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談妥(上)
開局我爹是皇帝,江山隻有一座城 作者:動物園巨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無不可!隻要貴方足夠誠心,那我大乾沒什麽不能賣的。
不知英國公可知我大乾交易所?”
“有所耳聞。”英國公點點頭。
“嗬嗬,這交易所內有一支股票名曰大乾軍工,而交易所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交易集市。
既然能上交易所,自然這每一支股票背後所代表之物,也是需要盈利的。
既然要盈利,自然也是可以買賣的。
賣給誰不是賣?朕總不能賣給大淵人吧?
朕與大燕關係更好,距離更近,何須舍近求遠呢?”
趙銘這一番話有理有據,看起來挑不出毛病。
但一旁的柳文和急了,怎麽聊著聊著,不僅要給大燕送銀子,還要給大燕買賣那等神兵利器了?
“陛下,不可!萬萬不可啊!
此等火器乃是我大乾鎮國利器,豈能輕易賣給偽燕。
此乃養虎為患之策也!”
柳文和麵色焦急的勸說。
陛下這些想法,之前可從未提及過啊。
自己不按劇本走,陛下您怎麽也不按劇本走?
看到柳文和開始反駁,英國公心中暗自焦急,就欲要爭辯。
然而趙銘卻是大手一揮。
“好了,此事朕自有決斷,既然英國公已經同意了,那這件事也就好辦了。
明日朕就會讓人給英國公送去二十萬兩的大乾鈔票。
期間英國公可以在我大乾境內任意采購物資,至於火器之物則需要等候一段時日。
想來英國公隻是先來洽談一下,之後還會有人更一步接洽吧?”
“自然!”
英國公趕忙點頭。
這次談判成果這麽大,那肯定不會隻是一次,接下來勢必還會有多次談判。
這可能要涉及更細節的東西。
“如此便好,那我等可以商議接下來的初步和談之事如何?”
“自然自然!”
英國公哪有什麽意見,現在他巴不得這談判能盡快促成。
隻要能保證大乾這邊能夠提供火器,那陛下那邊他有很大概率為其說服。
隻要大乾不提出太過分的要求,那都可以答應。
於是接下來這一談就談了足足一個一個時辰,旁邊還有書吏進行記錄。
談判的內容無非就是幾點。
其一,大乾在名義上歸屬於大燕,也就是說私下大乾不是國家,而是一個王侯的領地。
當然這點僅僅局限於私下,並不具備什麽約束作用。
並且大燕不能派遣官員在大乾摻和任何政務。
不過對此英國公有些難辦,經過一番據理力爭,趙銘算是勉強同意。
可以允許大燕派遣數百名的官員以及侍從護衛團隊來大乾進駐。
除了在使館和大乾各大城鎮中可以活動之外,不得參與大乾的任何政務,也不能無故打聽大乾的機密,如有發現,一切按大乾律定罪。
其二,自然就是賠償問題了。
對此的表述當然不是賠償,而是大燕皇帝身為帝王對趙銘這個郡王的賞賜。
其中就有之前英國公最初許諾的那些美女金銀布匹之物,除此之外就是百萬人口,以及二十萬石糧食。
另外因為這次談判愉快,英國公還做主,答應了允許額外再補貼五萬斤的鹽鐵。
後麵的這些就是小恩小惠了。
趙銘倒是還想索要一些戰馬,不過英國公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
原因很簡單,本來播州作為大燕為數不多的養馬地,如今就已經淪陷大乾之手。
現在大燕自己的馬匹都不夠用,哪還有多餘的贈送。
不過馬匹沒有要到,倒是索要了一些匠人。
英國公保證那百萬人口之中,必然有五千人是匠戶。
如此趙銘方才作罷。
這其三,也就是大乾對大燕的一些迴饋了。
第一點就是那二十萬鈔票的先付款,另外還須采購兩百萬兩大乾鈔票的糧草。
因為眼下市價糧食昂貴,故而哪怕是兩百萬兩巨款的糧食,這換算下來,也就能買五十萬石的糧食。
加上前麵先付款的二十萬兩款項,以及大燕賠付的二十萬石糧食。
總計大概能有個將近七十多萬石糧食。
倒也足夠大乾用一陣子了,現在趙銘的想法很簡單。
百萬人口他要接受,這糧食他也要。
隻要能成功明年秋收,那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目前大乾已經在逐步吸收消化西南道絕大多數土地。
但有一個難題,那就是人口嚴重不足。
經過接連的天災人禍,西南道的人口已經隻是原先的五分之一。
大量人口缺失,雖然的確緩解了西南道的糧食危機。
可是大量耕地也處於拋荒狀態,加之目前大乾各地建設都要用人,這可用於耕地的人手就更不足了。
從後世而來的趙銘很清楚,工業也是要建立在人口的基礎之上。
人口都不足還發展什麽工業,那無非就是一群人在玩泥巴罷了。
除了這些,大乾還許諾,第二批使團過來時,可以進一步洽談火器出售之事。
並且會在大乾鎮雄關一帶開辦一個通商口,也就是一個坊市。
大燕的商賈隻要遵守本地規矩都能在此自由買賣。
另外如若在鎮雄關坊市待夠十日,那便可以前往大乾京師以及沿途諸多城鎮進行商貿往來。
意思就是,隻要在鎮雄關稍加驗證,感覺你這人比較安穩踏實。
那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經商權限,甚至可以在大乾境內商貿自由。
甚至大乾也許諾對其的商稅一切按照本國的商稅一致,不會搞特殊對待。
總之對商貿趙銘是各種鼓勵,就不怕大燕的商人來,反而怕你們不來。
對此英國公覺得沒什麽意見,而且這在他看來反而是大好事。
畢竟大燕也算是商貿繁華的國家,這麽些年來,如若不是發達的商貿持續不斷的為朝廷輸血,朝廷現在隻怕早就揭不開鍋了。
於是他快快樂樂的簽下了文書,一式兩份,而這僅僅隻是第一次的洽談簽訂,之後第二波這使團過來,還會簽訂更細致的契約。
並且第二波使團過來,還會帶來他們大燕皇帝的聖旨,以及對趙銘這位郡王的冊封,乃至印璽等諸多之物。
那些就是後話了。
不知英國公可知我大乾交易所?”
“有所耳聞。”英國公點點頭。
“嗬嗬,這交易所內有一支股票名曰大乾軍工,而交易所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交易集市。
既然能上交易所,自然這每一支股票背後所代表之物,也是需要盈利的。
既然要盈利,自然也是可以買賣的。
賣給誰不是賣?朕總不能賣給大淵人吧?
朕與大燕關係更好,距離更近,何須舍近求遠呢?”
趙銘這一番話有理有據,看起來挑不出毛病。
但一旁的柳文和急了,怎麽聊著聊著,不僅要給大燕送銀子,還要給大燕買賣那等神兵利器了?
“陛下,不可!萬萬不可啊!
此等火器乃是我大乾鎮國利器,豈能輕易賣給偽燕。
此乃養虎為患之策也!”
柳文和麵色焦急的勸說。
陛下這些想法,之前可從未提及過啊。
自己不按劇本走,陛下您怎麽也不按劇本走?
看到柳文和開始反駁,英國公心中暗自焦急,就欲要爭辯。
然而趙銘卻是大手一揮。
“好了,此事朕自有決斷,既然英國公已經同意了,那這件事也就好辦了。
明日朕就會讓人給英國公送去二十萬兩的大乾鈔票。
期間英國公可以在我大乾境內任意采購物資,至於火器之物則需要等候一段時日。
想來英國公隻是先來洽談一下,之後還會有人更一步接洽吧?”
“自然!”
英國公趕忙點頭。
這次談判成果這麽大,那肯定不會隻是一次,接下來勢必還會有多次談判。
這可能要涉及更細節的東西。
“如此便好,那我等可以商議接下來的初步和談之事如何?”
“自然自然!”
英國公哪有什麽意見,現在他巴不得這談判能盡快促成。
隻要能保證大乾這邊能夠提供火器,那陛下那邊他有很大概率為其說服。
隻要大乾不提出太過分的要求,那都可以答應。
於是接下來這一談就談了足足一個一個時辰,旁邊還有書吏進行記錄。
談判的內容無非就是幾點。
其一,大乾在名義上歸屬於大燕,也就是說私下大乾不是國家,而是一個王侯的領地。
當然這點僅僅局限於私下,並不具備什麽約束作用。
並且大燕不能派遣官員在大乾摻和任何政務。
不過對此英國公有些難辦,經過一番據理力爭,趙銘算是勉強同意。
可以允許大燕派遣數百名的官員以及侍從護衛團隊來大乾進駐。
除了在使館和大乾各大城鎮中可以活動之外,不得參與大乾的任何政務,也不能無故打聽大乾的機密,如有發現,一切按大乾律定罪。
其二,自然就是賠償問題了。
對此的表述當然不是賠償,而是大燕皇帝身為帝王對趙銘這個郡王的賞賜。
其中就有之前英國公最初許諾的那些美女金銀布匹之物,除此之外就是百萬人口,以及二十萬石糧食。
另外因為這次談判愉快,英國公還做主,答應了允許額外再補貼五萬斤的鹽鐵。
後麵的這些就是小恩小惠了。
趙銘倒是還想索要一些戰馬,不過英國公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
原因很簡單,本來播州作為大燕為數不多的養馬地,如今就已經淪陷大乾之手。
現在大燕自己的馬匹都不夠用,哪還有多餘的贈送。
不過馬匹沒有要到,倒是索要了一些匠人。
英國公保證那百萬人口之中,必然有五千人是匠戶。
如此趙銘方才作罷。
這其三,也就是大乾對大燕的一些迴饋了。
第一點就是那二十萬鈔票的先付款,另外還須采購兩百萬兩大乾鈔票的糧草。
因為眼下市價糧食昂貴,故而哪怕是兩百萬兩巨款的糧食,這換算下來,也就能買五十萬石的糧食。
加上前麵先付款的二十萬兩款項,以及大燕賠付的二十萬石糧食。
總計大概能有個將近七十多萬石糧食。
倒也足夠大乾用一陣子了,現在趙銘的想法很簡單。
百萬人口他要接受,這糧食他也要。
隻要能成功明年秋收,那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目前大乾已經在逐步吸收消化西南道絕大多數土地。
但有一個難題,那就是人口嚴重不足。
經過接連的天災人禍,西南道的人口已經隻是原先的五分之一。
大量人口缺失,雖然的確緩解了西南道的糧食危機。
可是大量耕地也處於拋荒狀態,加之目前大乾各地建設都要用人,這可用於耕地的人手就更不足了。
從後世而來的趙銘很清楚,工業也是要建立在人口的基礎之上。
人口都不足還發展什麽工業,那無非就是一群人在玩泥巴罷了。
除了這些,大乾還許諾,第二批使團過來時,可以進一步洽談火器出售之事。
並且會在大乾鎮雄關一帶開辦一個通商口,也就是一個坊市。
大燕的商賈隻要遵守本地規矩都能在此自由買賣。
另外如若在鎮雄關坊市待夠十日,那便可以前往大乾京師以及沿途諸多城鎮進行商貿往來。
意思就是,隻要在鎮雄關稍加驗證,感覺你這人比較安穩踏實。
那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經商權限,甚至可以在大乾境內商貿自由。
甚至大乾也許諾對其的商稅一切按照本國的商稅一致,不會搞特殊對待。
總之對商貿趙銘是各種鼓勵,就不怕大燕的商人來,反而怕你們不來。
對此英國公覺得沒什麽意見,而且這在他看來反而是大好事。
畢竟大燕也算是商貿繁華的國家,這麽些年來,如若不是發達的商貿持續不斷的為朝廷輸血,朝廷現在隻怕早就揭不開鍋了。
於是他快快樂樂的簽下了文書,一式兩份,而這僅僅隻是第一次的洽談簽訂,之後第二波這使團過來,還會簽訂更細致的契約。
並且第二波使團過來,還會帶來他們大燕皇帝的聖旨,以及對趙銘這位郡王的冊封,乃至印璽等諸多之物。
那些就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