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餘英男,桂花山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日天才一亮,李白便起床將飯煮好。
他知道餘英男雖在庵中吃素,卻並未在佛前忌葷,便特地為她煮了幾樣野味,同城內帶來的菜蔬,崖前掘來的黃精、冬筍之類,擺了一桌。
收拾齊備,他便跑到崖前去望。
到了午牌時分,正要請那雕去接時,英男已從崖下走來。
二人見麵,比昨日又增加幾分親密。進洞之後,李白自然是殷勤勸客,英男也不客氣,痛快吃喝。
石室中瓶梅初綻,盆火熊熊,酒香花香,融成一片。
石桌旁邊,坐著一個白衣少年,一個青衣俠女,談談笑笑,十分有趣。
英男的師父廣慧大師,原先也是一位劍俠,自從遁入空門,篤誌禪悅,別有悟心,久已不彈此調。
雖然英男跟隨了許多年,但廣慧大師僅僅傳了些學劍入門的內功口訣,以做山行防身之用。她說,英男不是佛門弟子,將來尚要到俗世做一番事業,所以不與她落發。
昨日英男迴去,說明與李白相遇。
廣慧大師笑道:“你遇見這個魔王,你的機緣也快到了。”
英男疑心大師不願她和李白交友,便說李白怎樣的豪爽聰明。師父說她是魔王,莫非他將來有什麽不好麽?
大師搖頭道:“哪裏有什麽不好,不過我嫌他殺孽太重罷了。你同他本是一條路上人,同他交往,正是你出頭之日。我叫你去投他,並非不讚成此舉,你為何誤會起來?”
英男聞大師之言,才放寬了心,便求大師準許她與李白時常見麵,一到晚上便迴去。
第二日起來,英男先將應做的事做好,稟明大師,來見李白。
然後,她談起大師所說之言,李白便虛心向她求教,又將自己簡化過的峨眉心法傳授給她。
英男把廣慧大師所傳的功夫口訣,盡心傳授。
李白一一記在心頭,將其與峨眉心法、佛門心法融會貫通,早晚用功練習。
李白得英男時常來往,並不寂寞,每日興高采烈,舞刀弄劍。隻苦於冰雪滿山,不能到處去遊玩而已。
初五這天早起,忽然聽見洞外雕鳴,李白急忙出洞,隻見那佛奴站在地上,朝著天上長鳴。
他抬頭一看,天空中也有一隻大雕,與那神雕一般大小,正飛翔下來。仔細一看,這隻雕也是金眼鋼喙,長得與佛奴一般大,隻是通體潔白,肚皮下麵同雕的嘴卻是黑色的。
神雕佛奴便迎上前去,交頸互作長鳴,神態十分親密,宛如老友重逢的神氣。
李白一見大喜,便問那神雕道:“雕兄,這是你的好朋友麽?我請它吃點臘野味吧。”說罷,便跑向洞內,切了一盤野味出來。
那隻白雕並不食用,隻朝著李白點了點頭。
神雕佛奴把那一大盤野味吃完後,朝著李白長鳴三聲,便隨著那隻白雕衝霄飛起。
李白不知神雕是送客,還是被那隻白雕將它帶走,不禁悵然,忍不住大叫:“雕兄,你是要離開我了麽?”
那神雕聞得李白唿聲,又飛翔下來。
李白見那白雕仍在低空盤旋,好似等伴同行,輕歎一聲,將神雕的長頸抱著,問道:“雕兄,我蒙你在此相伴,少受許多寂寞和危險。現在你如果是送客,待會兒就迴,那倒沒有什麽;如果你一去不迴,那我怎麽辦?”
神雕搖了搖頭,把身體緊傍李白,現出依依不舍的神氣。
李白高興道:“那麽你是送客去了?”
神雕又搖了搖頭。
李白苦笑道:“那你去也不是,迴也不是,到底是什麽呢?”
神雕仰頭看了看天,兩翼不停扇動,好似要飛起的樣子。
李白忽然靈機一動,笑道:“想是白眉師祖叫你同伴前來喚你,你去聽完經,仍是要迴來的,是與不是?你我言語不通,這麽辦,你去幾天,就叫幾聲,以免我掛念,如何?”
神雕聞言,果然叫了十九聲。
李白默記心頭,知道神雕要離開十九天。
神雕叫完了十九聲,那白雕在空中好似等得十分不耐煩,也長鳴了兩聲。神雕在李白肘下猛地把頭一低,離開李白手抱,長鳴一聲,望空而去。
李白看見那兩隻雕比翼橫空,雙雙往解脫坡那邊飛去,不禁心中奇怪。
起初他還疑心神雕去將英男背來,與他做伴。可是,不一會兒,見那兩隻雕又從解脫坡西方飛起,眨眨眼升入雲中,不見蹤影。
奇怪的是,從這天開始,餘英男就沒有再出現了。
李白等了三天,沒見英男來,就去解脫坡去找英男,原來她已經跟廣慧大師外出,而且走得很久,所以來不及跟他告別。
李白返迴洞中,修煉了幾天,覺得無聊,於是再次施展幽冥鬼手,進入另一個時間點。
………………
一塊苔蘿叢生的石壁上麵,刻著“桂花山”三個大字。
這裏是蜀山世界的勝景之一,山中有個福仙潭,生長著不少奇花異草,以烏風草最為出名,是天下百毒的克星。
當年,有個叫紅花姥姥的大修士,曾發下誓言,說是要一雙三世童身、具有慧根、生就天眼通的男女,才能入潭取草。
不過,李白有紫郢劍和青索劍護體,就算不完全符合條件,也可以去得。
他駕馭紫郢劍,以紫光開路,往紅花姥姥所住的福仙潭走去。剛剛走上山坡,便看見西麵山角上有一堆五色雲霧籠罩,映著朝日光暉,如同錦繡堆成,非常好看。
那是紅花姥姥用來封鎖福仙潭的五色雲霧,如果她不答應先將這雲霧撤去,恐怕要下潭去,就會比較困難。
李白飛行了一陣,忽然看見福仙潭那邊飛起一個黑點,不一會兒,便聽得破空之聲直往他的麵前落下來。
來人是一個黑衣女子,十六七歲,生得猿背蜂腰,英姿勃勃,鴨蛋臉兒,鼻似瓊瑤,耳如綴玉,齒若編貝,唇似塗朱,兩道柳眉斜飛入鬢,一雙秀目明若朗星,睫毛長有二分,分外顯出一泓秋水,光彩照人。
李白知她不是等閑人物,正要說話,那女子已搶先開口道:“這位哥哥,是要到俺福仙潭尋取仙草的麽?”
李白點頭道:“我叫李白,蜀山一脈,來到寶山,拜謁紅花姥姥求取仙草。隻不知姐姐尊姓大名,有何見教?”
那女子聞言,麵帶喜容:“妹子申若蘭。家師紅花姥姥,因預知哥哥會來此取烏風草,日前特命妹子在此等候,接引哥哥先去破潭……”
李白微微一怔,隨即想到,這應該是一個支線任務,當他一來到桂花山的時候,就已觸發這個任務。於是,他跟著申若蘭,聽從她的“吩咐”,也就是任務提示,絕對不會漏掉一個字。
“……我有三粒百毒丹,一瓶烏風酒,給哥哥你服用,比那潭中烏風草還有靈效。請你先到妹子結茅之所休息,明早起來,再去破潭不晚。”
“好。”
李白笑著點點頭,跟隨申若蘭,越過了兩座山峰,便見前麵有一座大森林,四圍都是參天桂樹。
申若蘭引李白走到一株大可八九抱的桂樹下麵,停步請進。
李白仔細看這株大樹,樹身已中空,近根處有一個七八尺高的孔洞,算是門戶。
進去一看,裏麵竟有床有椅,還有窗戶。窗前一個小條案,上麵筆墨紙硯,色色俱全。爐中香煙未歇,也不知焚的是什麽香,時聞一股奇馨撲鼻。
室中布置得一塵不染,清潔非凡。門旁有一個小梯,直通上麵,想必上麵還另有布置。
等到李白坐定以後,申若蘭先從身上取出一個三寸來高的羊脂玉瓶,又取來三粒殷紅如血的丹藥,讓李白服用。
李白想不明白為什麽自己要吃藥,但就算這是毒藥,他也不怕,便接過來吞掉。
然後,申若蘭走到李白麵前,將羊脂玉瓶的瓶塞揭開,屋中立即充滿了一股辛辣之味。申若蘭更不怠慢,一手捏著李白下頦,將瓶口對準他的嘴,把一瓶烏風酒灌了下去。
李白吞了三粒丹藥,又喝了一瓶烏風酒,似乎沒覺得有什麽不妥,既沒有中毒的跡象,也沒有功力大增的藥效,就跟喝了一瓶白開水差不多,不禁暗暗奇怪。
此刻,他怎麽也想不明白,為什麽自己要乖乖的吞丹藥、喝藥酒……隻是因為申若蘭很漂亮,而他又不怕中毒的緣故麽?
他知道餘英男雖在庵中吃素,卻並未在佛前忌葷,便特地為她煮了幾樣野味,同城內帶來的菜蔬,崖前掘來的黃精、冬筍之類,擺了一桌。
收拾齊備,他便跑到崖前去望。
到了午牌時分,正要請那雕去接時,英男已從崖下走來。
二人見麵,比昨日又增加幾分親密。進洞之後,李白自然是殷勤勸客,英男也不客氣,痛快吃喝。
石室中瓶梅初綻,盆火熊熊,酒香花香,融成一片。
石桌旁邊,坐著一個白衣少年,一個青衣俠女,談談笑笑,十分有趣。
英男的師父廣慧大師,原先也是一位劍俠,自從遁入空門,篤誌禪悅,別有悟心,久已不彈此調。
雖然英男跟隨了許多年,但廣慧大師僅僅傳了些學劍入門的內功口訣,以做山行防身之用。她說,英男不是佛門弟子,將來尚要到俗世做一番事業,所以不與她落發。
昨日英男迴去,說明與李白相遇。
廣慧大師笑道:“你遇見這個魔王,你的機緣也快到了。”
英男疑心大師不願她和李白交友,便說李白怎樣的豪爽聰明。師父說她是魔王,莫非他將來有什麽不好麽?
大師搖頭道:“哪裏有什麽不好,不過我嫌他殺孽太重罷了。你同他本是一條路上人,同他交往,正是你出頭之日。我叫你去投他,並非不讚成此舉,你為何誤會起來?”
英男聞大師之言,才放寬了心,便求大師準許她與李白時常見麵,一到晚上便迴去。
第二日起來,英男先將應做的事做好,稟明大師,來見李白。
然後,她談起大師所說之言,李白便虛心向她求教,又將自己簡化過的峨眉心法傳授給她。
英男把廣慧大師所傳的功夫口訣,盡心傳授。
李白一一記在心頭,將其與峨眉心法、佛門心法融會貫通,早晚用功練習。
李白得英男時常來往,並不寂寞,每日興高采烈,舞刀弄劍。隻苦於冰雪滿山,不能到處去遊玩而已。
初五這天早起,忽然聽見洞外雕鳴,李白急忙出洞,隻見那佛奴站在地上,朝著天上長鳴。
他抬頭一看,天空中也有一隻大雕,與那神雕一般大小,正飛翔下來。仔細一看,這隻雕也是金眼鋼喙,長得與佛奴一般大,隻是通體潔白,肚皮下麵同雕的嘴卻是黑色的。
神雕佛奴便迎上前去,交頸互作長鳴,神態十分親密,宛如老友重逢的神氣。
李白一見大喜,便問那神雕道:“雕兄,這是你的好朋友麽?我請它吃點臘野味吧。”說罷,便跑向洞內,切了一盤野味出來。
那隻白雕並不食用,隻朝著李白點了點頭。
神雕佛奴把那一大盤野味吃完後,朝著李白長鳴三聲,便隨著那隻白雕衝霄飛起。
李白不知神雕是送客,還是被那隻白雕將它帶走,不禁悵然,忍不住大叫:“雕兄,你是要離開我了麽?”
那神雕聞得李白唿聲,又飛翔下來。
李白見那白雕仍在低空盤旋,好似等伴同行,輕歎一聲,將神雕的長頸抱著,問道:“雕兄,我蒙你在此相伴,少受許多寂寞和危險。現在你如果是送客,待會兒就迴,那倒沒有什麽;如果你一去不迴,那我怎麽辦?”
神雕搖了搖頭,把身體緊傍李白,現出依依不舍的神氣。
李白高興道:“那麽你是送客去了?”
神雕又搖了搖頭。
李白苦笑道:“那你去也不是,迴也不是,到底是什麽呢?”
神雕仰頭看了看天,兩翼不停扇動,好似要飛起的樣子。
李白忽然靈機一動,笑道:“想是白眉師祖叫你同伴前來喚你,你去聽完經,仍是要迴來的,是與不是?你我言語不通,這麽辦,你去幾天,就叫幾聲,以免我掛念,如何?”
神雕聞言,果然叫了十九聲。
李白默記心頭,知道神雕要離開十九天。
神雕叫完了十九聲,那白雕在空中好似等得十分不耐煩,也長鳴了兩聲。神雕在李白肘下猛地把頭一低,離開李白手抱,長鳴一聲,望空而去。
李白看見那兩隻雕比翼橫空,雙雙往解脫坡那邊飛去,不禁心中奇怪。
起初他還疑心神雕去將英男背來,與他做伴。可是,不一會兒,見那兩隻雕又從解脫坡西方飛起,眨眨眼升入雲中,不見蹤影。
奇怪的是,從這天開始,餘英男就沒有再出現了。
李白等了三天,沒見英男來,就去解脫坡去找英男,原來她已經跟廣慧大師外出,而且走得很久,所以來不及跟他告別。
李白返迴洞中,修煉了幾天,覺得無聊,於是再次施展幽冥鬼手,進入另一個時間點。
………………
一塊苔蘿叢生的石壁上麵,刻著“桂花山”三個大字。
這裏是蜀山世界的勝景之一,山中有個福仙潭,生長著不少奇花異草,以烏風草最為出名,是天下百毒的克星。
當年,有個叫紅花姥姥的大修士,曾發下誓言,說是要一雙三世童身、具有慧根、生就天眼通的男女,才能入潭取草。
不過,李白有紫郢劍和青索劍護體,就算不完全符合條件,也可以去得。
他駕馭紫郢劍,以紫光開路,往紅花姥姥所住的福仙潭走去。剛剛走上山坡,便看見西麵山角上有一堆五色雲霧籠罩,映著朝日光暉,如同錦繡堆成,非常好看。
那是紅花姥姥用來封鎖福仙潭的五色雲霧,如果她不答應先將這雲霧撤去,恐怕要下潭去,就會比較困難。
李白飛行了一陣,忽然看見福仙潭那邊飛起一個黑點,不一會兒,便聽得破空之聲直往他的麵前落下來。
來人是一個黑衣女子,十六七歲,生得猿背蜂腰,英姿勃勃,鴨蛋臉兒,鼻似瓊瑤,耳如綴玉,齒若編貝,唇似塗朱,兩道柳眉斜飛入鬢,一雙秀目明若朗星,睫毛長有二分,分外顯出一泓秋水,光彩照人。
李白知她不是等閑人物,正要說話,那女子已搶先開口道:“這位哥哥,是要到俺福仙潭尋取仙草的麽?”
李白點頭道:“我叫李白,蜀山一脈,來到寶山,拜謁紅花姥姥求取仙草。隻不知姐姐尊姓大名,有何見教?”
那女子聞言,麵帶喜容:“妹子申若蘭。家師紅花姥姥,因預知哥哥會來此取烏風草,日前特命妹子在此等候,接引哥哥先去破潭……”
李白微微一怔,隨即想到,這應該是一個支線任務,當他一來到桂花山的時候,就已觸發這個任務。於是,他跟著申若蘭,聽從她的“吩咐”,也就是任務提示,絕對不會漏掉一個字。
“……我有三粒百毒丹,一瓶烏風酒,給哥哥你服用,比那潭中烏風草還有靈效。請你先到妹子結茅之所休息,明早起來,再去破潭不晚。”
“好。”
李白笑著點點頭,跟隨申若蘭,越過了兩座山峰,便見前麵有一座大森林,四圍都是參天桂樹。
申若蘭引李白走到一株大可八九抱的桂樹下麵,停步請進。
李白仔細看這株大樹,樹身已中空,近根處有一個七八尺高的孔洞,算是門戶。
進去一看,裏麵竟有床有椅,還有窗戶。窗前一個小條案,上麵筆墨紙硯,色色俱全。爐中香煙未歇,也不知焚的是什麽香,時聞一股奇馨撲鼻。
室中布置得一塵不染,清潔非凡。門旁有一個小梯,直通上麵,想必上麵還另有布置。
等到李白坐定以後,申若蘭先從身上取出一個三寸來高的羊脂玉瓶,又取來三粒殷紅如血的丹藥,讓李白服用。
李白想不明白為什麽自己要吃藥,但就算這是毒藥,他也不怕,便接過來吞掉。
然後,申若蘭走到李白麵前,將羊脂玉瓶的瓶塞揭開,屋中立即充滿了一股辛辣之味。申若蘭更不怠慢,一手捏著李白下頦,將瓶口對準他的嘴,把一瓶烏風酒灌了下去。
李白吞了三粒丹藥,又喝了一瓶烏風酒,似乎沒覺得有什麽不妥,既沒有中毒的跡象,也沒有功力大增的藥效,就跟喝了一瓶白開水差不多,不禁暗暗奇怪。
此刻,他怎麽也想不明白,為什麽自己要乖乖的吞丹藥、喝藥酒……隻是因為申若蘭很漂亮,而他又不怕中毒的緣故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