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張遼的前軍與楊業匯合,楊業與楊延嗣趕往了張遼所在的中軍。
張遼得知楊業前來,也傳令營中的各個將領前來議事。
片刻之後,冉閔、夏魯奇、羅成三人來到了中軍,張遼、楊業、楊延嗣早已等候多時。
楊業見眾人都來了,率先開口“諸位將軍,匈奴騎兵已向沙陵方向進軍,定是企圖經由沙陵退往九原,我已派楊延昭領兵攔截,我們隻需分兵追趕,前後夾擊,定能全殲敵軍。”
張遼等人點頭附和,張遼率先說道“老將軍果然寶刀未老,未雨綢繆,如此,還請老將軍調兵遣將,我等皆願聽從老將軍調遣。”
楊業連忙推脫,說道“老朽才疏智淺,豈敢擔此大任,還請張將軍下令部署,我等願聽從張將軍調遣。”
張遼說道“老將軍過謙了,昔日楊家諸將衛國戍邊,一門忠烈,屢屢挫敗匈奴入侵,被先帝封為金刀令公,我等小輩欽佩之至,還請老將軍調兵遣將。”
楊業本想再推脫,但是兩軍征戰之際不容拖延,稍有遲疑便有可能逆轉局勢,思索片刻,楊業隻得接受“既然如此,那老夫便倚老賣老了。”
楊業剛要下令調兵,忽然有一斥候急匆匆的跑了過來“報各位將軍!有大部匈奴騎兵突襲雲中!秦明索超二位將軍正在抵抗!請各位將軍發兵救援!!”
聞言眾將皆是一驚,楊業眉頭一皺,但很快便收了起來,連忙詢問斥候“匈奴騎兵約有多少?”
斥候說道“人數眾多,無法判斷,約莫不下萬人。”
楊業看向眾人說道“如今局勢恐有變故,雲中之地絕不可失,不然匈奴部眾兩麵進攻,我們難有勝算。”
楊業頓了頓繼續說道“我意大軍北上拒敵,固守雲中,派一小部兵馬,先殲滅向沙陵方向逃竄的匈奴騎兵,之後再做打算。”
楊延嗣連忙站出“父親!孩兒願帶領一部偏師西進,與六哥共同擊破賊軍。”
楊業點了點頭“好,就給你五千步卒,去追擊敵軍,還得請張遼將軍坐鎮中軍,看管小兒,不可使他魯莽行事。”
張遼抱拳說道“請老將軍放心。”
片刻之後,張遼與楊延嗣便引兵向西追去,楊業同時派人前往駱縣,調成廉率軍前往沙陵進行包圍。
做完這一切之後,楊業帶領剩餘部眾,北上雲中,前去協助秦明與索超抵禦匈奴的進攻。
沙陵縣
楊延昭到此已過一月,沙陵縣不過一座孤城,人口不足萬人,四麵開闊,難以固守。
楊延昭到此之後,一刻不敢停歇,與士卒一起加固城郭,並在城外築了四座大營,前兩座大營正對城東,前後排開,做兩道防線,另外兩座大營,分別坐落在兩道防線的兩側後方,形成掎角之勢,防備匈奴的強攻。
楊延昭這段時日,在四座大營和城郭之中日夜巡查,生怕出現一點疏漏。
今日,楊延昭得知匈奴騎兵已經大敗,正向此地趕來,楊延昭即刻下令所有士卒嚴陣以待,如若今日匈奴騎兵並未進攻,所有士卒枕戈待旦,隨時抵抗匈奴騎兵。
另一邊,哲別與博爾術狂奔了一日,終於引兵來到了沙陵城外十裏處,哲別派人探查沙陵城。
得知楊延昭已經在此布置好防線,哲別與博爾術登時心如死灰,不過緊跟著便聽到兵卒說城中隻有數千人,二人頓時燃起了一絲希望。
目前二人麾下騎兵算上傷兵,還有一萬三千餘人,敵軍隻有區區數千,如果拚盡全力強行突圍,未嚐不能逃出去。
二人商議了一下,決定先由哲別引兵五千,先行強攻漢軍營寨,漢軍後方追兵最快也要明日才能到達,且看今日能否攻克漢軍大營,再做打算。
博爾術下令其餘人馬原地歇息,哲別帶領五千精騎,向漢軍營寨殺去。
楊延昭得知匈奴騎兵已經抵達,手持素纓蘸金槍,帶領親兵抵達了第一道防線的營寨親自督戰。
“楊延昭開啟天狼屬性,獨自領軍對抗異族統率+3,武力+2(無法與抗遼屬性疊加)楊延昭基礎武力95,素纓蘸金槍+1,當前武力上升至98。楊延昭基礎統率92,當前統率上升至95。”
很快,匈奴軍隊擺開陣仗,砍伐樹木製作攻城錐,過了大約一刻鍾,哲別下令一千匈奴軍隊率先進攻營寨。
兩軍即刻交戰在一起,漢軍在各個箭塔萬箭齊發,衝在最前方衝鋒的匈奴士兵紛紛中箭倒地。
哲別在後方督戰,見前方士卒很難靠近漢軍寨門,於是下令兩千騎兵,騎射箭矢入漢軍大營,為攻寨部隊分擔壓力。
哲別一聲令下,兩千騎兵搭弓上箭,對準漢軍大營開始仰射箭矢,楊延昭見狀大喝一聲“盾牌上前擋住!!”
在寨牆之下的漢軍士卒,趕忙拿起盾牌就往寨牆上麵衝,但匈奴騎兵的箭矢已經來到,楊延昭揮動手中的素纓蘸金槍撥打箭矢,寨牆上的漢軍躲閃不及,瞬間便有百餘人中箭倒地。
幾個唿吸之後,寨牆下的漢軍拿著盾牌衝了上來,擺出了盾牆抵擋匈奴的箭矢,漢軍的攻勢登時減弱,匈奴趁此時間,衝到寨門外,開始撞擊寨門。
楊延昭立刻下令士兵撤下寨牆,前往寨門,分出五十名士卒頂住寨門,其餘人握緊兵刃,死死盯住寨門,隻要匈奴破寨,即刻與其廝殺。
匈奴軍隊大約撞了半刻鍾,搖搖欲墜的寨門終於是倒下了,匈奴軍隊如潮水般湧進了寨門。
楊延昭大手一揮,準備多時的漢軍弓弩手射出箭矢,剛剛衝進寨門的匈奴軍隊遭到迎頭痛擊,死傷無數。
“殺!!!”
楊延昭一聲令下,手握素纓蘸金槍,帶領身後士卒與匈奴軍隊拚殺肉搏,楊延昭一杆素纓蘸金槍使得出神入化,僅在瞬息之間,便擊殺了十幾個敵兵。
在楊延昭的帶領之下,漢軍士氣大振,殺的匈奴軍隊節節敗退,寨門前橫屍遍野,雙方互有損傷。
哲別見狀準備一鼓作氣,攻入營寨之中,哲別拔出彎刀,帶領麾下騎兵,向漢軍營寨殺去。
在接近漢軍營寨之時,哲別大喝一聲“所有人撤到寨門外!!”哲別一聲令下,寨門內的匈奴軍隊開始向外撤退,寨門大開。
楊延昭見狀,下令士卒後退防守,手持長槍抵擋匈奴騎兵的衝擊,楊延昭本人也翻身上馬,等候匈奴騎兵。
匈奴騎兵很快便衝入了營寨之中,騎兵衝擊力非常之大,即便有長槍在前抵擋,這一輪衝擊之下,漢軍前排軍士皆被撞飛,匈奴騎兵前隊的戰馬也被挑死,摔落馬下被後軍踩踏而死。
不過很快,騎兵衝擊了一陣之後,便再無衝擊之力,被迫原地廝殺,楊延昭一馬當先,抵擋匈奴騎兵,手中素纓蘸金槍如巨蟒吐信一般,每揮一槍便有一個匈奴騎兵被挑落馬下。
縱使楊延昭武藝超群,依舊不能改變敵眾我寡的態勢,漢軍廝殺許久,已經折損大半,一千兵馬僅剩不足百人,楊延昭下令“所有士卒即刻撤退!本將為你們斷後!速速打開寨門!撤往第二座營寨!!”
漢軍士卒邊打邊退,楊延昭拚盡全力阻攔匈奴騎兵,此刻的楊延昭已經槍挑百餘匈奴騎兵,血染戰甲,神勇無比。
很快,漢軍士卒便撤離了營寨,匈奴騎兵全力圍攻楊延昭,楊延昭縱馬在匈奴騎兵的包圍圈裏狂奔。
楊延昭左突右衝,一杆素纓蘸金槍,如蛟龍出海一般,寒芒閃爍,好不威風。楊延昭殺了一陣,此刻槍頭血跡斑斑。
楊延昭憑借著自身的武藝,再度擊殺了數十名匈奴騎兵,從包圍圈最薄弱的北方殺出,隨後駕馬直衝北門,向第二座營寨退去。
哲別見跑了楊延昭,雖然內心很是不甘,但眼下奪取這座營寨,已經折損了一千餘兵馬,哲別隻得整頓軍馬,準備乘勝追擊,繼續向漢軍第二座營寨進發。
楊延昭此時也已經趕到了第二座營寨,清點了一下兵馬,方才一戰,第一座營寨折損九百餘人,楊延昭知道,此地過於開闊平坦,周圍又是大片荒漠,雖然築造了四座營寨,但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撐不了太長時間。
楊延昭思索片刻,派兩名騎兵向另外兩座傳遞命令,隨後命令本營寨所有士卒做好戰鬥準備。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哲別整頓好兵馬,抵達了第二座營寨之外,哲別也不廢話命令士卒直接扛起攻城錐,直奔寨門而去。
奇怪的是漢軍並未有很強勁的抵抗,隻是零星的射出幾支箭矢,匈奴軍隊並未遭受巨大的損失。
匈奴軍隊不費吹灰之力便抵達了營寨之下,狠狠地撞擊寨門,楊延昭與士卒緊守在寨門之後,過了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匈奴軍隊撞開了第二座營寨的寨門。
哲別拔出彎刀“眾軍上前!再度拔寨!!”哲別大喜之下並未察覺到,這第二道營寨怎會如此輕易被破。
匈奴軍隊一窩蜂的湧進寨門,楊延昭揮槍率領士卒抵抗,抵抗的同時高聲大喝“令旗!動!!”
隻見寨牆上的漢軍,揮動著兩道令旗,哲別砍殺了幾個漢軍士卒後,也看到了令旗,他心下登時感到不妙。
過了大約半盞茶的功夫,營寨兩側忽然殺出兩部漢軍軍隊,瞬間將匈奴軍隊的後路截斷。
哲別大驚失色,一邊揮刀一邊喝令士卒“中了漢人詭計!速速殺出重圍!!”
張遼得知楊業前來,也傳令營中的各個將領前來議事。
片刻之後,冉閔、夏魯奇、羅成三人來到了中軍,張遼、楊業、楊延嗣早已等候多時。
楊業見眾人都來了,率先開口“諸位將軍,匈奴騎兵已向沙陵方向進軍,定是企圖經由沙陵退往九原,我已派楊延昭領兵攔截,我們隻需分兵追趕,前後夾擊,定能全殲敵軍。”
張遼等人點頭附和,張遼率先說道“老將軍果然寶刀未老,未雨綢繆,如此,還請老將軍調兵遣將,我等皆願聽從老將軍調遣。”
楊業連忙推脫,說道“老朽才疏智淺,豈敢擔此大任,還請張將軍下令部署,我等願聽從張將軍調遣。”
張遼說道“老將軍過謙了,昔日楊家諸將衛國戍邊,一門忠烈,屢屢挫敗匈奴入侵,被先帝封為金刀令公,我等小輩欽佩之至,還請老將軍調兵遣將。”
楊業本想再推脫,但是兩軍征戰之際不容拖延,稍有遲疑便有可能逆轉局勢,思索片刻,楊業隻得接受“既然如此,那老夫便倚老賣老了。”
楊業剛要下令調兵,忽然有一斥候急匆匆的跑了過來“報各位將軍!有大部匈奴騎兵突襲雲中!秦明索超二位將軍正在抵抗!請各位將軍發兵救援!!”
聞言眾將皆是一驚,楊業眉頭一皺,但很快便收了起來,連忙詢問斥候“匈奴騎兵約有多少?”
斥候說道“人數眾多,無法判斷,約莫不下萬人。”
楊業看向眾人說道“如今局勢恐有變故,雲中之地絕不可失,不然匈奴部眾兩麵進攻,我們難有勝算。”
楊業頓了頓繼續說道“我意大軍北上拒敵,固守雲中,派一小部兵馬,先殲滅向沙陵方向逃竄的匈奴騎兵,之後再做打算。”
楊延嗣連忙站出“父親!孩兒願帶領一部偏師西進,與六哥共同擊破賊軍。”
楊業點了點頭“好,就給你五千步卒,去追擊敵軍,還得請張遼將軍坐鎮中軍,看管小兒,不可使他魯莽行事。”
張遼抱拳說道“請老將軍放心。”
片刻之後,張遼與楊延嗣便引兵向西追去,楊業同時派人前往駱縣,調成廉率軍前往沙陵進行包圍。
做完這一切之後,楊業帶領剩餘部眾,北上雲中,前去協助秦明與索超抵禦匈奴的進攻。
沙陵縣
楊延昭到此已過一月,沙陵縣不過一座孤城,人口不足萬人,四麵開闊,難以固守。
楊延昭到此之後,一刻不敢停歇,與士卒一起加固城郭,並在城外築了四座大營,前兩座大營正對城東,前後排開,做兩道防線,另外兩座大營,分別坐落在兩道防線的兩側後方,形成掎角之勢,防備匈奴的強攻。
楊延昭這段時日,在四座大營和城郭之中日夜巡查,生怕出現一點疏漏。
今日,楊延昭得知匈奴騎兵已經大敗,正向此地趕來,楊延昭即刻下令所有士卒嚴陣以待,如若今日匈奴騎兵並未進攻,所有士卒枕戈待旦,隨時抵抗匈奴騎兵。
另一邊,哲別與博爾術狂奔了一日,終於引兵來到了沙陵城外十裏處,哲別派人探查沙陵城。
得知楊延昭已經在此布置好防線,哲別與博爾術登時心如死灰,不過緊跟著便聽到兵卒說城中隻有數千人,二人頓時燃起了一絲希望。
目前二人麾下騎兵算上傷兵,還有一萬三千餘人,敵軍隻有區區數千,如果拚盡全力強行突圍,未嚐不能逃出去。
二人商議了一下,決定先由哲別引兵五千,先行強攻漢軍營寨,漢軍後方追兵最快也要明日才能到達,且看今日能否攻克漢軍大營,再做打算。
博爾術下令其餘人馬原地歇息,哲別帶領五千精騎,向漢軍營寨殺去。
楊延昭得知匈奴騎兵已經抵達,手持素纓蘸金槍,帶領親兵抵達了第一道防線的營寨親自督戰。
“楊延昭開啟天狼屬性,獨自領軍對抗異族統率+3,武力+2(無法與抗遼屬性疊加)楊延昭基礎武力95,素纓蘸金槍+1,當前武力上升至98。楊延昭基礎統率92,當前統率上升至95。”
很快,匈奴軍隊擺開陣仗,砍伐樹木製作攻城錐,過了大約一刻鍾,哲別下令一千匈奴軍隊率先進攻營寨。
兩軍即刻交戰在一起,漢軍在各個箭塔萬箭齊發,衝在最前方衝鋒的匈奴士兵紛紛中箭倒地。
哲別在後方督戰,見前方士卒很難靠近漢軍寨門,於是下令兩千騎兵,騎射箭矢入漢軍大營,為攻寨部隊分擔壓力。
哲別一聲令下,兩千騎兵搭弓上箭,對準漢軍大營開始仰射箭矢,楊延昭見狀大喝一聲“盾牌上前擋住!!”
在寨牆之下的漢軍士卒,趕忙拿起盾牌就往寨牆上麵衝,但匈奴騎兵的箭矢已經來到,楊延昭揮動手中的素纓蘸金槍撥打箭矢,寨牆上的漢軍躲閃不及,瞬間便有百餘人中箭倒地。
幾個唿吸之後,寨牆下的漢軍拿著盾牌衝了上來,擺出了盾牆抵擋匈奴的箭矢,漢軍的攻勢登時減弱,匈奴趁此時間,衝到寨門外,開始撞擊寨門。
楊延昭立刻下令士兵撤下寨牆,前往寨門,分出五十名士卒頂住寨門,其餘人握緊兵刃,死死盯住寨門,隻要匈奴破寨,即刻與其廝殺。
匈奴軍隊大約撞了半刻鍾,搖搖欲墜的寨門終於是倒下了,匈奴軍隊如潮水般湧進了寨門。
楊延昭大手一揮,準備多時的漢軍弓弩手射出箭矢,剛剛衝進寨門的匈奴軍隊遭到迎頭痛擊,死傷無數。
“殺!!!”
楊延昭一聲令下,手握素纓蘸金槍,帶領身後士卒與匈奴軍隊拚殺肉搏,楊延昭一杆素纓蘸金槍使得出神入化,僅在瞬息之間,便擊殺了十幾個敵兵。
在楊延昭的帶領之下,漢軍士氣大振,殺的匈奴軍隊節節敗退,寨門前橫屍遍野,雙方互有損傷。
哲別見狀準備一鼓作氣,攻入營寨之中,哲別拔出彎刀,帶領麾下騎兵,向漢軍營寨殺去。
在接近漢軍營寨之時,哲別大喝一聲“所有人撤到寨門外!!”哲別一聲令下,寨門內的匈奴軍隊開始向外撤退,寨門大開。
楊延昭見狀,下令士卒後退防守,手持長槍抵擋匈奴騎兵的衝擊,楊延昭本人也翻身上馬,等候匈奴騎兵。
匈奴騎兵很快便衝入了營寨之中,騎兵衝擊力非常之大,即便有長槍在前抵擋,這一輪衝擊之下,漢軍前排軍士皆被撞飛,匈奴騎兵前隊的戰馬也被挑死,摔落馬下被後軍踩踏而死。
不過很快,騎兵衝擊了一陣之後,便再無衝擊之力,被迫原地廝殺,楊延昭一馬當先,抵擋匈奴騎兵,手中素纓蘸金槍如巨蟒吐信一般,每揮一槍便有一個匈奴騎兵被挑落馬下。
縱使楊延昭武藝超群,依舊不能改變敵眾我寡的態勢,漢軍廝殺許久,已經折損大半,一千兵馬僅剩不足百人,楊延昭下令“所有士卒即刻撤退!本將為你們斷後!速速打開寨門!撤往第二座營寨!!”
漢軍士卒邊打邊退,楊延昭拚盡全力阻攔匈奴騎兵,此刻的楊延昭已經槍挑百餘匈奴騎兵,血染戰甲,神勇無比。
很快,漢軍士卒便撤離了營寨,匈奴騎兵全力圍攻楊延昭,楊延昭縱馬在匈奴騎兵的包圍圈裏狂奔。
楊延昭左突右衝,一杆素纓蘸金槍,如蛟龍出海一般,寒芒閃爍,好不威風。楊延昭殺了一陣,此刻槍頭血跡斑斑。
楊延昭憑借著自身的武藝,再度擊殺了數十名匈奴騎兵,從包圍圈最薄弱的北方殺出,隨後駕馬直衝北門,向第二座營寨退去。
哲別見跑了楊延昭,雖然內心很是不甘,但眼下奪取這座營寨,已經折損了一千餘兵馬,哲別隻得整頓軍馬,準備乘勝追擊,繼續向漢軍第二座營寨進發。
楊延昭此時也已經趕到了第二座營寨,清點了一下兵馬,方才一戰,第一座營寨折損九百餘人,楊延昭知道,此地過於開闊平坦,周圍又是大片荒漠,雖然築造了四座營寨,但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撐不了太長時間。
楊延昭思索片刻,派兩名騎兵向另外兩座傳遞命令,隨後命令本營寨所有士卒做好戰鬥準備。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哲別整頓好兵馬,抵達了第二座營寨之外,哲別也不廢話命令士卒直接扛起攻城錐,直奔寨門而去。
奇怪的是漢軍並未有很強勁的抵抗,隻是零星的射出幾支箭矢,匈奴軍隊並未遭受巨大的損失。
匈奴軍隊不費吹灰之力便抵達了營寨之下,狠狠地撞擊寨門,楊延昭與士卒緊守在寨門之後,過了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匈奴軍隊撞開了第二座營寨的寨門。
哲別拔出彎刀“眾軍上前!再度拔寨!!”哲別大喜之下並未察覺到,這第二道營寨怎會如此輕易被破。
匈奴軍隊一窩蜂的湧進寨門,楊延昭揮槍率領士卒抵抗,抵抗的同時高聲大喝“令旗!動!!”
隻見寨牆上的漢軍,揮動著兩道令旗,哲別砍殺了幾個漢軍士卒後,也看到了令旗,他心下登時感到不妙。
過了大約半盞茶的功夫,營寨兩側忽然殺出兩部漢軍軍隊,瞬間將匈奴軍隊的後路截斷。
哲別大驚失色,一邊揮刀一邊喝令士卒“中了漢人詭計!速速殺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