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逐鹿天下 作者:逍遙七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琅嬛宮,觀風殿。
蘇微和沈妙風夫妻兩人剛好在皇宮陪伴殷無咎,順便還把外曾孫蘇哲一起帶來。
蘇哲乃是沈妙風在今年為蘇微生下的兒子,他們夫妻兩人過著神仙眷侶的日子。
殷無咎伸手抱起外曾孫蘇哲,他麵露微笑道:“小微,你家父母在西域戰場立下赫赫戰功,皇帝加封你父親蘇劫為驃騎大將軍(武散官,從一品),晉爵衛國公(爵位,從一品),現在你可是國公世子啦。”
“外公,這都是父親母親的功勞,我這做兒子的隻是跟著沾光而已。”
蘇微對於父母在西域戰場打了大勝仗,他自然感到非常高興。
沈妙風見到殷無咎心情好像不錯,她隨即輕啟朱唇問道:“太上皇,不知您最近可有聽說過什麽坊間傳聞?”
“坊間傳聞?”
殷無咎搖了搖頭直接說道:“外孫媳婦,這坊間傳聞多了去了,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麽,有什麽事你大可直說。”
“太上皇,坊間傳聞戶部尚書元琇依仗皇帝陛下的信任,借變法之事而經營擴大自己的勢力……”
還沒等著沈妙風完全說完。
殷無咎抬起手來示意噤聲,他鄭重其事說道:“外孫媳婦,這事你不應該跟我說,而今我早已不去過問軍國大事,天塌下來也砸不到我的頭上,若是你手上有戶部尚書元琇貪贓枉法的證據,大可直接遞給皇帝。”
沈妙風麵露難色苦笑道:“太上皇,您又不是不知道,戶部尚書元琇乃是陛下提拔,我手上就算有他貪贓枉法的證據,那也不敢遞給皇帝陛下啊!”
“外孫媳婦,既然你沒有戶部尚書元琇貪贓枉法的證據,那我勸你這件事情點到為止,變法革新乃是皇帝和宰相們的集體共識,你可別害得衛國公府和雍國公府丟了臉麵。”
殷無咎語重心長勸道。
戶部尚書元琇負責執行變法之事,針對富商巨賈征收資產稅,他向皇帝和宰相們主張抓大放小,凡是資產低於一萬貫不征資產稅,這樣可以有效保護小商販。
因為大夏朝廷的變法革新在於擴大稅源增加財政收入,所以皇帝和宰相們同意他的提議,主要把征稅重心放在富商巨賈的身上,尤其是那些富甲一方的大商人。
資產一萬貫者年稅五百抽一。
資產三萬貫者年稅四百抽一。
資產五萬貫者年稅三百抽一。
資產七萬貫者年稅兩百抽一。
資產十萬貫者年稅一百抽一。
資產三十萬貫者年稅八十抽一。
資產五十萬貫者年稅七十抽一。
資產八十萬貫者年稅六十抽一。
資產一百萬貫者年稅五十抽一。
商人資產計算方法主要是評估田產、房屋、店鋪、作坊等等。
首先在評估資產的程序上就遇到巨大阻力,這些富甲一方的大商人皆有靠山,資產越高征稅越多,他們自然不願意乖乖繳稅,而且還把矛頭指向戶部尚書元琇。
殷無咎一臉狐疑看著沈妙風,他略微有些不解問道:“外孫媳婦,你可要老老實實跟我說實話啊,衛國公府和雍國公府又不是商人之家,就算朝廷要收資產稅也收不到你們家的頭上,你為什麽會如此反對呢?”
“這個……”
沈妙風頓時麵露尷尬之色,她也不知道該從哪裏說起。
殷無咎見到沈妙風似乎有難言之隱,他情意深長說道:“你是我的外孫媳婦,莫非我還會害你不成?有話大可直說,別出事情再來找我啊!”
眼見自家妻子不願意交代清楚,蘇微隻能坦白說道:“外公,這件事情是這樣的……”
自從殷無咎把商人地位提拔起來以後,官商之間的勾結那是越來越深,這些富商不僅出錢讚助貧窮學子考取科舉,還會花錢遊說勳爵貴族,借此幹預朝廷政令。
此番為了能夠阻止朝廷方麵征收資產稅,三府之地的富商巨賈紛紛團結起來,不惜花費重金賄賂勳爵貴族,請求他們出麵反對朝廷政令。
恰逢最近蘇劫在西域戰場立下戰功,他因功晉爵為衛國公,富商巨賈合資出錢五十萬貫賄賂衛國公府,折下來便是五億文錢。
蘇微和沈妙風夫妻兩人在如此巨大利益麵前,他們同樣不可避免腐敗墮落。
而這也是為什麽他們反對向商人征收資產稅的原因,畢竟收錢自然就要辦事。
本來沈妙風還有些難以啟齒,沒想到蘇微倒是老老實實交代出來,他需要這筆錢財來支撐衛國公府和公主府的門麵。
“這幫商人還真是有錢,你們夫妻兩人論斤兩也賣也不到五十萬貫啊!”
殷無咎忍不住吐槽道。
沈妙風見到自家丈夫已經如實交代,她也不再繼續藏著掖著,隨即一臉愧疚說道:“太上皇,您又不是不知道,這幫商人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也怪我們夫妻兩人目光短淺,這才收了他們這筆賄賂巨款。”
“你們收了就收了唄!”
殷無咎一臉漫不經心說道。
“啊?”
沈妙風俏臉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她有點唯唯諾諾問道:“太上皇,難道你不怪罪我們嗎?”
“你們夫妻兩人沒有在朝廷擔任官職,說起話來又沒份量,莫非你們真以為自己能夠幹預朝廷政令?”
殷無咎不置可否反問道。
大夏朝廷想要劫富濟貧征收資產稅,這在殷無咎眼裏是非常困難,至少需要花費十幾年乃至幾十年才有可能成功,畢竟商人資產永遠都是處於變化之中。
隻要大夏朝廷能夠在未來對於達官顯貴和富商巨賈征收資產稅,大夏國祚撐個兩百年以上絕對不成問題,這確實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昔日鄭相如認為當今天下貧富差距極為之大,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僅就土地財富而已,十幾萬戶士人和商人便把持著天下九成財富,照此下去,窮者越窮,富者越富,遲早要發生不利於朝廷的事情,以至於重演天下大亂的局麵。
可是殷無咎不敢對這十幾萬士人和商人征收資產稅,這裏麵牽扯利益實在太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壞就壞在這裏。
蘇微和沈妙風夫妻兩人剛好在皇宮陪伴殷無咎,順便還把外曾孫蘇哲一起帶來。
蘇哲乃是沈妙風在今年為蘇微生下的兒子,他們夫妻兩人過著神仙眷侶的日子。
殷無咎伸手抱起外曾孫蘇哲,他麵露微笑道:“小微,你家父母在西域戰場立下赫赫戰功,皇帝加封你父親蘇劫為驃騎大將軍(武散官,從一品),晉爵衛國公(爵位,從一品),現在你可是國公世子啦。”
“外公,這都是父親母親的功勞,我這做兒子的隻是跟著沾光而已。”
蘇微對於父母在西域戰場打了大勝仗,他自然感到非常高興。
沈妙風見到殷無咎心情好像不錯,她隨即輕啟朱唇問道:“太上皇,不知您最近可有聽說過什麽坊間傳聞?”
“坊間傳聞?”
殷無咎搖了搖頭直接說道:“外孫媳婦,這坊間傳聞多了去了,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麽,有什麽事你大可直說。”
“太上皇,坊間傳聞戶部尚書元琇依仗皇帝陛下的信任,借變法之事而經營擴大自己的勢力……”
還沒等著沈妙風完全說完。
殷無咎抬起手來示意噤聲,他鄭重其事說道:“外孫媳婦,這事你不應該跟我說,而今我早已不去過問軍國大事,天塌下來也砸不到我的頭上,若是你手上有戶部尚書元琇貪贓枉法的證據,大可直接遞給皇帝。”
沈妙風麵露難色苦笑道:“太上皇,您又不是不知道,戶部尚書元琇乃是陛下提拔,我手上就算有他貪贓枉法的證據,那也不敢遞給皇帝陛下啊!”
“外孫媳婦,既然你沒有戶部尚書元琇貪贓枉法的證據,那我勸你這件事情點到為止,變法革新乃是皇帝和宰相們的集體共識,你可別害得衛國公府和雍國公府丟了臉麵。”
殷無咎語重心長勸道。
戶部尚書元琇負責執行變法之事,針對富商巨賈征收資產稅,他向皇帝和宰相們主張抓大放小,凡是資產低於一萬貫不征資產稅,這樣可以有效保護小商販。
因為大夏朝廷的變法革新在於擴大稅源增加財政收入,所以皇帝和宰相們同意他的提議,主要把征稅重心放在富商巨賈的身上,尤其是那些富甲一方的大商人。
資產一萬貫者年稅五百抽一。
資產三萬貫者年稅四百抽一。
資產五萬貫者年稅三百抽一。
資產七萬貫者年稅兩百抽一。
資產十萬貫者年稅一百抽一。
資產三十萬貫者年稅八十抽一。
資產五十萬貫者年稅七十抽一。
資產八十萬貫者年稅六十抽一。
資產一百萬貫者年稅五十抽一。
商人資產計算方法主要是評估田產、房屋、店鋪、作坊等等。
首先在評估資產的程序上就遇到巨大阻力,這些富甲一方的大商人皆有靠山,資產越高征稅越多,他們自然不願意乖乖繳稅,而且還把矛頭指向戶部尚書元琇。
殷無咎一臉狐疑看著沈妙風,他略微有些不解問道:“外孫媳婦,你可要老老實實跟我說實話啊,衛國公府和雍國公府又不是商人之家,就算朝廷要收資產稅也收不到你們家的頭上,你為什麽會如此反對呢?”
“這個……”
沈妙風頓時麵露尷尬之色,她也不知道該從哪裏說起。
殷無咎見到沈妙風似乎有難言之隱,他情意深長說道:“你是我的外孫媳婦,莫非我還會害你不成?有話大可直說,別出事情再來找我啊!”
眼見自家妻子不願意交代清楚,蘇微隻能坦白說道:“外公,這件事情是這樣的……”
自從殷無咎把商人地位提拔起來以後,官商之間的勾結那是越來越深,這些富商不僅出錢讚助貧窮學子考取科舉,還會花錢遊說勳爵貴族,借此幹預朝廷政令。
此番為了能夠阻止朝廷方麵征收資產稅,三府之地的富商巨賈紛紛團結起來,不惜花費重金賄賂勳爵貴族,請求他們出麵反對朝廷政令。
恰逢最近蘇劫在西域戰場立下戰功,他因功晉爵為衛國公,富商巨賈合資出錢五十萬貫賄賂衛國公府,折下來便是五億文錢。
蘇微和沈妙風夫妻兩人在如此巨大利益麵前,他們同樣不可避免腐敗墮落。
而這也是為什麽他們反對向商人征收資產稅的原因,畢竟收錢自然就要辦事。
本來沈妙風還有些難以啟齒,沒想到蘇微倒是老老實實交代出來,他需要這筆錢財來支撐衛國公府和公主府的門麵。
“這幫商人還真是有錢,你們夫妻兩人論斤兩也賣也不到五十萬貫啊!”
殷無咎忍不住吐槽道。
沈妙風見到自家丈夫已經如實交代,她也不再繼續藏著掖著,隨即一臉愧疚說道:“太上皇,您又不是不知道,這幫商人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也怪我們夫妻兩人目光短淺,這才收了他們這筆賄賂巨款。”
“你們收了就收了唄!”
殷無咎一臉漫不經心說道。
“啊?”
沈妙風俏臉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她有點唯唯諾諾問道:“太上皇,難道你不怪罪我們嗎?”
“你們夫妻兩人沒有在朝廷擔任官職,說起話來又沒份量,莫非你們真以為自己能夠幹預朝廷政令?”
殷無咎不置可否反問道。
大夏朝廷想要劫富濟貧征收資產稅,這在殷無咎眼裏是非常困難,至少需要花費十幾年乃至幾十年才有可能成功,畢竟商人資產永遠都是處於變化之中。
隻要大夏朝廷能夠在未來對於達官顯貴和富商巨賈征收資產稅,大夏國祚撐個兩百年以上絕對不成問題,這確實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昔日鄭相如認為當今天下貧富差距極為之大,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僅就土地財富而已,十幾萬戶士人和商人便把持著天下九成財富,照此下去,窮者越窮,富者越富,遲早要發生不利於朝廷的事情,以至於重演天下大亂的局麵。
可是殷無咎不敢對這十幾萬士人和商人征收資產稅,這裏麵牽扯利益實在太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壞就壞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