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接到楊業的書信後,立刻指揮士卒出兵,用了二十日的時間,徹底收複雲中郡各縣城,期間,哲別派人去阻攔張遼,均被冉閔殺退。
又過了十日,蒙古軍中糧草耗盡,哲別、博爾術、虎比來三人商議了半日,決定撤兵返迴五原,與拖雷會合,再圖南下之事。
夜半時分,蒙古人拔寨撤軍,向西北方向退去,目標直指雲中,用了不到兩個時辰,便抵達了城外,此時天蒙蒙亮了。
博爾術看著眼前的城池,說出了自己的顧慮“還是派人去打探一下吧,我聽說此次攻克雲中各縣的將領是張遼,此人智勇兼備,更有冉閔這種猛士協助,貿然通過很可能會損兵折將的。”
哲別說道“可我們現在別無選擇,再拖延一些時日,我們就會全軍覆沒。再者,我軍都是騎兵,機動速度非常快,我們在通過此地的時候,城中的守軍尚未有所反應,我們便會通過大部兵馬,等他們集結完部隊,我們已經撤出了將近十裏地了,到那時他們便追不上了。”
博爾術再次說道“可萬一前方築有營寨呢?萬一在前方築營阻攔我們,雲中內的漢軍再殺出來夾擊,到那時我們定會損失慘重。”
哲別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正當他要派人去打探的時候,忽然有一個探馬來報“稟報三位將軍,漢將楊業得知我軍棄寨之後,調集麾下全部兵馬,向我們奔襲而來,其前軍現距離我們不足十五裏,統兵大將是楊延嗣。”
聞聽此言,三人臉色一變,哲別當機立斷“不能再等了,今日是死是活,全憑天意,先殺奔前方,如若有漢軍大營,那麽便強行踏破,能跑出一個是一個。”
博爾術點頭說道“那你就說吧,麵對三路漢軍,我們該怎麽突圍?”
哲別說道“虎比來將軍領兵八千為先鋒,博爾術將軍領兵五千,埋伏在城外,如若前方築有漢軍營寨,那雲中定會有漢軍前來夾擊,屆時博爾術將軍出兵阻攔,我率領剩餘兵馬殿後阻攔追兵。”
情況緊急,博爾術與虎比來也不在多說什麽,三人分頭行動,隻求能夠殺出包圍,尋找大部隊。
虎比來這一隊兵馬狂奔了三裏,前方果然築滿了營寨,攔住了匈奴騎兵的退路。
虎比來高舉手中的長槍大喝一聲“勇士們!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想活命的跟我往前衝!!”虎比來一聲令下,麾下鐵騎瘋狂的衝向漢軍營寨。
片刻之後,漢軍營寨射出了密如雨點般的箭矢,前方的匈奴騎兵猝不及防之下,紛紛中箭落馬,被身後的騎兵踩踏而死。
不到半盞茶的功夫,便有近千名匈奴騎兵被踩踏而亡,漢軍的箭雨成功攔住了匈奴騎兵的腳步。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漢軍的箭雨停下了,緊跟著,漢軍兵分三路殺出了大營。
左翼一千人由秦明統領,右翼約一千人由索超統領,正中一千人由冉閔統領,三路兵馬將匈奴騎兵團團包圍。
冉閔左手龍虎雙刃矛,右手持鉤戟,胯下朱龍馬,率先殺入匈奴騎兵軍陣之中,“冉閔開啟仇胡屬性,武力+5,冉閔基礎武力104,龍虎雙刃矛+1,鉤戟+1,朱龍馬+1,當前武力上升至112。”
冉閔殺入匈奴軍陣之後,大殺四方,隻是幾個唿吸之間,便有十幾個匈奴騎兵被他刺於馬下。
秦明與索超也完成了合圍,成功殺入匈奴軍陣,虎比來雖然魯莽,但眼下也能看清局勢,努力穩定軍心,指揮士卒向後方退去。
索超看見了軍陣之中的虎比來,當下揮動手中的蘸金斧便殺了過去,沿途有幾個匈奴騎兵阻攔,也被他劈於馬下。
索超殺到虎比來身前,一斧劈了下去,虎比來挺槍招架,二人槍來斧往,大戰二十迴合,索超隱隱落入下風。
虎比來不願意與他糾纏,虛晃一槍,擺脫了索超,隨後便向軍陣後方退去,誰料迎麵遇見了揮動著烽火狼牙棒的秦明。
虎比來隻能招架,再度酣戰了三十多個迴合,虎比來再度虛晃一槍,逼退了秦明,向軍陣後方退去。
兩軍交戰了一柱香的功夫,虎比來槍挑了五十多個漢軍士卒,眼看就要殺出包圍圈,冉閔此時殺了過來,看著身高將近一丈的冉閔,配上他滿身的鮮血,猙獰的臉頰,宛如一個殺神一般,虎比來不由得內心一懼。
很快,虎比來定了定神情,冉閔此時已經殺了過來,虎比來握緊手中的長槍,殺向了冉閔。很快,二馬相交,此時的虎比來衝殺了好長時間,又與秦明、索超輪番交手,此時早已疲憊不堪,現在武力值早已下降至85左右。
麵對勢頭正盛的冉天王,自然毫無抵抗之力,戰無三合,便被冉天王鉤斷了武器,一矛刺落馬下,身負重傷,被冉閔喝令士卒綁了起來。
虎比來被生擒之後,匈奴騎兵徹底大亂,四散潰逃,冉閔、秦明、索超開始帶領士卒對其進行圍追堵截,梟首兩千餘眾,此戰雙方交手不過一個半時辰,匈奴騎兵主將被俘,兵敗如山倒,陣亡兩千餘人,潰敗四千餘人,還有一千多人被俘,漢軍僅僅折損一千餘人,正可謂以逸待勞,擒賊先擒王。
博爾術此時正引軍埋伏雲中城外,等了一個多時辰,也不見城中有一兵一卒殺出,心下正有些疑惑。
就在這時,一個騎兵來報“當戶,不好了,虎比來將軍兵敗,潰軍正向這邊潰逃。”
博爾術聞言大驚“你說什麽?!”當下命令士卒繼續埋伏,他親率數百騎兵,向後方退去。
博爾術奔走了五裏,發現這一路上都是潰軍,博爾術攔住了其中一人,開口問道“發生了什麽事?虎比來當戶呢?”
那個匈奴士卒連忙說道“我們被漢軍擊敗,折損千人,虎比來當戶被漢軍生擒了。”
博爾術聞言大驚失色,但是很快便鎮定了下來,他立刻帶領麾下騎兵聚攏潰軍,用了不到一刻鍾的時間,便聚攏了兩千兵馬,博爾術傳令埋伏的兵馬前來匯合,南下去找哲別,商議另尋他路突圍。
博爾術的兵馬剛剛聚攏到一起,側翼便被駐守雲中的張遼突襲,一時間匈奴騎兵開始亂了起來。
博爾術當機立斷,命令各部不要理會張遼的攻擊,不要與其糾纏,全力南下,去尋找哲別部集結。
張遼得勝之後,準備乘勝追擊,命令秦明、索超引軍三千鎮守雲中,其餘將領與其一同南下。
與此同時,哲別已經布好了軍陣,隻待楊業的追兵趕來。過了大約一盞茶的功夫,楊延嗣作為先鋒抵達了戰場。
哲別見是楊延嗣前來,不由得冷哼一聲,他命令麾下一千精騎前去與之交手,在交手的過程中,將其引誘至中軍方向,同時在兩側各布置一千騎兵,隻待楊延嗣入甕,兩軍其出,三麵夾擊,必然大敗。
打定了這個主意,哲別便下令自己麾下的一個副將前去迎敵,楊延嗣此次帶領兩千兵馬為先鋒,見匈奴騎兵殺了過來,不由得心下大喜“爾等胡狗休要得意,看你爺爺我楊家槍的厲害。”
“楊延嗣開啟抗遼屬性,武力+3,楊延嗣基礎武力97,虎頭烏金槍+1,當前武力上升至101。”
楊延嗣握緊了手中的虎頭烏金槍,一馬當先,率先殺入了匈奴軍陣,槍來槍往,僅用半盞茶的功夫,便擊殺了一百餘人。他身後的漢軍士卒,也與匈奴軍隊交戰在一起。
眼看時機成熟,匈奴副將即刻帶領剩餘騎兵後撤,楊延嗣豈能放過他們,帶領士卒緊追不舍,正中匈奴軍隊的包圍圈中。
兩側的匈奴騎兵包抄,漢軍被團團包圍,陣腳大亂,楊延嗣連忙帶領士卒抵擋,伺機突圍。
看著陣中大亂的漢軍,哲別不由得放聲大笑,也就在這時,楊業的主力大軍抵達,楊業看到楊延嗣以及他麾下的士卒被包圍,登時便想去解救,但他發現,敵軍主力並未參戰。
出於慎重,楊業命令兩名校尉,各帶一千精銳,從兩側斜插入匈奴軍陣,去解救被包圍的漢軍。
很快,漢軍從兩方斜側殺入匈奴軍陣,雙方六千多兵馬大戰,一時間難分高下。
哲別看著陣中大殺四方的楊延嗣,正要搭弓上箭,對楊延嗣暗放冷箭,就在這時,博爾術來到了陣中。
博爾術見到哲別之後立刻說道“哲別將軍,我們必須盡快撤離此地,虎比來當戶被擒,軍隊折損大部,漢軍從後方包圍了過來,再不撤的話被漢軍前後夾攻,我們可就全軍覆沒了。”
哲別登時氣血湧上心頭“這是天不助我蒙古麽?為什麽會落得如此地步?”
博爾術連忙說道“現在沒有時間爭論此事了,漢軍很快就會合圍,我們必須想個對策。”
形勢緊迫,哲別隻好說道“向沙陵縣城進軍,經由武都、臨沃兩地轉進九原去和四王子合軍,之後再從長計議。”
博爾術附和“眼下也隻得如此了。”
哲別揮動令旗,匈奴騎兵開始如潮水般撤退,楊延嗣並未追趕,接連大戰,他早已疲憊不堪。
楊業見匈奴騎兵開始向西撤退,知道他們已經向沙陵方向進軍,但對方都是騎兵,即便全力追趕一時半刻也追不上。
楊業整頓軍馬,準備匯合張遼的兵馬,再對匈奴殘軍進行最後的包抄。
楊業喃喃道“就看六郎能堅持多久了…………”
又過了十日,蒙古軍中糧草耗盡,哲別、博爾術、虎比來三人商議了半日,決定撤兵返迴五原,與拖雷會合,再圖南下之事。
夜半時分,蒙古人拔寨撤軍,向西北方向退去,目標直指雲中,用了不到兩個時辰,便抵達了城外,此時天蒙蒙亮了。
博爾術看著眼前的城池,說出了自己的顧慮“還是派人去打探一下吧,我聽說此次攻克雲中各縣的將領是張遼,此人智勇兼備,更有冉閔這種猛士協助,貿然通過很可能會損兵折將的。”
哲別說道“可我們現在別無選擇,再拖延一些時日,我們就會全軍覆沒。再者,我軍都是騎兵,機動速度非常快,我們在通過此地的時候,城中的守軍尚未有所反應,我們便會通過大部兵馬,等他們集結完部隊,我們已經撤出了將近十裏地了,到那時他們便追不上了。”
博爾術再次說道“可萬一前方築有營寨呢?萬一在前方築營阻攔我們,雲中內的漢軍再殺出來夾擊,到那時我們定會損失慘重。”
哲別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正當他要派人去打探的時候,忽然有一個探馬來報“稟報三位將軍,漢將楊業得知我軍棄寨之後,調集麾下全部兵馬,向我們奔襲而來,其前軍現距離我們不足十五裏,統兵大將是楊延嗣。”
聞聽此言,三人臉色一變,哲別當機立斷“不能再等了,今日是死是活,全憑天意,先殺奔前方,如若有漢軍大營,那麽便強行踏破,能跑出一個是一個。”
博爾術點頭說道“那你就說吧,麵對三路漢軍,我們該怎麽突圍?”
哲別說道“虎比來將軍領兵八千為先鋒,博爾術將軍領兵五千,埋伏在城外,如若前方築有漢軍營寨,那雲中定會有漢軍前來夾擊,屆時博爾術將軍出兵阻攔,我率領剩餘兵馬殿後阻攔追兵。”
情況緊急,博爾術與虎比來也不在多說什麽,三人分頭行動,隻求能夠殺出包圍,尋找大部隊。
虎比來這一隊兵馬狂奔了三裏,前方果然築滿了營寨,攔住了匈奴騎兵的退路。
虎比來高舉手中的長槍大喝一聲“勇士們!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想活命的跟我往前衝!!”虎比來一聲令下,麾下鐵騎瘋狂的衝向漢軍營寨。
片刻之後,漢軍營寨射出了密如雨點般的箭矢,前方的匈奴騎兵猝不及防之下,紛紛中箭落馬,被身後的騎兵踩踏而死。
不到半盞茶的功夫,便有近千名匈奴騎兵被踩踏而亡,漢軍的箭雨成功攔住了匈奴騎兵的腳步。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漢軍的箭雨停下了,緊跟著,漢軍兵分三路殺出了大營。
左翼一千人由秦明統領,右翼約一千人由索超統領,正中一千人由冉閔統領,三路兵馬將匈奴騎兵團團包圍。
冉閔左手龍虎雙刃矛,右手持鉤戟,胯下朱龍馬,率先殺入匈奴騎兵軍陣之中,“冉閔開啟仇胡屬性,武力+5,冉閔基礎武力104,龍虎雙刃矛+1,鉤戟+1,朱龍馬+1,當前武力上升至112。”
冉閔殺入匈奴軍陣之後,大殺四方,隻是幾個唿吸之間,便有十幾個匈奴騎兵被他刺於馬下。
秦明與索超也完成了合圍,成功殺入匈奴軍陣,虎比來雖然魯莽,但眼下也能看清局勢,努力穩定軍心,指揮士卒向後方退去。
索超看見了軍陣之中的虎比來,當下揮動手中的蘸金斧便殺了過去,沿途有幾個匈奴騎兵阻攔,也被他劈於馬下。
索超殺到虎比來身前,一斧劈了下去,虎比來挺槍招架,二人槍來斧往,大戰二十迴合,索超隱隱落入下風。
虎比來不願意與他糾纏,虛晃一槍,擺脫了索超,隨後便向軍陣後方退去,誰料迎麵遇見了揮動著烽火狼牙棒的秦明。
虎比來隻能招架,再度酣戰了三十多個迴合,虎比來再度虛晃一槍,逼退了秦明,向軍陣後方退去。
兩軍交戰了一柱香的功夫,虎比來槍挑了五十多個漢軍士卒,眼看就要殺出包圍圈,冉閔此時殺了過來,看著身高將近一丈的冉閔,配上他滿身的鮮血,猙獰的臉頰,宛如一個殺神一般,虎比來不由得內心一懼。
很快,虎比來定了定神情,冉閔此時已經殺了過來,虎比來握緊手中的長槍,殺向了冉閔。很快,二馬相交,此時的虎比來衝殺了好長時間,又與秦明、索超輪番交手,此時早已疲憊不堪,現在武力值早已下降至85左右。
麵對勢頭正盛的冉天王,自然毫無抵抗之力,戰無三合,便被冉天王鉤斷了武器,一矛刺落馬下,身負重傷,被冉閔喝令士卒綁了起來。
虎比來被生擒之後,匈奴騎兵徹底大亂,四散潰逃,冉閔、秦明、索超開始帶領士卒對其進行圍追堵截,梟首兩千餘眾,此戰雙方交手不過一個半時辰,匈奴騎兵主將被俘,兵敗如山倒,陣亡兩千餘人,潰敗四千餘人,還有一千多人被俘,漢軍僅僅折損一千餘人,正可謂以逸待勞,擒賊先擒王。
博爾術此時正引軍埋伏雲中城外,等了一個多時辰,也不見城中有一兵一卒殺出,心下正有些疑惑。
就在這時,一個騎兵來報“當戶,不好了,虎比來將軍兵敗,潰軍正向這邊潰逃。”
博爾術聞言大驚“你說什麽?!”當下命令士卒繼續埋伏,他親率數百騎兵,向後方退去。
博爾術奔走了五裏,發現這一路上都是潰軍,博爾術攔住了其中一人,開口問道“發生了什麽事?虎比來當戶呢?”
那個匈奴士卒連忙說道“我們被漢軍擊敗,折損千人,虎比來當戶被漢軍生擒了。”
博爾術聞言大驚失色,但是很快便鎮定了下來,他立刻帶領麾下騎兵聚攏潰軍,用了不到一刻鍾的時間,便聚攏了兩千兵馬,博爾術傳令埋伏的兵馬前來匯合,南下去找哲別,商議另尋他路突圍。
博爾術的兵馬剛剛聚攏到一起,側翼便被駐守雲中的張遼突襲,一時間匈奴騎兵開始亂了起來。
博爾術當機立斷,命令各部不要理會張遼的攻擊,不要與其糾纏,全力南下,去尋找哲別部集結。
張遼得勝之後,準備乘勝追擊,命令秦明、索超引軍三千鎮守雲中,其餘將領與其一同南下。
與此同時,哲別已經布好了軍陣,隻待楊業的追兵趕來。過了大約一盞茶的功夫,楊延嗣作為先鋒抵達了戰場。
哲別見是楊延嗣前來,不由得冷哼一聲,他命令麾下一千精騎前去與之交手,在交手的過程中,將其引誘至中軍方向,同時在兩側各布置一千騎兵,隻待楊延嗣入甕,兩軍其出,三麵夾擊,必然大敗。
打定了這個主意,哲別便下令自己麾下的一個副將前去迎敵,楊延嗣此次帶領兩千兵馬為先鋒,見匈奴騎兵殺了過來,不由得心下大喜“爾等胡狗休要得意,看你爺爺我楊家槍的厲害。”
“楊延嗣開啟抗遼屬性,武力+3,楊延嗣基礎武力97,虎頭烏金槍+1,當前武力上升至101。”
楊延嗣握緊了手中的虎頭烏金槍,一馬當先,率先殺入了匈奴軍陣,槍來槍往,僅用半盞茶的功夫,便擊殺了一百餘人。他身後的漢軍士卒,也與匈奴軍隊交戰在一起。
眼看時機成熟,匈奴副將即刻帶領剩餘騎兵後撤,楊延嗣豈能放過他們,帶領士卒緊追不舍,正中匈奴軍隊的包圍圈中。
兩側的匈奴騎兵包抄,漢軍被團團包圍,陣腳大亂,楊延嗣連忙帶領士卒抵擋,伺機突圍。
看著陣中大亂的漢軍,哲別不由得放聲大笑,也就在這時,楊業的主力大軍抵達,楊業看到楊延嗣以及他麾下的士卒被包圍,登時便想去解救,但他發現,敵軍主力並未參戰。
出於慎重,楊業命令兩名校尉,各帶一千精銳,從兩側斜插入匈奴軍陣,去解救被包圍的漢軍。
很快,漢軍從兩方斜側殺入匈奴軍陣,雙方六千多兵馬大戰,一時間難分高下。
哲別看著陣中大殺四方的楊延嗣,正要搭弓上箭,對楊延嗣暗放冷箭,就在這時,博爾術來到了陣中。
博爾術見到哲別之後立刻說道“哲別將軍,我們必須盡快撤離此地,虎比來當戶被擒,軍隊折損大部,漢軍從後方包圍了過來,再不撤的話被漢軍前後夾攻,我們可就全軍覆沒了。”
哲別登時氣血湧上心頭“這是天不助我蒙古麽?為什麽會落得如此地步?”
博爾術連忙說道“現在沒有時間爭論此事了,漢軍很快就會合圍,我們必須想個對策。”
形勢緊迫,哲別隻好說道“向沙陵縣城進軍,經由武都、臨沃兩地轉進九原去和四王子合軍,之後再從長計議。”
博爾術附和“眼下也隻得如此了。”
哲別揮動令旗,匈奴騎兵開始如潮水般撤退,楊延嗣並未追趕,接連大戰,他早已疲憊不堪。
楊業見匈奴騎兵開始向西撤退,知道他們已經向沙陵方向進軍,但對方都是騎兵,即便全力追趕一時半刻也追不上。
楊業整頓軍馬,準備匯合張遼的兵馬,再對匈奴殘軍進行最後的包抄。
楊業喃喃道“就看六郎能堅持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