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的命令,落在皇宮之中,隻是輕飄飄的幾句話而已。


    但是隨著幾個翰林,把這些命令抄寫成聖旨,傳出宮去。


    這就成了大明朝廷的意誌。


    好比山頂上落下的雪球,一開始隻是拳頭大小。


    但等它滾到山腳,已經成了一場雪崩。


    京營。


    七萬多士卒聽說朝廷要征發他們出戰,倒也沒有什麽反對之聲。


    “額們吃了皇爺大半年的飯,這下總算是要上陣了。”


    “就是不知道,這建奴到底厲不厲害?”


    “額聽人說,這建奴可是厲害得緊,幾年前還把咱們大明,給打的大敗呢!”


    立刻就有人搖頭。


    “別說屁話!那都多少年前的老黃曆了?”


    “額跟你說,自從咱們皇爺登基之後,咱們大明麵對建奴,那可還沒輸過呢!”


    其他士卒聽後倒也點頭。


    這畢竟也是事實,沒有什麽可反對的。


    但他們不久前,畢竟也還是普通百姓。


    真讓他們上陣殺敵,難免也有些緊張。


    “哎,指望建奴少一些吧。”


    京營士卒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出京趕赴前線。


    但他們出發之前,李若璉卻又當眾宣布了一個消息。


    “諸位將士,陛下新下了聖旨。”


    “這次去遼東作戰,但凡是立功之人,朝廷都不吝賞賜!”


    李若璉話音剛落,就有人開口問道:“將軍,是啥賞賜啊?”


    這也不是李若璉治軍不嚴,而是他早早安排了人。


    讓此人跟自己一唱一和。


    他笑著點頭,順著這個話茬說道:“這次陛下可真是下了血本!”


    果然,他這麽一說,在場將士真的被勾起好奇心,眼巴巴地看著李若璉。


    想要看看這所謂的血本,到底是什麽。


    李若璉大笑道:“諸位將士,你們還記得去年的時候,跟著本將軍南下的事情吧?”


    眾將士連忙點頭,但心中卻更加急躁:“李將軍你別東拉西扯了,趕緊說正經事吧。”


    “這賞賜到底是啥啊?”


    似乎看出他們的焦急,李若璉這才真正說了起來。


    “其實本將也不是繞圈子。”


    “這次陛下給的賞賜,就落在江南。”


    “江南?”眾人一臉疑惑,但很快就有人想到了什麽,“莫非是……”


    李若璉點頭。


    “沒錯!就是上次本將軍,在江南查抄出來的士紳隱田!”


    將士們聽後,眼睛都紅了。


    “將軍,此話當真?”


    “真要給額們分地?”


    李若璉擺手道:“不是分地!而是對有功之人進行賞賜!”


    “陛下已經說了,這次出征遼東,凡是立下大功的,朝廷都直接賞給江南水田,一人五十畝!”


    “另外陛下還擔心江南的水田不夠,又從湖廣一帶調撥了一百多萬畝良田作為補充。”


    其實那湖廣的良田,都是咱們福王友情“讚助”的。


    但是這些京營將士卻不知道。


    他們還真以為是朱由檢這位皇帝老子,對他們掏心掏肺。


    這仗還沒打,就先給他們湊齊了賞賜。


    “陛下萬歲啊!”


    此前他們已經喊了無數次皇帝萬歲。


    但這一次,可是真情實感,毫無半分虛假。


    這幫西北的前流民們,是最知道土地的重要性。


    尤其是稀罕江南的水田。


    那可是田地啊!


    “碰上這樣的皇帝,咱們真是走了幾輩子的運道!”


    不少人頓時摩拳擦掌,再也不說什麽“希望建奴人數少些”之類的話了。


    反而是擔心建奴人數太少,不夠他們立功。


    到時候分不到江南的水田,那豈不是要後悔一輩子?


    “走走走,這就出發!”


    “把建奴殺個幹淨!”


    不過幾句話的功夫,京營的士氣,就高到極點。


    要是建奴突然出現在他們眼前,他們估計就是用牙咬,也要咬下幾塊肉來。


    遠處的一座塔樓上,朱由檢正拿著單筒望遠鏡,看著這邊的情況。


    這望遠鏡也是不久前,朱由檢根據高青雲說的原理,讓西洋匠人趕製的。


    遠比此時普通的望遠鏡,要強出許多。


    朱由檢看著那些興奮至極的士卒,也有些激動。


    他對著身後的王承恩說道:“朕現在算是知道,當年太祖皇帝是如何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的了!”


    “朕給那些士卒的賞賜,也就跟太祖當年給衛所兵開出的賞格差不多。”


    “朕這區區七萬多士卒,就已經是如此強盛。”


    “太祖當年有數十萬衛所兵,也難怪能一掃六合了!”


    王承恩一邊笑著點頭,一邊在心裏吐槽:


    “這話雖然沒錯,但太祖爺那幾十萬衛所兵,在他老人家死後沒幾年,就讓成祖爺殺了大半。”


    “後來又在土木堡送了個幹淨。”


    “這出征之前,皇爺說這話,好像也有些不太吉利。”


    但他當然不敢說出心中所想,隻好轉換話題。


    “皇爺,這京營當然是對您忠誠不二。”


    “但是遼東那邊,好像就有些問題了。”


    說著,王承恩看向旁邊的駱養性。


    駱養性連忙點頭。


    “陛下,王公公說的不錯,遼東那邊,確實有些微詞。”


    說著,他從懷中掏出奏折,遞到了朱由檢的麵前。


    朱由檢擺手道:“朕懶得看了,你給朕說說吧。”


    駱養性隻好開口解釋起來。


    “陛下,這寧錦一帶的守軍,是不想隻管守城。”


    “他們大多本就是遼東出身,跟建奴有血海深仇,此時眼見著朝廷占了上風。”


    “那自然是想找建奴報仇,也好返迴老家。”


    朱由檢點了點頭:“這也是人之常情。”


    “等朕迴宮後,就跟兵部議一議,從寧錦守軍中抽出數千人,讓他們也跟著進軍。”


    “也好全了他們的心意。”


    “還有其他事情嘛?”


    駱養性連忙又點頭。


    “確實還有。”


    “這另一件事情嘛,就是山海關那邊。”


    “這關寧鐵騎,貌似是不太願意動地方。”


    朱由檢冷笑道:“嗬嗬,吳襄這老狐狸,又要跟朕耍什麽心機?”


    “駱養性,你這就給他傳旨,就說他這次要麽聽命,跟著大軍出征,要麽朕就當他是造反。”


    “京營先帶著意大利炮,把他的山海關給轟了,然後再去打建奴!”


    這話自然是威脅。


    實際上吳襄就算想造反,此時也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更何況他本就沒有反心。


    所謂不願意動地方,其實就是跟朝廷討價還價,希望能多要些銀子做開撥費罷了。


    駱養性拱手道:“臣這就去傳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我成了崇禎的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景致佳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景致佳人並收藏穿越大明,我成了崇禎的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