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大都探子秘報。”劉平安正在書房看湖廣巡撫王平章的奏折,就見小滿輕步走了進來。
“烏海要做什麽?”劉平安急忙詢問。
他對烏海的動向非常關注,按照現在的形勢,烏海不可能集結大軍征伐晉國,他隻能做一件事,出兵漠北解決他兩個弟弟,如果是以前,劉平安不擔心,可最近一年來漠北陷入了混戰,汪海部聯合眾多小部族跟烏海兩個弟弟,莫爾根、唿圖打成一片。
這對於晉國非常不利,以前東胡人內部還能互相平衡,但莫爾根河唿圖的實力正在削弱,烏海一旦兵臨漠北,他們哥幾個為了利益有可能和解,就算不和解,莫爾根。唿圖也不會是烏海對手。
“他麽的,烏海選的時候真好。”
小滿遞給劉平安一封信件嚴肅迴道:“烏海正秘密調兵,漠南各千戶都在聚兵,如不出意外,烏海可能要在未來幾個月出兵漠北。”
“哼……”劉平安冷哼一聲,他不會讓烏海如願的,同時也痛恨汪海部不聽勸,他曾經數次派使者去漠北,告訴汪海部汗王必勒格,不要跟烏海倆弟弟鬧糾紛,烏海才是大敵,可人家不聽啊,現在好了,你們互相征伐,讓大燕國得了便宜。
“姐夫,下麵怎麽辦?”小滿有點著急。晉國的死敵就是大燕,如不出意外,等晉國穩定局勢,練兵有成,鈍刀割肉把大燕國吃掉隻是時間問題,他的想法跟徐開澄幾個將領不同,不想冒險速戰。
這可能就是文官跟武將的區別吧,文官講就穩妥,而洪州幾個武將主張殺伐,速戰速決,出兵跟大燕國決戰。
劉平安沒有召集大臣商議嗎,沒必要,烏海要想出兵漠北,至少得好幾個月,他有的是時間繼續觀察烏海下一步動向。
小滿走後劉平安算了一下,自己在山陝真正的精兵有6萬,並不弱於大燕國兵馬,大燕國最強大的是三萬王帳軍,至於其他兵馬要差一些,至於仆從軍。,不在他考慮之內。
東胡人對待仆從軍的態度實在太差,說好聽點的是叫仆從軍,本質上隻是一群奴隸兵,這些人出於對東胡人的恐懼才賣命,戰鬥力太差,連守備軍都打不過。
劉平安在幾天前跟將領談話中就下定決心,現在他麾下軍隊士氣高昂,不用像以前似的對大燕國畏畏縮縮,是時候展現實力了。
劉平安打開窗戶望著外麵晴朗的天空,決心已下,跟大燕國攤牌,是時候驅逐異族,收迴被占領的土地,把東胡人攆迴草原,讓受盡苦難的百姓安居樂業。
隨後幾天,他一直在觀察大都動向,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烏海雖然下令讓漠南各千戶聚兵,但他本人卻一直在大都城待著。
“啥情況?”
劉平安懵了,大燕國草原上的各部騎兵已經集結,可烏海老神在在的還在大都醉生夢死,難道他不準備出兵漠北了。
又過了半個月,劉平安臉色陰沉了下來,漠北汪海部傳過話來,莫爾根、無圖正跟烏海使者談判,想要烏海助他們一臂之力,消滅汪海部。
“搞什麽呢?”
劉平安沒明白但大受震撼,打死打活的哥幾個突然又要團結和睦,變成一家人,這怎麽可以,不行,絕對不行。
劉平安的計劃可不是這樣的,他會盡起晉國精兵伐燕,可並不代表要跟烏海死磕呀,如果那樣一場消耗戰是不可能驅逐東胡人迴老家的。
雙方精銳兵力差不多,光靠一場大戰是不可能滅掉燕國統一天下,他本來的計劃是等烏海集結兵馬到草原,等他們沒打起來之前進軍大都,就算烏海迴來,長途奔波,加上要留守在草原的兵力,能跟他真正戰鬥的不會超過5萬,至於那些狗屁仆從軍,他沒算在內,一支疲憊之軍,加上擔心草原形勢,烏海不是他的對手。
臨時皇宮,劉平安把手下主要大臣,將領聚在一起商談下一步計劃,這樣的大事,劉平安自己不敢做決定,自信是好事,但太過於自信會引來禍端,人多力量大,一個人的腦細胞總歸不如一群人。
“皇上,我不相信他們會團結在一起,東胡人百年來都是如此,互相爭鬥家常便飯,數百年來除了一個達然汗之外,真正把草原收入囊中的,一個沒有。”胡橋生一點都不相信,烏海哥幾個會和好,做夢呢吧。
“胡大人說得有理,汪海部最近幾年實力增長很快,但不足以讓烏海兄弟團結在一起對付,莫爾根和唿圖一定有陰謀。”梁冠霖附和一聲,他也不相信。
錢塘和安大鈞沒說話,但也衝劉平安點了下頭,那意思他們也不相信草原上狗屁的團結。劉平安抹了把臉,心裏暗道:“這幫文官竟然全都不相信,烏海哥幾個和好,難道真的如他們所說。”
劉平安迷茫了,難道是汪海部胡說八道,想要自己出兵攻擊大都,有可能?
必勒格這個老狐狸最近幾年實力增長很快,有點飄了。
“你們的意思呢?”劉平安轉向武將這邊。
洪州幾人搖了下頭看向徐開澄,他們打仗還行,這種動腦子的事情,還得是徐開澄這個小白臉能弄明白。
“陛下,我對東胡人風土人情不太了解,但總這麽等著也不是那麽迴事,我建議,從襄陽、潼關、兩個方向攻河南,探一探烏海的路數,他要是增兵河南,那我們也增兵,反正在襄陽方向我們有數萬淮西兵,在河南跟大燕國打一場利大於弊。”徐開澄直接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嘩的一下,徐開澄的話讓眾人一片唿喝,他們沒想到徐開澄沒有評論烏海兄弟幾個是否和好如初團結在一起,而是直接就要出兵河南跟大燕國開戰。
劉平安站起來走了幾步,望著幾個臣子自言自語:“在河南跟烏海打一仗,拉開大都跟草原的距離,這樣能減少跟烏海對戰的兵力,確實很吸引人,可河南守軍有5萬,仆從軍野戰不行,但守城還是沒問題的。”
“皇上,徐將軍的計劃很好,您放心,要是以前河南仆從軍還能抵抗,可現在天下大勢在我們晉國這邊,識時務者為俊傑,他們心裏十分清楚,出兵後,隻要多派人遊說,我相信河南必然一戰而下。”安大鈞站起來拱手說道。
“好,既然如此,你們迴去製定一份出兵計劃,明日交給我,另外傳令湖廣都督林喬軍,讓襄陽總兵官範宗漢聚兵,隨時準備出襄陽攻取南陽,在傳令四川的劉平水讓他帶領大軍出川增援林喬軍,萬一王善輝出幺蛾子,他們必須守住湖廣。”
“是,皇上。”眾人起身應喝。
既然要出兵,不光帶兵將領繁忙起來,錢塘更不用說,他是戶部尚書,大軍後勤錢糧需要他的支持,他從臨時皇宮出來,就一頭紮進戶部衙門,讓手下官員全都忙起來,為大軍準備錢糧。
錢塘心裏心裏清楚,此次大戰有可能決定天下最終走向,晉國要是取得大勝,消滅東胡人部分有生力量,晉國會在未來一年掃平整個北方,這時候他可不能在皇上麵前掉鏈子,將來能不能在朝堂再進一步,就看這次。
錢塘忙,吏部尚書安大鈞也很忙,他發了很多官員任命書,這些空白任命書是給河南官員的,隻要他們投降晉國,不找他們後賬不說,還能保住官位,但也隻是暫時,安大鈞對河南為大燕國效忠的官員一點好感都沒有。
“烏海要做什麽?”劉平安急忙詢問。
他對烏海的動向非常關注,按照現在的形勢,烏海不可能集結大軍征伐晉國,他隻能做一件事,出兵漠北解決他兩個弟弟,如果是以前,劉平安不擔心,可最近一年來漠北陷入了混戰,汪海部聯合眾多小部族跟烏海兩個弟弟,莫爾根、唿圖打成一片。
這對於晉國非常不利,以前東胡人內部還能互相平衡,但莫爾根河唿圖的實力正在削弱,烏海一旦兵臨漠北,他們哥幾個為了利益有可能和解,就算不和解,莫爾根。唿圖也不會是烏海對手。
“他麽的,烏海選的時候真好。”
小滿遞給劉平安一封信件嚴肅迴道:“烏海正秘密調兵,漠南各千戶都在聚兵,如不出意外,烏海可能要在未來幾個月出兵漠北。”
“哼……”劉平安冷哼一聲,他不會讓烏海如願的,同時也痛恨汪海部不聽勸,他曾經數次派使者去漠北,告訴汪海部汗王必勒格,不要跟烏海倆弟弟鬧糾紛,烏海才是大敵,可人家不聽啊,現在好了,你們互相征伐,讓大燕國得了便宜。
“姐夫,下麵怎麽辦?”小滿有點著急。晉國的死敵就是大燕,如不出意外,等晉國穩定局勢,練兵有成,鈍刀割肉把大燕國吃掉隻是時間問題,他的想法跟徐開澄幾個將領不同,不想冒險速戰。
這可能就是文官跟武將的區別吧,文官講就穩妥,而洪州幾個武將主張殺伐,速戰速決,出兵跟大燕國決戰。
劉平安沒有召集大臣商議嗎,沒必要,烏海要想出兵漠北,至少得好幾個月,他有的是時間繼續觀察烏海下一步動向。
小滿走後劉平安算了一下,自己在山陝真正的精兵有6萬,並不弱於大燕國兵馬,大燕國最強大的是三萬王帳軍,至於其他兵馬要差一些,至於仆從軍。,不在他考慮之內。
東胡人對待仆從軍的態度實在太差,說好聽點的是叫仆從軍,本質上隻是一群奴隸兵,這些人出於對東胡人的恐懼才賣命,戰鬥力太差,連守備軍都打不過。
劉平安在幾天前跟將領談話中就下定決心,現在他麾下軍隊士氣高昂,不用像以前似的對大燕國畏畏縮縮,是時候展現實力了。
劉平安打開窗戶望著外麵晴朗的天空,決心已下,跟大燕國攤牌,是時候驅逐異族,收迴被占領的土地,把東胡人攆迴草原,讓受盡苦難的百姓安居樂業。
隨後幾天,他一直在觀察大都動向,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烏海雖然下令讓漠南各千戶聚兵,但他本人卻一直在大都城待著。
“啥情況?”
劉平安懵了,大燕國草原上的各部騎兵已經集結,可烏海老神在在的還在大都醉生夢死,難道他不準備出兵漠北了。
又過了半個月,劉平安臉色陰沉了下來,漠北汪海部傳過話來,莫爾根、無圖正跟烏海使者談判,想要烏海助他們一臂之力,消滅汪海部。
“搞什麽呢?”
劉平安沒明白但大受震撼,打死打活的哥幾個突然又要團結和睦,變成一家人,這怎麽可以,不行,絕對不行。
劉平安的計劃可不是這樣的,他會盡起晉國精兵伐燕,可並不代表要跟烏海死磕呀,如果那樣一場消耗戰是不可能驅逐東胡人迴老家的。
雙方精銳兵力差不多,光靠一場大戰是不可能滅掉燕國統一天下,他本來的計劃是等烏海集結兵馬到草原,等他們沒打起來之前進軍大都,就算烏海迴來,長途奔波,加上要留守在草原的兵力,能跟他真正戰鬥的不會超過5萬,至於那些狗屁仆從軍,他沒算在內,一支疲憊之軍,加上擔心草原形勢,烏海不是他的對手。
臨時皇宮,劉平安把手下主要大臣,將領聚在一起商談下一步計劃,這樣的大事,劉平安自己不敢做決定,自信是好事,但太過於自信會引來禍端,人多力量大,一個人的腦細胞總歸不如一群人。
“皇上,我不相信他們會團結在一起,東胡人百年來都是如此,互相爭鬥家常便飯,數百年來除了一個達然汗之外,真正把草原收入囊中的,一個沒有。”胡橋生一點都不相信,烏海哥幾個會和好,做夢呢吧。
“胡大人說得有理,汪海部最近幾年實力增長很快,但不足以讓烏海兄弟團結在一起對付,莫爾根和唿圖一定有陰謀。”梁冠霖附和一聲,他也不相信。
錢塘和安大鈞沒說話,但也衝劉平安點了下頭,那意思他們也不相信草原上狗屁的團結。劉平安抹了把臉,心裏暗道:“這幫文官竟然全都不相信,烏海哥幾個和好,難道真的如他們所說。”
劉平安迷茫了,難道是汪海部胡說八道,想要自己出兵攻擊大都,有可能?
必勒格這個老狐狸最近幾年實力增長很快,有點飄了。
“你們的意思呢?”劉平安轉向武將這邊。
洪州幾人搖了下頭看向徐開澄,他們打仗還行,這種動腦子的事情,還得是徐開澄這個小白臉能弄明白。
“陛下,我對東胡人風土人情不太了解,但總這麽等著也不是那麽迴事,我建議,從襄陽、潼關、兩個方向攻河南,探一探烏海的路數,他要是增兵河南,那我們也增兵,反正在襄陽方向我們有數萬淮西兵,在河南跟大燕國打一場利大於弊。”徐開澄直接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嘩的一下,徐開澄的話讓眾人一片唿喝,他們沒想到徐開澄沒有評論烏海兄弟幾個是否和好如初團結在一起,而是直接就要出兵河南跟大燕國開戰。
劉平安站起來走了幾步,望著幾個臣子自言自語:“在河南跟烏海打一仗,拉開大都跟草原的距離,這樣能減少跟烏海對戰的兵力,確實很吸引人,可河南守軍有5萬,仆從軍野戰不行,但守城還是沒問題的。”
“皇上,徐將軍的計劃很好,您放心,要是以前河南仆從軍還能抵抗,可現在天下大勢在我們晉國這邊,識時務者為俊傑,他們心裏十分清楚,出兵後,隻要多派人遊說,我相信河南必然一戰而下。”安大鈞站起來拱手說道。
“好,既然如此,你們迴去製定一份出兵計劃,明日交給我,另外傳令湖廣都督林喬軍,讓襄陽總兵官範宗漢聚兵,隨時準備出襄陽攻取南陽,在傳令四川的劉平水讓他帶領大軍出川增援林喬軍,萬一王善輝出幺蛾子,他們必須守住湖廣。”
“是,皇上。”眾人起身應喝。
既然要出兵,不光帶兵將領繁忙起來,錢塘更不用說,他是戶部尚書,大軍後勤錢糧需要他的支持,他從臨時皇宮出來,就一頭紮進戶部衙門,讓手下官員全都忙起來,為大軍準備錢糧。
錢塘心裏心裏清楚,此次大戰有可能決定天下最終走向,晉國要是取得大勝,消滅東胡人部分有生力量,晉國會在未來一年掃平整個北方,這時候他可不能在皇上麵前掉鏈子,將來能不能在朝堂再進一步,就看這次。
錢塘忙,吏部尚書安大鈞也很忙,他發了很多官員任命書,這些空白任命書是給河南官員的,隻要他們投降晉國,不找他們後賬不說,還能保住官位,但也隻是暫時,安大鈞對河南為大燕國效忠的官員一點好感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