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林妹妹來啦
紅樓:撿到一隻林黛玉 作者:喜歡喝豆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外奔波了一整日,臨近夕陽,嶽淩還是趕迴了沈家。
晨時的瓢潑大雨,如今早已停了,留下的隻有滿目瘡痍。
稻田被浸泡,積水難消,沿街到處都有衣衫襤褸的百姓,或是挖溝排水,或是在撈著洪水中衝出來的物件。
嶽淩看得真是心痛,曾幾何時他到滄州城時,就是滿目瘡痍,經過幾載的努力,才讓滄州有了今日的興盛,成了京城南下第一府,是為京畿的南大門。
而如今初到蘇州,又經曆了這等事,更是讓人難辦。
今年蘇州的收成沒了,災情能遏製住已是難得,可耽擱了一年甚至幾年的賦稅,實在也難以交差。
嶽淩暗歎口氣後,繼續快馬揚鞭,趕往城內。
入了沈家宅院,就見其中往來護院比平日更加頻繁,似是在站崗放哨一樣,防備外人。
這立即讓嶽淩警覺起來,不由得多往堂上望了幾眼,暗暗道:“沈家來了什麽人?”
護院頭子見是嶽淩走了迴來,主動迎上前問候道:“今日家主在堂上待客,還望柳兄弟莫要在院裏隨意走動,否則吾等也不好交差。”
說著,護院頭子就要來接馬韁。
嶽淩沒有打草驚蛇的多嘴問是誰來,默默點了點頭,但也沒將馬韁遞過去。
“你要在這裏看守,我自送去馬廄就好。”
護院頭子拱了拱手,“柳兄弟能體諒吾等,實在感激不盡。”
再不多話,嶽淩牽著馬匹離開,靠近馬廄的時候,便見得一匹棗紅色的寶馬,四蹄烏黑發亮,儼然不是一般人家的坐騎。
對來客的身份,嶽淩心裏已有了幾分懷疑,但還是先迴到了他同香菱居住的小院內。
“相公你迴來了?”
見到進門來的嶽淩,香菱忙上前為其解著身上避雨的鬥笠,麵上稍有了些喜色。
嶽淩卻一眼看出了香菱眉間的陰鬱,小丫頭的心事不好藏。
“怎麽了,今日遇見了什麽事,讓你不高興了?”
香菱眉眼一耷,輕抿了下嘴角道:“都被相公料中了,姨父他果真是在為徐家做事。不過,因為城外有漕幫在賑濟,田也沒賣出去多少。”
香菱心地純善,得知自己的親族竟在助紂為虐,心裏頗不好受,就好似那些壞事是她自己做的一樣。
再看盤子裏的糕點蜜餞,如同夾在著別人的骨血一樣,讓她無法下咽。
如此一來,香菱怎還會有好臉色。
香菱輕歎了口氣,與嶽淩道:“相公,你帶我走吧,我不想繼續住在這裏了。”
嶽淩有些訝異,問道:“近來你和你娘親相處的不是不錯嗎?就這麽走了,你舍得嗎?”
香菱哽咽道:“娘親她不會願意跟我走的,而且,我還得仰仗相公過活呢,再帶著娘親,那就更不像話了。”
“若是如此,還不知房裏的姊妹會如何看待我。”
嶽淩倒是不介意香菱的母親也來投奔,幾番相處,那婦人也是如同香菱的性子一樣,柔柔弱弱的沒個主見。
要是像香菱姨母的那個性格,嶽淩當然不會容忍出現在他的府邸上。
“眼下倒也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我在蘇州還要再待一段時間,未見得會比在滄州短多少。你既然不願居住在沈家了,那我們便先搬出城裏住。”
“待我的身份能見光之後,再接你母親來團聚。等到那時,你母親的去留,就讓她自己來定吧。”
香菱內心大為感動,她知道嶽淩對她好,卻沒想過對她這樣好,事事都為她考慮的周全。
香菱撲在嶽淩的懷中,仰著頭,一雙水盈盈的眸子望著嶽淩,一時卻不知如何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遂漲紅了臉。
嶽淩揉了揉香菱的腦袋,安撫道:“好好,不在這一時的。當下近夜了,我們先出城再說。”
聽了嶽淩的話,反倒是輪到香菱驚訝了,“今晚就走?”
嶽淩頷首道:“沈家如今來人,我看來的除了徐家的人也不會有別人了。以改兼賑的法子推行不下去,他們不會坐以待斃的,肯定還會想別的詭計。”
“不單單是為了你,我也有些擔心外麵的事。”
香菱心裏的暖意不減,乖巧的從嶽淩懷裏掙脫出來,往一旁收拾起行李來。
“聽相公的,我們今晚就走。”
……
沈家正堂上,
正如嶽淩所料,沈逸書接待的非是旁人,正是徐耀祖的兒子徐浪。
來人衣冠楚楚,相貌非凡,一襲月白色的長衫用銀線勾勒紋飾十分華貴,皮膚白皙,是整日養尊處優才有的嬌貴。
“徐家大少,不知今日造訪是何事?”
沈逸書對少年十分客氣,屈尊降貴,將少年迎到堂上來居中正坐。
徐浪麵上笑著,如同一隻笑麵虎,與他的老子如出一轍,“沈伯父客道了,今日我不過做個傳聲的。”
沈逸書神色一凜,當知是徐耀祖又有差遣了。
“請講。”
徐浪歎道:“想必伯父已經料到了,就是為了購買這吳縣稻田的事。原本計劃的周密,卻不想突然出了漕幫這個變數。”
“幾位大人商討過之後,一致決定不可半途而廢,誰擋路了,便要再除掉誰。”
“伯父,咱們都沒有迴頭路能走了。”
沈逸書眉間微挑,心下更是有些慌亂。
年紀輕輕的徐浪,竟然還給他做起了心理鋪墊,這該要說出多麽駭人的計劃來。
“如今擋路的隻有漕幫,莫不是要將漕幫……”
沈逸書試探著猜測著,就見徐浪連連點頭,“正是如此,既然伯父心裏清楚就好。需咱們的人配合著官府的人一同將漕幫的糧燒了,這樣他們沒了糧,我們的事自然成了。”
縱火燒倉的罪名可不輕,更有漕幫數以萬計的糧食,一經發現,量刑到斬首是必然的事。
若讓沈逸書單獨操持此事,他是萬萬不敢的,隻是如今官府也是自己的人,誰人會來查罪名呢?
沈逸書沉吟良久,按捺住發顫的手臂,最終沉沉歎出口氣來。
徐浪繼續道:“伯父,待事成之後,可以打著織造局的名義買田,如此鄉親們也更放心。”
沈逸書還沉浸在“火龍燒倉”的震撼當中,未理會徐浪後麵的話,場上一時沉寂。
片刻之後,有護院在外叩門道:“老爺,出了些小事。”
沈逸書正理了下衣衫,正襟危坐起來,“進來說吧。”
護院進門,先與徐浪行了一禮,再與上方的沈逸書說道:“在小院獨居的柳公子和甄姑娘收拾行囊出城去了。說是蘇州遭災,便也不在此地給主家添麻煩,日後再來叨擾,如今先往西走去尋甄姑娘的父親了。”
沈逸書眉頭微皺,“怎得這個時辰了還出城,沈家再如何能欠了他們兩人的吃穿不成?”
這不辭而別的作風,讓沈逸書略有不喜,但人已走了又無可奈何。
“將事情和房裏的太太,姨太太知會一聲吧。”
“是。”
徐浪饒有興致的接口道:“近來常聽賢弟提起,他的表妹甄姑娘是個相貌極佳的,遠勝過尋常女子,今未能得見是有些可惜了。”
沈逸書聽出他話裏有話,解釋道:“蓮兒如今已為人婦,那柳公子還是四王八公的背景,隻是喜歡浪跡江湖,有些不妥當了。”
“大少爺莫聽那孽障胡說,相貌也就是江南女子一般的長相。”
徐浪眯了眯眼,似是將沈逸書的話聽了進去,又好像沒有,拾起茶盞飲了一口,“伯父的事考慮的怎麽樣了?今晚大人們都等一個結果呢。”
沈逸書愕然道:“今日才下了雨,地上還都未幹,若是想火龍燒倉是不是太難了些?”
“今日去燒,更像是人為之事了,不如放置一天等明日夜裏,最早明日清晨再行事。”
徐浪思忖著道:“此事我也拿不準主意,待我迴稟父親,讓他來做決斷吧。”
說著徐浪便起身離位,與沈逸書行禮道別。
……
蘇州城外,天色漸暗。
嶽淩載著香菱快馬奔在官道之上往漕運會館趕著路。
香菱老老實實的躲在嶽淩的懷裏,一路上兩人都沉默不語,皆有心事。
隻是香菱想得是,離開沈家兩人就不必再扮演夫妻了,她也不必再喚相公了,兩人親近的日子一去不複返。
原本是要等林姑娘她們南下時,才不必如此的,如今卻是自己提前將好日子了結了,香菱心裏悵然若失。
而嶽淩腦中並沒思慮著兒女長情,還是有關於正事。
既然他們改稻為桑的計劃沒推行下去,接下來就可能預謀更加兇戾的手段了。
畢竟連知府也能陷害,而漕幫不過是一個民間新興的義社,根本沒多大能量,在他們眼中更該是不值一提的了。
如此,嶽淩以為不能坐以待斃,等著他們來陷害,蘇州局勢的主動權要牢牢的掌控在他的手裏。
一路沉思,直到來到了漕運會館門前,見得靠近船塢的地方,還有水手和力工在忙碌著,嶽淩不由得攔住一人問著。
“近夜了,這裏還在忙著什麽事?”
“便是入夜也不行呀,這是新到的糧食,得先轉到倉裏。明日還得賑濟蘇州府的災民呢。”
夜裏漆黑,漕工沒認出嶽淩來,但嶽淩聽了他的話,再望了望遠處的糧倉,頓時心生一計。
“這些糧食先不要放到糧倉裏,能送迴船上的送迴船,船裏裝不下的先送進地窖儲存一夜,讓你們此地堂口的管事來房裏見我。”
漕工此時才分辨出來人是安京侯,趕忙拜了拜,忙不迭的去傳話做事了。
徑直入了他在漕運會館預留的住處,嶽淩才留意起身邊一直不吭聲的香菱,眉間難掩悲色,如同一朵嬌弱的小花,惹人憐惜。
嶽淩將其攬在懷裏,又關懷問道:“怎麽了?還是舍不得?沒事,過不了多少時日,便能讓你和母親再團聚了。”
香菱輕輕點了點頭,她本來純潔無垢的內心,一下子裝進了好多事,讓她心裏五味雜陳。
擦了擦眼角的淚滴,香菱脆生生問道:“在這裏還能叫相公嗎?”
嶽淩先是一怔,後又噗嗤笑了一聲。
香菱臊了個大紅臉,忙垂下頭,“侯爺莫要取笑我。”
嶽淩歎道:“原來你是在糾結這件事,你喜歡你便就叫吧,等林妹妹她們來時你也這樣叫。”
香菱連忙擺手,“那我可不敢。”
嶽淩輕撫著她的腦袋道:“傻丫頭,別裝那麽多心事,你就已經夠不易的了,你還能有什麽錯?”
香菱輕輕的點了點頭,再順勢靠進了嶽淩懷裏,這份牢靠和溫暖,簡直是讓她癡迷了。
不多時,門口就傳來了叩門聲。
香菱忙從心亂情迷中迴過神來,掙紮起身子,轉到內房裏拾掇床鋪去了。
冒冒失失的小丫頭,又惹得嶽淩撇嘴笑了笑,“進來吧。”
“侯爺,您喚我。”
走進一位布衣中年人,和漕工的著裝如出一轍。
嶽淩一改方才麵上的柔情,又變得嚴肅起來,“你去將糧倉燒了。”
中年人一時沒迴過神來,嘴巴張大似是能吞鵝蛋了,“侯爺,小的方才好似沒聽清您說了什麽,勞煩您再說一遍?”
“你去將糧倉燒了。”
嶽淩又重複道。
中年人此時是聽清了,並不是自己聽錯了,麵上顯出苦澀來,忍不住問道:“我出身滄州南皮,是看著侯爺一點點將滄州變好的。若是沒有侯爺,我一家老小十幾口人,怕是都要在那災年死了,我對侯爺忠心無二,怎敢做這般大逆不道的事。”
嶽淩被他的忠心所打動,但也對他的理解力有些無奈。
“我之前已經傳話將糧倉的糧食先挪出來,讓你燒的是糧倉,不是糧食。”
中年人再愚鈍,也是個管事,此時領悟了些許深意。
“侯爺的意思是,會有人來燒糧倉,我們先燒了?”
嶽淩搖頭,“我並未得知確切的消息,但是我們自己燒了糧倉,能保證損失,更便於將髒水潑出去。”
“而且糧食在我們手中本就存不了多久,還是要發出去的,損失一個糧倉無關痛癢。”
“去吧,三更天,夜深人靜的時候將火點起來。最好多燒一會兒,將糧倉燒幹淨,別留下痕跡。”
“是。”
……
夜深人靜,
嶽淩好生安慰了幾遍香菱,已讓香菱忘了憂愁,乖巧的靠在他懷裏,緊閉雙眸,輕輕喘著氣。
雙手環在嶽淩的身上,摟著不鬆,修長的睫毛隨著唿吸輕顫,真是恬靜美好的女孩子。
嶽淩隨手輕撫著她的臉頰,靜靜候著夜更深些。
窗外已經是烏黑一片了,便是廊簷下掛的燈籠,也燒得火光微弱的許多。
三更天到,漕運會館的糧倉中,頓時火光大作,從幾處同時燒了起來。
昏昏欲睡的打更人忽然嗅得焦糊味兒,忙掙紮著起身,再往味道源頭望去,卻見是火光衝天,煙霧彌漫,哪裏遏製得住這火勢,一時驚得困意全失。
“快來人,走水了!走水了!”
銅鑼敲響,眾多漕工從夢中驚醒。
這漕運會館不但是他們的家,糧食更是城中百姓的救命糧,若是付之一炬,豈不是要出了大禍事?
不多時,院內就聚集了許多人,甚至臨近的村莊,都來了許多人幫忙。
可畢竟滅火的工具實在匱乏,而且火勢太大,非是一瓢水,一桶水能澆滅的了。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火勢將整個糧倉覆蓋,最後轟然倒塌。
好在糧倉是個單獨的屋舍,沒有牽連到別的房屋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睡得香甜的香菱從夢中驚醒,正要起身,卻是又被嶽淩摟了過來。
“別慌張,這不是意外。”
香菱聽得外麵大唿小叫,但嶽淩在眼前就讓她莫名安心,即便是外麵走水了。
香菱不明白是怎麽迴事,但還是乖巧靠近嶽淩的懷裏,雙手摟得更緊了些。
小丫頭心裏還是有些發怵的,嶽淩輕輕拍打著安慰,就聽門外又來人通報道:“侯爺?”
“醒著,你說。”
“糧倉已經燒毀了,沒有牽連到其他屋舍,糧倉內的兄弟我們提早喚走了,也沒人員損傷,有些人磕了碰了,倒是無大礙。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外麵不明所以的兄弟們,和來救火的災民,在院子裏正辱罵著燒倉的人,直接問候祖宗了,十分難聽,我要不要打發他們走了?”
嶽淩無所謂道:“雖然是我出的主意,但倉是你燒的,你看著辦。”
管事腳上一軟,好懸沒栽在門上,苦笑搖頭道:“好,我知道了,侯爺先休息。”
香菱一雙眸眼瞪大,疑惑的打量著嶽淩,問道:“是相公要燒糧倉?為什麽燒了,這不是在浪費?”
嶽淩點了點她眉間的胭脂痣,“和你一時也說不明白,先睡了吧,時候也不早了。”
見嶽淩一幅智珠在握的模樣,香菱自問自己了解的清楚也沒什麽用,她也不是林姑娘,能幫襯幾句話,索性便也拋在腦後,倚靠在嶽淩懷裏閉了眼。
嶽淩內心暗道:“再怎麽查這糧倉也是有人縱火,是夠官府喝一壺的了。”
約莫五更天,再有一個時辰天就放亮了,漕運會館周圍鑽進了一夥行跡十分詭異的人。
眾人腳步極輕,口中銜枚,交流竟全不說話,隻打著手勢,摸黑往前。
這一夥人的目的無他,直奔漕運會館的糧倉。
一路越過多重的阻隔,在沒人看守的院內落了腳,卻見到麵前的糧倉已經是一片廢墟了。
眾人才從手中取出了火折子,內心一片茫然。
到處是濃濃的焦糊味,糧倉內剩的隻有斷壁殘垣。
眾人愕然當場,嘴裏銜的枚都吐了出來,“不對吧,這怎麽已經燒了?難不成除了我們,徐家保險起見,又找了一隊人來?”
領頭人皺眉打量著周圍,片刻後搖頭道:“應該沒有。”
“頭兒,我們這算是完成了嗎?”
“這,也不好說,迴去如實稟報吧。”
領頭人內心隱隱不安,先率隊撤去了。
就在會館客房高處,嶽淩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嘴角微不可查的勾起些許弧度,又翻身迴去房中了。
放了這些人一馬,不是嶽淩仁慈,而是證據不確鑿的案件,是讓有心者脫開關係也難了,猶如黃泥巴掉褲襠。
……
“大人,不好了!”
孫逸才正摟著媚娘在房中安睡,門外卻是衙役在猛烈的拍著房門。
媚娘驚嚇得瞬間醒來,趕忙推著身邊酣睡的孫逸才道:“老爺,外麵出事了,正找你呢。”
孫逸才眉間隆起,嗔怒道:“能有什麽事?這幫沒用的東西!”
媚娘快手快腳的為其穿戴起來,總算是披掛上能見人的外衣,將通報的衙役引了進來。
被擾了清夢的孫逸才,麵上十分不悅,坐臨了桌案邊,皺眉問道:“怎麽了?不就是燒倉嗎,還能是火折子沒點著不成?”
衙役顫抖道:“不是,大人,我們去的時候,那糧倉已經燒完了!”
“燒完了?你們和徐家的人是分開走的?”
衙役搖頭道:“沒有,我們是一同去的,他們進院裏放火,而我們在外放風。”
“在外麵就聞到了一股焦糊味兒,不一會兒他們迴來說,那糧倉已經燒過了。”
“起初小的也沒明白過來是怎麽迴事,迴來這一路才想明白,這糧倉燒了,最大的嫌疑就是想借機賣田的大戶們,甚至知府大人您都有可能,因為您賑災不比漕幫啊。”
“大人的風評已經不好了,這倉燒完,明日百姓會如何?小的,小的,真的不敢想了啊。”
衙役聲淚俱下的訴說著,孫逸才也迴過神來了,頓時困意全無,在暖煦的房中,都不禁打起了寒顫。
糧倉燒了多是縱火,官府查案,如何給百姓交代?
甚至火燒糧倉如果就是漕幫自己操辦的,那故意在現場殘留下些許痕跡,不是想讓犯人是誰,就是誰了嗎?
局麵大大超乎了孫逸才的預料,讓他一時都不知如何下手。
如同被抽走了脊梁骨一般,孫逸才癱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許久都無法迴神。
“寫,寫信,給行中書省和京中去急信,問問大人們,當下到底該如何……”
……
“姑娘,我們已經過了揚州哦,已經在鎮江了,姑娘可以放心,老爺他不會追來了。”
雪雁從外麵飛迴來,笑嘻嘻的湊來了林黛玉身邊。
揚州府的家當然好,但她也不想迴去,畢竟在嶽淩身邊才是真的快樂呢。
林黛玉鬆了口氣道:“再怎麽說這也是官船,爹爹也不能來攔官船吧?”
“鎮江到蘇州,倒也用不了幾日了。”
主仆二人正暢想著和嶽淩見麵之後,會如何時,又見紫鵑歸來道:“姑娘有信,是老爺傳迴來的。”
紫鵑口中的老爺,就不是林如海了,當然是嶽淩。
林黛玉眸光一亮,喜色便上了眉梢。
用手帕擦了擦手,欣喜的接過來,還未拆封,林黛玉便先安排道:“勞煩紫鵑姐姐了,將可兒姐姐,寶姐姐她們都喚過來吧,應當是嶽大哥又有什麽事交代了。”
紫鵑笑笑道:“好,我去喚她們來。”
不多時,姑娘們又聚在一處,皆圍在林黛玉周邊。
秦可卿急切的上前來,當先坐在身旁,問道:“姑娘,信裏寫了什麽?”
林黛玉環視周遭,笑盈盈道:“我還沒看,隻等你們一同來看。”
說著,展開信紙,速速瀏覽了遍,便將其傳閱下去了。
“依照嶽大哥的意思,總共是兩件事,一是近來蘇州城要辦‘滄浪雅集’是江南才子一年一度的文會,介時場麵盛大,會用此文會來迎接嶽大哥。二是,既有寶姐姐扮作嶽大哥的樣子,便由我們先去參加這集會,嶽大哥要隱匿身份,再處理一些事。”
“嶽大哥是方便了,倒是丟給了我們一個難題。我們隻在房裏扮一扮還好,若是出門了,被人看穿了怎麽辦?”
“而且出門,就免不了要應承,等到一說話時,還能不露餡的?”
秦可卿在旁邊思慮著道:“相貌倒是還能做的更像一些,確實聲音無法偽裝啊。”
林黛玉斟酌片刻問道:“若是說嶽大哥水土不服,嗓子幹啞不便說話,然後我陪在寶姐姐身邊,應承一些交際上的事呢?”
“有我們兩個在,應當還更好處理一些。”
秦可卿擔憂道:“姑娘要外出拋頭露麵?這不大好吧?”
林黛玉眉眼一彎,道:“遮麵嘛,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秦可卿似是瞧出了林黛玉的心思,“難不成是聽說有盛會,你也想去看看?”
林黛玉吐吐舌頭,“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幫嶽大哥的忙。”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傳著話,將薛寶釵晾到了一邊,可明明她才是要去扮演的那一個。
薛寶釵拿著信紙,通讀一遍,頗為無奈的說道:“你們就這麽商量好了,都沒問過我的意見?”
兩人齊齊望向薛寶釵,故作驚疑道:“寶姐姐難道不想幫嶽大哥的忙?”
薛寶釵撇撇嘴,“我又沒這樣說。”
林黛玉和秦可卿相視一眼,皆是捂嘴笑了起來。
秦可卿起身,扯著薛寶釵道:“走吧,我們再去上妝看看?近來船上是不是吃得太清淡了,看著寶姑娘都有些清減了。”
清減反而不是好事了?
薛寶釵內心更是無語,“我看你就是對侯爺一往情深,將我裝扮成侯爺的樣子,還得在我身邊撒起嬌來。”
再看著林黛玉,薛寶釵皺眉道:“這樣的癡兒放在侯爺身邊,你也能安心?”
林黛玉微微紅了臉頰,麵上笑著教訓道:“可兒姐姐,你該和寶姐姐學一學,如何做到內心激動不已,外表卻波瀾不驚。”
“這樣,她就不會再擠兌你啦。”
房裏姑娘們皆聽得生笑,隻是薛寶釵和秦可卿都臊了個紅臉,便一同出門去了。
走了眾多的小姑娘,又隻剩下了紫鵑,雪雁她們三人,房裏歸於靜謐。
離別後重逢,每個人其實心裏都頗為激動。
體現在她們身上,是比往日更加鬧騰了。
林黛玉也不能例外,畢竟上一次分別時曾發生過的事,如今還時常出現在她的夢裏。
夢裏千轉百迴,好似各種場景都出現過了,隻是不知再見麵,她和嶽大哥第一句開口會迴訴什麽話。
來到窗邊,林黛玉眺望遠處。
陽光明媚,水波不興,正是好時節。
從袖口中取出了一方小冊,上麵還記錄著皇後娘娘給她出的主意。
林黛玉像是複習功課一般,又通讀了遍。
在心中,已經想到了各種說辭,來解釋當時自己越界的行為。
再有皇後娘娘給的主意,她肯定不能落入了下風。
當然一別月餘,她真的有很多話想和嶽淩說。
和嶽淩生活了六年有餘,有他在身邊,已經是她的習慣了。
“嶽大哥一切安好就好,我要來啦。”
合章了,將近八千字,一更獸了
晨時的瓢潑大雨,如今早已停了,留下的隻有滿目瘡痍。
稻田被浸泡,積水難消,沿街到處都有衣衫襤褸的百姓,或是挖溝排水,或是在撈著洪水中衝出來的物件。
嶽淩看得真是心痛,曾幾何時他到滄州城時,就是滿目瘡痍,經過幾載的努力,才讓滄州有了今日的興盛,成了京城南下第一府,是為京畿的南大門。
而如今初到蘇州,又經曆了這等事,更是讓人難辦。
今年蘇州的收成沒了,災情能遏製住已是難得,可耽擱了一年甚至幾年的賦稅,實在也難以交差。
嶽淩暗歎口氣後,繼續快馬揚鞭,趕往城內。
入了沈家宅院,就見其中往來護院比平日更加頻繁,似是在站崗放哨一樣,防備外人。
這立即讓嶽淩警覺起來,不由得多往堂上望了幾眼,暗暗道:“沈家來了什麽人?”
護院頭子見是嶽淩走了迴來,主動迎上前問候道:“今日家主在堂上待客,還望柳兄弟莫要在院裏隨意走動,否則吾等也不好交差。”
說著,護院頭子就要來接馬韁。
嶽淩沒有打草驚蛇的多嘴問是誰來,默默點了點頭,但也沒將馬韁遞過去。
“你要在這裏看守,我自送去馬廄就好。”
護院頭子拱了拱手,“柳兄弟能體諒吾等,實在感激不盡。”
再不多話,嶽淩牽著馬匹離開,靠近馬廄的時候,便見得一匹棗紅色的寶馬,四蹄烏黑發亮,儼然不是一般人家的坐騎。
對來客的身份,嶽淩心裏已有了幾分懷疑,但還是先迴到了他同香菱居住的小院內。
“相公你迴來了?”
見到進門來的嶽淩,香菱忙上前為其解著身上避雨的鬥笠,麵上稍有了些喜色。
嶽淩卻一眼看出了香菱眉間的陰鬱,小丫頭的心事不好藏。
“怎麽了,今日遇見了什麽事,讓你不高興了?”
香菱眉眼一耷,輕抿了下嘴角道:“都被相公料中了,姨父他果真是在為徐家做事。不過,因為城外有漕幫在賑濟,田也沒賣出去多少。”
香菱心地純善,得知自己的親族竟在助紂為虐,心裏頗不好受,就好似那些壞事是她自己做的一樣。
再看盤子裏的糕點蜜餞,如同夾在著別人的骨血一樣,讓她無法下咽。
如此一來,香菱怎還會有好臉色。
香菱輕歎了口氣,與嶽淩道:“相公,你帶我走吧,我不想繼續住在這裏了。”
嶽淩有些訝異,問道:“近來你和你娘親相處的不是不錯嗎?就這麽走了,你舍得嗎?”
香菱哽咽道:“娘親她不會願意跟我走的,而且,我還得仰仗相公過活呢,再帶著娘親,那就更不像話了。”
“若是如此,還不知房裏的姊妹會如何看待我。”
嶽淩倒是不介意香菱的母親也來投奔,幾番相處,那婦人也是如同香菱的性子一樣,柔柔弱弱的沒個主見。
要是像香菱姨母的那個性格,嶽淩當然不會容忍出現在他的府邸上。
“眼下倒也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我在蘇州還要再待一段時間,未見得會比在滄州短多少。你既然不願居住在沈家了,那我們便先搬出城裏住。”
“待我的身份能見光之後,再接你母親來團聚。等到那時,你母親的去留,就讓她自己來定吧。”
香菱內心大為感動,她知道嶽淩對她好,卻沒想過對她這樣好,事事都為她考慮的周全。
香菱撲在嶽淩的懷中,仰著頭,一雙水盈盈的眸子望著嶽淩,一時卻不知如何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遂漲紅了臉。
嶽淩揉了揉香菱的腦袋,安撫道:“好好,不在這一時的。當下近夜了,我們先出城再說。”
聽了嶽淩的話,反倒是輪到香菱驚訝了,“今晚就走?”
嶽淩頷首道:“沈家如今來人,我看來的除了徐家的人也不會有別人了。以改兼賑的法子推行不下去,他們不會坐以待斃的,肯定還會想別的詭計。”
“不單單是為了你,我也有些擔心外麵的事。”
香菱心裏的暖意不減,乖巧的從嶽淩懷裏掙脫出來,往一旁收拾起行李來。
“聽相公的,我們今晚就走。”
……
沈家正堂上,
正如嶽淩所料,沈逸書接待的非是旁人,正是徐耀祖的兒子徐浪。
來人衣冠楚楚,相貌非凡,一襲月白色的長衫用銀線勾勒紋飾十分華貴,皮膚白皙,是整日養尊處優才有的嬌貴。
“徐家大少,不知今日造訪是何事?”
沈逸書對少年十分客氣,屈尊降貴,將少年迎到堂上來居中正坐。
徐浪麵上笑著,如同一隻笑麵虎,與他的老子如出一轍,“沈伯父客道了,今日我不過做個傳聲的。”
沈逸書神色一凜,當知是徐耀祖又有差遣了。
“請講。”
徐浪歎道:“想必伯父已經料到了,就是為了購買這吳縣稻田的事。原本計劃的周密,卻不想突然出了漕幫這個變數。”
“幾位大人商討過之後,一致決定不可半途而廢,誰擋路了,便要再除掉誰。”
“伯父,咱們都沒有迴頭路能走了。”
沈逸書眉間微挑,心下更是有些慌亂。
年紀輕輕的徐浪,竟然還給他做起了心理鋪墊,這該要說出多麽駭人的計劃來。
“如今擋路的隻有漕幫,莫不是要將漕幫……”
沈逸書試探著猜測著,就見徐浪連連點頭,“正是如此,既然伯父心裏清楚就好。需咱們的人配合著官府的人一同將漕幫的糧燒了,這樣他們沒了糧,我們的事自然成了。”
縱火燒倉的罪名可不輕,更有漕幫數以萬計的糧食,一經發現,量刑到斬首是必然的事。
若讓沈逸書單獨操持此事,他是萬萬不敢的,隻是如今官府也是自己的人,誰人會來查罪名呢?
沈逸書沉吟良久,按捺住發顫的手臂,最終沉沉歎出口氣來。
徐浪繼續道:“伯父,待事成之後,可以打著織造局的名義買田,如此鄉親們也更放心。”
沈逸書還沉浸在“火龍燒倉”的震撼當中,未理會徐浪後麵的話,場上一時沉寂。
片刻之後,有護院在外叩門道:“老爺,出了些小事。”
沈逸書正理了下衣衫,正襟危坐起來,“進來說吧。”
護院進門,先與徐浪行了一禮,再與上方的沈逸書說道:“在小院獨居的柳公子和甄姑娘收拾行囊出城去了。說是蘇州遭災,便也不在此地給主家添麻煩,日後再來叨擾,如今先往西走去尋甄姑娘的父親了。”
沈逸書眉頭微皺,“怎得這個時辰了還出城,沈家再如何能欠了他們兩人的吃穿不成?”
這不辭而別的作風,讓沈逸書略有不喜,但人已走了又無可奈何。
“將事情和房裏的太太,姨太太知會一聲吧。”
“是。”
徐浪饒有興致的接口道:“近來常聽賢弟提起,他的表妹甄姑娘是個相貌極佳的,遠勝過尋常女子,今未能得見是有些可惜了。”
沈逸書聽出他話裏有話,解釋道:“蓮兒如今已為人婦,那柳公子還是四王八公的背景,隻是喜歡浪跡江湖,有些不妥當了。”
“大少爺莫聽那孽障胡說,相貌也就是江南女子一般的長相。”
徐浪眯了眯眼,似是將沈逸書的話聽了進去,又好像沒有,拾起茶盞飲了一口,“伯父的事考慮的怎麽樣了?今晚大人們都等一個結果呢。”
沈逸書愕然道:“今日才下了雨,地上還都未幹,若是想火龍燒倉是不是太難了些?”
“今日去燒,更像是人為之事了,不如放置一天等明日夜裏,最早明日清晨再行事。”
徐浪思忖著道:“此事我也拿不準主意,待我迴稟父親,讓他來做決斷吧。”
說著徐浪便起身離位,與沈逸書行禮道別。
……
蘇州城外,天色漸暗。
嶽淩載著香菱快馬奔在官道之上往漕運會館趕著路。
香菱老老實實的躲在嶽淩的懷裏,一路上兩人都沉默不語,皆有心事。
隻是香菱想得是,離開沈家兩人就不必再扮演夫妻了,她也不必再喚相公了,兩人親近的日子一去不複返。
原本是要等林姑娘她們南下時,才不必如此的,如今卻是自己提前將好日子了結了,香菱心裏悵然若失。
而嶽淩腦中並沒思慮著兒女長情,還是有關於正事。
既然他們改稻為桑的計劃沒推行下去,接下來就可能預謀更加兇戾的手段了。
畢竟連知府也能陷害,而漕幫不過是一個民間新興的義社,根本沒多大能量,在他們眼中更該是不值一提的了。
如此,嶽淩以為不能坐以待斃,等著他們來陷害,蘇州局勢的主動權要牢牢的掌控在他的手裏。
一路沉思,直到來到了漕運會館門前,見得靠近船塢的地方,還有水手和力工在忙碌著,嶽淩不由得攔住一人問著。
“近夜了,這裏還在忙著什麽事?”
“便是入夜也不行呀,這是新到的糧食,得先轉到倉裏。明日還得賑濟蘇州府的災民呢。”
夜裏漆黑,漕工沒認出嶽淩來,但嶽淩聽了他的話,再望了望遠處的糧倉,頓時心生一計。
“這些糧食先不要放到糧倉裏,能送迴船上的送迴船,船裏裝不下的先送進地窖儲存一夜,讓你們此地堂口的管事來房裏見我。”
漕工此時才分辨出來人是安京侯,趕忙拜了拜,忙不迭的去傳話做事了。
徑直入了他在漕運會館預留的住處,嶽淩才留意起身邊一直不吭聲的香菱,眉間難掩悲色,如同一朵嬌弱的小花,惹人憐惜。
嶽淩將其攬在懷裏,又關懷問道:“怎麽了?還是舍不得?沒事,過不了多少時日,便能讓你和母親再團聚了。”
香菱輕輕點了點頭,她本來純潔無垢的內心,一下子裝進了好多事,讓她心裏五味雜陳。
擦了擦眼角的淚滴,香菱脆生生問道:“在這裏還能叫相公嗎?”
嶽淩先是一怔,後又噗嗤笑了一聲。
香菱臊了個大紅臉,忙垂下頭,“侯爺莫要取笑我。”
嶽淩歎道:“原來你是在糾結這件事,你喜歡你便就叫吧,等林妹妹她們來時你也這樣叫。”
香菱連忙擺手,“那我可不敢。”
嶽淩輕撫著她的腦袋道:“傻丫頭,別裝那麽多心事,你就已經夠不易的了,你還能有什麽錯?”
香菱輕輕的點了點頭,再順勢靠進了嶽淩懷裏,這份牢靠和溫暖,簡直是讓她癡迷了。
不多時,門口就傳來了叩門聲。
香菱忙從心亂情迷中迴過神來,掙紮起身子,轉到內房裏拾掇床鋪去了。
冒冒失失的小丫頭,又惹得嶽淩撇嘴笑了笑,“進來吧。”
“侯爺,您喚我。”
走進一位布衣中年人,和漕工的著裝如出一轍。
嶽淩一改方才麵上的柔情,又變得嚴肅起來,“你去將糧倉燒了。”
中年人一時沒迴過神來,嘴巴張大似是能吞鵝蛋了,“侯爺,小的方才好似沒聽清您說了什麽,勞煩您再說一遍?”
“你去將糧倉燒了。”
嶽淩又重複道。
中年人此時是聽清了,並不是自己聽錯了,麵上顯出苦澀來,忍不住問道:“我出身滄州南皮,是看著侯爺一點點將滄州變好的。若是沒有侯爺,我一家老小十幾口人,怕是都要在那災年死了,我對侯爺忠心無二,怎敢做這般大逆不道的事。”
嶽淩被他的忠心所打動,但也對他的理解力有些無奈。
“我之前已經傳話將糧倉的糧食先挪出來,讓你燒的是糧倉,不是糧食。”
中年人再愚鈍,也是個管事,此時領悟了些許深意。
“侯爺的意思是,會有人來燒糧倉,我們先燒了?”
嶽淩搖頭,“我並未得知確切的消息,但是我們自己燒了糧倉,能保證損失,更便於將髒水潑出去。”
“而且糧食在我們手中本就存不了多久,還是要發出去的,損失一個糧倉無關痛癢。”
“去吧,三更天,夜深人靜的時候將火點起來。最好多燒一會兒,將糧倉燒幹淨,別留下痕跡。”
“是。”
……
夜深人靜,
嶽淩好生安慰了幾遍香菱,已讓香菱忘了憂愁,乖巧的靠在他懷裏,緊閉雙眸,輕輕喘著氣。
雙手環在嶽淩的身上,摟著不鬆,修長的睫毛隨著唿吸輕顫,真是恬靜美好的女孩子。
嶽淩隨手輕撫著她的臉頰,靜靜候著夜更深些。
窗外已經是烏黑一片了,便是廊簷下掛的燈籠,也燒得火光微弱的許多。
三更天到,漕運會館的糧倉中,頓時火光大作,從幾處同時燒了起來。
昏昏欲睡的打更人忽然嗅得焦糊味兒,忙掙紮著起身,再往味道源頭望去,卻見是火光衝天,煙霧彌漫,哪裏遏製得住這火勢,一時驚得困意全失。
“快來人,走水了!走水了!”
銅鑼敲響,眾多漕工從夢中驚醒。
這漕運會館不但是他們的家,糧食更是城中百姓的救命糧,若是付之一炬,豈不是要出了大禍事?
不多時,院內就聚集了許多人,甚至臨近的村莊,都來了許多人幫忙。
可畢竟滅火的工具實在匱乏,而且火勢太大,非是一瓢水,一桶水能澆滅的了。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火勢將整個糧倉覆蓋,最後轟然倒塌。
好在糧倉是個單獨的屋舍,沒有牽連到別的房屋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睡得香甜的香菱從夢中驚醒,正要起身,卻是又被嶽淩摟了過來。
“別慌張,這不是意外。”
香菱聽得外麵大唿小叫,但嶽淩在眼前就讓她莫名安心,即便是外麵走水了。
香菱不明白是怎麽迴事,但還是乖巧靠近嶽淩的懷裏,雙手摟得更緊了些。
小丫頭心裏還是有些發怵的,嶽淩輕輕拍打著安慰,就聽門外又來人通報道:“侯爺?”
“醒著,你說。”
“糧倉已經燒毀了,沒有牽連到其他屋舍,糧倉內的兄弟我們提早喚走了,也沒人員損傷,有些人磕了碰了,倒是無大礙。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外麵不明所以的兄弟們,和來救火的災民,在院子裏正辱罵著燒倉的人,直接問候祖宗了,十分難聽,我要不要打發他們走了?”
嶽淩無所謂道:“雖然是我出的主意,但倉是你燒的,你看著辦。”
管事腳上一軟,好懸沒栽在門上,苦笑搖頭道:“好,我知道了,侯爺先休息。”
香菱一雙眸眼瞪大,疑惑的打量著嶽淩,問道:“是相公要燒糧倉?為什麽燒了,這不是在浪費?”
嶽淩點了點她眉間的胭脂痣,“和你一時也說不明白,先睡了吧,時候也不早了。”
見嶽淩一幅智珠在握的模樣,香菱自問自己了解的清楚也沒什麽用,她也不是林姑娘,能幫襯幾句話,索性便也拋在腦後,倚靠在嶽淩懷裏閉了眼。
嶽淩內心暗道:“再怎麽查這糧倉也是有人縱火,是夠官府喝一壺的了。”
約莫五更天,再有一個時辰天就放亮了,漕運會館周圍鑽進了一夥行跡十分詭異的人。
眾人腳步極輕,口中銜枚,交流竟全不說話,隻打著手勢,摸黑往前。
這一夥人的目的無他,直奔漕運會館的糧倉。
一路越過多重的阻隔,在沒人看守的院內落了腳,卻見到麵前的糧倉已經是一片廢墟了。
眾人才從手中取出了火折子,內心一片茫然。
到處是濃濃的焦糊味,糧倉內剩的隻有斷壁殘垣。
眾人愕然當場,嘴裏銜的枚都吐了出來,“不對吧,這怎麽已經燒了?難不成除了我們,徐家保險起見,又找了一隊人來?”
領頭人皺眉打量著周圍,片刻後搖頭道:“應該沒有。”
“頭兒,我們這算是完成了嗎?”
“這,也不好說,迴去如實稟報吧。”
領頭人內心隱隱不安,先率隊撤去了。
就在會館客房高處,嶽淩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嘴角微不可查的勾起些許弧度,又翻身迴去房中了。
放了這些人一馬,不是嶽淩仁慈,而是證據不確鑿的案件,是讓有心者脫開關係也難了,猶如黃泥巴掉褲襠。
……
“大人,不好了!”
孫逸才正摟著媚娘在房中安睡,門外卻是衙役在猛烈的拍著房門。
媚娘驚嚇得瞬間醒來,趕忙推著身邊酣睡的孫逸才道:“老爺,外麵出事了,正找你呢。”
孫逸才眉間隆起,嗔怒道:“能有什麽事?這幫沒用的東西!”
媚娘快手快腳的為其穿戴起來,總算是披掛上能見人的外衣,將通報的衙役引了進來。
被擾了清夢的孫逸才,麵上十分不悅,坐臨了桌案邊,皺眉問道:“怎麽了?不就是燒倉嗎,還能是火折子沒點著不成?”
衙役顫抖道:“不是,大人,我們去的時候,那糧倉已經燒完了!”
“燒完了?你們和徐家的人是分開走的?”
衙役搖頭道:“沒有,我們是一同去的,他們進院裏放火,而我們在外放風。”
“在外麵就聞到了一股焦糊味兒,不一會兒他們迴來說,那糧倉已經燒過了。”
“起初小的也沒明白過來是怎麽迴事,迴來這一路才想明白,這糧倉燒了,最大的嫌疑就是想借機賣田的大戶們,甚至知府大人您都有可能,因為您賑災不比漕幫啊。”
“大人的風評已經不好了,這倉燒完,明日百姓會如何?小的,小的,真的不敢想了啊。”
衙役聲淚俱下的訴說著,孫逸才也迴過神來了,頓時困意全無,在暖煦的房中,都不禁打起了寒顫。
糧倉燒了多是縱火,官府查案,如何給百姓交代?
甚至火燒糧倉如果就是漕幫自己操辦的,那故意在現場殘留下些許痕跡,不是想讓犯人是誰,就是誰了嗎?
局麵大大超乎了孫逸才的預料,讓他一時都不知如何下手。
如同被抽走了脊梁骨一般,孫逸才癱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許久都無法迴神。
“寫,寫信,給行中書省和京中去急信,問問大人們,當下到底該如何……”
……
“姑娘,我們已經過了揚州哦,已經在鎮江了,姑娘可以放心,老爺他不會追來了。”
雪雁從外麵飛迴來,笑嘻嘻的湊來了林黛玉身邊。
揚州府的家當然好,但她也不想迴去,畢竟在嶽淩身邊才是真的快樂呢。
林黛玉鬆了口氣道:“再怎麽說這也是官船,爹爹也不能來攔官船吧?”
“鎮江到蘇州,倒也用不了幾日了。”
主仆二人正暢想著和嶽淩見麵之後,會如何時,又見紫鵑歸來道:“姑娘有信,是老爺傳迴來的。”
紫鵑口中的老爺,就不是林如海了,當然是嶽淩。
林黛玉眸光一亮,喜色便上了眉梢。
用手帕擦了擦手,欣喜的接過來,還未拆封,林黛玉便先安排道:“勞煩紫鵑姐姐了,將可兒姐姐,寶姐姐她們都喚過來吧,應當是嶽大哥又有什麽事交代了。”
紫鵑笑笑道:“好,我去喚她們來。”
不多時,姑娘們又聚在一處,皆圍在林黛玉周邊。
秦可卿急切的上前來,當先坐在身旁,問道:“姑娘,信裏寫了什麽?”
林黛玉環視周遭,笑盈盈道:“我還沒看,隻等你們一同來看。”
說著,展開信紙,速速瀏覽了遍,便將其傳閱下去了。
“依照嶽大哥的意思,總共是兩件事,一是近來蘇州城要辦‘滄浪雅集’是江南才子一年一度的文會,介時場麵盛大,會用此文會來迎接嶽大哥。二是,既有寶姐姐扮作嶽大哥的樣子,便由我們先去參加這集會,嶽大哥要隱匿身份,再處理一些事。”
“嶽大哥是方便了,倒是丟給了我們一個難題。我們隻在房裏扮一扮還好,若是出門了,被人看穿了怎麽辦?”
“而且出門,就免不了要應承,等到一說話時,還能不露餡的?”
秦可卿在旁邊思慮著道:“相貌倒是還能做的更像一些,確實聲音無法偽裝啊。”
林黛玉斟酌片刻問道:“若是說嶽大哥水土不服,嗓子幹啞不便說話,然後我陪在寶姐姐身邊,應承一些交際上的事呢?”
“有我們兩個在,應當還更好處理一些。”
秦可卿擔憂道:“姑娘要外出拋頭露麵?這不大好吧?”
林黛玉眉眼一彎,道:“遮麵嘛,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秦可卿似是瞧出了林黛玉的心思,“難不成是聽說有盛會,你也想去看看?”
林黛玉吐吐舌頭,“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幫嶽大哥的忙。”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傳著話,將薛寶釵晾到了一邊,可明明她才是要去扮演的那一個。
薛寶釵拿著信紙,通讀一遍,頗為無奈的說道:“你們就這麽商量好了,都沒問過我的意見?”
兩人齊齊望向薛寶釵,故作驚疑道:“寶姐姐難道不想幫嶽大哥的忙?”
薛寶釵撇撇嘴,“我又沒這樣說。”
林黛玉和秦可卿相視一眼,皆是捂嘴笑了起來。
秦可卿起身,扯著薛寶釵道:“走吧,我們再去上妝看看?近來船上是不是吃得太清淡了,看著寶姑娘都有些清減了。”
清減反而不是好事了?
薛寶釵內心更是無語,“我看你就是對侯爺一往情深,將我裝扮成侯爺的樣子,還得在我身邊撒起嬌來。”
再看著林黛玉,薛寶釵皺眉道:“這樣的癡兒放在侯爺身邊,你也能安心?”
林黛玉微微紅了臉頰,麵上笑著教訓道:“可兒姐姐,你該和寶姐姐學一學,如何做到內心激動不已,外表卻波瀾不驚。”
“這樣,她就不會再擠兌你啦。”
房裏姑娘們皆聽得生笑,隻是薛寶釵和秦可卿都臊了個紅臉,便一同出門去了。
走了眾多的小姑娘,又隻剩下了紫鵑,雪雁她們三人,房裏歸於靜謐。
離別後重逢,每個人其實心裏都頗為激動。
體現在她們身上,是比往日更加鬧騰了。
林黛玉也不能例外,畢竟上一次分別時曾發生過的事,如今還時常出現在她的夢裏。
夢裏千轉百迴,好似各種場景都出現過了,隻是不知再見麵,她和嶽大哥第一句開口會迴訴什麽話。
來到窗邊,林黛玉眺望遠處。
陽光明媚,水波不興,正是好時節。
從袖口中取出了一方小冊,上麵還記錄著皇後娘娘給她出的主意。
林黛玉像是複習功課一般,又通讀了遍。
在心中,已經想到了各種說辭,來解釋當時自己越界的行為。
再有皇後娘娘給的主意,她肯定不能落入了下風。
當然一別月餘,她真的有很多話想和嶽淩說。
和嶽淩生活了六年有餘,有他在身邊,已經是她的習慣了。
“嶽大哥一切安好就好,我要來啦。”
合章了,將近八千字,一更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