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哥舒曜之死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逐鹿天下 作者:逍遙七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李擎率領大軍還沒兵臨城下的時候,柘折城的夏軍諸將大驚失色,他們紛紛提議動員全城百姓把城牆加高加厚。
對此李歸仁並沒采納,他認為遊牧大軍轉眼即到,柘折城隻有五千夏軍而已。
在這時候選擇把城牆加高加厚,非但來不及防禦遊牧大軍,搞不好就會先把自己累個半死。
李歸仁乃是兇名在外的沙場猛將,他認為遊牧大軍皆為胡騎,雖然野戰突擊能力強大,但是缺乏攻城武器。
更何況李歸仁本來就是鐵勒同羅人,他太清楚遊牧胡騎的弱點在哪,那就是不具備攻堅能力。
在考慮到敵軍勢眾的情況下,李歸仁率領夏軍將士和三萬百姓在城牆四周深挖壕溝,同時打開武庫取出所有武器鎧甲。
柘折城的武庫儲存著大量弓弩箭矢,李歸仁幹脆把所有弩發放給城內百姓。
弩不需要像弓那樣持續用力拉弦,這能有效減少手臂的疲勞,使得射擊更為輕鬆,在瞄準時射手可以通過前手托住弩身調整方向,後手扣動弩機進行射擊,這種方式減少在射擊過程中的晃動,從而提高射擊的準確性。
普通人在經過短時間的訓練後即可熟練使用弩,而弓則需要更多的練習才能達到較高的射擊精度?,這也是為什麽李歸仁把弩發放給百姓的重要原因。
最主要的是,柘折城百姓全部都是隨軍家眷,自然不是那些未識兵戈的普通百姓能夠相提並論。
李擎親自指揮遊牧大軍發起猛攻,奈何缺少攻城武器,所能依賴隻有數百架雲梯而已,一時半會根本無法攻下柘折城,不得已鳴金收兵。
李歸仁趁著李擎鳴金收兵的時候,他親自率領三千騎兵出城接戰,迅速列陣發起衝鋒,一鼓作氣斬殺數千敵軍,硬生生從包圍圈撕開一道豁口。
李豐帶著一千騎兵從這個豁口突圍出去,他立刻南下前往大宛郡的俱戰提。
隻要大宛郡的西州軍發兵支援,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唐軍將領哥舒曜見到李豐帶兵突圍出去,他連忙稟報給李擎:“葉護殿下,一支夏軍騎兵衝出我軍包圍,末將請求率領本部人馬追殺。”
“哥舒將軍,那你帶領四千騎兵去追殺他們,千萬不能讓他們活著迴到俱戰提!”
李擎旋即下達追擊軍令。
“遵命!”
哥舒曜立刻率領四千胡騎南下追擊。
由於哥舒曜在後麵緊追不舍,所以李豐感到壓力巨大,他隻能帶領八百騎兵殿後阻擊,掩護其他兩百騎兵安全趕往俱戰提。
雖然雙方兵力對比高達五比一,但是李豐仍然認為可以一戰,究其原因在於西州軍皆為精銳猛卒,裝備精良,從頭到腳武裝到牙齒,一漢當五胡不是說著玩的。
更何況西州軍以驍勇善戰而聞名於世,因此往往能夠做到以少勝多,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在戰場上不是人多一方就能取得勝利,而是要看誰的武器裝備更好,哪一方不怕死的人更多。
“將士們,進攻!”
李豐親歇斯底裏呐喊道。
他親自率領八百騎兵發起正麵衝鋒,依靠戰馬高速奔跑接近敵人,在五十步距離的時候張弓搭箭射出破甲箭矢,最大程度確保弓箭射擊的命中率。
哥舒曜毫不示弱指揮軍隊發起衝鋒,兩軍將士在戰場上騎著戰馬狂奔射箭。
可惜哥舒曜過於小覷西州軍的騎射能力,他本以為胡騎騎射應該強於夏軍,沒想到雙方差距比想象中還要巨大。
李豐麾下八百騎兵始終保持著五十步的距離,以快速奔跑的方式躲避敵軍箭矢,並且分為左右兩翼繞圈射擊,這也是非常典型的環繞式騎射戰術。
在對付步兵方陣的時候自然是越近越好,然而遇到騎兵部隊就要盡可能拉開差距,在敵軍箭矢的射程之外進行射箭,這樣才能保證己方傷亡降至最低。
李豐常年跟遊牧胡人打仗,深知他們騎射範圍在三十步以內,三十步開外的箭矢威力將會大幅降低,難以做到貫穿鎧甲。
反觀西州軍在騎射上,基本能夠保證五十步內百發百中,再加上所有騎兵配備破甲箭矢,因此在五十步的距離上足以射殺任何敵軍,哪怕對方同樣也是披甲之士。
一時之間,李豐八百騎兵反而包圍住哥舒曜四千胡騎。
“咱們不能跟夏軍拚騎射,衝上去纏住他們!”
哥舒曜見到身邊傷亡人數越來越多,他立刻帶著所有胡騎冒著箭雨攻勢衝殺上去。
“真是蠢貨,這群胡狗簡直就跟蠻牛一樣!”
李豐眼底閃過輕蔑之色,他旋即揮動旗幟改變戰術,通過放風箏的方式佯裝後撤,在這過程中繼續射出箭矢殺傷敵軍。
由於夏軍騎兵胯下戰馬皆為汗血寶馬,所以在爆發力上非常強大,他們有自信不會讓敵軍追趕上來。
哥舒曜所部四千胡騎皆為蒙古馬,奔跑速度遠遠不如汗血寶馬,因此他們根本追不上夏軍騎兵。
此番麵對靈活多變的夏軍騎兵,哥舒曜宛如水牛掉入枯井裏,就算有勁他也使不上,僅僅不到一刻鍾時間,麾下四千胡騎便死傷過半。
李豐立刻揮動旗幟調轉馬頭,八百夏軍騎兵放下弓箭改換橫刀,瞬間掉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散哥舒曜軍隊的陣型。
一時之間,哥舒曜麾下軍隊來不及換上武器,他們手上還拿著弓箭,猝不及防慘遭夏軍騎兵一衝而散,再也組織不起戰鬥隊形。
李豐手持橫刀殺向哥舒曜,憑借汗血寶馬的衝擊力奔跑向前,手起刀落就把哥舒曜的人頭砍下來,這位無頭將軍瞬間墜落馬下。
隨著哥舒曜遭到李豐斬首,這些胡騎紛紛嚇得落荒而逃。
李豐考慮到將士們的體力消耗甚大,他沒有繼續追殺這股殘敵,避免敵人拚死掙紮,反而陷於自己不利境地。
此戰夏軍將士死傷上百人,先後斬殺胡人首級兩千七百顆。
李豐不敢在這滯留太久,他害怕李擎還會派兵追擊,隨即帶著所有傷員撤出戰場,順便還把遺落在地的武器鎧甲以及敵軍戰馬全部帶走。
對此李歸仁並沒采納,他認為遊牧大軍轉眼即到,柘折城隻有五千夏軍而已。
在這時候選擇把城牆加高加厚,非但來不及防禦遊牧大軍,搞不好就會先把自己累個半死。
李歸仁乃是兇名在外的沙場猛將,他認為遊牧大軍皆為胡騎,雖然野戰突擊能力強大,但是缺乏攻城武器。
更何況李歸仁本來就是鐵勒同羅人,他太清楚遊牧胡騎的弱點在哪,那就是不具備攻堅能力。
在考慮到敵軍勢眾的情況下,李歸仁率領夏軍將士和三萬百姓在城牆四周深挖壕溝,同時打開武庫取出所有武器鎧甲。
柘折城的武庫儲存著大量弓弩箭矢,李歸仁幹脆把所有弩發放給城內百姓。
弩不需要像弓那樣持續用力拉弦,這能有效減少手臂的疲勞,使得射擊更為輕鬆,在瞄準時射手可以通過前手托住弩身調整方向,後手扣動弩機進行射擊,這種方式減少在射擊過程中的晃動,從而提高射擊的準確性。
普通人在經過短時間的訓練後即可熟練使用弩,而弓則需要更多的練習才能達到較高的射擊精度?,這也是為什麽李歸仁把弩發放給百姓的重要原因。
最主要的是,柘折城百姓全部都是隨軍家眷,自然不是那些未識兵戈的普通百姓能夠相提並論。
李擎親自指揮遊牧大軍發起猛攻,奈何缺少攻城武器,所能依賴隻有數百架雲梯而已,一時半會根本無法攻下柘折城,不得已鳴金收兵。
李歸仁趁著李擎鳴金收兵的時候,他親自率領三千騎兵出城接戰,迅速列陣發起衝鋒,一鼓作氣斬殺數千敵軍,硬生生從包圍圈撕開一道豁口。
李豐帶著一千騎兵從這個豁口突圍出去,他立刻南下前往大宛郡的俱戰提。
隻要大宛郡的西州軍發兵支援,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唐軍將領哥舒曜見到李豐帶兵突圍出去,他連忙稟報給李擎:“葉護殿下,一支夏軍騎兵衝出我軍包圍,末將請求率領本部人馬追殺。”
“哥舒將軍,那你帶領四千騎兵去追殺他們,千萬不能讓他們活著迴到俱戰提!”
李擎旋即下達追擊軍令。
“遵命!”
哥舒曜立刻率領四千胡騎南下追擊。
由於哥舒曜在後麵緊追不舍,所以李豐感到壓力巨大,他隻能帶領八百騎兵殿後阻擊,掩護其他兩百騎兵安全趕往俱戰提。
雖然雙方兵力對比高達五比一,但是李豐仍然認為可以一戰,究其原因在於西州軍皆為精銳猛卒,裝備精良,從頭到腳武裝到牙齒,一漢當五胡不是說著玩的。
更何況西州軍以驍勇善戰而聞名於世,因此往往能夠做到以少勝多,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在戰場上不是人多一方就能取得勝利,而是要看誰的武器裝備更好,哪一方不怕死的人更多。
“將士們,進攻!”
李豐親歇斯底裏呐喊道。
他親自率領八百騎兵發起正麵衝鋒,依靠戰馬高速奔跑接近敵人,在五十步距離的時候張弓搭箭射出破甲箭矢,最大程度確保弓箭射擊的命中率。
哥舒曜毫不示弱指揮軍隊發起衝鋒,兩軍將士在戰場上騎著戰馬狂奔射箭。
可惜哥舒曜過於小覷西州軍的騎射能力,他本以為胡騎騎射應該強於夏軍,沒想到雙方差距比想象中還要巨大。
李豐麾下八百騎兵始終保持著五十步的距離,以快速奔跑的方式躲避敵軍箭矢,並且分為左右兩翼繞圈射擊,這也是非常典型的環繞式騎射戰術。
在對付步兵方陣的時候自然是越近越好,然而遇到騎兵部隊就要盡可能拉開差距,在敵軍箭矢的射程之外進行射箭,這樣才能保證己方傷亡降至最低。
李豐常年跟遊牧胡人打仗,深知他們騎射範圍在三十步以內,三十步開外的箭矢威力將會大幅降低,難以做到貫穿鎧甲。
反觀西州軍在騎射上,基本能夠保證五十步內百發百中,再加上所有騎兵配備破甲箭矢,因此在五十步的距離上足以射殺任何敵軍,哪怕對方同樣也是披甲之士。
一時之間,李豐八百騎兵反而包圍住哥舒曜四千胡騎。
“咱們不能跟夏軍拚騎射,衝上去纏住他們!”
哥舒曜見到身邊傷亡人數越來越多,他立刻帶著所有胡騎冒著箭雨攻勢衝殺上去。
“真是蠢貨,這群胡狗簡直就跟蠻牛一樣!”
李豐眼底閃過輕蔑之色,他旋即揮動旗幟改變戰術,通過放風箏的方式佯裝後撤,在這過程中繼續射出箭矢殺傷敵軍。
由於夏軍騎兵胯下戰馬皆為汗血寶馬,所以在爆發力上非常強大,他們有自信不會讓敵軍追趕上來。
哥舒曜所部四千胡騎皆為蒙古馬,奔跑速度遠遠不如汗血寶馬,因此他們根本追不上夏軍騎兵。
此番麵對靈活多變的夏軍騎兵,哥舒曜宛如水牛掉入枯井裏,就算有勁他也使不上,僅僅不到一刻鍾時間,麾下四千胡騎便死傷過半。
李豐立刻揮動旗幟調轉馬頭,八百夏軍騎兵放下弓箭改換橫刀,瞬間掉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散哥舒曜軍隊的陣型。
一時之間,哥舒曜麾下軍隊來不及換上武器,他們手上還拿著弓箭,猝不及防慘遭夏軍騎兵一衝而散,再也組織不起戰鬥隊形。
李豐手持橫刀殺向哥舒曜,憑借汗血寶馬的衝擊力奔跑向前,手起刀落就把哥舒曜的人頭砍下來,這位無頭將軍瞬間墜落馬下。
隨著哥舒曜遭到李豐斬首,這些胡騎紛紛嚇得落荒而逃。
李豐考慮到將士們的體力消耗甚大,他沒有繼續追殺這股殘敵,避免敵人拚死掙紮,反而陷於自己不利境地。
此戰夏軍將士死傷上百人,先後斬殺胡人首級兩千七百顆。
李豐不敢在這滯留太久,他害怕李擎還會派兵追擊,隨即帶著所有傷員撤出戰場,順便還把遺落在地的武器鎧甲以及敵軍戰馬全部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