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皇帝剛把這份密報放於案前,書房外就響起了一道嘶啞嗓音,“陛下,張大人他們已經到殿外了。”


    許子桓平淡道:“宣他們進來吧。”


    不一會兒,有五位男子被老宦官領入書房。


    吏部尚書,同時兼任帝師的張天嶽。


    六部尚書令,高適卿。


    司天台秘書監,陸旭。


    大內劍侍總管,孫旻。


    太醫令,葉思邈。


    五人進門之後,齊齊下跪,異口同聲道:“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萬歲。”


    年輕天子率先坐在書案前,抬手道:“今兒是小朝會,沒外人,眾愛卿平身落座吧。”


    眾人聞言,紛紛起身,除了那位劍侍總管沒有落座,站在了門框邊上,陸旭與葉思邈坐在了靠近書房門外的紫檀雕花椅,高適卿與張天嶽則是坐在離龍頭書案不遠的靠裏位置。


    看這位尚書令的凝重神態,顯然對張天嶽與自己相對而坐有些不悅,但又不好說些什麽,畢竟誰讓人家同時還兼著帝師一職呢?


    張天嶽出身江陵,並非閥閱衣冠之族,傳言他五歲入學塾,少年時提筆即能寫就錦繡文章,十二歲參加童試,其聰慧靈俐深得當地知府賞識,賜予“張神童”的稱號。十六歲趕赴潭州參加鄉試,成為舉人,潭州巡撫顧葉舟解去犀帶相贈,並留下一句,“此子將相之才也。”張天嶽二十一歲,來到大都參加會試,繼而殿試,中了二甲進士,與高適卿,李鬆傅等人被選為庶吉士入翰林院,師從老尚書令徐言,被當作儲相之列培養,六年之後,新帝許子桓繼位,是為天乾元年,張天嶽以太子府舊臣的身份被擢升為吏部尚書,兼任東閣大學士,參與朝政,直上竿頭,時至今日。


    年輕皇帝落座之後,並沒有先提及關於密報上的事,而是笑道:“諸位愛卿,有話但說無妨。”


    高適卿先瞥了一眼對麵男子,然後開口道:“啟奏陛下,永州,武岡,靜江各州府衙一齊上報,田地莊稼連年幹旱,顆粒無收,如今又突逢鼠疫,請求朝廷下旨賑災。”


    許子桓皺了皺眉頭,語氣不善道:“又要銀子?自朕登基以來,這南楚境內水災,旱災,蝗災連年不斷,如今又出了個鼠疫?當地衙門官員難道都死了嗎?”


    高適卿聞言,連忙垂首,不敢答話。


    張天嶽淡然道:“這些地方官吏屍位素餐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不過要起銀子來倒是一個比一個積極。”


    許子桓問道:“先生,您對這事怎麽看?”


    張天嶽語氣沒有起伏,“陛下,高大人今日既然開口提及此事,想必腹中已有良策,臣下願聞高見。”


    高適卿身形頓時一緊,不過很快恢複原狀,假笑道:“張大人洞若觀火,本官佩服。”


    許子桓點點頭,抬手道:“不知高大人想出了何等良策?”


    高適卿微微欠身道:“陛下,近年來國庫中銀子不甚充裕,多數用在了工部,禮部兩頭,如今國境時逢天災,餓殍浮野,當從這兩部的開銷中扣去一些,再派一位做事可靠的官員前去賑災,方能解燃眉之急。”


    許子桓語氣漸冷,“說來說去,不還是要朕撥銀子下去?”


    高適卿擦了擦額頭冷汗,身形愈發卑微,“陛下,天災麵前,這銀子還是要下撥的,不過要是能派一個雷厲風行的官員過去,能省去庫銀不說,而且定會事半功倍。”


    張天嶽抬了抬眼皮,問道:“高大人心中可是已有賑災人選了?”


    高適卿見皇帝沒有再說話,於是答道:“右僉都禦史譚軒,為人剛正不阿,早年又曾就任過永州知府,是此次賑災的不二人選。”


    許子桓聞言,看了張天嶽一眼,見他點頭之後說道:“既如此,這次賑災一事高大人即日就著手去辦吧。”


    高適卿躬身道:“臣領命。”


    許子桓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然後又朝坐在靠門那邊的司天台秘書監陸旭問道:“陸大人,近日司天台那邊兒可有什麽動靜?”


    陸旭站起身,語氣沉重道:“啟稟陛下,老臣近日夜觀天象,紫微星晦暗,鬥柄指南,七殺、貪狼、破軍在命宮的三方四正會照,實乃家國不祥之兆。”


    許子桓眉頭緊鎖,“豈會如此?”


    說完,年輕天子心頭一驚!


    鬥柄指南,不正是潭州方向?!


    陸旭躬身道:“此等不詳天象,僅次於幾年前先帝病逝的那次熒惑守心,所幸南楚如今龍氣鼎盛,陛下不用太過憂心。”


    許子桓聞言,這才鬆了口氣,點點頭道:“陸大人,您先迴去吧,若還有什麽異象一定及時上報。”


    陸旭身形愈發卑微,拱手道:“老臣領命。”


    年輕皇帝又看了一眼高適卿,淡然道:“高大人,賑災事不宜遲,您也抓緊著手去辦吧。”


    高適卿不敢當麵細究皇帝話裏話外的意思,起身恭敬道:“那微臣就先行告退了。”


    等到兩人走了以後,許子桓又命站在門外的老宦官屏退了殿內宮女太監。


    於是,這位當今天子新冊封的大內劍侍總管見狀走了進來,取代高適卿與張天嶽相對而坐。


    如果提到孫旻這個名字,南楚境內可能沒什麽人聽說過,可這位老人的徒弟江城子吳道承,如今可是家喻戶曉,與天機閣主孟天樞大弟子嵇遂,公孫家當代劍冠公孫修遠,並稱成為新一代江湖劍道的後起之秀。


    許子桓笑了笑,“朕先恭喜老劍仙閉關之後登至這一品之尊的萬象境,如今我南楚又添一得力猛將。”


    孫旻淡然道:“老夫都在三清境打磨了二十多年,要這次還衝不破這層桎梏,不如趁早棄劍還鄉算了。”


    年輕皇帝點了點頭,問道:“老劍仙,劍陣練得如何了?”


    孫旻答道:“陛下不用擔心,劍陣已成,不出意外,四千劍侍憑此陣法可抵兩萬甲兵。”


    許子桓先是欣喜,然後訝異道:“那麽短時間就練成了?”


    孫旻點點頭,“這天罡萬象劍陣與早年流傳的四象劍陣有異曲同工之妙,無非是遣人坐鎮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個方位,以無形劍氣絞殺陣中敵人,算不上多難,隻不過對四千握劍之人的耐力消耗極大,當然,劍陣威力同樣也不會弱。”


    許子桓大笑,“如此甚好!那梁塵隻要敢來,朕就讓他死無全屍!”


    張天嶽聞言,皺了皺眉頭,“陛下,您說那大秦小王爺來了?”


    許子桓點點頭,冷笑一聲,“剛剛送來的密報,此人近日沿著潭州朝大都方向一路狂奔,闖了不下十座城池哨崗,想必再過幾日就該到朕這皇城門下了。”


    說完,年輕皇帝朝坐在書房門邊戰戰兢兢地老人問道:“太醫令,梁清還有多少日子可活?”


    葉思邈聞言,站起身恭敬道:“迴陛下,太後已喝了兩年老臣用金剛石粉末調配的藥湯,定然活不過明年春了。”


    許子桓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冷言冷語道:“不知這大秦小王爺知道他長姐時日無多,會作何感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機閣:雲起龍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月幾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月幾兩並收藏天機閣:雲起龍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