子,連吃帶藏,腳底卻不停歇。


    走到黃昏將近,已行有三五百裏山路,翻過了十幾座山頭嶺脊。因為這些山嶺均極高峭險峻,重重阻隔,上下費事,不比平地飛行,路走得雖然不近,如照平時算,前行仍需許久。


    仙山渺渺,全無一些跡兆。眼看山勢越進越高,前麵有兩座高山,有積雪蓋頂。日薄西山,斜陽影裏,雁陣橫空,歸鴉噪晚,天色已向暮。


    李白沉吟了一陣,打算就地找個山洞暫住,且喜路旁不遠,便有一個山窟,而且各種果樹,遍山都是。


    他先找好今夜安身之所,然後把果實一樣一樣的連枝采摘了些,以便攜帶。


    兩手提著山果,正要往山窟中走去,他忽然一眼看見,在桃林深處,竟然夾著一棵枇杷樹,實大如拳,映著穿林斜陽,金光湛湛,甚是鮮肥,為平生僅見。


    李白急忙跑進林去一看,四外都是桃樹,一株緊接一株,叢生甚密,柯幹相交。隻中間有一塊兩三丈方圓的空地,當中種著這麽一棵枇杷,樹根生在一個六角形的土堆之上。


    堆外圍著一圈野花野藤交錯而成的短籬,高有二尺。


    這時天色已晚,李白也沒有細看,一見這等稀奇珍果,饞涎欲滴,就著枝頭摘了一個下來。皮剛剝去,便聞清香撲鼻,果肉白嫩如玉,漿汁都呈乳色。


    他也不怕中毒,咬了一口,立覺甜香滿頰,涼沁心脾,爽滑無比,心神登時為之一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笙水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笙水起並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