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京情況到底如何了?”


    錢謙益站在江華島上,急切地望著東方,對著剛迴來的錦衣衛開口問了起來。


    那錦衣衛倒也不敢怠慢,連忙說道:


    “迴稟大人,據我們打聽到的消息,那建奴已經向北退走十餘裏,沒有再繼續進攻漢京。”


    “隻是建奴雖然撤兵,但是撒在外邊的探馬還有許多。”


    “而且一個個跟瘋了一樣,簡直是不眠不休,就是晚上也在四處探查。”


    “所以我們也沒機會進城,去跟城裏的袁大人搭上話。”


    錢謙益聽後倒是鬆了口氣。


    “退兵了就好,看樣子這漢京還能堅守數日。”


    “如此一來,這責任就不是本官的了。”


    到了這時候,他已經不想著立功的事情了,隻想把眼下這麻煩給對付過去。


    在他看來,建奴雖說退兵,但這漢京又不可能一直堅守下去。


    隻要時間長了,早晚還是要被攻破城池。


    隻要這漢京丟了,那他錢謙益就不可能全身而退。


    “到時候周延儒那混蛋,肯定要在背後給我挖坑!”


    錢謙益眼珠一轉,對周圍的人下了命令。


    “本官這就迴去寫一封奏折,請陛下再派兵馬來高麗,替袁大人解圍。”


    “另外寧遠那邊,或許也可以出兵遼東,騷擾建奴的後方。”


    他此時根本不管朱由檢有什麽謀算,隻想著給自己解套。


    奏折寫完之後,錢謙益命人用快船將它送迴京城。


    朱由檢看見這奏折,眉頭立刻緊鎖起來。


    “這錢謙益也是個廢物!那袁崇煥也是個廢物!”


    “前幾日不是還說前方打了場勝仗嗎?”


    “怎麽一轉眼,就又是建奴大舉南下,把袁崇煥他們給圍困起來了?”


    朱由檢重重拍了下桌子。


    “真是氣死朕了!”


    王承恩站在一旁,他看見皇帝氣成這個樣子,連忙走過去小心勸道:


    “陛下,您也別太生氣了,這漢京未必就會出什麽事情。”


    “那畢竟也是高麗的王城,而且袁大人他過去,不還以擅長守城聞名嗎?”


    “說不定這漢京,就是第二個寧遠呢。”


    朱由檢被他勸了幾句之後,心情倒也好了些。


    “你說的也有些道理。”


    “哎,隻是心裏還是有些放不下。”


    “早知如此,朕當初就不該管高麗的事情,就該按原計劃行事!”


    此時朱由檢明顯有些後悔了。


    他麵前站著的幾位大臣,連忙說道:“陛下,臣等有罪。”


    “是臣等沒有勸陛下收迴成命,實在是耽誤了軍國大事啊。”


    要是換做曆史上的朱由檢,絕對就順水推舟,把這黑鍋扔出去了。


    但現在的朱由檢可沒有那麽天真。


    他可是知道,做一個好皇帝,別的還在其次,但這主動背鍋的擔當,那是一定要有的。


    如果你連黑鍋都不肯背,誰又肯為你去送死?


    朱由檢心中歎道:“高師傅可是告訴過我這個道理,我可不能重蹈覆轍。”


    他揮了揮手。


    “諸位愛卿都起來吧,這事情都是朕乾綱獨斷,跟你們沒有關係。”


    “現在當務之急,還是怎麽解漢京之圍。”


    朱由檢令王承恩拿來了高麗地圖,掛在禦書房中央。


    然後走到近前,沉聲問道:“諸位大人有什麽高見嗎?”


    “還是真要讓新京營出動,在遼東搞出些動靜?”


    這高麗地圖,還是幾十年前倭國入侵時,萬曆皇帝命兵部所畫。


    幾十年過去,這地圖都褪色了,但是高麗那邊卻又亂了起來。


    朱由檢看著地圖,想起高青雲跟他說過的後世某些事情,突然歎氣:“這高麗還真是個麻煩!”


    諸位大臣不知道後世的事情,隻當皇帝是在感慨當年的萬曆三大征。


    於是紛紛開口道:“陛下,這高麗畢竟是我大明第一藩屬,曆來恭順,總不能不管的。”


    朱由檢胡亂說道:“這道理朕自然是懂的……罷了,你們先議一議,接下來該怎麽辦吧。”


    正在這時,李若璉和秦良玉也聞訊趕來。


    他們剛要行禮,就被朱由檢打斷。


    “行了,不必多禮,二位將軍,你們先看看當下的情況吧。”


    兩人聽其他人解說完情況之後,也都低頭沉思起來。


    片刻後,秦良玉第一個開口。


    她深吸一口,目光炯炯:


    “陛下,此時乃是一舉平定建奴的絕佳機會!”


    且不說那些大臣,就是李若璉聽後,也微微皺眉。


    他起身道:“秦將軍,您這話從何說起?”


    “京營新軍才剛剛訓練半年,還不敢說穩贏建奴。”


    “此時大舉東征,完全就是豪賭!”


    他年紀比秦良玉小得多,但這時反而更保守。


    “高麗多年來曆經戰亂,早已經是民不聊生。”


    “建奴就算占據高麗,也不會增強太多國力,甚至可能深陷高麗的泥潭。”


    “隻要稍稍等上兩年,等新軍練成,等那些洋人的火槍大炮都製造完畢。”


    “到時候再發兵攻打建奴,才叫十拿九穩!”


    朱由檢聽後微微點頭,這本就是他心中的既定方略。


    不過他也有些好奇。


    這個方略,他也早就告訴過秦良玉,秦良玉當時也是支持的。


    那剛才這位女將,為何又要建議朝廷立刻就東征?


    他看向秦良玉,用目光示意她做出解釋。


    秦良玉先是拱手行禮,隨後才有些低沉地開口:


    “陛下,諸位大人,我秦良玉雖然隻是一介武夫,而且還是個女人,但我也素來關注朝廷大事。”


    “近些年來,我大明天災不斷,雖然當今陛下登基後刷新吏治,算是有了些改善。”


    “但各地的災情卻沒有緩解多少。”


    “朝廷能早一天滅掉建奴,就能早一日節省下無數開支,就能早一日停了遼餉。”


    “甚至就能早一日裁撤九邊。”


    “所以末將才建議陛下趁此機會,平滅建奴!”


    原來秦良玉小時候雖然沒讀過太多的書,但也知道這國家的國運,可不一定總是一帆風順的。


    今天還是局勢大好,說不定幾年之後急轉直下。


    現在大明確實是在一天天好起來,但誰敢說明日會不會突然來一場大洪水,或者出個超級反賊,攪得天下不寧?


    所以在她看來,這建奴還真是早滅早好。


    朱由檢聽了這番解釋,也陷入了沉思。


    他早跟高青雲打聽過了,大明未來幾年,確實還有不少災情。


    雖然他提前知道了這些,可以早做準備,但誰也不敢保證就能萬無一失。


    而且反賊的事情,也不是那麽保險的。


    “高師傅可是跟我說過,這曆史有個什麽……蝴蝶效應。”


    “我雖然把李自成他們都拉入宮中,讓他們拜高師傅為師。”


    “但是沒了李自成,會不會又有張自成、王自成?”


    “百姓的日子沒有變好,這大明就是坐在幹柴之上,隨時可能化作灰燼。”


    “至於那點起火星的人到底是誰,這反而不重要了。”


    想到這裏,朱由檢也心動起來。


    他對其他大臣問道:“你們怎麽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我成了崇禎的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景致佳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景致佳人並收藏穿越大明,我成了崇禎的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