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天子姬匄不願意見孔子,方基石也沒有辦法。
也是!天子身邊有一個天下第一才子老子,也沒有必要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孔子。
現在的孔子,也就一般般人物。在大周天下,這樣地人才一抓一大把。何況!孔子現在的研究方向是周禮,又不是什麽高深的學問。
學禮,隻有說是整理古籍,沒有創造性。
而老子研究道學,那才是有創造性的一項大工程,一項造福於千秋萬代的大事、大工程。
說孔子是未來的聖人,那是方基石的個人認為,而不是事實。未來孔子是什麽樣子,還沒有人知道。就從他目前的研究方向來看,是沒有發展前途的。
所以!方基石也就沒有強烈建議:大周天子姬匄見一下這位未來的聖人。
有老子在!孔子還得靠邊站。
何況!現在的孔子,年齡也不夠格。一個三十來歲的人,在人生觀、思想方麵,還沒有到成熟期。
一個人的人生觀定型於三十歲左右,一個人的思想成熟於五十歲左右。三十歲左右那個人是什麽樣子,大概就沒有發展了。一個人的成見,成熟於五十歲左右,五十歲時有著各種古怪地脾氣,他這一輩子是改變不了了。
當然!這是普遍現象,不是個別現象,個別人例外,智者例外。
第二天,方基石帶著孔子進了皇宮,沒有去其他地方,徑直往周藏室去了。
到了周藏室這邊,方基石這才知道:大周圖書館又遭大劫了。
以前的時候,王子姬朝就派人大火燒了一次。自從王子姬朝叛亂後,又連接燒了幾次。
王子姬朝等人,以戰爭為名故意在毀壞皇宮和洛邑城。就算他奪不來天子之位,也不讓別人好過。
要是奪得了天子之位,他可以借助楚國的財力,恢複洛邑城,恢複皇宮、恢複周藏室。
看著周藏室的殘垣斷壁,孔子的神色很難看。可以看出,這個愛書如命的人,他在心疼。
進了周藏室,大家的神色才好轉了許多。
周藏室內,琴聲悠揚。一位中年琴師正在院子當中彈奏著樂曲,神情非常地專注。方基石、孔子等人進來了,他都沒有發現,完全陶醉在音樂當中。
孔子遠遠地站立在原地,認真地聽著樂聲,神色頓時變得嚴肅起來。
方基石見孔子在裝比,也停了下來。他是個武者,不懂音樂,自然是聽不出音律的韻味。
一曲終了,樂師雙手平放在琴邊上,雙目緊閉,好像在體味餘音,也好像是沉溺在音樂的境界當中。
方基石見琴師也裝比,就朝著孔子招了招手,然後也裝比地輕手輕腳起來,走向裏麵的藏書室。
孔子楞了一下,這才輕手輕腳地跟了過去。
進入藏書室內,方基石才舒了一口氣。
周藏室的外麵是殘垣斷壁,可裏麵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在老子的管理下,書架一排排擺放著。書架上的竹簡堆放整齊,一塵不染。
一些燒毀了一半的古籍,依然擺放在書架上,隻是作為紀念用。在燒毀的古籍旁邊,擺放著一卷新的竹簡。很顯然!這是老子“克隆”出來的新版本。
輕手輕腳跟進來的孔子,看見滿屋的藏書後,頓時換了一個人似的,猶如離弦之箭,飛奔向書架前。看到書架上的標簽後,就迅速地翻看起來。
看見孔子那個饞貓的樣子,方基石搖頭苦笑了一下。
心想:你猴急什麽?這裏的圖書,要是全部看的話,你一輩子都看不完。要是在西周的話,全部藏書都存在的話,你是幾輩子都看不完的。有選擇地查看,一個人一生想看完都夠嗆。
曆史上記載!看完西周周藏室內所有圖書的人,隻有兩人。一個死了,沒有留下讀書心得,不知道他從這些圖書中得到了什麽。另外一個,看完所有圖書後瘋了,也沒有寫下讀書心得,後人也不知道他從這些圖書中得到了什麽。
這兩人,一樣不是看完所有圖書的,他們都隻是看完了自己研究的那門學科,以及相關聯學科的書籍。
一個人的知識麵越廣,所要看的圖書也就越多。一個人的知識麵有限,看的書就少。有很多書對於他們來說,是沒有看的必要。
西周搬到東周後,隻有老子一人看完了館藏所有圖書。當然!老子也一樣,他隻看了他研究的學科和相關學科的書,不是全部。老子後來主要研究方向是“哲學”,是道,是他的“道學”。所以!他隻用了三四十年的時間,就把他所要的圖書都看完了。並且!寫出了他的讀書心得。
老子的讀書心得就是後世流傳下來的《道德經》。據說!當時並沒有《道德經》這一說法,隻有《道經》和《德經》。後世的人把《道經》和《德經》合編在一起,才變成如今的《道德經》。
孔子翻看了一會兒,才把手中的竹簡放下,去查看其他書籍。他跟個賊似的,快速地翻動著。看到自己想看的書,都會愛不釋手。可是!在強烈地欲1望下,他又去尋找其他書籍。
在魯國曲阜的時候,少年時的孔子經常去季平子家的藏書室看書。所以!他知道許多古籍的名字。遺憾地是!季平子家的藏書室內,並沒有那些書籍。
現在!有許多書籍在周藏室內他都能看到了。另外!還有好多好多書籍他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更不知道裏麵的內容。
心想:自然進了周藏室的書籍,應該都是重要地,都有它的收藏價值。一加一等於二這類基礎知識的書籍,是不可能被收藏的。
見孔子“重書輕友”,方基石苦笑著搖頭走開了。來到外麵,隻見!先前的琴師還坐在那裏。隻是!改變了坐姿。
先前的時候,琴師是正襟危坐,雙目緊閉,凝神的狀態。現在!琴師癱坐在座位上,雙目圓睜,一副發呆地樣子。
這個琴師,方基石並不認識。以前的時候,周藏室內是沒有他這號人的。
方基石還發現:幾年沒有來洛邑,沒有來周藏室,以前的老熟人不見了。很有可能?這些老熟人以及護衛,都在“保衛戰”中死了。
洛邑城經過王子姬朝與周悼王、周敬王的幾次戰爭,已經變得物是人非。
也是!天子身邊有一個天下第一才子老子,也沒有必要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孔子。
現在的孔子,也就一般般人物。在大周天下,這樣地人才一抓一大把。何況!孔子現在的研究方向是周禮,又不是什麽高深的學問。
學禮,隻有說是整理古籍,沒有創造性。
而老子研究道學,那才是有創造性的一項大工程,一項造福於千秋萬代的大事、大工程。
說孔子是未來的聖人,那是方基石的個人認為,而不是事實。未來孔子是什麽樣子,還沒有人知道。就從他目前的研究方向來看,是沒有發展前途的。
所以!方基石也就沒有強烈建議:大周天子姬匄見一下這位未來的聖人。
有老子在!孔子還得靠邊站。
何況!現在的孔子,年齡也不夠格。一個三十來歲的人,在人生觀、思想方麵,還沒有到成熟期。
一個人的人生觀定型於三十歲左右,一個人的思想成熟於五十歲左右。三十歲左右那個人是什麽樣子,大概就沒有發展了。一個人的成見,成熟於五十歲左右,五十歲時有著各種古怪地脾氣,他這一輩子是改變不了了。
當然!這是普遍現象,不是個別現象,個別人例外,智者例外。
第二天,方基石帶著孔子進了皇宮,沒有去其他地方,徑直往周藏室去了。
到了周藏室這邊,方基石這才知道:大周圖書館又遭大劫了。
以前的時候,王子姬朝就派人大火燒了一次。自從王子姬朝叛亂後,又連接燒了幾次。
王子姬朝等人,以戰爭為名故意在毀壞皇宮和洛邑城。就算他奪不來天子之位,也不讓別人好過。
要是奪得了天子之位,他可以借助楚國的財力,恢複洛邑城,恢複皇宮、恢複周藏室。
看著周藏室的殘垣斷壁,孔子的神色很難看。可以看出,這個愛書如命的人,他在心疼。
進了周藏室,大家的神色才好轉了許多。
周藏室內,琴聲悠揚。一位中年琴師正在院子當中彈奏著樂曲,神情非常地專注。方基石、孔子等人進來了,他都沒有發現,完全陶醉在音樂當中。
孔子遠遠地站立在原地,認真地聽著樂聲,神色頓時變得嚴肅起來。
方基石見孔子在裝比,也停了下來。他是個武者,不懂音樂,自然是聽不出音律的韻味。
一曲終了,樂師雙手平放在琴邊上,雙目緊閉,好像在體味餘音,也好像是沉溺在音樂的境界當中。
方基石見琴師也裝比,就朝著孔子招了招手,然後也裝比地輕手輕腳起來,走向裏麵的藏書室。
孔子楞了一下,這才輕手輕腳地跟了過去。
進入藏書室內,方基石才舒了一口氣。
周藏室的外麵是殘垣斷壁,可裏麵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在老子的管理下,書架一排排擺放著。書架上的竹簡堆放整齊,一塵不染。
一些燒毀了一半的古籍,依然擺放在書架上,隻是作為紀念用。在燒毀的古籍旁邊,擺放著一卷新的竹簡。很顯然!這是老子“克隆”出來的新版本。
輕手輕腳跟進來的孔子,看見滿屋的藏書後,頓時換了一個人似的,猶如離弦之箭,飛奔向書架前。看到書架上的標簽後,就迅速地翻看起來。
看見孔子那個饞貓的樣子,方基石搖頭苦笑了一下。
心想:你猴急什麽?這裏的圖書,要是全部看的話,你一輩子都看不完。要是在西周的話,全部藏書都存在的話,你是幾輩子都看不完的。有選擇地查看,一個人一生想看完都夠嗆。
曆史上記載!看完西周周藏室內所有圖書的人,隻有兩人。一個死了,沒有留下讀書心得,不知道他從這些圖書中得到了什麽。另外一個,看完所有圖書後瘋了,也沒有寫下讀書心得,後人也不知道他從這些圖書中得到了什麽。
這兩人,一樣不是看完所有圖書的,他們都隻是看完了自己研究的那門學科,以及相關聯學科的書籍。
一個人的知識麵越廣,所要看的圖書也就越多。一個人的知識麵有限,看的書就少。有很多書對於他們來說,是沒有看的必要。
西周搬到東周後,隻有老子一人看完了館藏所有圖書。當然!老子也一樣,他隻看了他研究的學科和相關學科的書,不是全部。老子後來主要研究方向是“哲學”,是道,是他的“道學”。所以!他隻用了三四十年的時間,就把他所要的圖書都看完了。並且!寫出了他的讀書心得。
老子的讀書心得就是後世流傳下來的《道德經》。據說!當時並沒有《道德經》這一說法,隻有《道經》和《德經》。後世的人把《道經》和《德經》合編在一起,才變成如今的《道德經》。
孔子翻看了一會兒,才把手中的竹簡放下,去查看其他書籍。他跟個賊似的,快速地翻動著。看到自己想看的書,都會愛不釋手。可是!在強烈地欲1望下,他又去尋找其他書籍。
在魯國曲阜的時候,少年時的孔子經常去季平子家的藏書室看書。所以!他知道許多古籍的名字。遺憾地是!季平子家的藏書室內,並沒有那些書籍。
現在!有許多書籍在周藏室內他都能看到了。另外!還有好多好多書籍他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更不知道裏麵的內容。
心想:自然進了周藏室的書籍,應該都是重要地,都有它的收藏價值。一加一等於二這類基礎知識的書籍,是不可能被收藏的。
見孔子“重書輕友”,方基石苦笑著搖頭走開了。來到外麵,隻見!先前的琴師還坐在那裏。隻是!改變了坐姿。
先前的時候,琴師是正襟危坐,雙目緊閉,凝神的狀態。現在!琴師癱坐在座位上,雙目圓睜,一副發呆地樣子。
這個琴師,方基石並不認識。以前的時候,周藏室內是沒有他這號人的。
方基石還發現:幾年沒有來洛邑,沒有來周藏室,以前的老熟人不見了。很有可能?這些老熟人以及護衛,都在“保衛戰”中死了。
洛邑城經過王子姬朝與周悼王、周敬王的幾次戰爭,已經變得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