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的營寨
張遼、冉閔都在此地,與盧象升一同商討接下來的方略,就在這時,一個士卒走了進來“報三位將軍!陛下口諭!命令三位將軍北上正麵攻打鮮卑!陛下已派夏魯奇與羅成二位將軍前來支援,不日可到。”
三人一驚,盧象升問道“這二位將軍有多少兵馬?”
士卒說道“大約六千兵馬!”
冉閔一臉不解的說道“雖然某也想跟鮮卑決一死戰!但是我軍現隻有一萬兵馬,加上這六千兵馬,去正麵對抗鮮卑數萬鐵騎,無異於螳臂當車。”
盧象升思索了一下便說“陛下既然下此聖喻,必有深意,身為臣子,我們自當照做,商討下下一步的進軍方略吧。”
良久,三人誰都沒有開口說話,張遼忽然眼前一亮,“我們何不用火攻呀?”
“火攻?”盧象升與冉閔一愣,片刻後,盧象升眼前一亮“文遠說的是呀!鮮卑多為騎兵,正麵對抗我軍非常不利,隻能通過弓弩,但是一般的弓弩對鮮卑人造成的損傷也不夠大,隻有火攻,才能給予鮮卑人迎頭痛擊。”
冉閔撓了撓頭,“還請兩位將軍示下,這火攻,要怎麽攻。”
張遼指著圖中一處地區“就在此地,有一座密林,我們可以將鮮卑一部軍馬引入此地,隨後放火燒林,定可全殲此地鮮卑部曲,鮮卑其餘人馬必會來救,需要一位將軍,在密林北部十裏之地設伏,阻擋鮮卑前來救援之兵。”
盧象升點了點頭“隨後另外兩支兵馬在剿滅密林之中的鮮卑人馬之後,從兩側包抄前來救援的鮮卑人,掐指算算,夏、羅二位將軍的兵馬,再有個三五日也就能到了,到那時,一萬多人的軍馬對鮮卑人窮追猛打,必可大獲全勝。”
冉閔大吼一聲“妙哉!!”
張遼抱拳說道“鮮卑人馬人多勢眾,很難預測會有多少人中計,二位將軍兵馬多,某家便請纓,帶領本部人馬,去阻擋救援的鮮卑人。”
盧象升說道“文遠將軍勇氣可嘉,你去打援,阻力也必不會小,我把三千陌刀軍交給你去阻擊援軍,陌刀軍對抗騎兵有先天優勢,還望文遠,能夠多拖住鮮卑人幾日。”
冉閔也說道“李嗣業將軍前日為我所救,受了一些輕傷,這幾日也修養了八成,他最擅長陌刀使用,也就讓他前去助文遠一臂之力吧。”
張遼抱拳說道“多謝二位將軍鼎力相助!某家這就點兵前往部署!!”說罷,張遼便離開了盧象升的營寨,帶領三千陌刀軍返迴了自己的大營。
冉閔對著盧象升抱拳說道“盧將軍!某家也去整頓軍馬,隨時等候你的命令。”說罷,冉閔也轉身走出了大帳,返迴了自己的大營。
待到二人走後,盧象升叫來了張燕與李大目,命令二人整頓本部兵馬,兩日後北上誘敵深入。
很快,兩日的時間過去了,張遼、盧象升、冉閔三人的軍隊都已經準備就緒,張燕與李大目引各自本部兵馬,共計三千人,先行一步,攻打鮮卑大營。
此時慕容恪正在構思,怎麽做一個更大的包圍圈,再吃掉更大的一股漢軍,忽然有士卒來報,漢軍前來攻打營寨。
慕容恪很是疑惑,漢軍接連大敗,居然還敢主動送上門來送死,在得知漢軍有三千人前來攻寨,立刻下令達奚長儒帶領五千鐵騎出戰,務必全殲這股漢軍。
達奚長儒接令之後,火速殺出營寨,在達奚長儒的帶領下,鮮卑鐵騎非常輕易地擊潰了前方的漢軍,李大目於亂軍之中,與達奚長儒迎麵對上了,達奚長儒一刀將他劈於馬下,隨後繼續屠戮漢軍。
張燕嚇得魂飛魄散,連忙帶領後方數百騎兵撤退,本來是詐敗,現在是真的被人打的落花流水,三千兵馬全軍覆滅,李大目也被斬殺,隻有張燕和數百騎兵逃了出來。
達奚長儒武了幾個刀花,嗤笑一聲“都說漢人天下無敵,兩百年前的衛青、霍去病之流,打的匈奴抱頭鼠竄,幾百年來未逢敵手,依我看,真真是徒有虛名,哼,眾位勇士隨我上,全殲這股漢軍!!”說罷,達奚長儒帶領麾下鐵騎殺了過去。
張燕狠狠抽打胯下的戰馬,隻求它能在快一些,身後鮮卑鐵騎越來越近,張燕的後隊人馬正一個個被追上殺死。
前後跑了大約不到半個時辰,經過了張遼的防線,張遼將他們放了過去,張燕繼續引誘達奚長儒前往包圍圈。
眼看達奚長儒就要追上張燕,忽的前方拉起了絆馬索,達奚長儒連忙勒住了戰馬,他身後騎兵可就慘了,被絆馬索絆倒的不計其數。
在達奚長儒尚未反應過來之時,兩個漢軍士卒扔掉了絆馬索,向林子外跑去,隨後漫天的火箭射了出來。
達奚長儒連忙揮刀撥打箭矢,他身後的士卒死在羽箭上的多達數百人,火箭除了射殺人之外,還點燃了周圍的樹林,瞬間燃起了大火。
達奚長儒一邊揮打箭矢,一遍大喝道“不好!漢人狡猾!中了漢人的奸計!速速退出林子!!”
但是外麵的羽箭從來就沒有停下,鮮卑鐵騎衝了幾次,都被打了迴來,達奚長儒惱羞成怒,親自帶隊殺出,有大約一千人跟隨他殺出了樹林。
剛剛殺出樹林,達奚長儒便遭到了冉閔部曲的迎頭痛擊,達奚長儒帶領三百人,退入了一處山穀中掙紮,盧象升令冉閔帶領本部兵馬困住達奚長儒,盧象升帶領剩餘兵馬,前去圍剿那些幸存的鮮卑人。
慕容恪得知達奚長儒遭到埋伏,登時大驚,留下兩千人固守大營,隨後帶領剩餘一萬七千多人馬,直奔南方而去。
大約一刻鍾左右的時間,慕容恪的前鋒部隊已經經過張遼埋伏的穀口,等慕容恪的中軍經過穀口之後,張遼下令放箭。
埋伏多時的弓弩手紛紛射出手中的箭矢,慕容恪的中軍猝不及防之下,數百人中箭倒地。
慕容恪大驚,拔出彎刀,撥打箭矢,“眾位勇士不要亂!不能後退!向前衝出山穀!通知後軍,即刻上山,剿滅這股漢軍。”
慕容恪有條不紊的指揮,經過來兩個時辰的激戰,慕容恪的中軍損失了兩千人的代價,衝出了穀口。
慕容恪的後軍也殺上了山穀,張遼揮動手中的黃龍鉤鐮刀,催動胯下的什伐赤,帶領山穀上的士卒,與鮮卑騎兵大戰在了一起。
張遼揮動手中的黃龍鉤鐮刀,砍殺了數十個鮮卑騎兵,雖然有張遼的指揮,但敵眾我寡,雙方進入僵持,短期難分勝負。
慕容恪的前軍此刻也已經與李嗣業交上了手,李嗣業憑借著陌刀軍的優勢,抵擋了鮮卑鐵騎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慕容恪指揮鐵騎衝了不下六次,整個軍隊疲憊不堪,無奈之下,慕容恪隻得下令就地休整明日再戰。
就這樣,慕容恪被李嗣業和張遼包圍在中央,張遼駐軍的地勢險要,李嗣業有三千陌刀軍,無論從哪個方向殺出,慕容恪都要損失慘重,今日一戰,他已經折損了三千多兵馬,再強攻隻怕損失更大。
慕容恪派出數十個騎兵,火速向慕容垂的營寨求援,慕容垂接到軍令後,帶領本部八千兵馬南下支援。
得到慕容垂的幫助,慕容恪再度猛攻張遼與李嗣業的營寨,張遼與李嗣業堅守了兩日,兩日後,盧象升一紙書信送到,令他們後撤,將慕容恪的軍隊引進來,再圍殲這股敵軍。
張遼與李嗣業接令之後,連夜拔營後撤,慕容恪與慕容垂得知後,也起兵追趕。
盧象升早已做好準備,命令冉閔領兵兩千繼續圍剿達奚長儒,盧象升親自在險要之地築起許多營寨,抵擋鮮卑鐵騎的南下。
張遼與李嗣業撤退迴來之後,在盧象升的指揮下,進入各自的營寨堅守,慕容恪派出大量探馬打探,發現盧象升在這短短十日之內,建造了不下三十座營寨,每座營寨都建立在何處險要道口。
如若慕容恪想要繞過這些營寨,直接去救援達奚長儒的話,則會遭到漢軍四麵八方的包抄,到那時損傷更大。
慕容恪下令軍隊強攻漢軍營寨,務必在三日之內全部拿下,慕容垂親自領兵攻打,漢軍人數雖少,但各個奮力殺敵。鮮卑人數雖多,但不善於攻堅,地形也不占優。
一時間,漢軍與鮮卑僵持不下,互有損傷,慕容恪認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便與慕容垂商議,令慕容垂親領五千兵馬,繞過這些營寨,去救達奚長儒,慕容恪帶領剩餘兵馬繼續牽製漢軍。
次日,慕容垂便帶領五千輕騎,繞過漢軍營寨,直奔後方而去,盧象升、李嗣業、張遼三人本想出寨阻攔,遭到了慕容恪的猛烈攻打,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慕容垂引兵向後方殺去。
慕容垂繞過漢軍營寨後,一刻也不敢停息,奔襲了二十裏,忽然周圍傳來了陣陣喊殺聲。
慕容垂連忙下令騎兵停止前進,做好戰鬥準備,話音剛落,右側殺出一彪人馬,為首的是個年輕小將,身穿銀盔銀甲,身披銀白色戰袍,手持五鉤神飛亮銀槍,胯下一匹高頭白馬,無一根雜毛,名喚西方小白龍。
來人正是羅成,羅成與夏魯奇早在三日前便已經到達,得知前線戰事吃緊,羅成與夏魯奇一日未歇,便來到了前線,正巧與慕容垂撞了個正著。
當下羅成為前部,夏魯奇帶領中後軍隨後即到,雙方戰事一觸即發,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張遼、冉閔都在此地,與盧象升一同商討接下來的方略,就在這時,一個士卒走了進來“報三位將軍!陛下口諭!命令三位將軍北上正麵攻打鮮卑!陛下已派夏魯奇與羅成二位將軍前來支援,不日可到。”
三人一驚,盧象升問道“這二位將軍有多少兵馬?”
士卒說道“大約六千兵馬!”
冉閔一臉不解的說道“雖然某也想跟鮮卑決一死戰!但是我軍現隻有一萬兵馬,加上這六千兵馬,去正麵對抗鮮卑數萬鐵騎,無異於螳臂當車。”
盧象升思索了一下便說“陛下既然下此聖喻,必有深意,身為臣子,我們自當照做,商討下下一步的進軍方略吧。”
良久,三人誰都沒有開口說話,張遼忽然眼前一亮,“我們何不用火攻呀?”
“火攻?”盧象升與冉閔一愣,片刻後,盧象升眼前一亮“文遠說的是呀!鮮卑多為騎兵,正麵對抗我軍非常不利,隻能通過弓弩,但是一般的弓弩對鮮卑人造成的損傷也不夠大,隻有火攻,才能給予鮮卑人迎頭痛擊。”
冉閔撓了撓頭,“還請兩位將軍示下,這火攻,要怎麽攻。”
張遼指著圖中一處地區“就在此地,有一座密林,我們可以將鮮卑一部軍馬引入此地,隨後放火燒林,定可全殲此地鮮卑部曲,鮮卑其餘人馬必會來救,需要一位將軍,在密林北部十裏之地設伏,阻擋鮮卑前來救援之兵。”
盧象升點了點頭“隨後另外兩支兵馬在剿滅密林之中的鮮卑人馬之後,從兩側包抄前來救援的鮮卑人,掐指算算,夏、羅二位將軍的兵馬,再有個三五日也就能到了,到那時,一萬多人的軍馬對鮮卑人窮追猛打,必可大獲全勝。”
冉閔大吼一聲“妙哉!!”
張遼抱拳說道“鮮卑人馬人多勢眾,很難預測會有多少人中計,二位將軍兵馬多,某家便請纓,帶領本部人馬,去阻擋救援的鮮卑人。”
盧象升說道“文遠將軍勇氣可嘉,你去打援,阻力也必不會小,我把三千陌刀軍交給你去阻擊援軍,陌刀軍對抗騎兵有先天優勢,還望文遠,能夠多拖住鮮卑人幾日。”
冉閔也說道“李嗣業將軍前日為我所救,受了一些輕傷,這幾日也修養了八成,他最擅長陌刀使用,也就讓他前去助文遠一臂之力吧。”
張遼抱拳說道“多謝二位將軍鼎力相助!某家這就點兵前往部署!!”說罷,張遼便離開了盧象升的營寨,帶領三千陌刀軍返迴了自己的大營。
冉閔對著盧象升抱拳說道“盧將軍!某家也去整頓軍馬,隨時等候你的命令。”說罷,冉閔也轉身走出了大帳,返迴了自己的大營。
待到二人走後,盧象升叫來了張燕與李大目,命令二人整頓本部兵馬,兩日後北上誘敵深入。
很快,兩日的時間過去了,張遼、盧象升、冉閔三人的軍隊都已經準備就緒,張燕與李大目引各自本部兵馬,共計三千人,先行一步,攻打鮮卑大營。
此時慕容恪正在構思,怎麽做一個更大的包圍圈,再吃掉更大的一股漢軍,忽然有士卒來報,漢軍前來攻打營寨。
慕容恪很是疑惑,漢軍接連大敗,居然還敢主動送上門來送死,在得知漢軍有三千人前來攻寨,立刻下令達奚長儒帶領五千鐵騎出戰,務必全殲這股漢軍。
達奚長儒接令之後,火速殺出營寨,在達奚長儒的帶領下,鮮卑鐵騎非常輕易地擊潰了前方的漢軍,李大目於亂軍之中,與達奚長儒迎麵對上了,達奚長儒一刀將他劈於馬下,隨後繼續屠戮漢軍。
張燕嚇得魂飛魄散,連忙帶領後方數百騎兵撤退,本來是詐敗,現在是真的被人打的落花流水,三千兵馬全軍覆滅,李大目也被斬殺,隻有張燕和數百騎兵逃了出來。
達奚長儒武了幾個刀花,嗤笑一聲“都說漢人天下無敵,兩百年前的衛青、霍去病之流,打的匈奴抱頭鼠竄,幾百年來未逢敵手,依我看,真真是徒有虛名,哼,眾位勇士隨我上,全殲這股漢軍!!”說罷,達奚長儒帶領麾下鐵騎殺了過去。
張燕狠狠抽打胯下的戰馬,隻求它能在快一些,身後鮮卑鐵騎越來越近,張燕的後隊人馬正一個個被追上殺死。
前後跑了大約不到半個時辰,經過了張遼的防線,張遼將他們放了過去,張燕繼續引誘達奚長儒前往包圍圈。
眼看達奚長儒就要追上張燕,忽的前方拉起了絆馬索,達奚長儒連忙勒住了戰馬,他身後騎兵可就慘了,被絆馬索絆倒的不計其數。
在達奚長儒尚未反應過來之時,兩個漢軍士卒扔掉了絆馬索,向林子外跑去,隨後漫天的火箭射了出來。
達奚長儒連忙揮刀撥打箭矢,他身後的士卒死在羽箭上的多達數百人,火箭除了射殺人之外,還點燃了周圍的樹林,瞬間燃起了大火。
達奚長儒一邊揮打箭矢,一遍大喝道“不好!漢人狡猾!中了漢人的奸計!速速退出林子!!”
但是外麵的羽箭從來就沒有停下,鮮卑鐵騎衝了幾次,都被打了迴來,達奚長儒惱羞成怒,親自帶隊殺出,有大約一千人跟隨他殺出了樹林。
剛剛殺出樹林,達奚長儒便遭到了冉閔部曲的迎頭痛擊,達奚長儒帶領三百人,退入了一處山穀中掙紮,盧象升令冉閔帶領本部兵馬困住達奚長儒,盧象升帶領剩餘兵馬,前去圍剿那些幸存的鮮卑人。
慕容恪得知達奚長儒遭到埋伏,登時大驚,留下兩千人固守大營,隨後帶領剩餘一萬七千多人馬,直奔南方而去。
大約一刻鍾左右的時間,慕容恪的前鋒部隊已經經過張遼埋伏的穀口,等慕容恪的中軍經過穀口之後,張遼下令放箭。
埋伏多時的弓弩手紛紛射出手中的箭矢,慕容恪的中軍猝不及防之下,數百人中箭倒地。
慕容恪大驚,拔出彎刀,撥打箭矢,“眾位勇士不要亂!不能後退!向前衝出山穀!通知後軍,即刻上山,剿滅這股漢軍。”
慕容恪有條不紊的指揮,經過來兩個時辰的激戰,慕容恪的中軍損失了兩千人的代價,衝出了穀口。
慕容恪的後軍也殺上了山穀,張遼揮動手中的黃龍鉤鐮刀,催動胯下的什伐赤,帶領山穀上的士卒,與鮮卑騎兵大戰在了一起。
張遼揮動手中的黃龍鉤鐮刀,砍殺了數十個鮮卑騎兵,雖然有張遼的指揮,但敵眾我寡,雙方進入僵持,短期難分勝負。
慕容恪的前軍此刻也已經與李嗣業交上了手,李嗣業憑借著陌刀軍的優勢,抵擋了鮮卑鐵騎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慕容恪指揮鐵騎衝了不下六次,整個軍隊疲憊不堪,無奈之下,慕容恪隻得下令就地休整明日再戰。
就這樣,慕容恪被李嗣業和張遼包圍在中央,張遼駐軍的地勢險要,李嗣業有三千陌刀軍,無論從哪個方向殺出,慕容恪都要損失慘重,今日一戰,他已經折損了三千多兵馬,再強攻隻怕損失更大。
慕容恪派出數十個騎兵,火速向慕容垂的營寨求援,慕容垂接到軍令後,帶領本部八千兵馬南下支援。
得到慕容垂的幫助,慕容恪再度猛攻張遼與李嗣業的營寨,張遼與李嗣業堅守了兩日,兩日後,盧象升一紙書信送到,令他們後撤,將慕容恪的軍隊引進來,再圍殲這股敵軍。
張遼與李嗣業接令之後,連夜拔營後撤,慕容恪與慕容垂得知後,也起兵追趕。
盧象升早已做好準備,命令冉閔領兵兩千繼續圍剿達奚長儒,盧象升親自在險要之地築起許多營寨,抵擋鮮卑鐵騎的南下。
張遼與李嗣業撤退迴來之後,在盧象升的指揮下,進入各自的營寨堅守,慕容恪派出大量探馬打探,發現盧象升在這短短十日之內,建造了不下三十座營寨,每座營寨都建立在何處險要道口。
如若慕容恪想要繞過這些營寨,直接去救援達奚長儒的話,則會遭到漢軍四麵八方的包抄,到那時損傷更大。
慕容恪下令軍隊強攻漢軍營寨,務必在三日之內全部拿下,慕容垂親自領兵攻打,漢軍人數雖少,但各個奮力殺敵。鮮卑人數雖多,但不善於攻堅,地形也不占優。
一時間,漢軍與鮮卑僵持不下,互有損傷,慕容恪認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便與慕容垂商議,令慕容垂親領五千兵馬,繞過這些營寨,去救達奚長儒,慕容恪帶領剩餘兵馬繼續牽製漢軍。
次日,慕容垂便帶領五千輕騎,繞過漢軍營寨,直奔後方而去,盧象升、李嗣業、張遼三人本想出寨阻攔,遭到了慕容恪的猛烈攻打,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慕容垂引兵向後方殺去。
慕容垂繞過漢軍營寨後,一刻也不敢停息,奔襲了二十裏,忽然周圍傳來了陣陣喊殺聲。
慕容垂連忙下令騎兵停止前進,做好戰鬥準備,話音剛落,右側殺出一彪人馬,為首的是個年輕小將,身穿銀盔銀甲,身披銀白色戰袍,手持五鉤神飛亮銀槍,胯下一匹高頭白馬,無一根雜毛,名喚西方小白龍。
來人正是羅成,羅成與夏魯奇早在三日前便已經到達,得知前線戰事吃緊,羅成與夏魯奇一日未歇,便來到了前線,正巧與慕容垂撞了個正著。
當下羅成為前部,夏魯奇帶領中後軍隨後即到,雙方戰事一觸即發,鹿死誰手,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