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左手拿酒壺,右手拿寶劍,踏著閃現疾風步,來到陸羽的跟前,微微一笑:“今日可以見到大名鼎鼎的茶聖,真是不虛此行。”


    陸羽淡然一笑:“你們青蓮小隊的威名,我也早已聽過。”


    “比起茶來,我更喜歡喝酒。今天,不知道是你的茶厲害,還是我的酒厲害?”


    李白說完,猛灌幾大口酒,跌跌撞撞,竟然耍起醉拳來。


    呂洞賓,醉酒提壺力千斤!


    鐵拐李,旋爭膝撞醉還真!


    漢鍾離,醉步抱埕兜心頂!


    張果老,醉酒拋杯踢連環!


    韓湘子,擒腕擎胸醉吹簫!


    藍采和,單提敬酒攔腰破!


    曹國舅,仙人敬酒鎖喉扣!


    何仙姑,彈腰獻酒醉蕩步!


    他將醉八仙拳法的運勁訣竅,融入火焰旋風擊之中,隨意揮灑,輕靈飄逸,飛快地擊打陸羽的身體,趁機用神識天賦竊取對方的技能和相關信息。


    相傳,醉八仙拳假托八仙之名,將八卦五行之拳理,蘊藏其中。


    呂洞賓屬乾,鐵拐李屬兌,屬性都是金,性剛為劈掛勁,養肺。


    何仙姑屬坤,曹國舅屬艮,屬性都是土,性溫為渾元勁,養脾。


    張果老屬震,藍采和屬巽,屬性都是木,性韌為纏絲勁,養肝。


    韓湘子屬坎,屬性是水,性柔為化勁,養腎。


    漢鍾離屬離,屬性是火,性烈為透勁,養心。


    “醉八仙”作為中華武術的奇葩之一,有著較為悠久的曆史,在民間也廣為流傳,既有實用價值,又有很高的藝術性。


    唐、宋、明時期的一些故事、詩詞、曲藝中經常提及,尤其是明代著名的武將戚繼光,在他所著的《拳經拳法備要》中,重點提及了“醉八仙”。


    野史記載,唐朝使用“醉八仙”打架比較出名的,正是嗜酒如命的大詩人李白,將其融入拳法和劍法之中。


    此刻陸羽用兩把寶劍,抵擋李白的醉八仙劍法。


    因為李白要竊取陸羽的技能,所以處處留情,暫時處於僵持狀態。


    ………………


    很久很久以前,複州竟陵西塔寺。


    一個深秋的早晨,離古寺不遠的湖畔蘆葦叢裏,雁聲大作,聲音淒楚而悲愴。顯然,大群鴻雁的聲音,驚動了早起灑掃庭院的智積住持。


    原來,一個被棄的嬰兒,占據了鴻雁的巢,他就是華夏曆史上的傳奇人物陸羽,字鴻漸。


    白白撿了一個孩子,老和尚挺高興的,忙起了一卦,得“蹇”之“漸”,因《漸》卦上九爻辭為:“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故以陸為姓,字鴻漸,名羽。


    陸羽十分聰明,史載“有學,愧一事不盡其妙。性詼諧,少年匿優人中,撰《談笑》萬言。”


    竟陵禪師很想把陸羽培養成一代高僧,從小便教他學習佛經。


    但是,陸羽對青燈緇衣、吃齋念佛毫無興趣,堅持要學習孔孟之道,認為這才是為人之本,孝道所在。


    竟陵禪師不信馴服不了這樣一位小小的孩童,於是先讓陸羽負責寺中的衛生掃除。


    連續幾天,陸羽早早地把整個寺院收拾得一塵不染,窗明幾淨。


    按說,竟陵應該滿意,沒想到他卻惱怒不已,認為陸羽這是有意在和他叫板,於是加大“勞教”力度,要他每天掃完院落,再粉刷牆壁,然後架梯登上屋頂,揭磚換瓦。


    當時陸羽不滿十四歲,而竟陵禪師依然心有不甘,又給陸羽加派了一項新的工作:每天衝刷掏洗廁所數遍。


    幾日下來,禪師發現陸羽不但沒有服軟,反而似乎有種樂在其中的味道,於是再出“奇招”,要求這一切活必須在上午完成,下午將寺中的三十餘頭牛趕到山上去放。


    這本是為了折騰陸羽,不成想卻給他提供了一個相對自由的讀書機會。


    這位秉性奇異的少年,每天在牛背上寫寫畫畫,無師自通,而又囫圇吞棗地學會了很多字。


    一天,一位上山踏青雅讀的塾師,無意中發現了陸羽,見孺子如此好學,聰明異常,他大喜之餘,遂以袖中一冊張衡的《南都賦》相贈。


    說來也怪,雖然上麵的字幾乎全不識,陸羽卻每日模仿著其他讀書青衿小兒的樣子,朗誦不已。


    不久,竟陵禪師從其過於興奮的表情裏看出了異樣,便暗中派人跟蹤窺視,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結果,陸羽被停止了放牛一職,改在院中修剪果木花卉,如果他再碰書本,負責監督的門頭即以鞭加之。


    這樣的境遇,讓陸羽忍無可忍。


    一日,當看管陸羽的人又一次舉鞭猛抽時,陸羽一把奪下鞭子,順勢將其折斷,轉身衝迴僧舍,取出衣物行李,大步走出山門。


    早有人跑去報了竟陵禪師,但一切都晚了。當禪師滿口“善哉,善哉”的趕來時,人已不見了蹤影。麵對四圍青山,禪師明白,他與陸羽的緣盡了。


    ………………


    陸羽從寺廟中逃出後,“卷衣依伶黨”,做了一名伶師。


    古代伶人略等於今天的文藝工作者,靠表演吃飯,一要長相,二要口齒伶俐,而這兩方麵,陸羽都有點“慘”。


    《唐才子傳》雲:“(羽)貌寢口吃而辯。”


    《新唐書》稱“貌醜陋,口吃而辯。”


    陸羽自己說:“有仲宣、孟陽之貌陋,相如、子雲之口吃,而為人才辯。”


    《太平廣記》略有不同:“聰俊多聞,學贍辭逸,詼諧談辯。若東方曼倩(東方朔)之儔。”


    很多人希望《太平廣記》的記載接近事實,因為他們認為,能將飲茶變為藝術、美學和哲學的人,一定是一位翩翩君子,倜儻風流。


    但是,現實是無情的。


    陸羽在《自傳》中說自己相貌醜陋,應該是實話實說,他可能確實長得挺負麵,特點比較突出。


    “至於口吃而善辯”,卻多少有些讓人始料不及。


    華夏曆史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不少才華橫溢的人都有口吃的毛病,譬如韓非、司馬相如、鄧艾等,期期艾艾,幾乎成了一道風景。


    一個口吃的人,與正常人辯論,起始似乎就有了不公平的因素存在,而陸羽竟因口吃而善辯著稱,實在讓人為之捏了一把汗。


    或許他確有獨家秘笈,每到關鍵之處,語出驚人,一句頂一萬句,讓對手絕無重整旗鼓、卷土重來的機會。可惜,史書上未能留下這方麵的資料。


    陸羽雖然相貌醜陋,而且口吃,卻在伶人這個圈子裏幹得風生水起,由伶師而為“伶正”(小主管),先後表演過木偶、假吏、藏珠之戲。


    而且,他在表演之餘,筆耕不輟,完成了《虐談》三篇(類似今天的相聲腳本或笑話集)。


    另一方麵,他為人很正,“見人為善,若己有之;見人不善,若己羞之;忠言逆耳,無所迴避”,頗有點德藝雙馨的味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笙水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笙水起並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