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欽陵去找白瑪,祿東讚是知道的,但是,祿東讚卻沒想管。


    讚普對自己的不滿雖說還沒到人盡皆知的地步,但一些重要的官員還是心知肚明的。不過,自己的威勢仍在,還暫時壓得住。


    但是,隨著大唐懷柔政策的推進,往後的日子可就是難說了。


    吐蕃和大唐貿易最重要的五項:糧鐵茶鹽布,天竺商路隻能勉強解決糧食的需求,其餘四個是解決不了的。不是說天竺不產,而是雪山商路太難走,滿足糧食需求的話,其餘四項就別太指望了。


    雪山商路最大的麻煩,是除了泥婆羅外就沒有什麽中途補給點了。不像和大唐的商路,沿途的都有村落部落城鎮,商隊補給很容易。


    商隊要想走得遠,沿途是必須有補給點的。


    補給點不僅是給商隊補充飲水食物,商隊也會在補給點進行一部分交易,達到利潤的最大化。


    天竺人戰鬥力拉垮吐蕃人不是不知道,天竺土地物產豐富吐蕃人也不是不知道,但為什麽吐蕃人就是要死死的盯著關隴之地呢?


    原因也很簡單,天竺的富庶滿足不了吐蕃的擴張野心。


    天竺對於吐蕃最大的用處隻有兩個,一個是奴隸,一個是糧食。


    兵源?欽陵幾次擊敗天竺軍隊對天竺兵的評價是,隻要砍了他們領頭的,其餘的就是趕羊了。可以說,就算是當啦啦隊那樣的背景板,欽陵都不想要天竺兵。


    完全的負作用,基本別指望有什麽正反饋。


    反正泥婆羅兵比天竺兵能大得多。


    至於糧食?吐蕃是真的想要糧食,可問題是,如何大規模運糧迴吐蕃又是個問題。


    畢竟,那可是高高聳立的神山啊。


    況且,如果吐蕃重心轉移到天竺,那麽離富庶的絲綢之路那可就太遠了。


    祿東讚為什麽對隴西念念不忘,根源就是絲綢之路!


    打下了隴西,就切斷了大唐和西域的聯係,到時候,光是收商稅都能讓吐蕃賺得盆滿缽滿。這條路的財富,可不是一個天竺可以比的。


    除了財富外,打下了隴西後,再慢慢蠶食關隴,吐蕃,就不能入主中原嗎?!


    這是一個宏大的偉業。


    可惜,大唐的堡壘進擊政策,讓祿東讚的這個偉業成為了泡影。


    吐蕃不擅長攻城的這個缺點,麵對大唐特別修築的堡壘暴露無遺。


    一個小小的不到百人的堡壘,就能讓十萬吐蕃軍頓足不前。


    而且大唐選擇修築堡壘的地方極其毒辣,全是水草豐美的地方。吐蕃軍不打下這些堡壘,就別指望有好的安營紮寨的地方,以及別指望還有安全的後勤線。


    至於和唐軍原野陣戰,祿東讚一想起那次大戰,自己麾下戰死的那些大將……


    祿東讚都沒有膽氣和唐軍原野陣戰了,更遑論其餘的吐蕃貴族了。


    當年,年輕的吐蕃將領或許還有這種膽氣,比如祿東讚的兒子欽陵。


    ……


    唐璿身體繃得緊緊的,目光死死地盯著前方。陛下和少數臣子正在這裏打獵呢,可馬虎不得。


    唐璿做夢都沒想到,瀘定橋一戰,自己和活著的幾個兄弟,都直接進入了京畿禁軍,而戰死的兄弟,撫恤金直接按照京畿禁軍的規格來不說,還全都入了英烈祠。


    大唐軍隊的編製在李恪時期也進行了改革,分為什、隊、營、旅、軍四個級別,十人為一什,設什長一名;三到九什為一隊,設隊長一名,副隊三人;九隊為一營,設營正一名,副營正三名;三營為一旅,設旅率一名副旅率三名(由營正兼任;旅以上是軍,由若幹旅或者旅營隊混編,一般設大將軍或將軍一名,司馬、長史若幹。


    軍這個編製,大將軍或將軍並不管日常事務,而是由司馬、長史管日常事務。


    大唐的編製中,什、對、營、旅、軍主要是統計作戰兵員的,像軍醫、工兵這些不直接參與作戰的,一般是另外算的,所以大唐一個旅,如果隻算作戰人員一般最多是兩千八百人。但是算上非作戰的,輕易破三千。


    就拿以紀念瀘定橋大戰設立的瀘定軍這個編製來說,包含一個步兵旅、一個炮兵隊和一個騎兵隊,步兵旅全軍三千餘人,炮兵隊和騎兵隊都是近百人的編製。


    因為瀘定軍改製,唐璿的級別是不夠統領這支部隊的。畢竟,邊軍是邊軍,禁軍是禁軍,邊軍一個小官都有可能出現萬把號的麾下,但是禁軍的編製是極其嚴格的,那是真一個蘿卜一個坑,看功勳和資曆看得死死的。


    在禁軍中升遷:要麽立功,要麽慢慢熬資曆。


    當然,還有一條路,就是考國子監武院。唐璿已經暗暗下定了決心,在京畿進軍中再熬兩年,如果這兩年裏沒什麽戰事的話,就去參加武院的考試。


    “才八隻野雞六隻兔子,唉,朕的手生了很多啊。”李恪很是遺憾道。


    薛禮看著騎兵去處理一頭野羊,笑著道:“陛下,您這是蒙誰呢?這些野雞兔子哪隻不是都盯著眼睛去射殺的,難度可比我們這些羊啊狼啊大多了好吧!”


    尉遲寶林笑著接話道:“現在難得有閑暇時期,還是好好快活快活。”


    “就是就是。”王方翼已經開始在調製調料了,“想當年在江南,陛下的烤兔子可是一絕,可算是又盼到了啊。”


    “仲翔,你是別的不惦記,就惦記朕這一手烤兔子的手藝吧,啊?”李恪打趣道。


    “難得一迴,可不就惦記上了嗎!”


    “哈哈哈……”眾人都大笑起來。


    很快,一座座篝火點燃,處理好的兔子、羊、野豬、野雞也都上了烤架。


    “陛下,拖著老臣等來這田野打獵,可不是為了就吃吃兔子野雞什麽的吧?”裴宣機樂嗬嗬道。


    “當然不是,有些事不想在太多人麵前說,就想和你們說一說了。”李恪認真烤著幾隻兔子,“新羅和百濟,又打起來來了!”


    “誰挑起的頭啊?”王方翼奇怪地道,“別是百濟起的頭吧?”


    李恪愣了下,這個王方翼,神算啊。


    見李恪這神態,王方翼臉色緊了緊道:“陛下,臣說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影雲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影雲影並收藏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