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三十年,六月初一。


    殷無咎例行在含元殿召開早朝會議,他穿著天子冕服坐在皇位上,居高臨下俯視群臣說道:“諸位愛卿,天下萬物都有枝節,所從何來,無非繁衍與繼嗣,而這才是國之根本。?”


    “朕自創立基業以來,在位治國已有三十年,四方夷狄基本平定,然而天下所有生長的事物沒有不會死掉的,死亡是天地之間的規則,沒什麽可值得悲哀的。”


    “如今太子監國六年,治國有方,朕欲禪讓太子,退位為太上皇,搬到琅嬛宮頤養天年,不再過問軍國大事。”


    這話一出,三品以下官員紛紛感到驚愕。


    三品官員以及宰相們早已知曉此事,畢竟殷無咎提前跟他們通過氣。


    由於三品官員和宰相們沒有提出任何異議,所以其他官員頓時明白事已成舟,皇帝陛下隻是做出通知而已。


    尚書令劉晏率先站出來說道:“啟稟陛下,老臣有事啟奏!”


    “尚書令請講。”


    殷天驕慈眉善目微笑道。


    “老臣年近七十,老態龍鍾,還望陛下允許老臣致仕迴鄉!”


    尚書令劉晏正式在朝堂上提出退休致仕,他早就跟殷無咎提出辭官,如今在朝堂上同樣也是走個程序而已,順便把陸贄舉薦上來。


    如今陸贄已經官居尚書左丞(正三品),他不僅深得太子殷天驕的信任,還是殷無咎一手提拔起來的天子門生。


    劉晏同樣認可陸贄的才華,願意舉薦他接任尚書令的職位。


    殷天驕沒有立刻答應下來,他反而表現得非常為難說道:“老愛卿,這大夏朝廷離不開你啊,你若想要致仕迴鄉,還望你能為朝廷舉薦賢才啊!”


    “啟稟陛下,老臣舉薦尚書左丞陸贄,他乃不可多得的賢臣良相。”


    劉晏順水推舟舉薦起陸贄。


    殷無咎這才露出笑容說道:“老愛卿勞苦功高,朕許你致仕榮歸,並且加封你為開府儀同三司(文散官,從一品)。”


    “老臣叩謝陛下皇恩!”


    劉晏正式辭去尚書令的官職,他跟顏真卿一樣功成身退。


    “尚書左丞何在?”


    殷無咎立刻把陸贄喊出來。


    陸贄連忙走出來作揖行禮:“微臣在此。”


    殷無咎起身走下玉階來到他的麵前微笑道:“尚書左丞,朕想要任命你為尚書令,你可願意承擔這份重擔?”


    “能得陛下這般信任,這是為人臣子的福分,微臣願意接下這份重擔!”


    陸贄一臉正氣說道。


    “好,那朕便委任你為尚書令。”


    殷無咎親自把陸贄提拔為尚書令(正一品),同時讓他兼任戶部尚書,一躍登上權力巔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由於殷無咎準備在明年正式退位,所以他需要把外麵的藩王們和公主們召迴洛陽城,以免皇位交接期間出現重大問題。


    早朝過後。


    殷無咎帶著太子殷天驕來到貞觀殿。


    李英娥和李慕娥姐妹兩人年紀大了,她們也希望能夠多多陪伴殷無咎。


    “太子,陛下可是把江山社稷托付給你啦,你可要好好勵精圖治啊!”


    李英娥還不忘記叮囑道。


    殷天驕眼睛堅定無比說道:“還請母後放心,兒臣必定不負重托。”


    殷無咎膽敢這麽放心禪讓退位,主要還是殷天驕以太子身份監國六年,在實際上他已經屬於常務副皇帝,隻剩三府禁軍還沒移交給他而已。


    天子玉璽以及國之符節全部都在殷天驕手上,他在殷無咎外出禦駕親征期間,代天子以治國,又跟宰相們把整個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把皇位禪讓於他有何不可。


    要是太子殷天驕監國六年還不懂如何治國,那他也沒資格繼承大統,殷無咎更不敢禪讓退位。


    殷無咎和殷天驕父子兩人早已商量好了,他們準備分封皇孫們出鎮邊境,采取西漢初期的郡國兩製並行,每位皇孫隻統治一個郡或者一個都督府,重點分封到朝廷管理不到的邊遠地區,這樣也能有利大夏皇族開枝散葉。


    目前殷無咎擁有三百多名皇孫,皇族成員變得越來越多,與其繼續把皇孫們留在洛陽,還不如把他們分封到邊遠地區。


    反正大夏帝國擁有龐大無比的疆域麵積,總有鞭長莫及管理不到的邊遠地方,這些地方基本都是貧瘠之地,正好適合分封給皇孫們。


    藩王們隻能擁有一個郡或者一個都督府的封地,哪怕實力再強也不可能對抗大夏朝廷,因此不用擔心他們膽敢擁兵造反。


    殷無咎和殷天驕父子兩人已經選好封地。


    例如蒙古高原的蒙州,下轄燕然都督府、瀚海都督府、堅昆都督府,那麽便能分封給三位皇孫,每人分別擁有一個都督府的封地。


    在外的藩王們和公主們很快接到皇帝聖旨,他們聽說殷無咎想要禪讓退位,於是馬不停蹄趕迴洛陽城。


    四個月後。


    神武三十年,十月初一。


    殷琅嬛坐著公主鸞車來到洛陽城,她的丈夫蘇劫已是大宛郡公,爵位等級距離國公隻有一步之遙而已。


    這些年來,殷琅嬛在西州大宛郡過得非常滋潤,若非殷無咎下旨召她迴來,估計她還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封地。


    因為殷琅嬛待在大宛郡就是女王,所以她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行事。


    倘若殷琅嬛迴到洛陽城,那她隻是大夏帝國的琅嬛公主而已,頂多居住在五萬平方米的公主府,上麵還有皇帝看管,這哪裏比得上在大宛郡自由自在。


    “公主,你為什麽悶悶不樂呢?”


    蘇劫坐在殷琅嬛身邊一臉不解詢問道。


    殷琅嬛不由自主唉聲歎氣:“夫君,你說我們待在大宛郡好不好啊?”


    “天高皇帝遠,無拘無束肯定好啊!”


    蘇劫理所當然迴答道。


    殷琅嬛依靠在蘇劫肩膀上低聲說道:“夫君,我跟太子曾經有過嫌隙,我就怕他登基即位後會強行收迴大宛郡。”


    “不會吧,這大宛郡乃是陛下分封給你的封地,他應該不至於這麽幹吧?”


    蘇劫覺得殷琅嬛有些過於杞人憂天。


    殷琅嬛眼底閃過濃鬱殺機,她咬牙切齒說道:“相安無事自然最好,要是他連我的封地都要奪走,那就別怪我把他拉下馬,我可不是嬌滴滴的公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逐鹿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逍遙七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逍遙七葉並收藏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逐鹿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