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詩讖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逐鹿天下 作者:逍遙七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文學上有種說法叫做詩讖,它為當事人所自作,預兆著當事人將來不利的事件。
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這首梧桐詩大意是這樣的,院落中有一棵梧桐樹高聳入雲,而梧桐枝相迎南北飛來的鳥兒,梧桐葉相送來往的微風。
要是站在曆史最高點去俯視,那麽這首詩簡直就像薛濤的人生讖言。
南北鳥,往來風。
這分明就是迎來送往之意,而她後來還真成為樂妓。
薛鄖深知梧桐樹乃是樹中之王,正所謂梧桐百鳥不敢棲,止避鳳凰也。
鳳凰隻會傲立在梧桐樹的枝頭,俯視百鳥與風塵從身邊掠過,這也是為什麽薛鄖在情緒上又喜又憂。
因為薛鄖隻有薛濤這麽一個女兒,所以將其視為掌上明珠,從小就教她讀書寫詩,希望她能成為李冶和秦玉卿那樣的頂級才女。
這首詩讖對於薛濤隻有兩個人生讖言。
其一,就是像風塵女子一樣迎來送往。
其二,就是像高傲鳳凰一樣俯視百鳥。
要是薛濤沒有秦玉卿這位貴人相助,或許她還會像曆史上那樣成為樂妓。
在秦玉卿接任禦史令幾天後。
殷天驕還把晉國公夏無憂調迴洛陽充任中書令,畢竟這是他的嶽父大人,而他又是大夏帝國的元從功臣,入朝拜相基本無人敢提出異議。
除此之外,殷天驕還重點提拔杜佑為侍中令,禮部尚書賈耽接替他的原先官職,升任門下左侍中(從二品),同樣跟著拜相居於廟堂之上。
尚書令劉晏。
尚書左仆射盧邁。
尚書右仆射鄭珣瑜。
中書令夏無憂。
中書左侍郎蕭複。
中書右侍郎韓滉。
侍中令杜佑。
門下左侍中賈耽。
門下右侍中王俌。
禦史令秦玉卿。
大夏帝國的執政權力基本掌握在這十位宰相手上。
殷天驕同樣還是蕭規曹隨,他仍然采取垂拱而治的方式,基本把朝廷大權下放給宰相們,平時負責監督和任命,而不幹涉他們日常執政,隻有軍國大事才會出來發表意見。
洛陽城,秦府。
薛夫人帶著薛濤前來登門拜訪。
她們母女兩人非常感激秦玉卿相助,這才能把薛家遺產全部討迴來。
薛夫人坐立不安顯得有些拘謹,她臉上擠出笑容說道:“秦大相公,我真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你啊!”
秦玉卿明顯看得出薛夫人言行舉止十分拘謹,她漫不經心微笑道:“不必多禮,這種事情對我來說不值一提,我也隻是替你們打聲招唿而已。”
這話一出,薛濤內心掀起巨大波瀾。
她做夢都想成為秦玉卿這樣的人,奈何科舉入仕實在太難,史論和策論本來就不是女子強項,而她又是以詩賦最為擅長,參加科舉選拔反而吃力不討好。
緊接著,秦玉卿一臉意味深長說道:“外界盛傳世間有兩大才女,北有秦玉卿,南有李季蘭,這對我本人真是謬讚啦。”
“雖然李季蘭隻是左散騎常侍,但是她親手培養出陸贄,她的義子乃是第四屆科舉狀元,算起來已經入仕為官十一年,官至禦史中丞(正四品上),來日他肯定也會拜相居於廟堂之上。”
“如今太子殿下把我提拔為禦史令,這看起來確實大權在握風光無限,可我說到底還是孤家寡人,膝下就連一個義子和義女也沒有,隻怕百年後都沒人給我送終。”
薛濤生有一顆七竅玲瓏心,她非常清楚秦玉卿這是看上自己,可她又不能主動上去攀附。
總不能像呂布那樣跪拜在地,直言公若不棄,布願拜為義父吧?
秦玉卿和薛濤兩人相對而視,一切盡在不言中。
幸好薛夫人同樣聰慧無比,她意識到秦玉卿有意把薛濤收為義女,旋即起身朝她彎腰行禮:“秦大相公,若你看得上小女,不妨就讓她跟在你的身邊端茶倒水吧。”
秦玉卿順水推舟開口說道:“薛夫人,你的女兒命格不可預測,我有意收她為義女,不知你可否願意成全?”
“小女能得秦大相公的青睞,這是她三生修來的福氣。”
薛夫人自然樂意讓薛濤認秦玉卿為義母,畢竟她的身體健康越來越差,要是能在臨死之前給女兒找好靠山,那她就再也沒有後顧之憂。
秦玉卿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她的性格閑散十分豪放,八麵玲瓏,簡在帝心,故而得到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極度信任。
薛夫人認為隻要自家女兒薛濤能認秦玉卿為義母,那她說不定真能通過科舉入仕。
“女兒拜見母親大人!”
薛濤趕緊朝著秦玉卿行跪拜禮,她也從來都沒想過能夠攀附到這種大官。
“女兒,你起來吧!”
秦玉卿親自把薛濤扶起來,她的眼底透露出濃鬱母愛,隨即麵帶微笑說道:“李季蘭能把陸贄培養成狀元郎,那我秦玉卿自然也不會輸給她。”
“從明天開始你閑暇之時就來我家,我下朝後親自教你讀書。今年科舉你肯定趕不上啦,三年後你可嚐試參加科舉,要是能夠考上進士,那你說不定還能繼承我的衣缽。”
薛夫人實在沒想到秦玉卿如此看重薛濤,她不禁高興得喜極而泣:“秦大相公,我真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你。”
“她也是我的女兒,你不必感謝我。”
秦玉卿之所以把薛濤收為義女,那是因為她想要驗證曆代鬼穀子遺留下來的望氣之術。
去年蒙州節度使鄭相如卒於任上,他臨死之前把鬼穀傳承全部留給秦玉卿。
秦玉卿從鬼穀傳承中學習到望氣之術,她在大街上撞到薛濤的時候,忽然發現她的命格極為詭異,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數。
“女兒,這是我這做母親送你的見麵禮物。”
秦玉卿特地從頭上取下金釵步搖,她親自把金釵步搖佩戴在薛濤頭發,並且麵露笑容說道:“這是我考上科舉狀元的時候,皇帝陛下禦賜的皇家首飾,望你能跟我一樣金榜題名一帆風順。”
“女兒定然不會辜負母親大人的教誨。”
薛濤內心瞬間燃燒起強烈鬥誌,她渴望成為秦玉卿和李冶這種才女。
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這首梧桐詩大意是這樣的,院落中有一棵梧桐樹高聳入雲,而梧桐枝相迎南北飛來的鳥兒,梧桐葉相送來往的微風。
要是站在曆史最高點去俯視,那麽這首詩簡直就像薛濤的人生讖言。
南北鳥,往來風。
這分明就是迎來送往之意,而她後來還真成為樂妓。
薛鄖深知梧桐樹乃是樹中之王,正所謂梧桐百鳥不敢棲,止避鳳凰也。
鳳凰隻會傲立在梧桐樹的枝頭,俯視百鳥與風塵從身邊掠過,這也是為什麽薛鄖在情緒上又喜又憂。
因為薛鄖隻有薛濤這麽一個女兒,所以將其視為掌上明珠,從小就教她讀書寫詩,希望她能成為李冶和秦玉卿那樣的頂級才女。
這首詩讖對於薛濤隻有兩個人生讖言。
其一,就是像風塵女子一樣迎來送往。
其二,就是像高傲鳳凰一樣俯視百鳥。
要是薛濤沒有秦玉卿這位貴人相助,或許她還會像曆史上那樣成為樂妓。
在秦玉卿接任禦史令幾天後。
殷天驕還把晉國公夏無憂調迴洛陽充任中書令,畢竟這是他的嶽父大人,而他又是大夏帝國的元從功臣,入朝拜相基本無人敢提出異議。
除此之外,殷天驕還重點提拔杜佑為侍中令,禮部尚書賈耽接替他的原先官職,升任門下左侍中(從二品),同樣跟著拜相居於廟堂之上。
尚書令劉晏。
尚書左仆射盧邁。
尚書右仆射鄭珣瑜。
中書令夏無憂。
中書左侍郎蕭複。
中書右侍郎韓滉。
侍中令杜佑。
門下左侍中賈耽。
門下右侍中王俌。
禦史令秦玉卿。
大夏帝國的執政權力基本掌握在這十位宰相手上。
殷天驕同樣還是蕭規曹隨,他仍然采取垂拱而治的方式,基本把朝廷大權下放給宰相們,平時負責監督和任命,而不幹涉他們日常執政,隻有軍國大事才會出來發表意見。
洛陽城,秦府。
薛夫人帶著薛濤前來登門拜訪。
她們母女兩人非常感激秦玉卿相助,這才能把薛家遺產全部討迴來。
薛夫人坐立不安顯得有些拘謹,她臉上擠出笑容說道:“秦大相公,我真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你啊!”
秦玉卿明顯看得出薛夫人言行舉止十分拘謹,她漫不經心微笑道:“不必多禮,這種事情對我來說不值一提,我也隻是替你們打聲招唿而已。”
這話一出,薛濤內心掀起巨大波瀾。
她做夢都想成為秦玉卿這樣的人,奈何科舉入仕實在太難,史論和策論本來就不是女子強項,而她又是以詩賦最為擅長,參加科舉選拔反而吃力不討好。
緊接著,秦玉卿一臉意味深長說道:“外界盛傳世間有兩大才女,北有秦玉卿,南有李季蘭,這對我本人真是謬讚啦。”
“雖然李季蘭隻是左散騎常侍,但是她親手培養出陸贄,她的義子乃是第四屆科舉狀元,算起來已經入仕為官十一年,官至禦史中丞(正四品上),來日他肯定也會拜相居於廟堂之上。”
“如今太子殿下把我提拔為禦史令,這看起來確實大權在握風光無限,可我說到底還是孤家寡人,膝下就連一個義子和義女也沒有,隻怕百年後都沒人給我送終。”
薛濤生有一顆七竅玲瓏心,她非常清楚秦玉卿這是看上自己,可她又不能主動上去攀附。
總不能像呂布那樣跪拜在地,直言公若不棄,布願拜為義父吧?
秦玉卿和薛濤兩人相對而視,一切盡在不言中。
幸好薛夫人同樣聰慧無比,她意識到秦玉卿有意把薛濤收為義女,旋即起身朝她彎腰行禮:“秦大相公,若你看得上小女,不妨就讓她跟在你的身邊端茶倒水吧。”
秦玉卿順水推舟開口說道:“薛夫人,你的女兒命格不可預測,我有意收她為義女,不知你可否願意成全?”
“小女能得秦大相公的青睞,這是她三生修來的福氣。”
薛夫人自然樂意讓薛濤認秦玉卿為義母,畢竟她的身體健康越來越差,要是能在臨死之前給女兒找好靠山,那她就再也沒有後顧之憂。
秦玉卿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她的性格閑散十分豪放,八麵玲瓏,簡在帝心,故而得到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極度信任。
薛夫人認為隻要自家女兒薛濤能認秦玉卿為義母,那她說不定真能通過科舉入仕。
“女兒拜見母親大人!”
薛濤趕緊朝著秦玉卿行跪拜禮,她也從來都沒想過能夠攀附到這種大官。
“女兒,你起來吧!”
秦玉卿親自把薛濤扶起來,她的眼底透露出濃鬱母愛,隨即麵帶微笑說道:“李季蘭能把陸贄培養成狀元郎,那我秦玉卿自然也不會輸給她。”
“從明天開始你閑暇之時就來我家,我下朝後親自教你讀書。今年科舉你肯定趕不上啦,三年後你可嚐試參加科舉,要是能夠考上進士,那你說不定還能繼承我的衣缽。”
薛夫人實在沒想到秦玉卿如此看重薛濤,她不禁高興得喜極而泣:“秦大相公,我真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你。”
“她也是我的女兒,你不必感謝我。”
秦玉卿之所以把薛濤收為義女,那是因為她想要驗證曆代鬼穀子遺留下來的望氣之術。
去年蒙州節度使鄭相如卒於任上,他臨死之前把鬼穀傳承全部留給秦玉卿。
秦玉卿從鬼穀傳承中學習到望氣之術,她在大街上撞到薛濤的時候,忽然發現她的命格極為詭異,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數。
“女兒,這是我這做母親送你的見麵禮物。”
秦玉卿特地從頭上取下金釵步搖,她親自把金釵步搖佩戴在薛濤頭發,並且麵露笑容說道:“這是我考上科舉狀元的時候,皇帝陛下禦賜的皇家首飾,望你能跟我一樣金榜題名一帆風順。”
“女兒定然不會辜負母親大人的教誨。”
薛濤內心瞬間燃燒起強烈鬥誌,她渴望成為秦玉卿和李冶這種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