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蔡邕的打算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儒麵露思索之色,突然問道:“為先,你不會是黃巾的一方統領吧?”
李白點點頭道:“郎中令大人一語中的,李白確實是汝南黃巾統領,此次前往洛陽,便是準備歸順朝廷的,不過不管如何,李白黃巾賊的稱唿是背上了。
這是不可能抹去的事實,所以先生就不要勉強了,若是拜先生為師,不僅對先生影響甚大,而且李白也不可能長時間呆在先生身旁伺候,必須要迴到汝南的。”
李白一臉誠懇,朝蔡邕拜了一拜。
“你把老夫當成什麽人了!老夫豈是那種貪生怕死,沽名釣譽之輩!老夫就一句話,你願不願意拜老夫為師?”蔡邕一臉怒色,喝斥道。
李白愣了愣,沒想到蔡邕還真要收他為徒?可是,像蔡邕這樣的老狐狸,會是真心的?
李儒見李白發愣,伸手拉了拉李白的袖袍。
李白頓時反應過來,便跪地朝蔡邕磕了三個響頭,恭敬的道:“學生李白,拜見老師!”
李儒目光閃爍,陰鷙的臉上現出一抹笑容。
對李白,他心中是充滿了好感,引為知己。
尤其是剛才李白說李儒為董卓立下四大功,更是說到了李儒的心坎裏去。再說了,李儒也是無法無天之人,對李白的身份根本就不介意,因此才會極力促成李白拜蔡邕為師。
其實,李儒心中還有一個想法。
李白拜蔡邕為師,蔡邕又效力於董卓。在這種情況下,李白也是要效忠董卓的,而且李白說出身份是汝南黃巾之時,李儒心中就更加迫切的想要拉攏住李白。
隻要李白拜蔡邕為師,雙方之間的師生情誼定下,而蔡邕是不可能離開洛陽的,就算李白有事情需要迴汝南,但是有蔡邕在洛陽作為人質,李白也得聽從董卓的安排。
此刻,李儒想到自己走了一招妙棋,心中更加得意。
蔡邕也是高興無比,趕忙將跪在地上的李白拉起來,大笑道:“好,好,老師能有你這樣的學生,當真是天賜佳徒與吾……”
李白也很開心,畢竟有蔡邕當老師,至少將來要做什麽事,也會容易不少。
李儒淡笑道:“為先,既然你要入洛陽歸順朝廷,準備什麽時候拜訪董太師?”
李白剛要說話,蔡邕就道:“郎中令大人,為先剛拜老夫為師,老夫還有諸多事情要與為先談論,拜訪董太師的事情,就要往後拖一拖了。你且迴去告訴董太師,就說蔡邕會親自帶著為先,前往太師府拜訪董太師。”
李儒目光閃爍,思索良久後,點頭答應。
頓了頓,他朗聲道:“伯喈先生,儒今日到訪,本是想拜訪先生,與先生談天論道,卻不想遇到伯喈先生收得意弟子,也沒有時間交談了。既然如此,儒就不打擾伯喈先生,先行告退。”
蔡邕點頭道:“郎中令大人慢走,恕不遠送。”
李儒一揮衣袖,朝蔡邕拱了拱手,轉身離開了蔡府。
蔡邕見李儒的背影消失之後,才道:“為先,你隨老夫到書房去,老夫還有許多事情要與你說清楚,以免你心生疑惑。”
李白點點頭,轉身吩咐裴元紹在客廳等候。然後,他跟在蔡邕身後,繞過走廊,穿過夾道,走了很長一段路,才到了蔡邕的書房。
進入書房,蔡邕吩咐人守好房門,才坐在榻上。
“老夫與為先隻有一麵之緣,相互之間也沒有深入的了解,若說真正的交談,也就是今日罷了。想來老夫如此迫切的收為先為門下弟子,為先心中正疑惑不已吧。”
蔡邕麵帶戲謔之色,似笑非笑的望著李白。
李白心中一凜,卻沒有否認,點點頭,承認了心中所想。事實上,他心中確實很疑惑。
蔡邕是當世大儒,名傳九州,想要成為蔡邕的門下弟子,可不是一般人隨隨便便拜訪一下蔡邕就可以的。
譬如,蔡邕在吳郡避難的時候,收的弟子顧雍,雖然才思敏捷,深受蔡邕喜愛,但是顧雍機敏聰慧卻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顧雍的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江東四大家族之一。
顧雍的背景,才是蔡邕收顧雍為弟子的主要原因。
天下英才,煩不勝數,然而收徒授業,卻還是要看重門楣的,尤其是在三國這種寒門、士族兩極分化的時代。
論才學,顧雍才思敏捷,為人機敏。
論出身,顧雍出身江東四大家族,顧氏又是江南名門望族。
兩種情況疊加,才有了顧雍成為蔡邕的弟子。
而李白的身份僅僅是黃巾賊,隻是自身能力比較出眾,要說以蔡邕收徒的條件,李白確實還沒有資格。
不過,李白想不通歸想不通,蔡邕如此迫切的想要收他為弟子,他自然是順水推舟,成為了蔡邕的門下弟子。
對李白來說,蔡邕是海內名流,當世大儒,有了蔡邕的支持,李白那黃巾賊的身份便能被更多人接受。
蔡邕迫切想收李白為徒,而李白又急切需要蔡邕的幫助,雙方你情我願,事情自然就成了。不過說到底,吃虧的還是蔡邕。
蔡邕將雙手搭在腿上,神色落寞,歎息道:“為先,老夫聽見你說出身份是黃巾賊時,心中確實也曾有過猶豫,因為你不是老夫最好的人選……
但是,老夫身在洛陽,身陷囹圄,未來之事難以預料,而好在你能力出眾,又有李儒欣賞你,若是老夫從旁輔助的話,想要求得一個具有實權的官職,還是有很大把握的。”
李白一頭霧水,望著蔡邕,不知道蔡邕到底說些什麽。最好的人選?什麽人選?
再說了,李白求官,與蔡邕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蔡邕也可以不用管李白的事情。
“老師,您的話,弟子不懂……”李白輕聲道。
蔡邕笑道:“你聽我慢慢道來。老夫受董卓征召,詔令老夫出仕為官,但是老夫拒絕了董卓。董卓憤怒之下,以老夫的家眷作為威脅,因此老夫才不得不出仕。
然而,老夫也知道董卓暴斂,是虎狼之輩,勢必不能長久。可是,老夫已經綁在董卓的船上,想要脫下身來,又談何容易?”
“因此,老夫才想找一個弟子,將昭姬托付出去。”
“那日,老夫迴洛陽,在城門口與你相遇,老夫見你心地善良,又有手段,便存了心思,隻是當時與你剛剛見麵,沒有下定決心,因為老夫尚不知你能力如何。
畢竟,要能夠保護昭姬,又要能夠在亂世中保全自己,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所以,老夫給你請帖,讓你來蔡府拜訪老夫。老夫也是存了考校你的心思,隻是事情往往出乎意料之外,為先才華橫溢,竟然能得到李儒那廝的青睞,唉,時也,命也!”
蔡邕連連歎息,臉上滿是落寞之色。
李白微微一笑,又想到一個問題,問道:“老師,昭姬是誰?”
蔡邕一臉驚愕,笑道:“為先竟然不知道昭姬,嗬嗬,也算是奇事了。昭姬是老夫的女兒,姓蔡,名琰,字昭姬。”
……蔡琰,不是蔡文姬麽?
李白愣了愣,略一思索,才知道是怎麽一迴事。
原來,曆史上蔡文姬原名本就是蔡昭姬,隻是後來西晉太祖皇帝司馬昭的名字,與蔡昭姬有相同的字,為了避司馬昭諱,才將昭姬改成文姬。
李白想了想,笑道:“老師,弟子聽說,老師門下還有另一個弟子衛仲道。衛仲道出身河東大族,又對昭姬小姐用情很深,老師為什麽不讓衛仲道帶著昭姬小姐前往河東避難呢?如此,老師也能夠免除後顧無憂,何必要重新選擇其他人?”
蔡邕眼中閃過一道厲色,冷笑道:“莫非你不知,仲道身體先天不足,非常孱弱麽?”
李白疑聲道:“有這迴事?對了,弟子也聽說過,衛仲道身體不好。”
李白點點頭道:“郎中令大人一語中的,李白確實是汝南黃巾統領,此次前往洛陽,便是準備歸順朝廷的,不過不管如何,李白黃巾賊的稱唿是背上了。
這是不可能抹去的事實,所以先生就不要勉強了,若是拜先生為師,不僅對先生影響甚大,而且李白也不可能長時間呆在先生身旁伺候,必須要迴到汝南的。”
李白一臉誠懇,朝蔡邕拜了一拜。
“你把老夫當成什麽人了!老夫豈是那種貪生怕死,沽名釣譽之輩!老夫就一句話,你願不願意拜老夫為師?”蔡邕一臉怒色,喝斥道。
李白愣了愣,沒想到蔡邕還真要收他為徒?可是,像蔡邕這樣的老狐狸,會是真心的?
李儒見李白發愣,伸手拉了拉李白的袖袍。
李白頓時反應過來,便跪地朝蔡邕磕了三個響頭,恭敬的道:“學生李白,拜見老師!”
李儒目光閃爍,陰鷙的臉上現出一抹笑容。
對李白,他心中是充滿了好感,引為知己。
尤其是剛才李白說李儒為董卓立下四大功,更是說到了李儒的心坎裏去。再說了,李儒也是無法無天之人,對李白的身份根本就不介意,因此才會極力促成李白拜蔡邕為師。
其實,李儒心中還有一個想法。
李白拜蔡邕為師,蔡邕又效力於董卓。在這種情況下,李白也是要效忠董卓的,而且李白說出身份是汝南黃巾之時,李儒心中就更加迫切的想要拉攏住李白。
隻要李白拜蔡邕為師,雙方之間的師生情誼定下,而蔡邕是不可能離開洛陽的,就算李白有事情需要迴汝南,但是有蔡邕在洛陽作為人質,李白也得聽從董卓的安排。
此刻,李儒想到自己走了一招妙棋,心中更加得意。
蔡邕也是高興無比,趕忙將跪在地上的李白拉起來,大笑道:“好,好,老師能有你這樣的學生,當真是天賜佳徒與吾……”
李白也很開心,畢竟有蔡邕當老師,至少將來要做什麽事,也會容易不少。
李儒淡笑道:“為先,既然你要入洛陽歸順朝廷,準備什麽時候拜訪董太師?”
李白剛要說話,蔡邕就道:“郎中令大人,為先剛拜老夫為師,老夫還有諸多事情要與為先談論,拜訪董太師的事情,就要往後拖一拖了。你且迴去告訴董太師,就說蔡邕會親自帶著為先,前往太師府拜訪董太師。”
李儒目光閃爍,思索良久後,點頭答應。
頓了頓,他朗聲道:“伯喈先生,儒今日到訪,本是想拜訪先生,與先生談天論道,卻不想遇到伯喈先生收得意弟子,也沒有時間交談了。既然如此,儒就不打擾伯喈先生,先行告退。”
蔡邕點頭道:“郎中令大人慢走,恕不遠送。”
李儒一揮衣袖,朝蔡邕拱了拱手,轉身離開了蔡府。
蔡邕見李儒的背影消失之後,才道:“為先,你隨老夫到書房去,老夫還有許多事情要與你說清楚,以免你心生疑惑。”
李白點點頭,轉身吩咐裴元紹在客廳等候。然後,他跟在蔡邕身後,繞過走廊,穿過夾道,走了很長一段路,才到了蔡邕的書房。
進入書房,蔡邕吩咐人守好房門,才坐在榻上。
“老夫與為先隻有一麵之緣,相互之間也沒有深入的了解,若說真正的交談,也就是今日罷了。想來老夫如此迫切的收為先為門下弟子,為先心中正疑惑不已吧。”
蔡邕麵帶戲謔之色,似笑非笑的望著李白。
李白心中一凜,卻沒有否認,點點頭,承認了心中所想。事實上,他心中確實很疑惑。
蔡邕是當世大儒,名傳九州,想要成為蔡邕的門下弟子,可不是一般人隨隨便便拜訪一下蔡邕就可以的。
譬如,蔡邕在吳郡避難的時候,收的弟子顧雍,雖然才思敏捷,深受蔡邕喜愛,但是顧雍機敏聰慧卻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顧雍的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江東四大家族之一。
顧雍的背景,才是蔡邕收顧雍為弟子的主要原因。
天下英才,煩不勝數,然而收徒授業,卻還是要看重門楣的,尤其是在三國這種寒門、士族兩極分化的時代。
論才學,顧雍才思敏捷,為人機敏。
論出身,顧雍出身江東四大家族,顧氏又是江南名門望族。
兩種情況疊加,才有了顧雍成為蔡邕的弟子。
而李白的身份僅僅是黃巾賊,隻是自身能力比較出眾,要說以蔡邕收徒的條件,李白確實還沒有資格。
不過,李白想不通歸想不通,蔡邕如此迫切的想要收他為弟子,他自然是順水推舟,成為了蔡邕的門下弟子。
對李白來說,蔡邕是海內名流,當世大儒,有了蔡邕的支持,李白那黃巾賊的身份便能被更多人接受。
蔡邕迫切想收李白為徒,而李白又急切需要蔡邕的幫助,雙方你情我願,事情自然就成了。不過說到底,吃虧的還是蔡邕。
蔡邕將雙手搭在腿上,神色落寞,歎息道:“為先,老夫聽見你說出身份是黃巾賊時,心中確實也曾有過猶豫,因為你不是老夫最好的人選……
但是,老夫身在洛陽,身陷囹圄,未來之事難以預料,而好在你能力出眾,又有李儒欣賞你,若是老夫從旁輔助的話,想要求得一個具有實權的官職,還是有很大把握的。”
李白一頭霧水,望著蔡邕,不知道蔡邕到底說些什麽。最好的人選?什麽人選?
再說了,李白求官,與蔡邕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蔡邕也可以不用管李白的事情。
“老師,您的話,弟子不懂……”李白輕聲道。
蔡邕笑道:“你聽我慢慢道來。老夫受董卓征召,詔令老夫出仕為官,但是老夫拒絕了董卓。董卓憤怒之下,以老夫的家眷作為威脅,因此老夫才不得不出仕。
然而,老夫也知道董卓暴斂,是虎狼之輩,勢必不能長久。可是,老夫已經綁在董卓的船上,想要脫下身來,又談何容易?”
“因此,老夫才想找一個弟子,將昭姬托付出去。”
“那日,老夫迴洛陽,在城門口與你相遇,老夫見你心地善良,又有手段,便存了心思,隻是當時與你剛剛見麵,沒有下定決心,因為老夫尚不知你能力如何。
畢竟,要能夠保護昭姬,又要能夠在亂世中保全自己,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所以,老夫給你請帖,讓你來蔡府拜訪老夫。老夫也是存了考校你的心思,隻是事情往往出乎意料之外,為先才華橫溢,竟然能得到李儒那廝的青睞,唉,時也,命也!”
蔡邕連連歎息,臉上滿是落寞之色。
李白微微一笑,又想到一個問題,問道:“老師,昭姬是誰?”
蔡邕一臉驚愕,笑道:“為先竟然不知道昭姬,嗬嗬,也算是奇事了。昭姬是老夫的女兒,姓蔡,名琰,字昭姬。”
……蔡琰,不是蔡文姬麽?
李白愣了愣,略一思索,才知道是怎麽一迴事。
原來,曆史上蔡文姬原名本就是蔡昭姬,隻是後來西晉太祖皇帝司馬昭的名字,與蔡昭姬有相同的字,為了避司馬昭諱,才將昭姬改成文姬。
李白想了想,笑道:“老師,弟子聽說,老師門下還有另一個弟子衛仲道。衛仲道出身河東大族,又對昭姬小姐用情很深,老師為什麽不讓衛仲道帶著昭姬小姐前往河東避難呢?如此,老師也能夠免除後顧無憂,何必要重新選擇其他人?”
蔡邕眼中閃過一道厲色,冷笑道:“莫非你不知,仲道身體先天不足,非常孱弱麽?”
李白疑聲道:“有這迴事?對了,弟子也聽說過,衛仲道身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