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 作者:聽金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雲帆被安兒逗笑了,「那咱們說好了,往後你們要一起讀書,並好好吃飯哈。」
「肯定會的。」安兒保證完,沒聽到順順說好,轉頭看到順順眼眶紅紅的,哎呀一聲,抬手幫順順擦了眼淚,「別哭呀,大伯父走後,你還有我這個堂兄啊。順順乖吶,要是父親罰你抄書,我幫你抄,快別哭了。」
順順小嘴抿得高高地,望著父親,眼淚掛在眼尾,一抽一抽地和父親道,「父親放心,我會聽三叔和三叔母的話。」
「那我呢?」安兒馬上追問,「會聽我話嗎?」
他是堂哥,也比順順大呢。
「聽的。」順順點點頭,又去看父親。
江雲帆看兒子這樣,心裏也不好受,但京城裏實在多事,二房又不老實,他沒時間顧及到兒子,隻好把兒子留下。
放下木窗後,江雲帆深吸一口氣,二房的事,到底要有個了結,若是二弟和向氏真過不下去,也就隻能和離了。
馬車碾過融化的雪水,濺起一些水珠。
順順伸長脖子往外馬車那看,直到瞧不見馬車,這才低頭落下一行淚。
安兒蹲下看到堂弟哭,哎了一聲,「順順,你別哭啦,我帶你去爬樹,去釣魚,去捉泥鰍,還可以去……」
安兒說了一大堆,唯獨不說讀書的事。
林姝過來輕輕捏了下安兒的耳朵,「你倒是會帶著人玩,快些迴去吧,我讓人準備了桂花糕,還有好些小食。如今才開春,山上的雪還沒化玩,先別出門了。」
她一手牽著一個,一塊往老宅去。
順順很是乖巧,還很安靜,到了老宅後,也不說讀書累,更不會和安兒一樣有偷懶摸魚的時候。
堂兄弟兩個,還是和小時候一樣,完全不是一個性格。
不過他們兄弟倆對於讀書,都頗有天分。安兒是一點就透,就是思維發散得遠,總有些天馬行空的想法。順順則是很快吸收知識,從不多想。
江雲康帶著兩個孩子讀書,倒是沒去關注於景山的事。
直到五月時,於景山上門要見他,二人才在槐縣第一次見麵。
多年沒見,以前還曾爭鋒相對過,現在坐在一起喝茶,氣氛多少有點尷尬。
江雲康開門見山,「你來找我,肯定是有事吧?」
不然以於景山的性格,絕不會沒事來找他。
「確實有事。」
於景山瞥了眼躲在門後的兩個孩子,唇角微微彎了下,「我是真沒想到,你會為承安候守孝。」
「那不然呢?」江雲康反問。
「沒什麽。」於景山放下茶盞,「你在槐縣一心帶孩子,想來不知道外麵最近怎麽了。」
看江雲康眉頭輕蹙,繼續道,「皇上派了施華池去新餘,你也知道施華池是個什麽人,他一心想扶持先太子的幼子上位。到了新餘後,新餘的帳冊……」頓了下,停住不多言,「你也能猜到什麽情況。」
皇上讓施華池去新餘?
新餘可是永平城和臨興關最重要的後方,若是新餘被弄得一團糟,前線的永平城也會受到影響。
江雲康皺眉思索,皇上應該清楚施華池是什麽人,不應該派施華池去新餘才是。
於景山:「另外,北狄最近拉了不少盟友,聽聞你雖是文臣,卻在多次戰役中立功。或許是因為你不在,北狄最近猖狂不少。永平城接你位置的太守,已於上月遇刺,如今皇上又在苦惱讓誰去永平城。」
「因為這些事,朝中不斷爭論,到現在,還沒一個結果。如果北狄這會違約進攻永平城,倒是一個好時機。」
太守遇刺,這是大事。
永平城是前線最重要的地方,不可能一直沒太守。但朝中大臣都知道,去了永平城可以建功立業,但更可能是丟掉性命。
好多人都不願意去永平城,願意去的又不夠本事,這才讓皇上發愁。
而且北狄最近確實有不少動作,如果北狄會毀約攻城,必然是另有準備,絕不會是之前的北狄。
「於景山,你我之間,並不是朋友。你和我說這些,是為了什麽?」江雲康問。
他和於景山,見麵不吵架,便是難得的事。聽於景山說那麽多,他現在有種,於景山是要為他謀劃的感覺。
「你不要想太多,自然是為了我自己。」
於景山半眯著雙眸,思緒飄到很遠的迴憶,等他再迴神時,已經過去好一會兒,「如今朝中,並沒有適合的人去永平城,我說這些,是讓你提前有個準備。」
江雲康雖在孝期,但朝廷有需要,皇上還是可以下旨調他去邊境。
按照於景山說的這些話,江雲康確實很有可能會去永平城。
但是他不知道,為什麽於景山這會要和他說這些。
「你不用這般打量我,我與你說起來,沒什麽深仇大恨,犯不著費心費力來害你。」於景山頓了頓,「你……你肯定知道我的情況,父親被貶,長兄去世,如今於家就指望我。」
「身上的擔子重了,人也就懂事一些。我和你說這些,隻有一個請求,等你再去永平城時,能否帶上我?」在槐縣待上十年,也不如去永平城一年的機遇多,於景山想要幹實事,拿功績。
第151章
說完請求後, 於景山就微微低下頭。
從家族落敗後,他還沒求過誰,現在還是頭一迴。
「肯定會的。」安兒保證完,沒聽到順順說好,轉頭看到順順眼眶紅紅的,哎呀一聲,抬手幫順順擦了眼淚,「別哭呀,大伯父走後,你還有我這個堂兄啊。順順乖吶,要是父親罰你抄書,我幫你抄,快別哭了。」
順順小嘴抿得高高地,望著父親,眼淚掛在眼尾,一抽一抽地和父親道,「父親放心,我會聽三叔和三叔母的話。」
「那我呢?」安兒馬上追問,「會聽我話嗎?」
他是堂哥,也比順順大呢。
「聽的。」順順點點頭,又去看父親。
江雲帆看兒子這樣,心裏也不好受,但京城裏實在多事,二房又不老實,他沒時間顧及到兒子,隻好把兒子留下。
放下木窗後,江雲帆深吸一口氣,二房的事,到底要有個了結,若是二弟和向氏真過不下去,也就隻能和離了。
馬車碾過融化的雪水,濺起一些水珠。
順順伸長脖子往外馬車那看,直到瞧不見馬車,這才低頭落下一行淚。
安兒蹲下看到堂弟哭,哎了一聲,「順順,你別哭啦,我帶你去爬樹,去釣魚,去捉泥鰍,還可以去……」
安兒說了一大堆,唯獨不說讀書的事。
林姝過來輕輕捏了下安兒的耳朵,「你倒是會帶著人玩,快些迴去吧,我讓人準備了桂花糕,還有好些小食。如今才開春,山上的雪還沒化玩,先別出門了。」
她一手牽著一個,一塊往老宅去。
順順很是乖巧,還很安靜,到了老宅後,也不說讀書累,更不會和安兒一樣有偷懶摸魚的時候。
堂兄弟兩個,還是和小時候一樣,完全不是一個性格。
不過他們兄弟倆對於讀書,都頗有天分。安兒是一點就透,就是思維發散得遠,總有些天馬行空的想法。順順則是很快吸收知識,從不多想。
江雲康帶著兩個孩子讀書,倒是沒去關注於景山的事。
直到五月時,於景山上門要見他,二人才在槐縣第一次見麵。
多年沒見,以前還曾爭鋒相對過,現在坐在一起喝茶,氣氛多少有點尷尬。
江雲康開門見山,「你來找我,肯定是有事吧?」
不然以於景山的性格,絕不會沒事來找他。
「確實有事。」
於景山瞥了眼躲在門後的兩個孩子,唇角微微彎了下,「我是真沒想到,你會為承安候守孝。」
「那不然呢?」江雲康反問。
「沒什麽。」於景山放下茶盞,「你在槐縣一心帶孩子,想來不知道外麵最近怎麽了。」
看江雲康眉頭輕蹙,繼續道,「皇上派了施華池去新餘,你也知道施華池是個什麽人,他一心想扶持先太子的幼子上位。到了新餘後,新餘的帳冊……」頓了下,停住不多言,「你也能猜到什麽情況。」
皇上讓施華池去新餘?
新餘可是永平城和臨興關最重要的後方,若是新餘被弄得一團糟,前線的永平城也會受到影響。
江雲康皺眉思索,皇上應該清楚施華池是什麽人,不應該派施華池去新餘才是。
於景山:「另外,北狄最近拉了不少盟友,聽聞你雖是文臣,卻在多次戰役中立功。或許是因為你不在,北狄最近猖狂不少。永平城接你位置的太守,已於上月遇刺,如今皇上又在苦惱讓誰去永平城。」
「因為這些事,朝中不斷爭論,到現在,還沒一個結果。如果北狄這會違約進攻永平城,倒是一個好時機。」
太守遇刺,這是大事。
永平城是前線最重要的地方,不可能一直沒太守。但朝中大臣都知道,去了永平城可以建功立業,但更可能是丟掉性命。
好多人都不願意去永平城,願意去的又不夠本事,這才讓皇上發愁。
而且北狄最近確實有不少動作,如果北狄會毀約攻城,必然是另有準備,絕不會是之前的北狄。
「於景山,你我之間,並不是朋友。你和我說這些,是為了什麽?」江雲康問。
他和於景山,見麵不吵架,便是難得的事。聽於景山說那麽多,他現在有種,於景山是要為他謀劃的感覺。
「你不要想太多,自然是為了我自己。」
於景山半眯著雙眸,思緒飄到很遠的迴憶,等他再迴神時,已經過去好一會兒,「如今朝中,並沒有適合的人去永平城,我說這些,是讓你提前有個準備。」
江雲康雖在孝期,但朝廷有需要,皇上還是可以下旨調他去邊境。
按照於景山說的這些話,江雲康確實很有可能會去永平城。
但是他不知道,為什麽於景山這會要和他說這些。
「你不用這般打量我,我與你說起來,沒什麽深仇大恨,犯不著費心費力來害你。」於景山頓了頓,「你……你肯定知道我的情況,父親被貶,長兄去世,如今於家就指望我。」
「身上的擔子重了,人也就懂事一些。我和你說這些,隻有一個請求,等你再去永平城時,能否帶上我?」在槐縣待上十年,也不如去永平城一年的機遇多,於景山想要幹實事,拿功績。
第151章
說完請求後, 於景山就微微低下頭。
從家族落敗後,他還沒求過誰,現在還是頭一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