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一心想吃點熟東西,略一沉吟,取下披著的肩巾,先放在水坑裏洗幹淨,再就著那涓涓細流,將它浸濕,然後脫去上身衣服,放在石上,以免弄濕了沒有換的。


    一切準備停當,她口含濕衣,走向穴壁,仍是背貼著壁,將頭往上略伸,手足向壁,施展輕身功夫,一提氣,飛也似的往上遊去,一會兒到頂。


    因為被催眠的關係,此刻她依然以為自己就是淩雲鳳,所以很多神奇的本領都沒有用出來。


    她出了穴口,奔向釜前,將巾一陣擰絞,居然有一碗多水。左右閑著無事,穴底溫暖如春,也不嫌麻煩,一連上下三次,才湊了有半釜子水。


    愛麗絲在石上晾起肩巾,將脫去的衣服著好,一邊生火,一邊削芋放入釜中去煮。不消片刻,水開芋熟,香味撲鼻。


    她取出一嚐,不但那芋甘芳酥滑,連湯也是清香甜美,益覺適口異常,盡情大嚼之餘,不覺吃多了些。


    愛麗絲連日吃了許多冷東西,之前又服了崔五姑的清洗腸胃的靈藥,藥力早已發作,又幾天沒有行動,被熱湯熱食一衝,不一會兒,忽然腹痛如絞。


    她不想汙穢了洞府,但洞外罡風厲害,強忍著跑出洞去,擇一僻靜山石後麵,剛一蹲下,便如奔流奪門,不可遏止。等到站起身來,積滯全消,頓覺身子一輕,五內空靈。


    她細看當前景物,置身已在白雲之上,四外高峰微露角尖,都在腳底。正當中午時分,天風冷冷,仿佛甚勁,但是絲毫也不覺得冷。


    偶一低頭,見崖下麵長著許多奇木異卉。向陽一麵,有一處黑沉沉的,似有洞穴,當時未有意去看。閑眺了片時,徑迴洞中,去做功課。


    坐時覺得一縷熱氣由丹田起來,緩緩通過十二玄關,直達命門,又順行下去,與崔五姑傳授時手按命門的情況相似,便知道第一層功夫已圓滿。


    她坐罷睜眼一看,全洞光明,無微不矚,不禁狂喜。壁上的圖解,連日來已是越看越明顯。


    之前,愛麗絲打定主意,隻是練五姑所傳的功課,一直未去理它。


    這次她做完功課,見四壁人物鱗介飛潛動躍之形,不但神態如生,竟悟出自東壁起始,個個都似有唿應關聯。一數全壁,共是三百六十四個圖形。


    “這圖解,分明是按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怎麽會少了一個呢?”


    四外又無殘缺之痕,始終揣摩不出。反正是無師之學,全仗自己用心試習,並不深知玄妙,且試試再說。


    她便決計從東壁許多圖像起,照樣練習起來。


    起首是一連十二個人形的坐像,都趺坐朝前。頭一個兩手直向膝頭,一目垂簾內視,首微下垂。第二個頭略正些,態甚安閑。以下的十個坐像都相同,看不出有什麽不一樣之處。


    愛麗絲雖猜是坐功次序,但是四壁三百六十四個圖像,飛潛動靜,無一雷同。


    這起首十二個,除了頭一個首略俯,算是坐功起始,調息時的姿態之外,後麵這十一個既無甚姿態,要它何用?定有深意在內,隻是自己心粗,沒有看出它的異處。


    她定了定神,再仔仔細細的查看那十一個圖像的同異之點。除麵貌胖瘦、身材高矮不一外,休說姿態相同,連服裝和那衣紋都是一個樣式畫出似的,想不出個道理來。


    後來一想,這也許是當初真人門下練圖解的十二個弟子,也未可知。看壁上人形,一共不足二十,除這十二個有衣冠外,餘者均是赤著身子,所料或者不差。


    愛麗絲想了想,福至心靈,按初定主意,不問三七二十一,從頭一圖學起,或許日子一久,自可悟出玄門上乘大道。


    起初她隻是打算照本畫符,以為不會太困難。原擬每次功課完畢,每一像學上幾次,不問有效無效,能通與否,先練習上十多次,再挨次往下練去。


    反正不惜辛苦,把這三百六十四像一一練完,看是如何,再作計較。


    及至照圖才練了兩式,便覺出有些意思,一式有一式的朕兆,不禁心裏頭怦怦跳動。她連飲食都顧不得用,照式勤練不已。


    第一日連著幾次,練了二十餘式。坐完了功課便練,練完又坐,雖已入了悟境,尚不能將各式融會貫通。


    等到第三日過去,已會了百十來式。有一次練完,將各式先挨次連貫,如打拳般練了一遍。然後又顛倒錯置,再練一遍。練時猛覺氣機隨著流行,和坐功時相仿,愈發狂喜。


    從十三圖起,盡是些人物鳥獸各式各樣的動定狀態。


    愛麗絲便照著上麵的熊經鳥伸,認認真真練習起來。


    不消十來天的工夫,壁間圖像都已練到。雖然隻知依樣葫蘆,不能深悉其中微妙,對於運氣功夫,卻是已有進境。


    ………………


    崔五姑去時,曾說每隔旬日,必來看望一次。


    這日愛麗絲做完功課,一算日期,已有半個多月,五姑原本說要來傳授劍法,卻並未來到。可是洞角所留的食糧,看去還是那麽多,絲毫不見減少。


    愛麗絲起初隻顧每日苦練,沒有注意到此,這時一經想起,覺著奇怪:“神仙決不打誑語,但是飛行絕跡,來去無蹤……”


    她一想到這裏,便留了神,將所餘食糧,分別估了數目,打了記號,照自己每日食量一估,還敷月餘之用。


    過了兩三天,一查看,竟少了些。尤其是自己最喜歡煮來吃的山芋,一根無存,好生後悔,不該暗破玄機,又去打甚記號。


    光陰易過,愛麗絲在白陽崖花雨洞中,不覺過了一個多月,五姑始終未見一臨,眼看著食糧將罄。喜得那日五姑曾說,七七期滿,便可出洞覓食,如今相隔已無多日。


    洞外罡風凜冽,日前她也曾試過兩次,除風力稍勁外,並無所說之甚。她連日忙著用功,僅在洞前稍立,偌大一座仙山,俱未涉足。


    再過兩日,如果五姑還不見到,她便準備在本洞左近,先采辦一點食糧存儲,省得用完之後,急切無處采辦。


    雖然仙法未得傳授,好在自己原有一身武藝,又有一口仙家寶劍,還有那根神針防身,縱遇山魈木魅,自信尚能應付。


    出家人山居修道,一切艱危災害,原所難免,也怕不了許多。


    她正在沉思,偶望壁間圖像,個個姿態生動,仿佛欲活,仙人手筆果是靈奇,越看越出神。


    “對了!”


    她猛然想起,自己曾將三百五十四像一口氣連貫習完,覺著與坐功真氣運行流替雖有動靜之分,但殊途同歸,並無二致。


    五姑去時未傳劍法,正苦無法練習,何不用這口仙劍,照著壁圖也試它一試,看是如何?萬一也和上次一般,悟出些道理來,豈非絕妙?


    愛麗絲想到就做,當下拔出那口玄都劍,按著圖形,參以平日心得,一招一式,擊刺縱躍起來。頭兩次練罷,得心應手,頗能合用。


    隻因圖形部位變化不同,有的式子專用右手便難演習,非換手不可。如真照了樣去做,到時勢非撒手丟劍不可,覺著有些美中不足。


    練到十次以上,動作越發純熟。快練到一百零三式時,又該兩手交劍,才能過去。


    她心想強它一強,看看有無別的解法。


    心裏雖這麽想,身法並未停住,就這微一遲疑之際,已然練到那一式上。


    這中間一截,共有七十多式,多是禽鳥之形,大半是爪翼動作,並無器械。愛麗絲用劍照式體會,竟然都能領悟用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笙水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笙水起並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