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嚴昊和玩家來到洛陽城內孫堅的駐地,在一片廢墟之上,軍隊建築了許多帳篷,當然也有直接睡在街道旁邊地上的士兵,甚至連一塊破席或者爛布都沒有。


    但是大家也隻能來到這裏,再往前進便看見有幾個巡邏的boss正騎著馬在軍營裏來迴走動,能夠再往裏走的路上便有人在那裏遊弋,頭上還頂著一個名字:黃蓋。遠遠地那兩人上將軍是韓當、程普。


    這三員大將都是孫堅在任二十多年結交下的知交好友兼屬下,都是過命的交情。這也是孫堅帶著小弟們第一次來洛陽。洛陽是什麽地方?是當時的大漢首都,天下少有的雄城。人口上百萬,精神文明、基礎建設都不是小地方能比的。現在又住進了皇宮,這些人哪裏能睡得著覺?看來想偷偷進去看孫堅是不是藏了玉璽,也不太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打進去。


    一路上先清理了幾個小兵,然後直接開打黃蓋。


    黃蓋可不是一般人,是個堅定的東吳統一中原的支持者,後來的吳國大將軍。黃蓋少孤,勞動之餘喜讀書、講兵事。初為郡吏。初平元年從孫堅興起討伐董卓的義兵,南破山越,北退董卓,升別部司馬。一身武藝,尤善長水戰。


    此時洛陽無水,黃蓋的威脅就有些乏善可陳,在boss戰中竟然隻須平砍了賬,連個絕招都沒有施放出來,打到血條見底,一招虛晃,便縱馬跑了,倒也給公會留下了5匹馬、6口刀,2千多副盔甲、每人6萬多三國幣,不算太坑。


    後麵韓當、程普也都戰後即出,感覺沒什麽太難的,都是打跑算完,嚴昊甚至認為昨天公會竟然沒能通關,肯定是,有別的原因。


    果然娜娜在公會裏喊道:“打到孫堅,先停下來,商量一下怎麽打。昨天孫堅打得實在是太怪異了,血打到一半,那個孫堅就會逃跑,然後係統就提示副本失敗。大家想一想怎麽辦?”


    嚴昊看了看洛陽城內,遠處仍有煙火飄蕩,城裏城外都是關東聯軍的軍營大帳。現在孫堅手下的大將、隊伍都打跑了,隻剩下一個boss孫堅,可是這一關卻並不是打不動,而是孫堅會逃跑,副本會失敗,如果再失敗,那這個公會可就有點水了,恐怕大家的凝聚力會下降不少。


    想了想,嚴昊在公會頻道說道:“既然這樣,先不打孫堅,大家在洛陽城內轉轉,我記得書裏說,孫堅還有個士兵告密,要告到袁紹那裏去,大家不行也去袁紹軍營裏看看,隻要是npc都說說話,看看有沒有提示的信息。我想這個副本不會設計的這麽複雜,這才二十級的一個小副本,有什麽呀,對不對?”


    昨天大家就是直接開boss就幹,哪裏能想到這一步呢?現在聽了耗子一說,都覺得有些道理,公會裏大多數人還是讀過三國的,知道是孫堅部下有個袁紹的老鄉,貪功提發了孫堅。如果遊戲是按《三國演義》的調調來,那肯定就有孫堅藏匿玉璽這件事,而袁紹這個老鄉在這個情節上還是比較重要的。


    大家四散開,注意躲著孫堅在城內尋找起來,果然在另一邊的城門口處發現了一個士兵。


    因為別的士兵都沒有名字,而這個士兵是有名字的。


    這個小兵家住汝南周家村,名字喚作周星癡。


    大家聞聽都一起來到東城門口,城門口果然站著一個士兵,頭上頂著個名字,周星癡。


    娜娜的角色嫋嫋娜娜上前與之說話,那士兵才開口與娜娜說話,原來副本是嫋嫋娜娜開的,副本的情節發展都需要隊長來推動,刷一刷公會會長的存在感。


    小兵願意跟著大家前去找孫堅對質,嫋嫋娜娜一走,小士兵便自動跟隨,不過動作猥瑣,躬腰彎背,腋窩裏挾著根花槍,東張西望,一看就象個小流氓跟蹤人家大姑娘。


    嚴昊想來想去,應該就差這一個環節,讓孫堅不得不承認是他自己藏匿了玉璽,否則再打也打不出個屁來,他還得逃跑。其他的情節不應該還要再聯絡袁紹等諸侯一塊前來。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嚴昊還是又叫停了大家,反正已經出城,就找一找盟主的軍營,看看是否還要驚動盟主前來一起質問孫堅。


    大家也沒意見,小心無過錯,副本裏一個小心就來團的經曆,太多太多了,多到當年開荒的時候,是個人提出點意見了,馬上就落實,就核對,再多方嚐試,一點一點地開荒,動不動就滅團,那個滋味現在想想,還是迴味無窮。


    會長帶著隊伍跑起來就慢一些,排著很長很長的隊伍,走在蜿蜒的道路上。


    每一兩千人左右一個隊伍,領頭的旗兵打著玩家的旗號,嚴昊就看見“把”字旗,還在心裏嘲笑了一下,這是誰,還姓“把”?後來才想到是自己,把酒言歡的隊伍。很多玩家騎著各種戰馬,上竄下跳的,一會前一會後,真有一種帶兵打仗行軍千裏的感覺。


    很快大家來到洛陽城外,嚴昊指揮著自己的遊戲號把酒言歡四處轉了轉,找到了一個大軍營,營門口就寫著袁紹軍,看來是錯不了,裏麵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一連十數個帳篷連在一起,燈火通明,原來是關東聯盟軍隊打了勝仗,攻克洛陽,董卓直接選擇了逃跑,盟主袁紹當然得大擺宴席請客,各路諸侯都在帳中飲酒作樂,甚至還找來了城中的歌姬作陪。


    看袁紹的做派,這是不想再打了,《三國誌》裏也曾經說過,袁紹想要另尋皇家後代,要再立正統漢家天子。其實是想立幽州牧劉虞為帝,自己有盟主光環,說不得官拜三公,把持朝政,然後再圖西下進攻董卓,那已經是後話,那時候自己家裏已經沒有大人了,都讓董卓給殺了,自己就是袁氏當家人,袁術年紀小,官位低,反正已經沒有家裏的長輩,就他們兄弟兩個,當然可以各自立族,互不體統。


    這個時候袁紹絕對是盡快要掌控住袁家家族的勢力,甚至要比朝廷的官職還重要。本來他就是庶出出繼,算是他大伯家的嫡出長子,可是他大伯這個繼父的官位和在家族中的地位要比自己的父親低,自己過繼了算是“嫡長子”,不過繼隻能做個庶子,怎麽論都超不過袁術去。現在自己以盟主之位打下洛陽,趕走了董卓,穩定了天下,再立一位令人信服的皇帝,怎麽算都是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可是袁紹此人敗就敗在他的自以為是上麵。


    《三國誌》袁紹傳略說:靈帝崩,太後兄大將軍何進與紹謀誅諸閹官,太後不從。乃召董卓,欲以脅太後。請注意,這段文字描述的第一主人公說的是袁紹而不是何進,“乃召董卓”,一句中沒有主語,至少是何進和袁紹都同意召董卓進京的。


    《三國演義》裏更是直接說是袁紹的建議,紹曰:“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此時事急,不容太後不從。”進曰:“此計大妙!”曹操因此說:亂天下者,必進也。其實亂天下者,袁紹也。


    此時以是袁紹響應曹操討董繳文,舉兵起事。且用時一個來月,打了兩仗,董卓戰略性撤退,袁紹自己當然就把這當作功勞,開始想要分蛋糕了。而且分蛋糕的方法就是不能原諒殺死了自己在京滿門的三公太傅袁槐一家老小,


    其實很多書中沒有寫出來的意思,需要讀者朋友細細品味,才能略知一二。


    大家一路走到帳篷最裏麵,這個帳篷最大,裏麵將軍最多,最中間便坐著袁紹,兩邊是袁術、孔融,劉關張也在帳中不停地舉杯邀酒,其樂融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網遊再開新篇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藕並收藏三國網遊再開新篇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