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在與農民交往中,對人生之道漸漸有所體會,又加上生活越來越窘迫,日艱於日,常常記起陶淵明的詩句:「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餓著肚子,什麽閑適、高潔都無濟於事。不能讓愛妻跟自己一起挨餓受苦,他盼望守喪快點結束,複官後畢竟可以得到俸祿養家餬口。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春,李商隱在永樂終於病倒床榻,不能飲酒,其實也沒有酒,連三頓餐飯尚難保證。
愛妻把僅存的金銀細軟,典賣得差不多了,隻能到田叟家求借點口糧。李商隱看著妻子手端著一瓢米走進來,心裏一陣酸楚,陪嫁的侍女小翠早已被打發走了,一切家務全落到妻子身上。
王氏見丈夫盯著自己看,眼眶裏轉著淚花,想把米藏起來,放到身後,但已來不及了,便迎上前,笑道:
「你看這是新米。夫君,我馬上做粥吃,新米煮粥最好吃。」
李商隱點點頭,發現妻子的頭上已有白發,臉上出現細細皺紋,一對秀目水汪汪地閃亮。
哦!要落淚了。
王氏已經迅速轉過身,出去煮粥了。
李商隱終於忍不住流下淚來。愛妻頭上有白發,自己頭上白發更多;愛妻臉上出現皺紋,自己的皺紋更深!何時才能結束這種生活呢?
他躺倒床上,心想搬到永樂已近三年,眼見迎來第四個春天,年華易逝,前途何在?於是吟道:
世間榮落重逡巡,我獨邱園坐四春。
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發如絲日日新。
欲逐風波千萬裏,未知何路到龍津。
吟罷,他嘆了口氣,自己什麽時候能脫去這身九品官的青袍呢?
「夫君!十二叔派人從鄭州送米和酒來了。」
李商隱高興地坐了起來,問道:「十二叔有信沒有?」
「有封信。」
商隱接信在手,匆匆看過,陷入沉思中。
王氏吃驚地拿過信,粗略閱過,轉而高興地笑道:
「夫君,十二叔升任鄭州刺史,要你過去,你還不高興呀?守喪在身,不能入幕,但去十二叔那兒,幫幫忙,總還可以吧?夫君去鄭州,我迴洛陽娘家,待今年十月複官,我們就可以再搬迴京都了。不好嗎?」
李商隱無可奈何地點點頭,拿起筆,寫了《上鄭州李舍人狀》,雲:
伏奉榮示,伏蒙賜及麥粥餅啖餳酒等,謹依捧領訖。
某慶耀之辰,早蒙抽擢;孤殘之後,仍被庇庥。獲於芟薙之時,累受珍精之賜,恩同上客,禮異編氓,桑梓有光,裏閭加敬,負米之養,雖無及於終身,求粟於人,幸不慚於往聖。下情不任感恩隕涕之至。
王氏把信折好,交給十二叔派來的人帶迴,並讓他轉告十二叔,商隱隨後就去鄭州。
六
十二叔是李商隱的遠房叔父,名李褒。武宗會昌元年拜中書舍人,二年出任絳州刺史,四年徙鄭州刺史。他是個虔誠的道教徒,和李商隱關係極為密切,經常接濟商隱。
去鄭州要經過洛陽。李商隱心情不好,身體多病,勉強支撐到了洛陽,無法再去鄭州了。他住在妻子娘家崇讓坊宅第,也常去弟弟羲叟家。
羲叟隻小商隱一歲,與大官僚盧鈞之女結,定居洛陽,並已生子女。李商隱見弟弟一家生活安定美滿,心裏又高興又有些淒涼。自己奔波半輩子,還沒有一個安定的棲身之所!
秋高氣爽,李商隱守喪將近結束。這時令狐綯已升任尚書省右司郎中,突然寄來一封信,詢問商隱近況。
李商隱非常高興,因為那年離開長安赴永樂時,沒有跟他告別,一直是件心事,原以為八郎不會原諒自己,跟他的關係從此將一刀兩斷了。能接到八郎來信,這是李商隱始料不及的,興奮了好幾天。
當情緒漸漸平靜後,他才思索八郎突然來信,是否有什麽事情相托?難道李黨對他不好,需要自己出麵周旋?可是,他應當了解自己跟李黨並無太多的過從,尤其嶽父死後,自己正在守母喪,更少與他們往來。如果是這件事,那就太遺憾了,自己確實無能為力。
李商隱想了想,還是寫首《寄令狐郎中》詩,讓他了解一下自己的近況和心緒,就會明白自己在這上麵,是個懦夫,愛莫能助,詩雲:
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容,茂陵秋雨病相如。
欣賞夫君的詩,王氏大有長進。她拿起詩,便解釋道:「夫君,看看我解釋對不對。首句,『嵩雲』,是嵩山之雲,是指咱們居住在河南;『秦樹』,指京都長安,代指八郎居處。是說夫君和八郎分別居住在洛陽和京城,已經很久。次句說接到八郎的信。三四兩句,夫君以近況相告,意思是說,別問我的近況吧,在這秋雨綿綿的愁人季節,我就像司馬相如病廢茂陵那樣窮愁無聊!」
李商隱笑了,夫人越來越知我心,理解詩中之我了,但想考考她,問道:
「三四句用了典故,知道嗎?」
「用了一個典故,對不對?司馬相如客遊梁地,為梁孝王園令,他稱病,辭歸,居住在茂陵。夫君用梁王舊客和茂陵相如自指,對不對?」
商隱滿意地點點頭。
把詩寄走,李商隱想了許多。守喪一結束,就趕快進京,先到八郎家,看看湘叔七郎和九郎,跟八郎好好談談,解釋一下過去的誤會。從這封信看,經過這麽多年,大概他會改變過去的看法,我們會重歸於好的。想到這,心境好多了。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春,李商隱在永樂終於病倒床榻,不能飲酒,其實也沒有酒,連三頓餐飯尚難保證。
愛妻把僅存的金銀細軟,典賣得差不多了,隻能到田叟家求借點口糧。李商隱看著妻子手端著一瓢米走進來,心裏一陣酸楚,陪嫁的侍女小翠早已被打發走了,一切家務全落到妻子身上。
王氏見丈夫盯著自己看,眼眶裏轉著淚花,想把米藏起來,放到身後,但已來不及了,便迎上前,笑道:
「你看這是新米。夫君,我馬上做粥吃,新米煮粥最好吃。」
李商隱點點頭,發現妻子的頭上已有白發,臉上出現細細皺紋,一對秀目水汪汪地閃亮。
哦!要落淚了。
王氏已經迅速轉過身,出去煮粥了。
李商隱終於忍不住流下淚來。愛妻頭上有白發,自己頭上白發更多;愛妻臉上出現皺紋,自己的皺紋更深!何時才能結束這種生活呢?
他躺倒床上,心想搬到永樂已近三年,眼見迎來第四個春天,年華易逝,前途何在?於是吟道:
世間榮落重逡巡,我獨邱園坐四春。
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發如絲日日新。
欲逐風波千萬裏,未知何路到龍津。
吟罷,他嘆了口氣,自己什麽時候能脫去這身九品官的青袍呢?
「夫君!十二叔派人從鄭州送米和酒來了。」
李商隱高興地坐了起來,問道:「十二叔有信沒有?」
「有封信。」
商隱接信在手,匆匆看過,陷入沉思中。
王氏吃驚地拿過信,粗略閱過,轉而高興地笑道:
「夫君,十二叔升任鄭州刺史,要你過去,你還不高興呀?守喪在身,不能入幕,但去十二叔那兒,幫幫忙,總還可以吧?夫君去鄭州,我迴洛陽娘家,待今年十月複官,我們就可以再搬迴京都了。不好嗎?」
李商隱無可奈何地點點頭,拿起筆,寫了《上鄭州李舍人狀》,雲:
伏奉榮示,伏蒙賜及麥粥餅啖餳酒等,謹依捧領訖。
某慶耀之辰,早蒙抽擢;孤殘之後,仍被庇庥。獲於芟薙之時,累受珍精之賜,恩同上客,禮異編氓,桑梓有光,裏閭加敬,負米之養,雖無及於終身,求粟於人,幸不慚於往聖。下情不任感恩隕涕之至。
王氏把信折好,交給十二叔派來的人帶迴,並讓他轉告十二叔,商隱隨後就去鄭州。
六
十二叔是李商隱的遠房叔父,名李褒。武宗會昌元年拜中書舍人,二年出任絳州刺史,四年徙鄭州刺史。他是個虔誠的道教徒,和李商隱關係極為密切,經常接濟商隱。
去鄭州要經過洛陽。李商隱心情不好,身體多病,勉強支撐到了洛陽,無法再去鄭州了。他住在妻子娘家崇讓坊宅第,也常去弟弟羲叟家。
羲叟隻小商隱一歲,與大官僚盧鈞之女結,定居洛陽,並已生子女。李商隱見弟弟一家生活安定美滿,心裏又高興又有些淒涼。自己奔波半輩子,還沒有一個安定的棲身之所!
秋高氣爽,李商隱守喪將近結束。這時令狐綯已升任尚書省右司郎中,突然寄來一封信,詢問商隱近況。
李商隱非常高興,因為那年離開長安赴永樂時,沒有跟他告別,一直是件心事,原以為八郎不會原諒自己,跟他的關係從此將一刀兩斷了。能接到八郎來信,這是李商隱始料不及的,興奮了好幾天。
當情緒漸漸平靜後,他才思索八郎突然來信,是否有什麽事情相托?難道李黨對他不好,需要自己出麵周旋?可是,他應當了解自己跟李黨並無太多的過從,尤其嶽父死後,自己正在守母喪,更少與他們往來。如果是這件事,那就太遺憾了,自己確實無能為力。
李商隱想了想,還是寫首《寄令狐郎中》詩,讓他了解一下自己的近況和心緒,就會明白自己在這上麵,是個懦夫,愛莫能助,詩雲:
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容,茂陵秋雨病相如。
欣賞夫君的詩,王氏大有長進。她拿起詩,便解釋道:「夫君,看看我解釋對不對。首句,『嵩雲』,是嵩山之雲,是指咱們居住在河南;『秦樹』,指京都長安,代指八郎居處。是說夫君和八郎分別居住在洛陽和京城,已經很久。次句說接到八郎的信。三四兩句,夫君以近況相告,意思是說,別問我的近況吧,在這秋雨綿綿的愁人季節,我就像司馬相如病廢茂陵那樣窮愁無聊!」
李商隱笑了,夫人越來越知我心,理解詩中之我了,但想考考她,問道:
「三四句用了典故,知道嗎?」
「用了一個典故,對不對?司馬相如客遊梁地,為梁孝王園令,他稱病,辭歸,居住在茂陵。夫君用梁王舊客和茂陵相如自指,對不對?」
商隱滿意地點點頭。
把詩寄走,李商隱想了許多。守喪一結束,就趕快進京,先到八郎家,看看湘叔七郎和九郎,跟八郎好好談談,解釋一下過去的誤會。從這封信看,經過這麽多年,大概他會改變過去的看法,我們會重歸於好的。想到這,心境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