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早幾年朕去拜祭朱元璋,當時就頒布了聖旨。以寬仁之心對朱家後人,召喚他們認祖歸宗,給他們鎮守明朝皇家陵墓的官職。此等仁政,是貫徹至今。」


    曹寅暗道,果然他猜對了。


    皇上是決意要辦索額圖,誰都不能阻擋了。有心人製造陳鵬年有異心的輿論也沒用,怕是忘了一件事——康熙從來就不怕被逼迫。


    從鰲拜、三藩、噶爾丹等等,這些被斬草除根的人都曾經想要逼迫康熙就範。


    太子對皇上裝可憐不一定有用,但是對他使用強硬手段一定沒用,隻會加速索額圖的死亡。


    康熙又接著問,「老大哪幾個最近在做什麽?」


    曹寅如實迴答,「直郡王與八貝勒最近和江南官員們吃了幾頓飯,十貝子沒跟著去。他也去吃飯了,是把各家有名的當地小吃都給嚐了一個遍。至於,雍郡王與九阿哥……」


    曹寅頓了頓,他打聽到兩人在做的事情後也大為震驚。


    「說啊,老四與老九去幹什麽了?」


    康熙瞧著曹寅的表情,什麽事叫人一言難盡呢?


    隻聽曹寅說到:「兩人便裝去鬆江府,買下一艘海船,然後把它給拆了。」


    康熙:?


    他覺得可能是太子辦的事把他氣出幻聽來了。


    沒聽錯吧,一個月不見而已,老四與老九居然開始有拆家的喜好了?!


    **


    **


    鬆江府,其下上海縣城,正是康熙設立的四大海關之一的江海關所在地。


    有海關,當然就有進進出出的海船。


    海船肯定非常貴。


    一般情況下,海船主人不會對外出售,除非對方給的太多了。


    五月初,索額圖被下獄。


    康熙讓外臣調查此案,然後默許了皇子們去做點別的事,隻要在江南範圍內就行。


    武拂衣帶上胤禛,低調地來了鬆江府。


    既然萌生出了去東瀛看看的想法,在獲得皇上的出行批準之前,要盡早做好硬體準備。


    比如一艘足夠安全的船隻去哪裏找?


    朝廷也許有船,但不拆開來親眼瞧瞧船隻內部構造,不動手自己開一番,真是不能放心的。


    不久,發現老九大搖大擺地跟來了。


    胤禟說是不想留在江寧,怕人在曹家坐,禍從天上來。


    他先去蘇州見了吉旺財,解決了冒名頂替的誤會。然後心裏琢磨著不如去找四哥,說不定還有好玩的事。


    武拂衣想著胤禟來都來了就給他找點事做,也不能讓他平白蹭吃蹭喝,問了他對海船有興趣嗎?


    胤禟迴答不上來。


    雖與西洋人做生意,但皇子無詔不得離京,他沒見過真正的海船實物。至多瞧過幾幅畫,也談不上是否有興趣。


    隨即,就聽四哥提議,既然都來了海邊,走過路過也別錯過,不如買一艘海船來玩玩。


    那就買!


    胤禟買了船,準備開始玩耍。


    但這種玩法和他想像的差距甚大。他以為是開船出去轉一圈,沒想到居然是把船給拆了。


    四哥還鼓勵他,這船拆了才最能值迴本錢,因為相信他能夠造成更好的船。


    那就拆!


    一時間仿佛被打了雞血上頭。


    胤禟也不知道四哥怎麽那麽會說話,好似非常相信他這個九弟。


    隻要現在兩人拆了這一艘海船,將來一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能造出世上最先進的海船來。


    於是,胤禔、胤禩在拉攏官員時,他們在拆船;胤礻我在胡吃海喝時,他們還是在拆船。


    一個月過去,胤禟瞧著一地堆積如山的零件,終於緩緩清醒迴神。


    雖然他挺喜歡創造發明的,但沒有搞過船。所謂的他能創造大清第一海船,真不是四哥畫的大餅?


    最關鍵,這一地零件都是錢啊!


    他把白花花的銀子給拆了。論敗家,還是四哥厲害!


    武拂衣對胤禟和善地笑了笑,感謝九阿哥大方入股資助,她得以描繪詳細海船構造圖一份。咦?胤禟的神色不太對,像是清醒過來了,快點再罐一壺新迷湯。


    武拂衣笑著說,「九弟啊,你對東瀛感興趣嗎?」


    胤禟頓時僵住了。


    不是吧?上迴四哥問他對海船是否感興趣,然後就一起拆了一艘船。這一次呢?問他對東瀛是不是感興趣。


    胤禟脫口而出,「四哥,難道你想把東瀛也給拆了?」


    作者有話要說:  1根據袁枚的《隨園詩話》,其中記載了陳鵬年的《重遊虎丘》的詩二首,完整版如下。


    「雪艇鬆龕閱歲時,廿年蹤跡鳥魚知。春風再掃生公石,落照仍銜短薄祠。雨後萬鬆全邏匝,雲中雙塔半迷離。夕佳亭上憑闌處,紅葉空山繞夢思。」


    「塵鞅刪餘半晌閑,青鞋布襪也看山。離宮路出雲霄上,法駕春留紫翠間。代謝已憐金氣盡,再來偏笑石頭頑。楝花風後遊人歇,一任鷗盟數往還。」


    ——


    袁枚《隨園詩話》、 陳康祺《郎潛紀聞》、徐珂《清稗類鈔》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等等,都記載了陳鵬年的詩案。


    曆史上,康熙四十八年陳鵬年得罪了上司,兩江總督噶禮以這兩首詩誣對其進行構陷,並其革職下獄。


    此事傳入京城,康熙表明不予採信,說是「詩人諷詠,各有寄託,豈可有意羅織,以入人罪?」,隨即否決噶禮對陳鵬年的處罰,並將陳調入京城編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同人]我和四爺互穿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海十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海十八並收藏[清穿同人]我和四爺互穿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