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頭兒雖然眼色驚恐,但心性卻硬:“你不說來路,就算殺了我,我也不會帶你去見當家的。”
梅爭牽了牽嘴角,這個張頭兒還挺狡猾。
他並不是在擔心合幫有沒有危險,而是在試探,來者到底是敵是友。
如果是友,那就沒什麽可說的了,自然也不會殺他。
如果是敵,他一樣會帶著去合幫山寨,他才不想死。
隻不過,他會在路上找機會逃跑。
梅爭說道:“是錄事參軍王大人,讓我們來找合幫當家的。”
張頭兒明顯鬆了口氣,嘟囔道:“早說不就得了,真是……”
梅爭接話:“早說,你也不知道我們的厲害。”
張頭兒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極不情願的笑意,站起來說道:“請吧。”
跟著這五個人,轉彎抹角地走了將近二十裏山路,才來到一個山洞前。
嶽可嵐與刑真對視一眼,心裏都對梅爭疑惑不已。
梅爭的猜測全都得到了印證,地形複雜,溝壑縱橫,而且根本沒有他們以為的山寨,合幫是待在山洞裏。
以梅爭的年紀和閱曆,他是以什麽作為根據來推斷的呢?
還是說,他隻是自己覺得應該是這樣,碰巧了而已。
走進洞口十餘步,光線就暗淡了下來,兩側的山壁上掛著油燈,不大的火苗,將將能照亮腳下的路。
宮柯小聲嘟囔:“這麽黑,在裏麵待著不難受嗎?再說了,天天點著燈,多費油啊。”
張頭兒迴頭看了宮柯一眼,沒說話,卻露出一抹異樣的笑意。
梅爭斜了宮柯一眼,宮柯連忙把嘴抿住,他又忘了,出來辦事,盡量不要說話。
再往前走,每十步左右,兩側山壁上就會掛一盞油燈。
轉了幾道彎,走了近百步,前方有了亮光。
跟著張頭兒走出洞口,眼前豁然開朗,竟然是一個巨大的山穀。
他們剛才走過的,隻是一個天然的甬道。
當然,也可能原本是個山洞,後經人工開鑿成了甬道。
山穀很大,一眼望不到頭,四周山勢陡峭,沒看見有其他的出路。
平地上建了許多房屋,且每五間房屋的中間,都有一座一丈多高的塔樓。
每個塔樓上都有三到四個人,背著箭壺,手裏握著弓。
這不是個山寨,而是個軍營。
至少設計建造這裏的人,是軍人出身。
當他們走出山洞時,離他們最近的塔樓上,放哨的人抽出箭搭在弦上,但沒有拉弓。
再走近些,塔樓上的人問:“張頭兒,是客是貨?”
張頭兒答道:“廢話,當然是客,沒瞧見都帶著兵刃呢!”
塔樓上的人不再說話,但也沒有放鬆警惕,箭依然搭在弦上,雙手保持著隨時能拉弓的姿勢,眼睛盯著他們。
穿過繁多卻有序的房屋,來到一間大房子跟前。
這間大房子要比所有的房屋都高半丈左右,門也寬許多,門上方掛著一塊匾,上麵寫著合義堂三個字。
宮柯忍不住又說話:“合義堂,比合幫好聽多了,幹脆咦……”
宮柯齜牙咧嘴,因為嶽可嵐用指甲擰他肋下的肉。
張頭兒當先走進去,向上叉手行禮:“四爺,來客了。”
梅爭微一皺眉,四爺?那此人上麵,還有三位當家。
他把這事想簡單了,這個合幫,恐怕不隻是一群烏合之眾那麽簡單。
這位四爺膚色黝黑,看身量,得有兩個梅爭高,三個梅爭粗。
說話甕聲甕氣:“哪裏來的客?”
張頭兒答道:“城裏貴人引薦的。”
四爺聞言站了起來,果然又高又壯。
抱拳說道:“有失遠迎,恕罪,貴人可好?”
梅爭答道:“不好。”
從聽到張頭兒喚四爺,梅爭就在心裏合計,應該怎麽辦。
硬拚不是不行,即使是宮柯,應該也沒有危險,但是這個山穀,肯定還有其他的出路。
否則就憑他們進來時走的那個甬道,不要說搶來的車馬財物,就是日常所用的物資,也很難運進來。
而且這位隻是四爺,他前頭還有三位當家,這邊硬拚起來,那三位一看勢頭不對,肯定得跑。
他們連人都不認得,上哪兒抓去?
四爺有些詫異:“哦?怎麽個不好法兒?”
梅爭掃了一眼屋裏麵,兩邊都站著幫眾,十幾個人,背弓挎刀,一個個站得筆直。
“還請四爺屏退左右。”
四爺大手一揮:“你們都出去吧。”
幫眾都退了出去。
實際上這些幫眾也是臨時被叫過來的。
是塔樓看見張頭兒帶人進穀,傳訊讓人提前稟報。
大當家便讓四爺坐鎮,又叫了十幾名幫眾撐場麵。
平時誰沒事兒總擺譜,給誰看呢。
梅爭說道:“建別院鬧出人命的事,被百秀門知道了,王大人命你們盡快換地方。”
“換地方?”四爺瞪大了銅鈴一樣的眼珠子:“上千兄弟,這麽多家當,那是說換就能換的?”
“老四,不得無禮。”
一個身材瘦削,作書生打扮的人,從座位後方屏風的右邊轉了出來。
三十來歲模樣,白麵無須,左手背著,右手搖著一把折扇。
長得不算醜,可也不好看,普通人。
四爺說道:“三哥,我哪有無禮,我說得是實話,這麽多人,這麽多家當,說換地方就換地方?蓋房子也得個一年半載吧?”
三爺麵帶微笑,挨個打量梅爭他們四人。
當看到嶽可嵐時,三爺的小眼睛猛地睜大了許多,但也隻是一瞬,便又恢複如常。
三爺向四人叉手作禮:“四位客,失禮了,我這四弟就是這個脾氣,也沒讀過書,不懂禮數,還望見諒。”
梅爭叉手還禮:“三爺言重了。”
三爺又說道:“在下賀春生,兄台如何稱唿?”
梅爭答道:“在下梅爭,這是我兄弟宮柯,這位是我兄長刑真,這位是我嫂嫂。”
嶽可嵐臉上一熱,下意識地低下了頭,卻禁不住的嘴邊帶笑。
三爺嗬嗬一笑,說道:“四位請坐。”
轉頭又說四爺:“你怎麽待客的?也不請客人坐,也不叫人上茶。”
四爺爭辯道:“才進來,剛說了兩句話,這不還沒來得及嘛。”
說完對外麵喊道:“來人!上茶!”
梅爭牽了牽嘴角,這個張頭兒還挺狡猾。
他並不是在擔心合幫有沒有危險,而是在試探,來者到底是敵是友。
如果是友,那就沒什麽可說的了,自然也不會殺他。
如果是敵,他一樣會帶著去合幫山寨,他才不想死。
隻不過,他會在路上找機會逃跑。
梅爭說道:“是錄事參軍王大人,讓我們來找合幫當家的。”
張頭兒明顯鬆了口氣,嘟囔道:“早說不就得了,真是……”
梅爭接話:“早說,你也不知道我們的厲害。”
張頭兒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極不情願的笑意,站起來說道:“請吧。”
跟著這五個人,轉彎抹角地走了將近二十裏山路,才來到一個山洞前。
嶽可嵐與刑真對視一眼,心裏都對梅爭疑惑不已。
梅爭的猜測全都得到了印證,地形複雜,溝壑縱橫,而且根本沒有他們以為的山寨,合幫是待在山洞裏。
以梅爭的年紀和閱曆,他是以什麽作為根據來推斷的呢?
還是說,他隻是自己覺得應該是這樣,碰巧了而已。
走進洞口十餘步,光線就暗淡了下來,兩側的山壁上掛著油燈,不大的火苗,將將能照亮腳下的路。
宮柯小聲嘟囔:“這麽黑,在裏麵待著不難受嗎?再說了,天天點著燈,多費油啊。”
張頭兒迴頭看了宮柯一眼,沒說話,卻露出一抹異樣的笑意。
梅爭斜了宮柯一眼,宮柯連忙把嘴抿住,他又忘了,出來辦事,盡量不要說話。
再往前走,每十步左右,兩側山壁上就會掛一盞油燈。
轉了幾道彎,走了近百步,前方有了亮光。
跟著張頭兒走出洞口,眼前豁然開朗,竟然是一個巨大的山穀。
他們剛才走過的,隻是一個天然的甬道。
當然,也可能原本是個山洞,後經人工開鑿成了甬道。
山穀很大,一眼望不到頭,四周山勢陡峭,沒看見有其他的出路。
平地上建了許多房屋,且每五間房屋的中間,都有一座一丈多高的塔樓。
每個塔樓上都有三到四個人,背著箭壺,手裏握著弓。
這不是個山寨,而是個軍營。
至少設計建造這裏的人,是軍人出身。
當他們走出山洞時,離他們最近的塔樓上,放哨的人抽出箭搭在弦上,但沒有拉弓。
再走近些,塔樓上的人問:“張頭兒,是客是貨?”
張頭兒答道:“廢話,當然是客,沒瞧見都帶著兵刃呢!”
塔樓上的人不再說話,但也沒有放鬆警惕,箭依然搭在弦上,雙手保持著隨時能拉弓的姿勢,眼睛盯著他們。
穿過繁多卻有序的房屋,來到一間大房子跟前。
這間大房子要比所有的房屋都高半丈左右,門也寬許多,門上方掛著一塊匾,上麵寫著合義堂三個字。
宮柯忍不住又說話:“合義堂,比合幫好聽多了,幹脆咦……”
宮柯齜牙咧嘴,因為嶽可嵐用指甲擰他肋下的肉。
張頭兒當先走進去,向上叉手行禮:“四爺,來客了。”
梅爭微一皺眉,四爺?那此人上麵,還有三位當家。
他把這事想簡單了,這個合幫,恐怕不隻是一群烏合之眾那麽簡單。
這位四爺膚色黝黑,看身量,得有兩個梅爭高,三個梅爭粗。
說話甕聲甕氣:“哪裏來的客?”
張頭兒答道:“城裏貴人引薦的。”
四爺聞言站了起來,果然又高又壯。
抱拳說道:“有失遠迎,恕罪,貴人可好?”
梅爭答道:“不好。”
從聽到張頭兒喚四爺,梅爭就在心裏合計,應該怎麽辦。
硬拚不是不行,即使是宮柯,應該也沒有危險,但是這個山穀,肯定還有其他的出路。
否則就憑他們進來時走的那個甬道,不要說搶來的車馬財物,就是日常所用的物資,也很難運進來。
而且這位隻是四爺,他前頭還有三位當家,這邊硬拚起來,那三位一看勢頭不對,肯定得跑。
他們連人都不認得,上哪兒抓去?
四爺有些詫異:“哦?怎麽個不好法兒?”
梅爭掃了一眼屋裏麵,兩邊都站著幫眾,十幾個人,背弓挎刀,一個個站得筆直。
“還請四爺屏退左右。”
四爺大手一揮:“你們都出去吧。”
幫眾都退了出去。
實際上這些幫眾也是臨時被叫過來的。
是塔樓看見張頭兒帶人進穀,傳訊讓人提前稟報。
大當家便讓四爺坐鎮,又叫了十幾名幫眾撐場麵。
平時誰沒事兒總擺譜,給誰看呢。
梅爭說道:“建別院鬧出人命的事,被百秀門知道了,王大人命你們盡快換地方。”
“換地方?”四爺瞪大了銅鈴一樣的眼珠子:“上千兄弟,這麽多家當,那是說換就能換的?”
“老四,不得無禮。”
一個身材瘦削,作書生打扮的人,從座位後方屏風的右邊轉了出來。
三十來歲模樣,白麵無須,左手背著,右手搖著一把折扇。
長得不算醜,可也不好看,普通人。
四爺說道:“三哥,我哪有無禮,我說得是實話,這麽多人,這麽多家當,說換地方就換地方?蓋房子也得個一年半載吧?”
三爺麵帶微笑,挨個打量梅爭他們四人。
當看到嶽可嵐時,三爺的小眼睛猛地睜大了許多,但也隻是一瞬,便又恢複如常。
三爺向四人叉手作禮:“四位客,失禮了,我這四弟就是這個脾氣,也沒讀過書,不懂禮數,還望見諒。”
梅爭叉手還禮:“三爺言重了。”
三爺又說道:“在下賀春生,兄台如何稱唿?”
梅爭答道:“在下梅爭,這是我兄弟宮柯,這位是我兄長刑真,這位是我嫂嫂。”
嶽可嵐臉上一熱,下意識地低下了頭,卻禁不住的嘴邊帶笑。
三爺嗬嗬一笑,說道:“四位請坐。”
轉頭又說四爺:“你怎麽待客的?也不請客人坐,也不叫人上茶。”
四爺爭辯道:“才進來,剛說了兩句話,這不還沒來得及嘛。”
說完對外麵喊道:“來人!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