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塵周身氣態宛如謫仙,閉目靜氣,體內的磅礴氣機凝聚右手掌心,傳言龍虎山羽化登仙的張真人曾一指截斷鷹潭江。一氣蓄至九重天,梁塵右手作切割狀輕輕一揮,呢喃低語道:“劈江。”
梁塵與奔湧而來的牛群的正中央,地麵驀然開裂,鴻溝乍現。
一排七八頭野牛墜入大裂縫,直到被身後來不及跳躍的蠻牛填滿,後者踩踏同伴屍體如履平地,再次向前奔湧而來,血肉模糊。
梁塵身形向後悠然倒掠而去,一劈再劈,生生不息。
真是好一幅花開花落的殘破景象。
梁塵看似風流不羈,身形輕如靈燕,謫仙氣態盡顯,卻已是七竅湧出鮮血,玉皇樓不管如何深奧玄妙,終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底源泉,尤其講究收放有度,起承轉合。人力終有竭盡之時,小王爺這般不惜命的強行拔高境界一掌劈江亦然,總歸是有油盡燈枯的時候。許白曾說劍意巔峰時,精驁八極,心遊萬仞,人間劍術極致蛟龍出海的氣機流轉傾瀉動輒三千裏,牽引江水浪潮倒懸於天幕,梁塵直覺告訴他定然可以在這天時地利人和中明悟其中關鍵,隻不過念頭剛剛燃起,轉瞬熄滅,因為撞到了一個嬌柔體弱的細柳身軀,是那個破天荒沒有立馬逃命而是跟著梁塵後撤幾步便小跑幾步的牧民少女。不知是出於感慨還是覺得荒謬,梁塵啞然一笑,抓住她柔嫩的肩頭,往後拋去,停下步子,橫立在即將到來的洪流之前,身形巍峨不動,閉鞘養劍,本意就是將精神氣挽弓如滿月,拉到極點,不將西北天狼射落誓不罷休。走這種注定吃力不討的羊腸小路,終究比不得大多數武夫按部就班踏上的陽關大道,前者若一個不慎,就不是跌境那麽簡單了,甚至可能要毀掉窮盡畢生所打造的穩固根基,九層玉皇樓可不是那尋常高樓,摔下去拍拍屁股就能再爬上去,跌落以後要再想攀頂,難如登天。
那些牧民這會兒不知跑到哪了?
有沒有出峽穀?
梁塵啐了口血水,低聲罵了句真他娘費勁啊,心想實在不行還是撤吧,再死扛下去,恐怕真要交代在這鳥不拉屎的北狄了。
不過這個念頭在看到身後遠遠幾名跛腳牧民的身影之後,轉瞬消散。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娘的,今天老子就跟你們這幫畜生死磕到底了!
放任野牛轟鳴而來,已是相隔不到五步,近在咫尺,梁塵雙手作掌,向前猛然拍去,無形鐵壁再次橫亙在雙方之間,一道道肉眼可見的波紋驀然浮現。梁塵七竅鮮血湧出更甚,死死盯著最前麵一排野牛猙獰的恐怖瞳孔,雙臂力道再次加劇,卻仍是被頂退半步。
梁塵衣衫鼓蕩尤勝先前幾分,收迴雙手在胸口捧圓,洶湧氣機被凝成球狀,緊接著跟隨梁塵排山倒海的氣勢噴薄而出。
峽穀塵土飛揚席卷黃沙。
梁塵死死咬著牙,卻仍寸寸後移。
野牛群一樣是悶吼著寸寸前行。
小王爺氣機隱約有枯竭之勢,再硬扛下去隻會本源受損。山頂身披樸素袈裟的老僧見到時機成熟之後,雙腳懸浮,單手持竹葦禪杖,宛如開了天眼的佛陀,禦風而行,極為動容,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既然手持靖北王府九層閣中的飛劍踏雪,必是深信佛法的小王爺無疑,能為了事不幹己的牧民將自身生死置之度外,可知其根骨本性,善心齊天。”
老和尚身形如鷹隼俯衝,掠入峽穀底部,腳踩虛空,一連串的蜻蜓點水,震起層層漣漪,輕聲道:“小王爺機緣已成,且讓險些鑄成大錯的老衲趕退牛群。”
梁塵下意識地向後掠去,與不死心跟過來的那名牧民少女並肩站立。
老和尚雙腳落地,轉身後留下偉岸背影給那一男一女,將手中禪杖轟然插入大地。
低眉如慈悲菩薩的老和尚,金剛怒目,一聲沉悶低吼。
聲如迅雷疾瀉聲聞千裏之外!
北狄新武評,除去天下十人和五大魔頭之外,另設有三教榜單,尤其對這名佛門聖人推崇至極,最出名的一段話便是:宗神寺慧威聖僧,演法無畏,乃如雷震,猶獅子吼,懾伏眾生。
峽穀內,剩餘八百多頭野牛頓時停下前衝,原地寂靜。
天地刹那間沉靜,峽穀內血水流淌成河。
老和尚重重歎了口氣,頹然低頭,雙手合十。
轉身後,手持禪杖緩緩走向連罵句娘力氣都快沒有了的梁塵麵前,老僧再次雙手合十,“先前沒有道破小王爺身份,是不想將這樁機緣點的太透,不曾想卻讓小王爺身陷囹圄,老衲慚愧。”
梁塵精疲力盡地跌坐在地,靠在泫然欲泣的少女懷裏,喘著粗氣,嘴角還在滲出鮮血,艱難扯出句話,“老前輩,不是我說,你做人也忒不地道了。”
老僧將禪杖插入大地,也跟著盤腿而坐,為他把脈,緩緩說道:“小王爺四大絕穴盡開,體內玉皇樓也登至九重天庭,沒有比這一刻還恰當的時機了。”
老僧如釋重負,從背後行囊中取出白碗,伸指在手腕輕輕一劃,裝滿一碗以後遞給少女。
今日,小王爺贈老衲半碗水。
老衲便還你一個佛門大金剛。
梁塵心中震駭的無以複加。
老和尚的血液竟然是隻在晦澀佛家典籍才有寥寥幾筆記載的金黃色!
已然是證得無上之軀的金剛佛陀。
梁塵雙手顫顫巍巍地已經抬不起來,少女心思靈犀,喂他喝完了平生僅見價值遠遠超乎想象的金黃血液。
失之毫厘,差之千裏,僅僅一瞬間,那層薄如輕紗的窗戶紙終於在此刻被捅破。
老和尚緩緩站起身,雙手合十,虔誠佛唱,早已背的滾瓜爛熟《金剛經》文字浮現心頭,慈祥笑道:“善因結善果,一切皆是緣法使然,恭喜小王爺踏入大金剛。”
梁塵沉重的身子驀然輕快許多,七竅也不再往外滲血,笑容燦爛無比,連忙起身雙手合十還禮道:“小子謝過住持聖僧。”
老僧點點頭,攙扶著梁塵坐下,又與他講述了些佛法精義,以及大金剛與金身境的些許不同之處。
不知不覺,日頭逐漸落下原野。
老和尚撣去袈裟的塵土,緩緩起身,單手持禪杖,雙手合十道:“小王爺,老衲不再逗留了。”
梁塵跟著站起身,麵容肅穆,虔誠還禮。
老僧欣慰一笑,正準備轉身離去,猶豫片刻,下了好大的決心才把憋好久的話突然說出口,“小王爺,容老衲再多句嘴,如果可以,最好盡早返鄉。”
梁塵笑容和煦,“老前輩何出此言?”
老僧默默閉眼,念了句阿彌陀佛,低聲道:“未觀形貌,先相心田,小王爺心如澄澈琉璃,是謂福地,眉如新月,更乃大富大貴之相,可這額間,卻生出些許暗淡,故而老衲推斷,應是家中有親近之人去了。”
梁塵呆滯不語,視線瞬間模糊。
老和尚重重歎了口氣,“雖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但老衲或許也會有百密一疏的時候,若說晦氣了,小王爺莫要見怪。”
梁塵默然點頭。
老僧看著這位善心發自肺腑的年輕人蹲在地上,肩膀微微顫動,埋頭大苦無聲。老和尚不忍心再看,雙手合十,慈悲佛唱一聲,望著遠方,喃喃道:“夏蟬冬雪,不過一瞥,生死輪迴道上,又有誰能堪破迷障,超脫其中?”
老住持一路念《地藏經》而去,出峽穀之後,掠上山頂,牽馬前行,輕聲道:“萬籟歇。”
梁塵與奔湧而來的牛群的正中央,地麵驀然開裂,鴻溝乍現。
一排七八頭野牛墜入大裂縫,直到被身後來不及跳躍的蠻牛填滿,後者踩踏同伴屍體如履平地,再次向前奔湧而來,血肉模糊。
梁塵身形向後悠然倒掠而去,一劈再劈,生生不息。
真是好一幅花開花落的殘破景象。
梁塵看似風流不羈,身形輕如靈燕,謫仙氣態盡顯,卻已是七竅湧出鮮血,玉皇樓不管如何深奧玄妙,終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底源泉,尤其講究收放有度,起承轉合。人力終有竭盡之時,小王爺這般不惜命的強行拔高境界一掌劈江亦然,總歸是有油盡燈枯的時候。許白曾說劍意巔峰時,精驁八極,心遊萬仞,人間劍術極致蛟龍出海的氣機流轉傾瀉動輒三千裏,牽引江水浪潮倒懸於天幕,梁塵直覺告訴他定然可以在這天時地利人和中明悟其中關鍵,隻不過念頭剛剛燃起,轉瞬熄滅,因為撞到了一個嬌柔體弱的細柳身軀,是那個破天荒沒有立馬逃命而是跟著梁塵後撤幾步便小跑幾步的牧民少女。不知是出於感慨還是覺得荒謬,梁塵啞然一笑,抓住她柔嫩的肩頭,往後拋去,停下步子,橫立在即將到來的洪流之前,身形巍峨不動,閉鞘養劍,本意就是將精神氣挽弓如滿月,拉到極點,不將西北天狼射落誓不罷休。走這種注定吃力不討的羊腸小路,終究比不得大多數武夫按部就班踏上的陽關大道,前者若一個不慎,就不是跌境那麽簡單了,甚至可能要毀掉窮盡畢生所打造的穩固根基,九層玉皇樓可不是那尋常高樓,摔下去拍拍屁股就能再爬上去,跌落以後要再想攀頂,難如登天。
那些牧民這會兒不知跑到哪了?
有沒有出峽穀?
梁塵啐了口血水,低聲罵了句真他娘費勁啊,心想實在不行還是撤吧,再死扛下去,恐怕真要交代在這鳥不拉屎的北狄了。
不過這個念頭在看到身後遠遠幾名跛腳牧民的身影之後,轉瞬消散。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娘的,今天老子就跟你們這幫畜生死磕到底了!
放任野牛轟鳴而來,已是相隔不到五步,近在咫尺,梁塵雙手作掌,向前猛然拍去,無形鐵壁再次橫亙在雙方之間,一道道肉眼可見的波紋驀然浮現。梁塵七竅鮮血湧出更甚,死死盯著最前麵一排野牛猙獰的恐怖瞳孔,雙臂力道再次加劇,卻仍是被頂退半步。
梁塵衣衫鼓蕩尤勝先前幾分,收迴雙手在胸口捧圓,洶湧氣機被凝成球狀,緊接著跟隨梁塵排山倒海的氣勢噴薄而出。
峽穀塵土飛揚席卷黃沙。
梁塵死死咬著牙,卻仍寸寸後移。
野牛群一樣是悶吼著寸寸前行。
小王爺氣機隱約有枯竭之勢,再硬扛下去隻會本源受損。山頂身披樸素袈裟的老僧見到時機成熟之後,雙腳懸浮,單手持竹葦禪杖,宛如開了天眼的佛陀,禦風而行,極為動容,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既然手持靖北王府九層閣中的飛劍踏雪,必是深信佛法的小王爺無疑,能為了事不幹己的牧民將自身生死置之度外,可知其根骨本性,善心齊天。”
老和尚身形如鷹隼俯衝,掠入峽穀底部,腳踩虛空,一連串的蜻蜓點水,震起層層漣漪,輕聲道:“小王爺機緣已成,且讓險些鑄成大錯的老衲趕退牛群。”
梁塵下意識地向後掠去,與不死心跟過來的那名牧民少女並肩站立。
老和尚雙腳落地,轉身後留下偉岸背影給那一男一女,將手中禪杖轟然插入大地。
低眉如慈悲菩薩的老和尚,金剛怒目,一聲沉悶低吼。
聲如迅雷疾瀉聲聞千裏之外!
北狄新武評,除去天下十人和五大魔頭之外,另設有三教榜單,尤其對這名佛門聖人推崇至極,最出名的一段話便是:宗神寺慧威聖僧,演法無畏,乃如雷震,猶獅子吼,懾伏眾生。
峽穀內,剩餘八百多頭野牛頓時停下前衝,原地寂靜。
天地刹那間沉靜,峽穀內血水流淌成河。
老和尚重重歎了口氣,頹然低頭,雙手合十。
轉身後,手持禪杖緩緩走向連罵句娘力氣都快沒有了的梁塵麵前,老僧再次雙手合十,“先前沒有道破小王爺身份,是不想將這樁機緣點的太透,不曾想卻讓小王爺身陷囹圄,老衲慚愧。”
梁塵精疲力盡地跌坐在地,靠在泫然欲泣的少女懷裏,喘著粗氣,嘴角還在滲出鮮血,艱難扯出句話,“老前輩,不是我說,你做人也忒不地道了。”
老僧將禪杖插入大地,也跟著盤腿而坐,為他把脈,緩緩說道:“小王爺四大絕穴盡開,體內玉皇樓也登至九重天庭,沒有比這一刻還恰當的時機了。”
老僧如釋重負,從背後行囊中取出白碗,伸指在手腕輕輕一劃,裝滿一碗以後遞給少女。
今日,小王爺贈老衲半碗水。
老衲便還你一個佛門大金剛。
梁塵心中震駭的無以複加。
老和尚的血液竟然是隻在晦澀佛家典籍才有寥寥幾筆記載的金黃色!
已然是證得無上之軀的金剛佛陀。
梁塵雙手顫顫巍巍地已經抬不起來,少女心思靈犀,喂他喝完了平生僅見價值遠遠超乎想象的金黃血液。
失之毫厘,差之千裏,僅僅一瞬間,那層薄如輕紗的窗戶紙終於在此刻被捅破。
老和尚緩緩站起身,雙手合十,虔誠佛唱,早已背的滾瓜爛熟《金剛經》文字浮現心頭,慈祥笑道:“善因結善果,一切皆是緣法使然,恭喜小王爺踏入大金剛。”
梁塵沉重的身子驀然輕快許多,七竅也不再往外滲血,笑容燦爛無比,連忙起身雙手合十還禮道:“小子謝過住持聖僧。”
老僧點點頭,攙扶著梁塵坐下,又與他講述了些佛法精義,以及大金剛與金身境的些許不同之處。
不知不覺,日頭逐漸落下原野。
老和尚撣去袈裟的塵土,緩緩起身,單手持禪杖,雙手合十道:“小王爺,老衲不再逗留了。”
梁塵跟著站起身,麵容肅穆,虔誠還禮。
老僧欣慰一笑,正準備轉身離去,猶豫片刻,下了好大的決心才把憋好久的話突然說出口,“小王爺,容老衲再多句嘴,如果可以,最好盡早返鄉。”
梁塵笑容和煦,“老前輩何出此言?”
老僧默默閉眼,念了句阿彌陀佛,低聲道:“未觀形貌,先相心田,小王爺心如澄澈琉璃,是謂福地,眉如新月,更乃大富大貴之相,可這額間,卻生出些許暗淡,故而老衲推斷,應是家中有親近之人去了。”
梁塵呆滯不語,視線瞬間模糊。
老和尚重重歎了口氣,“雖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但老衲或許也會有百密一疏的時候,若說晦氣了,小王爺莫要見怪。”
梁塵默然點頭。
老僧看著這位善心發自肺腑的年輕人蹲在地上,肩膀微微顫動,埋頭大苦無聲。老和尚不忍心再看,雙手合十,慈悲佛唱一聲,望著遠方,喃喃道:“夏蟬冬雪,不過一瞥,生死輪迴道上,又有誰能堪破迷障,超脫其中?”
老住持一路念《地藏經》而去,出峽穀之後,掠上山頂,牽馬前行,輕聲道:“萬籟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