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怒斥道:“你好大的膽子!”
但隨後便沒了聲音。
刑真跟著進去,嶽可嵐阻住宮柯:“咱倆守門。”
“哦。”宮柯答應,很不情願,但為免再挨嘴巴,隻能聽招唿。
屋裏又響起女人的尖叫聲,但剛一起便停了,應該是被梅爭打暈了。
梅爭問王歡:“建別院時,因占地而殺人,郭義是否知情?”
王歡反問:“你是什麽人?”
梅爭答道:“替天行道的人。”
王歡卻嗤之以鼻:“就是因為你們這種所謂的俠客,才攪得人心浮躁,乾坤混沌。”
梅爭冷哼一聲:“有我們這種人,為官如你者,尚且敢草菅人命,若沒了我們這種人,百姓隻能任你們魚肉,再問你一遍,郭義是否知情?”
王歡知道必死,所以也不懼怕,語氣嘲諷地說道:“想知道,你自己去問他。”
梅爭將血飲刀取下,不緊不慢地解裹刀布。
刑真說道:“你這刀……是得收拾一下了,太麻煩。”
梅爭嗯了一聲。
王歡開始哆嗦,所謂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倆人你一句,我一句地頂著勁叫板,然後哢嚓一刀,死了就死了,沒什麽可怕的,因為有那股勁頂著呢。
可就怕等,這一等,絕大多數人就慫了,因為不想死,怕死。
“我是官,殺官是大罪!你們目無王法,攪亂清平,隻是拿替天行道做借口!”
梅爭不說話,裹刀布隻剩下兩圈了。
“大俠,我有銀子,隻要你饒我一命,我給你一千兩!”
“反正人也死了,你就算殺了我,他們也活不過來。”
梅爭手上的動作停住。
刑真微一眯眼,他們?死了還不止一人。
梅爭語氣平淡地說道:“我們有四個人。”
“兩千兩!”王歡看到了活的希望,語氣有些發顫:“我這就叫人拿給你們。”
梅爭眼皮一翻,目光陰森地看著他:“叫人?”
王歡一哆嗦,連忙改口:“我帶你們去拿,你們能拿多少拿多少。”
“走。”
刑真愕然看著梅爭,但沒有出聲阻止。
西廂房有個密道,底下是一個庫房,滿屋子的金銀珠寶,玉器字畫。
四人各自包了一大包銀子。
梅爭說道:“走。”
宮柯問:“走?那他呢?”
梅爭說道:“我說了算,走。”
四人離開,王歡癱坐在地上。
迴了客棧,刑真問梅爭:“這就算辦完了?”
梅爭答道:“當然不是,明天夜裏去找郭義。”
第二天一大早,梅爭就上了街,街上太平無事,王歡並沒有調動軍兵設卡盤查。
又溜達到衙門口,衙門也未見動靜。
看來郭義確是不知情,否則王歡不可能不與郭義通氣。
此時,官道上,三輛馬車來到了合幫所在的山頭附近。
一聲唿哨,衝出來二十幾號人,將馬車截住。
趕車的人高聲喊道:“這是王參軍的馬車!”
賀春生從人群中走出來,麵帶微笑:“王參軍可好?”
趕車人迴答:“是三爺呀,王參軍好著。”
賀春生問:“車上裝得是什麽呀?”
趕車人臉色一沉:“三爺,你這是什麽意思?”
賀春生說道:“昨天有烈刀門的人找上我們合幫,問別院占地打死人的事。”
趕車人放下鞭子,拿起刀,跳下車,手按刀柄:“原來是你們出賣王參軍。”
賀春生依然麵帶微笑:“是啊。”
趕車人猛然抽刀,轉腕劈向賀春生。
而賀春生迎著刀鋒抬手,用五指捏住了刀身,刀鋒距虎口僅一分不到。
趕車人愣住:“你?”
“我。”賀春生眼中寒芒一閃,氣灌手臂,硬生生推著刀,將刀柄插進了對方的胸膛。
趕車人低下頭,難以置信地看著胸前的刀,退了兩步,又抬起目光看著賀春生:“你?”
賀春生笑容一斂,冷聲說道:“不留活口。”
中午吃飯的時候,宮柯問梅爭:“你說王歡會不會逃跑?”
梅爭答道:“應該不會,他能做到錄事參軍,不知花了多少心思,費了多少心血,應該舍不得。”
宮柯點頭,又問:“那他會把銀子運走吧?”
梅爭點頭:“應該會。”
宮柯又問:“那你咋不讓嫂嫂迴門稟報,讓百秀門劫他的銀子?”
梅爭牽了牽嘴角,沒迴答。
百秀門不差錢。
其一,百秀門的繡工,乃是專供皇室和朝廷大員的,一件錦袍就值數百兩,乃至上千兩。
其二,皇帝喜歡南巡,越州還特意建造了別院,其實就是衝著百秀門的歌舞來的,且百秀門中有不少人,還在朝廷領俸祿呢。
其三,百秀門名下的繅絲織布工坊,遍布江南各地,有賺不完的錢。
再者,百秀門都是女人,也不太喜歡幹劫道的事。
梅爭沒迴答,宮柯也沒再追問,隻是頗為惋惜:“那麽多金銀珠寶,可惜了。”
入夜,梅爭和刑真換了夜行衣,前往衙門。
沒讓宮柯和嶽可嵐去,一是考慮人多不方便,二是怕嶽可嵐露了相。
百秀門的武器是扇子,練氣境界用鐵扇,築基境界用骨扇,築基以上用紙扇。
嶽可嵐的武器太紮眼了,萬一動手,很容易辨識。
畢竟百秀門的根基在越州,況且梅爭並不打算殺郭義,所以還是不牽連她們為好。
時辰還早,郭義坐在書房裏看書。
梅爭推門進來,郭義眼色一驚,但隨即恢複如常。
“兩位壯士深夜造訪,有何貴幹?”
梅爭壓著嗓子問道:“別院占地時打死人的事,你是否知情?”
郭義眼眸一滯,搖了搖頭:“不知,此事是我手下人督辦的,也並無苦主來衙門訴冤。”
梅爭說道:“官匪勾結,尋常百姓,豈能與之相抗?”
郭義放下手裏的書,看著梅爭的眼睛說道:“此言大謬。”
“衙門天天開著,無人來訴冤告狀,難道我要跑到街上去拉著人問,有沒有冤情嗎?”
“再者,你說官匪勾結,可有證據?”
“若無真憑實據,便是信口雌黃!”
“還有……”郭義上下打量梅爭:“你二人夜闖衙門,直入後宅,且黑衣蒙麵,是為匪盜!”
“既是匪盜,你說的話,教本官如何相信?”
梅爭說道:“看來你確是不知情。”
說完轉身便走了,刑真也跟著離開。
郭義皺起了眉頭。
但隨後便沒了聲音。
刑真跟著進去,嶽可嵐阻住宮柯:“咱倆守門。”
“哦。”宮柯答應,很不情願,但為免再挨嘴巴,隻能聽招唿。
屋裏又響起女人的尖叫聲,但剛一起便停了,應該是被梅爭打暈了。
梅爭問王歡:“建別院時,因占地而殺人,郭義是否知情?”
王歡反問:“你是什麽人?”
梅爭答道:“替天行道的人。”
王歡卻嗤之以鼻:“就是因為你們這種所謂的俠客,才攪得人心浮躁,乾坤混沌。”
梅爭冷哼一聲:“有我們這種人,為官如你者,尚且敢草菅人命,若沒了我們這種人,百姓隻能任你們魚肉,再問你一遍,郭義是否知情?”
王歡知道必死,所以也不懼怕,語氣嘲諷地說道:“想知道,你自己去問他。”
梅爭將血飲刀取下,不緊不慢地解裹刀布。
刑真說道:“你這刀……是得收拾一下了,太麻煩。”
梅爭嗯了一聲。
王歡開始哆嗦,所謂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倆人你一句,我一句地頂著勁叫板,然後哢嚓一刀,死了就死了,沒什麽可怕的,因為有那股勁頂著呢。
可就怕等,這一等,絕大多數人就慫了,因為不想死,怕死。
“我是官,殺官是大罪!你們目無王法,攪亂清平,隻是拿替天行道做借口!”
梅爭不說話,裹刀布隻剩下兩圈了。
“大俠,我有銀子,隻要你饒我一命,我給你一千兩!”
“反正人也死了,你就算殺了我,他們也活不過來。”
梅爭手上的動作停住。
刑真微一眯眼,他們?死了還不止一人。
梅爭語氣平淡地說道:“我們有四個人。”
“兩千兩!”王歡看到了活的希望,語氣有些發顫:“我這就叫人拿給你們。”
梅爭眼皮一翻,目光陰森地看著他:“叫人?”
王歡一哆嗦,連忙改口:“我帶你們去拿,你們能拿多少拿多少。”
“走。”
刑真愕然看著梅爭,但沒有出聲阻止。
西廂房有個密道,底下是一個庫房,滿屋子的金銀珠寶,玉器字畫。
四人各自包了一大包銀子。
梅爭說道:“走。”
宮柯問:“走?那他呢?”
梅爭說道:“我說了算,走。”
四人離開,王歡癱坐在地上。
迴了客棧,刑真問梅爭:“這就算辦完了?”
梅爭答道:“當然不是,明天夜裏去找郭義。”
第二天一大早,梅爭就上了街,街上太平無事,王歡並沒有調動軍兵設卡盤查。
又溜達到衙門口,衙門也未見動靜。
看來郭義確是不知情,否則王歡不可能不與郭義通氣。
此時,官道上,三輛馬車來到了合幫所在的山頭附近。
一聲唿哨,衝出來二十幾號人,將馬車截住。
趕車的人高聲喊道:“這是王參軍的馬車!”
賀春生從人群中走出來,麵帶微笑:“王參軍可好?”
趕車人迴答:“是三爺呀,王參軍好著。”
賀春生問:“車上裝得是什麽呀?”
趕車人臉色一沉:“三爺,你這是什麽意思?”
賀春生說道:“昨天有烈刀門的人找上我們合幫,問別院占地打死人的事。”
趕車人放下鞭子,拿起刀,跳下車,手按刀柄:“原來是你們出賣王參軍。”
賀春生依然麵帶微笑:“是啊。”
趕車人猛然抽刀,轉腕劈向賀春生。
而賀春生迎著刀鋒抬手,用五指捏住了刀身,刀鋒距虎口僅一分不到。
趕車人愣住:“你?”
“我。”賀春生眼中寒芒一閃,氣灌手臂,硬生生推著刀,將刀柄插進了對方的胸膛。
趕車人低下頭,難以置信地看著胸前的刀,退了兩步,又抬起目光看著賀春生:“你?”
賀春生笑容一斂,冷聲說道:“不留活口。”
中午吃飯的時候,宮柯問梅爭:“你說王歡會不會逃跑?”
梅爭答道:“應該不會,他能做到錄事參軍,不知花了多少心思,費了多少心血,應該舍不得。”
宮柯點頭,又問:“那他會把銀子運走吧?”
梅爭點頭:“應該會。”
宮柯又問:“那你咋不讓嫂嫂迴門稟報,讓百秀門劫他的銀子?”
梅爭牽了牽嘴角,沒迴答。
百秀門不差錢。
其一,百秀門的繡工,乃是專供皇室和朝廷大員的,一件錦袍就值數百兩,乃至上千兩。
其二,皇帝喜歡南巡,越州還特意建造了別院,其實就是衝著百秀門的歌舞來的,且百秀門中有不少人,還在朝廷領俸祿呢。
其三,百秀門名下的繅絲織布工坊,遍布江南各地,有賺不完的錢。
再者,百秀門都是女人,也不太喜歡幹劫道的事。
梅爭沒迴答,宮柯也沒再追問,隻是頗為惋惜:“那麽多金銀珠寶,可惜了。”
入夜,梅爭和刑真換了夜行衣,前往衙門。
沒讓宮柯和嶽可嵐去,一是考慮人多不方便,二是怕嶽可嵐露了相。
百秀門的武器是扇子,練氣境界用鐵扇,築基境界用骨扇,築基以上用紙扇。
嶽可嵐的武器太紮眼了,萬一動手,很容易辨識。
畢竟百秀門的根基在越州,況且梅爭並不打算殺郭義,所以還是不牽連她們為好。
時辰還早,郭義坐在書房裏看書。
梅爭推門進來,郭義眼色一驚,但隨即恢複如常。
“兩位壯士深夜造訪,有何貴幹?”
梅爭壓著嗓子問道:“別院占地時打死人的事,你是否知情?”
郭義眼眸一滯,搖了搖頭:“不知,此事是我手下人督辦的,也並無苦主來衙門訴冤。”
梅爭說道:“官匪勾結,尋常百姓,豈能與之相抗?”
郭義放下手裏的書,看著梅爭的眼睛說道:“此言大謬。”
“衙門天天開著,無人來訴冤告狀,難道我要跑到街上去拉著人問,有沒有冤情嗎?”
“再者,你說官匪勾結,可有證據?”
“若無真憑實據,便是信口雌黃!”
“還有……”郭義上下打量梅爭:“你二人夜闖衙門,直入後宅,且黑衣蒙麵,是為匪盜!”
“既是匪盜,你說的話,教本官如何相信?”
梅爭說道:“看來你確是不知情。”
說完轉身便走了,刑真也跟著離開。
郭義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