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初見寶釵
紅樓:撿到一隻林黛玉 作者:喜歡喝豆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通判作為一州要職,輔佐知府治理地方,分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等一州重要事項。
除此以外,更有監察之責,可上奏書直達天聽,權柄極大。
州府公文,更需要知府,通判共同簽字畫押才可生效,某種情況下,即便是身為六品的通判,亦不弱於五品知府。
正是因為手握這種權柄,才更有被濫用的可能。
當在那武官口中得知一個“通”字,嶽淩第一件事,便該是來刺探刺探這個通判的水準。
而通判吉慶,當麵見得這個欽差如此的年輕,心底也是微微詫異。
“這侯爺竟如此年輕,怕是隻有及冠之年。切勿以年齒而輕視之,我得吸取了教訓。”
心裏片刻琢磨,吉慶恭敬的拜了拜,“侯爺博聞強識,通些小道實是常事,下官如何能不信?”
嶽淩頷首笑笑道:“既然如此,通判大人不妨抬起頭來,讓本侯爺與你相一相,通判大人是個什麽命數。”
今日,吉慶最怕的就是嶽淩來找麻煩。
“這嶽淩到底是唱得哪一出戲?他還真會旁門左道不成?”
盡管心緒繁雜,吉慶此刻隻能板著臉色,不露出破綻,再抬起頭來,與嶽淩笑著道:“那就勞煩侯爺了。”
嶽淩佯裝打量著吉慶的相貌,心裏編著話道:“通判大人額頭飽滿,口鼻方正,儼然是一個財運亨通之相,想必通判大人家境一定十分殷實吧?”
吉慶心底一駭,有感嶽淩是就相麵之詞,在與他挖坑,忙應道:“侯爺說笑了,這一路上,侯爺應當也見到了,滄州府中貧困如此,我們作為一地的父母官,怎可能富呢?有錢財,也都接濟百姓了。”
嶽淩微微點頭,表示讚同。
“如此說來,通判大人倒是個好官了,隻可惜……”
一個隻字轉折,又將吉慶的心吊了起來,嘴唇翕動,問道:“隻可惜什麽?”
嶽淩略作沉吟,繼續道:“隻可惜通判大人,人中短平是個短壽之相啊,可惜,可惜。”
見嶽淩搖頭歎息著,吉慶心裏則如打鼓一般,“難道嶽淩他真看出了什麽端倪不成?”
眼神略有躲閃,吉慶又忙找補道:“侯爺說笑了,生與死一切自有定數。若是下官真活不長,隻要有後繼者能將滄州府打理好了,便也算了了心願。”
嶽淩拍著吉慶的肩頭,笑著道:“通判大人高風亮節,本侯爺自歎弗如啊。方才的相麵說辭,不過戲言,通判大人莫要往心裏去,還勞煩帶我去班房裏坐一坐。”
“該當如此,該當如此。”
待嶽淩轉身,吉慶用袖袍擦拭了下額頭的細汗。
嶽淩說話做事實在不按常理,與之相處更是步步驚心,兼有不怒自威的氣勢,令吉慶自感難以招架。
不多時,一行人便來到了吉慶的班房門前。有衙役上前,一開門便湧進了一股穿堂風,將桌案上、書櫃上原本疊放整齊的文書盡皆吹散。
見文書落了遍地,吉慶忙道:“讓侯爺看了笑話,是下人不留心了。我這便打掃幹淨,再迎侯爺進來。”
嶽淩卻當先邁了進去,躬下身,撿起了文書,正反翻了翻。
“既然來都來了,本侯爺便也幫著通判大人拾掇些。”
嶽淩又指向隨著他來的賈芸和一隊京營士兵,道:“你們也別愣著,幫通判大人一同整理了。”
“是。”
嶽淩一聲令下,眾人盡皆入門,在班房中翻找起來,也說不好是在拾掇,還是在搜查,反正忙碌了半天,也不見地上的文書有少。
吉慶站在門口,看得正是心急。
可他也不能出言阻止,隻能暗中團了團袖口中手,焦急的等待著。
“這嶽淩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見到屋子混亂,不應該等待主家打掃了,才進門嗎?”
吉慶麵上飄忽不定,有意無意的往一個方向看去。
“隻要沒被嶽淩發覺,這關就算度過。在這之後,嶽淩再想找什麽麻煩,都無所畏懼了。”
心中暗暗給自己鼓著勁,卻不想在房裏的嶽淩,時刻都未曾鬆懈,直盯著吉慶的麵部變化。
微表情也是破案的一種手段,嶽淩雖不熟相麵,但卻熟悉此道。
見吉慶麵上生急,眼中飄忽,那房中還能沒有鬼?
再加上他總是時不時看向一個方向,嶽淩順著目光望去,那個方向也隻有一個木櫃,便親自起身,於那木櫃前翻找起來。
見狀,吉慶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眼看著嶽淩扯開書櫃的一層,兩層,三層,都沒發覺異樣,便暗暗鬆了口氣。
當嶽淩再扯迴了二層,吉慶的心跳愈發劇烈了,致使眉頭輕顫。
嶽淩順手往上一摸,果然摸到了貼在一層下麵的一方簿冊。
而後撕下來,隨手翻閱了遍。
此時,房中靜謐無聲,眾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看向嶽淩,而門口站著的吉慶冷汗直流,漸漸打濕了袍衫,臉色也變得慘白。
嶽淩隻是略微翻了幾頁,便將其合上,交給了一旁賈芸保管。
嶽淩望向門外,輕笑道:“看來本侯爺的確有相麵之術,於通判大人算得是十分準啊。通判大人這一裏一外,真是賺了不少銀子。記賬是個好習慣,倒是讓本侯爺輕鬆了不少。”
吉慶嘴唇翕動,根本說不出話來。
嶽淩眼神一凝,變了麵色,“來人,將這廝的官袍扒了!打入大牢!”
京營士兵立即向前,“遵命!”
……
待嶽淩查過了通判,便想著連帶著知府也一同查了,看一看這滄州府衙是不是沆瀣一氣。不過聽聞知府在前堂斷案,就打算先去旁聽。
可剛一出門,便就被一個小姑娘攔了下來。
“大人,我有話說。”
京營士兵立即擋在嶽淩身前,將那小姑娘推開,“後退,豈敢冒犯欽差大人?”
一個小姑娘並算不得是危險人物,而且看這個小姑娘的穿著,交疊衣襟領,短衫長褲,藍靛色綢緞布麵,似也是哪一家的丫鬟模樣,嶽淩便問道:“你是為誰來傳信的?”
小姑娘聞言一怔,她還沒說自己要傳話呢。
“呃,大人容許我賣個關子。我家姑娘求見大人,隻要大人能相助,我家會助大人在滄州賑災,絕不食言。”
滄州府本地的富戶能淩駕於百姓之上繼續喝酒吃肉。其原因便是在於與官府近乎於鐵板一塊,往來交易十分密切,便是在方才吉通判的賬目中,便能見到有不少是商戶給的孝敬。
這處處有官府背書,能有什麽難處。
而近來在滄州府遭了難的,除了柳湘蓮所提到的薛家,嶽淩還真沒探聽到其他的。
“金陵薛家大小姐,薛寶釵?”
嶽淩想了想道:“好,你在前麵帶路吧。”
小姑娘看了看身邊的京營士兵,顯得怕怕的,心裏念道:“姑娘是不是錯估了來人的能為,這隨行帶兵的,根本不像是一般的欽差呀?”
小姑娘提心吊膽的問道:“大人,他們也隨著一起去嗎?”
嶽淩笑道:“不用,我自己隨你去。”
被小姑娘引領著,一同來到一處僻靜的房屋,一入門,便見一道雕花落地大屏風橫擋在屋中,屏風前也有一張桌案,並一張木椅,其上擺放著香茗,蜜餞一應無缺。
嶽淩隨眼望了下屋內四角,此地打掃的倒是幹淨,應是早有準備,以作臨時會客之用。
待嶽淩坐在桌案後,小姑娘便伏低行了一禮轉去了屏風後。
隨之替換她的,是一個呆愣愣的小姑娘。
身著魚白色素花交領單衣,同色棉裙,腰間係著水紅綾子繡花汗巾。汗巾的紅色,不比她額前的那一點紅色胭脂。
此刻嶽淩更能確認對麵人的身份了。
坦然接過香菱奉上的香茗,品了口,嶽淩咂咂舌道:“在這滄州城裏,倒是難能喝到這新茶了。不愧是薛家的手筆,至於能幫我賑災安民,我倒是不會懷疑薛家的財力。”
此刻,薛寶釵才坐在屏風後,自己是連半句話都沒說,結果連帶身份和自己如此布置的用意,都被對麵的人猜了個通透。
薛寶釵感覺這一道屏風好像就跟不存在一般。
無論議事還是談判,隻有知道越多的消息,才有越多的主動權,薛寶釵深諳此理。
可當下,她就好似被人按住了咽喉,幾度猶豫都未能說出第一句話。
薛寶釵低聲與身邊的鶯兒問道:“方才,你與人自報了家門?”
鶯兒久在薛寶釵身邊,耳濡目染也不是個愚笨的,當然知曉其中利害,忙搖頭,“姑娘,我發誓,我肯定沒說。”
薛寶釵心底又是一顫,“那他如何知曉?”
屏風之後,傳出窸窸窣窣的聲音,是少女在交頸低語,嶽淩並聽不真切。
隻是嶽淩近來忙碌,倒是少有閑下品茶的機會,而此時有香菱陪在身邊,令嶽淩瞧上去有幾分幻視了。
“這香菱,倒是真與秦可卿有幾分相像。到底是富戶出身的丫頭,是有些不同。”
等了幾息,還未見有人說話,嶽淩放下茶盞,甕聲道:“薛姑娘,本官是看在全城百姓的麵子上,才來聽你的賑災之言,若是無話,便就不做陪了。”
還有一更
除此以外,更有監察之責,可上奏書直達天聽,權柄極大。
州府公文,更需要知府,通判共同簽字畫押才可生效,某種情況下,即便是身為六品的通判,亦不弱於五品知府。
正是因為手握這種權柄,才更有被濫用的可能。
當在那武官口中得知一個“通”字,嶽淩第一件事,便該是來刺探刺探這個通判的水準。
而通判吉慶,當麵見得這個欽差如此的年輕,心底也是微微詫異。
“這侯爺竟如此年輕,怕是隻有及冠之年。切勿以年齒而輕視之,我得吸取了教訓。”
心裏片刻琢磨,吉慶恭敬的拜了拜,“侯爺博聞強識,通些小道實是常事,下官如何能不信?”
嶽淩頷首笑笑道:“既然如此,通判大人不妨抬起頭來,讓本侯爺與你相一相,通判大人是個什麽命數。”
今日,吉慶最怕的就是嶽淩來找麻煩。
“這嶽淩到底是唱得哪一出戲?他還真會旁門左道不成?”
盡管心緒繁雜,吉慶此刻隻能板著臉色,不露出破綻,再抬起頭來,與嶽淩笑著道:“那就勞煩侯爺了。”
嶽淩佯裝打量著吉慶的相貌,心裏編著話道:“通判大人額頭飽滿,口鼻方正,儼然是一個財運亨通之相,想必通判大人家境一定十分殷實吧?”
吉慶心底一駭,有感嶽淩是就相麵之詞,在與他挖坑,忙應道:“侯爺說笑了,這一路上,侯爺應當也見到了,滄州府中貧困如此,我們作為一地的父母官,怎可能富呢?有錢財,也都接濟百姓了。”
嶽淩微微點頭,表示讚同。
“如此說來,通判大人倒是個好官了,隻可惜……”
一個隻字轉折,又將吉慶的心吊了起來,嘴唇翕動,問道:“隻可惜什麽?”
嶽淩略作沉吟,繼續道:“隻可惜通判大人,人中短平是個短壽之相啊,可惜,可惜。”
見嶽淩搖頭歎息著,吉慶心裏則如打鼓一般,“難道嶽淩他真看出了什麽端倪不成?”
眼神略有躲閃,吉慶又忙找補道:“侯爺說笑了,生與死一切自有定數。若是下官真活不長,隻要有後繼者能將滄州府打理好了,便也算了了心願。”
嶽淩拍著吉慶的肩頭,笑著道:“通判大人高風亮節,本侯爺自歎弗如啊。方才的相麵說辭,不過戲言,通判大人莫要往心裏去,還勞煩帶我去班房裏坐一坐。”
“該當如此,該當如此。”
待嶽淩轉身,吉慶用袖袍擦拭了下額頭的細汗。
嶽淩說話做事實在不按常理,與之相處更是步步驚心,兼有不怒自威的氣勢,令吉慶自感難以招架。
不多時,一行人便來到了吉慶的班房門前。有衙役上前,一開門便湧進了一股穿堂風,將桌案上、書櫃上原本疊放整齊的文書盡皆吹散。
見文書落了遍地,吉慶忙道:“讓侯爺看了笑話,是下人不留心了。我這便打掃幹淨,再迎侯爺進來。”
嶽淩卻當先邁了進去,躬下身,撿起了文書,正反翻了翻。
“既然來都來了,本侯爺便也幫著通判大人拾掇些。”
嶽淩又指向隨著他來的賈芸和一隊京營士兵,道:“你們也別愣著,幫通判大人一同整理了。”
“是。”
嶽淩一聲令下,眾人盡皆入門,在班房中翻找起來,也說不好是在拾掇,還是在搜查,反正忙碌了半天,也不見地上的文書有少。
吉慶站在門口,看得正是心急。
可他也不能出言阻止,隻能暗中團了團袖口中手,焦急的等待著。
“這嶽淩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見到屋子混亂,不應該等待主家打掃了,才進門嗎?”
吉慶麵上飄忽不定,有意無意的往一個方向看去。
“隻要沒被嶽淩發覺,這關就算度過。在這之後,嶽淩再想找什麽麻煩,都無所畏懼了。”
心中暗暗給自己鼓著勁,卻不想在房裏的嶽淩,時刻都未曾鬆懈,直盯著吉慶的麵部變化。
微表情也是破案的一種手段,嶽淩雖不熟相麵,但卻熟悉此道。
見吉慶麵上生急,眼中飄忽,那房中還能沒有鬼?
再加上他總是時不時看向一個方向,嶽淩順著目光望去,那個方向也隻有一個木櫃,便親自起身,於那木櫃前翻找起來。
見狀,吉慶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眼看著嶽淩扯開書櫃的一層,兩層,三層,都沒發覺異樣,便暗暗鬆了口氣。
當嶽淩再扯迴了二層,吉慶的心跳愈發劇烈了,致使眉頭輕顫。
嶽淩順手往上一摸,果然摸到了貼在一層下麵的一方簿冊。
而後撕下來,隨手翻閱了遍。
此時,房中靜謐無聲,眾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看向嶽淩,而門口站著的吉慶冷汗直流,漸漸打濕了袍衫,臉色也變得慘白。
嶽淩隻是略微翻了幾頁,便將其合上,交給了一旁賈芸保管。
嶽淩望向門外,輕笑道:“看來本侯爺的確有相麵之術,於通判大人算得是十分準啊。通判大人這一裏一外,真是賺了不少銀子。記賬是個好習慣,倒是讓本侯爺輕鬆了不少。”
吉慶嘴唇翕動,根本說不出話來。
嶽淩眼神一凝,變了麵色,“來人,將這廝的官袍扒了!打入大牢!”
京營士兵立即向前,“遵命!”
……
待嶽淩查過了通判,便想著連帶著知府也一同查了,看一看這滄州府衙是不是沆瀣一氣。不過聽聞知府在前堂斷案,就打算先去旁聽。
可剛一出門,便就被一個小姑娘攔了下來。
“大人,我有話說。”
京營士兵立即擋在嶽淩身前,將那小姑娘推開,“後退,豈敢冒犯欽差大人?”
一個小姑娘並算不得是危險人物,而且看這個小姑娘的穿著,交疊衣襟領,短衫長褲,藍靛色綢緞布麵,似也是哪一家的丫鬟模樣,嶽淩便問道:“你是為誰來傳信的?”
小姑娘聞言一怔,她還沒說自己要傳話呢。
“呃,大人容許我賣個關子。我家姑娘求見大人,隻要大人能相助,我家會助大人在滄州賑災,絕不食言。”
滄州府本地的富戶能淩駕於百姓之上繼續喝酒吃肉。其原因便是在於與官府近乎於鐵板一塊,往來交易十分密切,便是在方才吉通判的賬目中,便能見到有不少是商戶給的孝敬。
這處處有官府背書,能有什麽難處。
而近來在滄州府遭了難的,除了柳湘蓮所提到的薛家,嶽淩還真沒探聽到其他的。
“金陵薛家大小姐,薛寶釵?”
嶽淩想了想道:“好,你在前麵帶路吧。”
小姑娘看了看身邊的京營士兵,顯得怕怕的,心裏念道:“姑娘是不是錯估了來人的能為,這隨行帶兵的,根本不像是一般的欽差呀?”
小姑娘提心吊膽的問道:“大人,他們也隨著一起去嗎?”
嶽淩笑道:“不用,我自己隨你去。”
被小姑娘引領著,一同來到一處僻靜的房屋,一入門,便見一道雕花落地大屏風橫擋在屋中,屏風前也有一張桌案,並一張木椅,其上擺放著香茗,蜜餞一應無缺。
嶽淩隨眼望了下屋內四角,此地打掃的倒是幹淨,應是早有準備,以作臨時會客之用。
待嶽淩坐在桌案後,小姑娘便伏低行了一禮轉去了屏風後。
隨之替換她的,是一個呆愣愣的小姑娘。
身著魚白色素花交領單衣,同色棉裙,腰間係著水紅綾子繡花汗巾。汗巾的紅色,不比她額前的那一點紅色胭脂。
此刻嶽淩更能確認對麵人的身份了。
坦然接過香菱奉上的香茗,品了口,嶽淩咂咂舌道:“在這滄州城裏,倒是難能喝到這新茶了。不愧是薛家的手筆,至於能幫我賑災安民,我倒是不會懷疑薛家的財力。”
此刻,薛寶釵才坐在屏風後,自己是連半句話都沒說,結果連帶身份和自己如此布置的用意,都被對麵的人猜了個通透。
薛寶釵感覺這一道屏風好像就跟不存在一般。
無論議事還是談判,隻有知道越多的消息,才有越多的主動權,薛寶釵深諳此理。
可當下,她就好似被人按住了咽喉,幾度猶豫都未能說出第一句話。
薛寶釵低聲與身邊的鶯兒問道:“方才,你與人自報了家門?”
鶯兒久在薛寶釵身邊,耳濡目染也不是個愚笨的,當然知曉其中利害,忙搖頭,“姑娘,我發誓,我肯定沒說。”
薛寶釵心底又是一顫,“那他如何知曉?”
屏風之後,傳出窸窸窣窣的聲音,是少女在交頸低語,嶽淩並聽不真切。
隻是嶽淩近來忙碌,倒是少有閑下品茶的機會,而此時有香菱陪在身邊,令嶽淩瞧上去有幾分幻視了。
“這香菱,倒是真與秦可卿有幾分相像。到底是富戶出身的丫頭,是有些不同。”
等了幾息,還未見有人說話,嶽淩放下茶盞,甕聲道:“薛姑娘,本官是看在全城百姓的麵子上,才來聽你的賑災之言,若是無話,便就不做陪了。”
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