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東臨碣石就根本看不到海了!
重生抄襲做遊戲,哪有原創來得爽 作者:馬亙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阿蒙拉與金字塔》在互聯網上的熱度,關於埃及金字塔的質疑,也迅速成為網民們討論的重要議題。
很快,路窪我鏟與楚周山兩人參觀盧克索神廟的視頻再次被部分網友們給翻了出來。
當初,這個視頻確實引發了不小的轟動,但也就僅此而已。
然而,當今天再次被翻出來後,就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這個視頻的對比實在是太強烈。
前幾分鍾,還在介紹盧克索神廟的曆史,展示3400年與“商周”同時代的文物的各種細節。
但走過一個拐角,就看到了一群當地工人站在腳手架上,用角磨機“吭哧吭哧”地堅硬的石頭柱上,雕刻著各種古埃及的象形符號。
“今天,再看這視頻,感觸良多啊!”
“其實《阿蒙拉與金字塔》這款遊戲,已經隱晦地告訴你了。就古埃及那自然條件,根本養不過那麽多人口,四五千年前也根本不可能建成230萬塊巨石,160多米高的金字塔。更遑論教科書上說的:金字塔巨石之間嚴絲合縫,連刀片都插不進去!”
“事實上金字塔也不止埃及有,埃及隔壁的蘇丹也有金字塔,但蘇丹的金字塔也才20米高!”
“今天埃及人口一億人,但糧食自給率隻有50%,95%的土地都是沙漠,人口都集中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區。要知道尼羅河三角洲是很年輕的,在兩千年前,尼羅河三角洲很可能是不穩定的沼澤地乃至大海,根本不可能成為糧食產地!”
……
“你說尼羅河三角洲我就想起來了,《阿蒙拉與金字塔》中馬其頓帝國入侵埃及的時候。會在海底強行升起一座亞曆山大港……當初看到的時候,主播老明與直播間觀眾都以為是bug,現在你這麽解釋我總算明白了!”
“據說亞曆山大帝國崩潰後,其手下托勒密於公元前305年,在古埃及地區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定都在今天埃及的亞曆山大港,並修建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據說有卷的圖書。”
“現在想一想就特麽好笑,現在的埃及亞曆山大港,在2000多年前怕不是還泡在海裏呢!感情托勒密一世及其手下個個都是蝦兵蟹將,能在海裏建龍宮不成!”
“確實如此,東漢末年,曹操詩雲:「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可問題就在於,今天的碣石距離海邊20多公裏,東臨碣石就根本看不到海了!”
……
“這算什麽!當年商博良通過羅塞塔石碑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才叫扯淡呢!”
“咱們就不說以羅塞塔石碑花崗岩的材質,是怎麽用青銅器雕刻出來的!”
“你知道商博良是怎麽破解古埃及文字的嗎?”
“他在一堆所謂古埃及文字裏,通過上麵的希臘語,去找abcdefg!”
“對!你沒聽錯!就是在一堆象形文字裏去找abcdefg!你以為古埃及那一堆花鳥魚蟲都是表意文字嗎?不是的!那都是abcdefg!”
“找到abcdefg之後,就按照埃及當地語言去拚,然後就tmd被破譯了!”
……
“樓上的,其實你說得還是有很大的錯漏之處的!”
“羅塞塔石碑上刻著三種文字,第一種是希臘語,第二種是古埃及表意的聖書體,第三種是才是表音的世俗體。”
“商博良破解的方法,是通過古希臘語,來找到世俗體的發音規則,然後通過世俗體,來破譯聖書體。”
“不過,即便這樣,我也覺得這件本身很不靠譜!”
“如果你不明白,這個破解過程!”
“可以這樣理解!”
“假如今天漢字失傳了!”
“現在有人挖出了一塊石碑,石碑上分別刻著英語、韓語彥文,與漢字。”
“現代的韓語純彥文本質上就是一種拚音,不要被它豎起來的樣子騙了!”
“商博良先是通過蒙古語作為抓手,破解了韓語彥文的發音規則;然後又以韓語彥文作為媒介,最後破解了漢字的含義。”
“你們不覺得這件事就很荒謬嗎?”
“通過韓文彥文能破解漢字!”
“要知道甲骨文至今為止,累積發現超過4000個,而其中被破解的隻有1000個甲骨文。”
“而甲骨文與現在我們使用的漢字,都是有完整傳承關係的!”
“我們破解甲骨文都如此費勁,甚至,文字博物館開出破解一個字10萬塊錢的賞格!”
“甲骨文集全國之力都沒法完全破解。商博良一個兩百多年前的法國人,他甚至連希臘人都不是,就能通過古希臘語破解古埃及象形字?”
“要知道,拚音文字變化是非常劇烈的!”
“拚音文字那不是漢字,我們讀明朝的《西遊記》一點不難,但你讓現代英國人或美國人去讀400年前莎士比亞原文,他們絕大多數都讀不明白。”
“傻子才信!”
“能解讀,恐怕隻有一個理由!”
“那就是上麵的古埃及文字都是他偽造的!”
……
2月7日,燧人網絡辦公室內。
馮啟明坐在自己的辦公室內,楚周山則坐在辦公桌對麵。
“馮總!古埃及史造假肯定是真的!”楚周山慢慢講解道,“唐代杜環《經行記》其實就記載過埃及的模樣!”
“哦?”馮啟明好奇道。
“原文記載是這樣的:摩鄰國,在勃薩羅(秋薩羅)國西南,渡大磧行二千裏至其國。其人黑,其俗獷,少米麥,無草木,馬食乾魚,人餐鶻莽。鶻莽,即波斯棗也。瘴癘特甚。”
“也就是說,按照杜環記載的樣子,在唐朝,埃及那裏完全就是一片蠻荒之地的樣子!”
“隻不過,國內的這幫曆史學家,都把摩鄰國解釋成摩洛哥!”
“然而,實際上,如果摩鄰是摩洛哥的話。以摩洛哥為中心,畫一個一千公裏的圓,根本找不到適合的起始地。”
“要知道唐代一裏大概是今天的454.2米!”
“如果起始點設定為西班牙,那應該叫跨海;如果起始點設定在利比亞,那不叫渡大磧(沙漠),而應該叫沿海而行才對。”
“但如果以巴格達為起點,半徑1000公裏左右,那正好就是埃及,而所謂的勃薩羅其實就是耶路撒冷,而埃及也正好就在其西南方。”
“而還有一個重要證據是「摩鄰」這個名字——在阿拉伯語中埃及叫做「misr」,在意第緒語中埃及叫「mtsrim」,在埃及語中埃及也叫「misr」……”
而就在這時,房門外傳來了一陣有力的敲門聲。
“進!”
房門被推開,進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李經理。
很快,路窪我鏟與楚周山兩人參觀盧克索神廟的視頻再次被部分網友們給翻了出來。
當初,這個視頻確實引發了不小的轟動,但也就僅此而已。
然而,當今天再次被翻出來後,就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這個視頻的對比實在是太強烈。
前幾分鍾,還在介紹盧克索神廟的曆史,展示3400年與“商周”同時代的文物的各種細節。
但走過一個拐角,就看到了一群當地工人站在腳手架上,用角磨機“吭哧吭哧”地堅硬的石頭柱上,雕刻著各種古埃及的象形符號。
“今天,再看這視頻,感觸良多啊!”
“其實《阿蒙拉與金字塔》這款遊戲,已經隱晦地告訴你了。就古埃及那自然條件,根本養不過那麽多人口,四五千年前也根本不可能建成230萬塊巨石,160多米高的金字塔。更遑論教科書上說的:金字塔巨石之間嚴絲合縫,連刀片都插不進去!”
“事實上金字塔也不止埃及有,埃及隔壁的蘇丹也有金字塔,但蘇丹的金字塔也才20米高!”
“今天埃及人口一億人,但糧食自給率隻有50%,95%的土地都是沙漠,人口都集中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區。要知道尼羅河三角洲是很年輕的,在兩千年前,尼羅河三角洲很可能是不穩定的沼澤地乃至大海,根本不可能成為糧食產地!”
……
“你說尼羅河三角洲我就想起來了,《阿蒙拉與金字塔》中馬其頓帝國入侵埃及的時候。會在海底強行升起一座亞曆山大港……當初看到的時候,主播老明與直播間觀眾都以為是bug,現在你這麽解釋我總算明白了!”
“據說亞曆山大帝國崩潰後,其手下托勒密於公元前305年,在古埃及地區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定都在今天埃及的亞曆山大港,並修建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據說有卷的圖書。”
“現在想一想就特麽好笑,現在的埃及亞曆山大港,在2000多年前怕不是還泡在海裏呢!感情托勒密一世及其手下個個都是蝦兵蟹將,能在海裏建龍宮不成!”
“確實如此,東漢末年,曹操詩雲:「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可問題就在於,今天的碣石距離海邊20多公裏,東臨碣石就根本看不到海了!”
……
“這算什麽!當年商博良通過羅塞塔石碑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才叫扯淡呢!”
“咱們就不說以羅塞塔石碑花崗岩的材質,是怎麽用青銅器雕刻出來的!”
“你知道商博良是怎麽破解古埃及文字的嗎?”
“他在一堆所謂古埃及文字裏,通過上麵的希臘語,去找abcdefg!”
“對!你沒聽錯!就是在一堆象形文字裏去找abcdefg!你以為古埃及那一堆花鳥魚蟲都是表意文字嗎?不是的!那都是abcdefg!”
“找到abcdefg之後,就按照埃及當地語言去拚,然後就tmd被破譯了!”
……
“樓上的,其實你說得還是有很大的錯漏之處的!”
“羅塞塔石碑上刻著三種文字,第一種是希臘語,第二種是古埃及表意的聖書體,第三種是才是表音的世俗體。”
“商博良破解的方法,是通過古希臘語,來找到世俗體的發音規則,然後通過世俗體,來破譯聖書體。”
“不過,即便這樣,我也覺得這件本身很不靠譜!”
“如果你不明白,這個破解過程!”
“可以這樣理解!”
“假如今天漢字失傳了!”
“現在有人挖出了一塊石碑,石碑上分別刻著英語、韓語彥文,與漢字。”
“現代的韓語純彥文本質上就是一種拚音,不要被它豎起來的樣子騙了!”
“商博良先是通過蒙古語作為抓手,破解了韓語彥文的發音規則;然後又以韓語彥文作為媒介,最後破解了漢字的含義。”
“你們不覺得這件事就很荒謬嗎?”
“通過韓文彥文能破解漢字!”
“要知道甲骨文至今為止,累積發現超過4000個,而其中被破解的隻有1000個甲骨文。”
“而甲骨文與現在我們使用的漢字,都是有完整傳承關係的!”
“我們破解甲骨文都如此費勁,甚至,文字博物館開出破解一個字10萬塊錢的賞格!”
“甲骨文集全國之力都沒法完全破解。商博良一個兩百多年前的法國人,他甚至連希臘人都不是,就能通過古希臘語破解古埃及象形字?”
“要知道,拚音文字變化是非常劇烈的!”
“拚音文字那不是漢字,我們讀明朝的《西遊記》一點不難,但你讓現代英國人或美國人去讀400年前莎士比亞原文,他們絕大多數都讀不明白。”
“傻子才信!”
“能解讀,恐怕隻有一個理由!”
“那就是上麵的古埃及文字都是他偽造的!”
……
2月7日,燧人網絡辦公室內。
馮啟明坐在自己的辦公室內,楚周山則坐在辦公桌對麵。
“馮總!古埃及史造假肯定是真的!”楚周山慢慢講解道,“唐代杜環《經行記》其實就記載過埃及的模樣!”
“哦?”馮啟明好奇道。
“原文記載是這樣的:摩鄰國,在勃薩羅(秋薩羅)國西南,渡大磧行二千裏至其國。其人黑,其俗獷,少米麥,無草木,馬食乾魚,人餐鶻莽。鶻莽,即波斯棗也。瘴癘特甚。”
“也就是說,按照杜環記載的樣子,在唐朝,埃及那裏完全就是一片蠻荒之地的樣子!”
“隻不過,國內的這幫曆史學家,都把摩鄰國解釋成摩洛哥!”
“然而,實際上,如果摩鄰是摩洛哥的話。以摩洛哥為中心,畫一個一千公裏的圓,根本找不到適合的起始地。”
“要知道唐代一裏大概是今天的454.2米!”
“如果起始點設定為西班牙,那應該叫跨海;如果起始點設定在利比亞,那不叫渡大磧(沙漠),而應該叫沿海而行才對。”
“但如果以巴格達為起點,半徑1000公裏左右,那正好就是埃及,而所謂的勃薩羅其實就是耶路撒冷,而埃及也正好就在其西南方。”
“而還有一個重要證據是「摩鄰」這個名字——在阿拉伯語中埃及叫做「misr」,在意第緒語中埃及叫「mtsrim」,在埃及語中埃及也叫「misr」……”
而就在這時,房門外傳來了一陣有力的敲門聲。
“進!”
房門被推開,進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李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