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東讚的葬禮很隆重,畢竟這確實是個人傑,也是個英雄人物。


    邏些已經攻下,但不代表吐蕃已經徹底平定,蘇烈要在邏些這裏鎮守個一年半載。至於其餘的元帥,都已經分兵前往還不投降的叛亂之地了。


    蘇烈是得了李恪的囑咐的,親唐的吐蕃貴族絕不能留在雪域高原,當然,也不能寒了他們的心。河套和青海不是都缺人嗎?而且這裏不缺水草豐美之地,就將這些親唐的貴族都移到青海和河套去。吐蕃,哦,不,大唐的西藏行省,不能留下任何原地方政權的上層勢力!


    能留下來的,隻能是平民和奴隸。


    接下來,就是一套熟悉的打法,建設兵團。


    分田分地分牛羊?


    李恪不指望就西藏地區目前那生產力和文化水平,真搞分田分地分牛羊的操作,會出多大的亂子,還不如直接上建設兵團。


    當然,肯定不止一個建設兵團,李恪的打算是搞四個建設兵團。至於四個建設兵團總督的人選,投靠大唐的傑布,哦,現在該叫楊傑了,肯定有一個。


    對於高原的開發,李恪的打算是在河穀地帶發展種植業,因為隻有那裏可以修建合理的水利設施。


    至於後續要搞什麽開發,還得等工部和戶部的聯合考察隊伍去看一圈再說。


    不過,李恪的心思暫時沒放在這上麵,因為,李象要去海外開國了。


    李象選擇的地方,就是新大陸,被大唐命名為東域,也稱東洲。具體的地方,用李恪前世來看就是,中美洲那一塊。之所以選擇那裏,就在於大唐這些年已經將去東洲的航線玩得精熟了,東洲的地理氣候也摸熟了不少。


    北邊那塊地方,要是有個秦嶺,那真的是天選之地,可惜的是沒有。


    好家夥,那是一口北風長驅直下啊,凍得那叫一個哆嗦。


    選擇去中間那塊地,除了避開寒潮之外,再就是大唐這些年和東洲土著的交往中,大唐和許多土著文明建立了穩定的貿易聯係。


    東洲的金銀銅以及羊駝和駝羊皮毛的製品,還有橡膠什麽的,都是大唐需要的,至於東洲土著對於大唐商品的渴求,那更是別說。


    絲綢、麻布、棉布、鋤頭、鐵鍬……大唐的船隊源源不斷地從華亭港出發,從北方航線沿著海岸到達東洲,然後從東洲各地土著城邦手裏換迴黃金、白銀、紅銅、硝石、羊駝絨……


    在一些便利的地方,大唐都已經建立了初級的港口來更方便海貿。


    甚至,還有東洲土著前來拜見李恪,李恪特別賜予國號金印,封大唐殷王。為什麽要封這麽一個王號?當年箕子朝鮮被衛滿朝鮮替代後,後人東渡,肯定有命大的到了東洲之地。箕子,可是殷商後人,所以封殷王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李象當然不會封殷王,李象封的是舒王。


    看著個頭隻比自己矮了一點的李象,李恪歎口氣道:“去室利佛逝不好嗎?那邊近,而且大唐在那有駐軍,你開國也容易。”


    李象靦腆了一下道:“孩兒想自己好好拚搏一番。”


    因為李承乾臨終讓李象對李恪以父事之,而且李恪給李象的待遇和李琨也沒什麽區別,所以在李象看來,李恪不是生父勝似生父了。


    “長大了,確實要飛出去看看。”李恪歎口氣,“但你小子也飛得太遠了!”


    “請父親成全!”李象大禮拜道。


    “安心去,媳婦孩子什麽的都不用操心,好好闖出一番事業,對得起為父的教導就行了。”李恪擺擺手道,“有什麽難處,就去找裴閣老等人問問,實在解決不了的,再來找為父吧。”


    “是,父親。”李象開心起來,“孩兒告退了。”


    “去吧。”


    看著歡欣鼓舞離開的李象,李恪抬頭看看天,不知不覺,孩子們都長大了啊,也都有了自己的主見了。


    就在這時,李欣走了過來。


    “見過伯父。”李欣見禮道。


    “你師父的葬禮準備的如何了?”李恪問道。


    李欣的師父就是李淳風和袁天罡,袁天罡在半年前過世,李淳風也在兩天前病逝。


    “一切都準備完畢了。”


    “你師父遺書裏說,你學得了他一身本事……”李恪定定看著李欣,“魏王弟當年才華橫溢,你小子小時候也是被阿耶娘親都誇讚過的……欽天監的監正,你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能不能壓住裏麵的大小官員,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哦,對了,太史局那邊你有空也過去看看。伯父沒記錯的話,你好像在經史子集上的造詣也頗深。”


    “是的,伯父。”李欣點頭,“父親說孩兒可繼承他之學問。”


    “你既然敢誇口,想必是有才學的。好了,伯父也就不考你了,去三省找於閣老,能不能拿到位置,就看他點不點頭了。”李恪正色道。


    “必不讓伯父失望!”李欣施了一個大禮,就告退了。


    李恪轉過身,抬頭看天:“大兄,四郎,你們的孩子,可都是成才了。”


    但是,很快李恪又頭疼起來了。


    李承乾和李泰子嗣……,李承乾是一個兒子四個女兒,李泰是兩個兒子八個女兒。關鍵是,這些孩子中,當時隻有李象和李欣的年紀是較大的,到了現在也都是成家立業了。


    其餘的,李承乾走的時候,四個女兒都是剛長牙沒多久,李泰除了李欣剩下的那些孩子,全都是貶到了封地後生的。到了現在,也都是剛剛長成沒多久,才是可以訂婚的年紀。


    李承乾的四個女兒,李恪也可以說是當親女兒看的,封號也都是正兒八經的公主號,和李恪的女兒一樣。但是李泰的女兒……嫡女給了郡主封號,庶女給了縣主。


    但王爵除了皇帝的子嗣外,非大功之臣不封。


    李象因為要去開國,所以才封了舒王。李欣現在的爵位是長沙縣子,不過以李欣在天文和經學上的造詣,爵位上來是遲早的事。畢竟李恪為了感念袁天罡和李淳風對於大唐科技事業的進步,以及曆法的製定,和孫思邈三人一起都給封了郡王。


    李象和李欣都已經成親,李象的王妃出身河東裴家,李欣的夫人是滎陽鄭家。現在,還得考慮一堆侄女外加一個侄子的婚事……


    果然,家事還是一如既往的讓人煩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影雲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影雲影並收藏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