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時期,戰爭是轉瞬即逝的璀璨煙火。
戰爭時期,和平就是初開便敗的刹那曇花。
永和二年的太平時光在七月間宣告結束。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傳說中的鬼節,或許是近幾年的戰事害死了太多無辜者,枉死者的怨恨化入空氣中,這一年的七月赫赫炎炎。
七月流火,流淌的真是火焰,火焰在永安城熊熊燃燒。
大將軍金淳中之子金不換偷偷潛入京城,煽動不滿韓家的城衛軍舊部作亂,一萬多城衛軍猛烈攻打韓府,韓家的敵對勢力紛紛趁火打劫,大肆攻伐韓家的扈從府邸。
無數叛軍在永安城裏大發淫威,肆無忌憚的燒殺搶掠,殘酷屠戮無辜百姓。
韓雲山韓雲海兄弟倉促調兵遣將,派遣剩餘的城衛軍和禦林軍平叛,不料城衛軍臨陣倒戈,悍然打開韓府大門,迎接叛軍入內血洗韓府。
韓雲山韓雲海在心腹的保護下,挾持著皇帝李虎賁逃出京城,惶惶然如喪家之犬。
闔府男女老少俱死於叛軍之手,妻妾女眷慘遭叛軍淩辱致死,死後被扒光衣服懸掛在城門上示眾。
中元之亂持續數日,一座座府邸化為灰燼,一顆顆人頭悄然落地,無數官民死於混亂中,永安城化為屍橫遍野的酆都鬼城。
永和二年七月二十五,鄴城,涼風習習的鎮北大將軍府,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來客三十多歲,穿著粗布葛衣,頭戴草帽,牽著瘦骨嶙峋的黑馬,一身風塵仆仆,踉踉蹌蹌地踏上白玉台階,向門房遞交一份拜帖,言辭懇切拜見鎮北大將軍張崇義。
正在書房批閱公文的張崇義,接到拜帖後吃驚不小,連忙讓門房請那人進來,撚著拜帖怔怔入神。
很快,持刀引著那人進入書房。
那人走路時腳步虛浮,臉上神色疲憊,不急不緩地拜倒在地,沙啞著嗓子道:“末將潼關副將徐霖,拜見齊王。”
張崇義當初未拜受大旗朝廷的冊封,對內始終稱鎮北大將軍,齊王畢竟是朝廷明文詔令所授,別人可以不認,大旗朝廷的官員當然要認。
他不動聲色地揮了揮手,平靜道:“徐將軍請起。聽說陳部魁八萬大軍正在攻打潼關,徐將軍不在潼關協助薛將軍禦敵,為何跋山涉水跑到鄴城來見我?”
徐霖臉色微微扭曲,剛要站直身子,雙腳忽地發軟,砰的一聲摔在地上。
張崇義微微一怔,連忙離座而起,示意持刀持槍趕緊將他扶起來,訝異道:“徐將軍莫非是有傷在身?快,扶徐將軍坐下。”
持刀持槍急忙上前將他扶起,讓他斜靠在旁邊的椅子上,徐霖半天才喘過氣。
張崇義仔細打量,發現他眼中布滿血絲,神色極為疲倦,吩咐迎春趕緊去端一碗藥膳過來。
徐霖歇了片刻,身子微微前傾,慘然道:“多謝王爺。末將四天前離開潼關,縱馬狂奔了三天三夜,晝夜不停地趕路,掏空了身體,失禮之處,還望王爺見諒。”
迎春很快就端來一碗藥粥,小心翼翼地遞到徐霖手裏。
他雙手微微發抖,艱難地接過藥粥,一頓狼吞虎咽吃光藥粥,還不忘舔了舔嘴唇,顯然是意猶未盡。
張崇義見他的確是饑腸轆轆,身體虛弱,讓迎春再裝大碗過來,讓他一次性吃個飽。
徐霖頗為羞赧的道謝,尷尬道:“讓王爺見笑了。”
他喝完一碗粥後,補充了一些營養,精神眼見健旺了許多,說話的中氣也比剛才足了幾分。
張崇義見他恢複了一些體力,緩緩地坐迴太師椅,饒有興趣地直視著徐霖道:“徐將軍這般不顧性命地趕來鄴城,所為何事?”
徐霖手腳有了力氣,雙手撐著椅子站起來,輕輕從腰間的布袋裏掏出一份做工精致的絹紙,雙手捧著,高高舉起,抬高聲音道:
“末將受潼關將軍薛焉所托,前來獻城,薛將軍願將潼關獻於王爺,請王爺派兵救援潼關。”
張崇義虎軀微震,直勾勾盯著徐霖。
持刀跨前一步,從他手裏接過絹紙,呈給張崇義。
張崇義心神激蕩,顫巍巍地拿起絹紙,果然是潼關將軍薛焉的手書,上麵蓋著潼關將軍印鑒。
內容與徐霖所述一致,說是久聞張崇義仁義英武,願意將潼關獻出,請張崇義火速派兵接管潼關,拯救潼關上下官兵。
張崇義心潮澎湃,將絹紙平鋪在書桌上,用鎮紙壓住反複觀摩幾次,沉聲道:
“徐將軍,如今陳部魁大軍正在全力攻打潼關,薛將軍為何不直接向範進請降?反而興師動眾,派你遠赴千裏來找本將軍?”
徐霖深吸一口氣,麵露苦痛神情,用沙啞的聲音道:“範進此人殘暴不仁,邪惡歹毒,兵鋒所過之處,動不動就是殺燒搶掠,生靈塗炭,黎民倒懸。
去年河南郡弘農郡落入他的手裏,官兵全部被殺,百姓死於非命者不計其數。
王爺心懷仁義,軍紀森嚴,與民秋毫無犯,如今冀州青州在王爺治下可謂政清人和,老百姓過得富足安寧,處處都是生機勃勃,堪稱紛紜亂世中的樂土。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薛將軍與末將豈能舍賢主而事暴君?”
張崇義目光閃爍不定,深深凝視著獻城的文書,若有所思道:“潼關那邊,薛將軍大概還能堅守多久?”
徐霖清了清嗓子,直言不諱道:“估計撐不了多久,永安城中元大亂後,韓丞相挾持皇帝出逃,三省六部官員死傷不計其數,大旗朝廷完全陷入癱瘓,潼關徹底失去了所有的兵源後勤供應。
雖說潼關還有一萬五千守軍,但是糧草最多隻能支撐十幾天,如今最嚴峻的問題是官兵人心惶惶,隨時可能爆發大規模的騷動。
末將動身之前,薛將軍為了穩定軍心,迫於無奈向全城官兵透露,說是已向王爺投誠,王爺將會派兵連夜馳援潼關。”
張崇義微微一怔,啞然失笑道:“你們這是趕鴨子上架?我都還沒吭聲,你們先把話放出去了,要是我不派兵支援潼關,豈不是失信於潼關守軍?失信於天下百姓?”
徐霖卻是怎麽都笑不出來,滿臉苦澀道:“請王爺見諒。
這不過是穩定軍心的權宜之計,王爺若是及時派兵救援潼關,就不是失信於天下。
王爺若是不救潼關,潼關城破後,守軍玉石俱焚,也就無人再計較此事。
再說,王爺難道會對潼關無動於衷麽?
如今大旗算是徹底完了,永安城混亂無主,王爺隻要搶先引兵進入關中,永安城就唾手可得了,此乃王霸之資。”
張崇義沉吟片刻,吩咐持刀先帶徐霖去客房休息,好生款待,命持槍立刻派府兵召集文武大臣火速進府議事。
戰爭時期,和平就是初開便敗的刹那曇花。
永和二年的太平時光在七月間宣告結束。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傳說中的鬼節,或許是近幾年的戰事害死了太多無辜者,枉死者的怨恨化入空氣中,這一年的七月赫赫炎炎。
七月流火,流淌的真是火焰,火焰在永安城熊熊燃燒。
大將軍金淳中之子金不換偷偷潛入京城,煽動不滿韓家的城衛軍舊部作亂,一萬多城衛軍猛烈攻打韓府,韓家的敵對勢力紛紛趁火打劫,大肆攻伐韓家的扈從府邸。
無數叛軍在永安城裏大發淫威,肆無忌憚的燒殺搶掠,殘酷屠戮無辜百姓。
韓雲山韓雲海兄弟倉促調兵遣將,派遣剩餘的城衛軍和禦林軍平叛,不料城衛軍臨陣倒戈,悍然打開韓府大門,迎接叛軍入內血洗韓府。
韓雲山韓雲海在心腹的保護下,挾持著皇帝李虎賁逃出京城,惶惶然如喪家之犬。
闔府男女老少俱死於叛軍之手,妻妾女眷慘遭叛軍淩辱致死,死後被扒光衣服懸掛在城門上示眾。
中元之亂持續數日,一座座府邸化為灰燼,一顆顆人頭悄然落地,無數官民死於混亂中,永安城化為屍橫遍野的酆都鬼城。
永和二年七月二十五,鄴城,涼風習習的鎮北大將軍府,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來客三十多歲,穿著粗布葛衣,頭戴草帽,牽著瘦骨嶙峋的黑馬,一身風塵仆仆,踉踉蹌蹌地踏上白玉台階,向門房遞交一份拜帖,言辭懇切拜見鎮北大將軍張崇義。
正在書房批閱公文的張崇義,接到拜帖後吃驚不小,連忙讓門房請那人進來,撚著拜帖怔怔入神。
很快,持刀引著那人進入書房。
那人走路時腳步虛浮,臉上神色疲憊,不急不緩地拜倒在地,沙啞著嗓子道:“末將潼關副將徐霖,拜見齊王。”
張崇義當初未拜受大旗朝廷的冊封,對內始終稱鎮北大將軍,齊王畢竟是朝廷明文詔令所授,別人可以不認,大旗朝廷的官員當然要認。
他不動聲色地揮了揮手,平靜道:“徐將軍請起。聽說陳部魁八萬大軍正在攻打潼關,徐將軍不在潼關協助薛將軍禦敵,為何跋山涉水跑到鄴城來見我?”
徐霖臉色微微扭曲,剛要站直身子,雙腳忽地發軟,砰的一聲摔在地上。
張崇義微微一怔,連忙離座而起,示意持刀持槍趕緊將他扶起來,訝異道:“徐將軍莫非是有傷在身?快,扶徐將軍坐下。”
持刀持槍急忙上前將他扶起,讓他斜靠在旁邊的椅子上,徐霖半天才喘過氣。
張崇義仔細打量,發現他眼中布滿血絲,神色極為疲倦,吩咐迎春趕緊去端一碗藥膳過來。
徐霖歇了片刻,身子微微前傾,慘然道:“多謝王爺。末將四天前離開潼關,縱馬狂奔了三天三夜,晝夜不停地趕路,掏空了身體,失禮之處,還望王爺見諒。”
迎春很快就端來一碗藥粥,小心翼翼地遞到徐霖手裏。
他雙手微微發抖,艱難地接過藥粥,一頓狼吞虎咽吃光藥粥,還不忘舔了舔嘴唇,顯然是意猶未盡。
張崇義見他的確是饑腸轆轆,身體虛弱,讓迎春再裝大碗過來,讓他一次性吃個飽。
徐霖頗為羞赧的道謝,尷尬道:“讓王爺見笑了。”
他喝完一碗粥後,補充了一些營養,精神眼見健旺了許多,說話的中氣也比剛才足了幾分。
張崇義見他恢複了一些體力,緩緩地坐迴太師椅,饒有興趣地直視著徐霖道:“徐將軍這般不顧性命地趕來鄴城,所為何事?”
徐霖手腳有了力氣,雙手撐著椅子站起來,輕輕從腰間的布袋裏掏出一份做工精致的絹紙,雙手捧著,高高舉起,抬高聲音道:
“末將受潼關將軍薛焉所托,前來獻城,薛將軍願將潼關獻於王爺,請王爺派兵救援潼關。”
張崇義虎軀微震,直勾勾盯著徐霖。
持刀跨前一步,從他手裏接過絹紙,呈給張崇義。
張崇義心神激蕩,顫巍巍地拿起絹紙,果然是潼關將軍薛焉的手書,上麵蓋著潼關將軍印鑒。
內容與徐霖所述一致,說是久聞張崇義仁義英武,願意將潼關獻出,請張崇義火速派兵接管潼關,拯救潼關上下官兵。
張崇義心潮澎湃,將絹紙平鋪在書桌上,用鎮紙壓住反複觀摩幾次,沉聲道:
“徐將軍,如今陳部魁大軍正在全力攻打潼關,薛將軍為何不直接向範進請降?反而興師動眾,派你遠赴千裏來找本將軍?”
徐霖深吸一口氣,麵露苦痛神情,用沙啞的聲音道:“範進此人殘暴不仁,邪惡歹毒,兵鋒所過之處,動不動就是殺燒搶掠,生靈塗炭,黎民倒懸。
去年河南郡弘農郡落入他的手裏,官兵全部被殺,百姓死於非命者不計其數。
王爺心懷仁義,軍紀森嚴,與民秋毫無犯,如今冀州青州在王爺治下可謂政清人和,老百姓過得富足安寧,處處都是生機勃勃,堪稱紛紜亂世中的樂土。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薛將軍與末將豈能舍賢主而事暴君?”
張崇義目光閃爍不定,深深凝視著獻城的文書,若有所思道:“潼關那邊,薛將軍大概還能堅守多久?”
徐霖清了清嗓子,直言不諱道:“估計撐不了多久,永安城中元大亂後,韓丞相挾持皇帝出逃,三省六部官員死傷不計其數,大旗朝廷完全陷入癱瘓,潼關徹底失去了所有的兵源後勤供應。
雖說潼關還有一萬五千守軍,但是糧草最多隻能支撐十幾天,如今最嚴峻的問題是官兵人心惶惶,隨時可能爆發大規模的騷動。
末將動身之前,薛將軍為了穩定軍心,迫於無奈向全城官兵透露,說是已向王爺投誠,王爺將會派兵連夜馳援潼關。”
張崇義微微一怔,啞然失笑道:“你們這是趕鴨子上架?我都還沒吭聲,你們先把話放出去了,要是我不派兵支援潼關,豈不是失信於潼關守軍?失信於天下百姓?”
徐霖卻是怎麽都笑不出來,滿臉苦澀道:“請王爺見諒。
這不過是穩定軍心的權宜之計,王爺若是及時派兵救援潼關,就不是失信於天下。
王爺若是不救潼關,潼關城破後,守軍玉石俱焚,也就無人再計較此事。
再說,王爺難道會對潼關無動於衷麽?
如今大旗算是徹底完了,永安城混亂無主,王爺隻要搶先引兵進入關中,永安城就唾手可得了,此乃王霸之資。”
張崇義沉吟片刻,吩咐持刀先帶徐霖去客房休息,好生款待,命持槍立刻派府兵召集文武大臣火速進府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