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侃看著手裏的調令,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還好,自己還有再出頭的機會。


    陛下靖難,河北世家叛亂,渤海高家主家穩住了,但卻沒有拉住分支。結果就是,參與叛亂的分家除了幾個女眷逃出生天外,其餘盡數誅滅。然後,陛下的禁軍又扛著火槍推著大炮到了渤海,問渤海高家借兩樣東西:土地和人丁。


    因為渤海高家主家雖然沒有附從叛亂,但也沒有範陽盧家那樣的眼色,及時將土地人丁交了上去。


    當然,最後的結局是交了,不過,渤海高家進入仕途的子弟還是全都給連累了。


    自己在貞觀二十四年進入了左武衛當一個懷化大將軍,雖然隻是個有名無實的散官,但好歹還是挺好聽的。沒想到到了貞興七年,自己還是懷化大將軍,隻不過是到了地方禁軍,而且還是武散官,沒有職事官任命。


    直到今天,三軍大都督府來了調令,將自己調入了京畿禁軍,準備參與東征。


    將調令放入懷裏,高侃抬頭看天,兩行濁淚流下。


    另一邊,王孝傑也是喜不自勝,哈哈,他剛從國子監武院出來沒多久就能參與東征,太好了。這次可要好好表現一番,就算拿不到勳官,散官也要升個一兩級!


    ……


    東征的準備正在緩慢有序的進行著,兩儀殿裏,李恪正在招待袁天罡和李淳風。


    招待的原因嘛,也很簡單,李恪希望兩位大師多多培養些接班人。


    這兩位可是大唐最為優秀的天文學和數學人才啊!


    袁天罡和李淳風聽了李恪的邀請,想想後就同意了。之所以同意,就是李恪答應了他們多設觀星台的請求。


    袁天罡還好點,李淳風是一點不客氣,對著大唐地圖就點點點,說了一堆要設立觀星台的地點。


    李恪看了看,這位膽子真大,最北邊的觀星台已經設立到了北冰洋的冰蓋上,真的是不怕成為北極熊的餐點啊。最南邊的觀星台已經到了室利佛逝這個大唐藩屬國裏。最東邊的跑到了武藏國,最西邊的到了李元軌的波斯。


    隻能說,牛人。


    送走了心滿意足的袁天罡和李淳風,李恪也很是心滿意足。


    因為袁天罡和李淳風答應,會勸道門提供很多精通煉丹、數學等雜學的道士出來講學。


    這可都是數學化學人才啊,隻要慢慢培養下去,到了自己晚年,大唐的生物化來一個小爆發應該是可能的。


    除此之外,工坊那邊也出了好東西,那就是鏈條問題已經解決了。


    當然,目前能夠做出來的是那種大鏈條,一個鏈孔的大小可以和成人的大拇指相比。


    沒關係,有了零的突破就行。


    還有就是,大唐的商人還帶迴了拉丁字母。本來李恪沒怎麽上心的,但架不住有好事者研究啊。


    這研究來研究去,就有人聯係到了李泰曾經編纂的字典了。


    字母文字的一個優點是什麽?


    那就是學起來是比較快的,有利於掃盲。


    但缺點嗎?


    就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專屬名詞會越來越多,最後形成知識壁壘。


    準確來說,表音文字都有這缺點。


    但是,如果將字母作為注音來輔助學習表意文字……


    李恪承認,李泰編纂的字典對於大唐的文化事業是有大貢獻的,所以在英烈祠完成時,李泰也被放了進去。


    相比較現行的幾種注音法,字母注音法的便捷性那是真的好。


    更絕的是,那幫研究拉丁字母的,除了研究字母注音外,還研究了部首。


    然後,他們用了兩年時間,給一千多個字完成了字母注音和部首法的操作。


    李恪看著他們的初級成果,人是有點兒懵逼的,這已經是相當於前世李恪在新華書店裏買的小學生版本的新華字典了。因為這幾個家夥,連頁麵那玩意都設計出來了。


    牛逼。


    然後,李恪毫不猶豫地調撥錢糧,讓禮部多多派人協助這幾個家夥編纂新字典,哦這幾個研究拉丁字母的,就是禮部的低級官吏。為此,李恪直接厚賞,三人全都封了子爵。而且李恪還保證了,新字典編成之日,他們這些人都將授勳,且進爵兩級!


    為什麽李恪要這麽厚賞,因為李恪敢說,這本新字典完成後,對於大唐的掃盲運動,將推上一個新的台階。知識越是容易傳播,那麽就能傳播的越是廣泛;知識傳播的越是廣泛,那麽出人才的幾率就大大增加。


    那麽,世家培養的人才,對於李恪而言就是可有可無了。不像現在,世家出身的官員仍然占據了朝堂的大半位置。


    寒門短時間是真的難爭過他們,畢竟世家在知識儲備上的底蘊,不是寒門子弟短時間能超過的。


    質量難以閉上,李恪就隻能從數量上來拚幾率了。


    李恪當初也不是沒想過編纂字母字典,但是吧,太多的事物牽扯精力了,導致李恪經常想不起來。


    等李恪想起來後,李泰的字典事業又搞得風風火火……


    好不容易李恪當了皇帝,已經早就忘了字典這迴事了,直到幾個家夥研究出些成果送到了兩儀殿……


    再就是一點,大唐的印刷術不斷改進,雕版印刷機和活字印刷機都已經成功研製出來了,印刷速度和質量都大大提高。


    現在,已經不止是江南文學大興了。


    而且,江南時期李恪親自出手弄出來的小說什麽的,已經真的成了大唐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本分。


    隨著小說的興盛,說書評書行業也發達起來。除此以外,戲曲這個行當也發展起來了,像江南,竟然開始有專業的戲劇行當了。


    果然,人吃飽了,就要開始追求精神方麵的需求了。


    當然,詩詞歌賦更是興盛。


    比如說,滕王李元嬰的王府長史,一篇《滕王閣序》引得萬人稱頌,在長安洛陽杭州等地到處傳抄,以至於宣紙價格都翻了一倍!


    李恪看到《滕王閣序》的人物署名後,前世背誦的記憶猛地讓李恪抽搐了一下。


    初唐四傑的王勃!


    李恪長長唿出一口氣,不錯,照這發展的態勢,或許到了李琨登位時,大唐的文化事業將迎來鼎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影雲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影雲影並收藏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