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泉兒應該不能忽略另外一種可能,要知道,錢銘有著另外一種秉性,熟悉他學生時代曆史的都知道,他高中時候就喜歡以一人之勞,冒充多人了,頂著別人的名字去完成任務,簡而言之,就是作弊吧。


    等他進入了業界,由於職業的特性,似乎可以名正言順地,去代入別人了,但是這個時候,使用的不僅僅是別人的名號了,還包括所設計的人物的精神內核,並不一定要求錢銘有他自我的發揮,以前說是頂替,後來的性質更偏向冒充,好像更合適。然後,在業界從事這類事業久了,會不會,有形成職業習慣,一旦當那種戴著別人麵具的習慣,輻射到工作之外生活當中的話,那麽錢銘會不會就是有職業病,哪怕他現在事業毀滅得差不多了,看到生活中其他人事,是不是還有著去模仿代入的慣性,沒有業界在崗身份的這個時候,不能名正言順的時候,他還去這麽做的話,這麽去落實的話,是不是就叫做——冒充。


    不然呢,難道說是在進行業務的經驗學習積累嗎?在業餘地進行各種人生體驗嗎?各種,有多少種,難道是多到蔣泉兒無暇顧及的情況嗎?就像很多個莫名的來電,很多個陌生的來信,這樣詭異的情形?蔣泉兒很懶,原本就不理會陌生來電,即使有疑問,不是她的問題,不是她的錯,也不願平白花精力去對它們核驗,但同時,她也厭倦了一遍一遍的猜測,是不是是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受到了啟發,是在基於讚同認可的基礎上,將工作向前推進,這就足夠了?而事實上,別告訴蔣泉兒,是錢銘在跟她進行經驗分享,是錢銘在帶領她,是為她,找了各種人生職業模板,最終達到與她共同參與的目的,是錢銘在引導蔣泉兒代入,至於是什麽樣的模板,蔣泉兒滿不滿意,錢銘是沒有過問的吧,甚至該不會認為自己是在投其所好,蔣泉兒是沒有理由拒絕或者反感的吧。


    但事實上,蔣泉兒一開始的接受度是為零的,所使用的方式,讓蔣泉兒被被冒犯的憤怒充斥,全身的細胞都在排斥,心裏更是有一條鴻溝,即使後來了解到是錢銘所為,她還以為,涉及的角色那是錢銘自身的一種存在方式呢,沒想到啊沒想到,那竟然是錢銘為她安排的自我,那竟然是錢銘眼中蔣泉兒自己,蔣泉兒還能自己搞自己了?詫異,匪夷所思,忽然有點明白的蔣泉兒隻想哈哈大笑,大概是因為這很搞笑,錢銘是不是活在夢中呢,錢銘的蔣泉兒是他夢中的蔣泉兒吧,是他一廂情願以為的蔣泉兒吧,然後他也一直這樣共享著那樣的蔣泉兒的精神狀態,隻是他以為的蔣泉兒和真實的蔣泉兒兩者之間的重合度有多高呢,畢竟,在wt參與的環節,就發生過誤會,真實的蔣泉兒並沒有如他所以為的那樣,被wt帶動,不是嗎?


    所以,繼錢銘多個有關聯的女人的社交模板之後,錢銘又在現實中給蔣泉兒找了符合她自己身份的呢,總結起來不過是蔣泉兒與錢銘用彼此熟悉的身份在進行社交罷了,和普通人使用的套路一樣,這很普通,要說有點區別的話,就是這些公私全都雜糅在了事業當中,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然而錢銘在現實中為兩人冒充套用的模板似乎太廣了,蔣泉兒沒有思想準備的時候,光是甄別來路,就已經讓她疲憊不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截然相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鄉路彎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鄉路彎彎並收藏截然相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