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參將洪州率領三千甘肅鎮邊軍駐紮在此,他對劉平安升任總兵而沒讓他做總兵雖有不滿,但事已至此作為軍人隻能服從,可朝廷減少甘肅鎮軍費開支卻引得洪州大怒。


    嘉峪關啥都有,留給他的糧食夠三千人吃三年,隨便吃,士兵軍餉雖說減少兩成,但軍餉劉平安從不拖欠。


    可他們沒錢買鹽買菜買其他需要用的物資,總不能天天幹飯吧,沒鹽可不行,他給劉平安去信要求趕緊給嘉峪關運鹽,或者拿點錢讓他們自己買鹽買菜,對了還要買些鐵鍋給夥夫。


    得到的迴信是沒錢,讓他先賣些糧食救急,下個月會想辦法。


    賣糧,軍隊賣糧,虧他想得出來,洪州差點被劉平安氣死。


    “將軍,將軍,洪州正尋思怎麽弄點錢購買食鹽,蔬菜等物資就見親兵興奮的跑了進來。


    “啥事急匆匆的?


    “將軍,總鎮大人來信說讓我們在嘉峪關設卡收錢,隻要出嘉峪關跟西域人交易的商人全都要留下過路費。


    “什麽?洪州驚呆了,嘉峪關來往商人可都不是一般人,個個後台背景他都不敢得罪,甚至其中都有朝廷尚書家中的買賣,劉平安真敢設卡?


    洪州搶過信件一看大喜過望,原來是有三邊總督楊大人的背書,這就妥了,再硬的後台在楊知學麵前都得老老實實。


    “終於有錢買鹽買菜了。


    劉平安躺在炕上無力的呐喊,沒想到他當上總兵最重要的是搞錢給手下將士買鹽買菜,朝廷給他的軍費現在是一文錢當兩半花,窮的都要尿血了。


    再窮也不能窮將士,窮他手裏那上萬匹戰馬,這是他最根本的力量,沒有這些他劉平安什麽都不是,更不可能護住甘肅鎮老百姓。


    劉平安昨天也知道大部分山東淪陷,卻沒在意,反正早晚都得丟,著急上火又沒用,如今搞錢才是正事。


    他梳理了一下要麵對的問題,甘肅鎮設卡收錢解決了軍中一點小問題,但設卡收的那點錢也隻夠給將士們打打牙祭,剩不下錢。


    鐵廠跟吐蕃人交易鐵器是個大買賣一年能賺二萬兩,除了留給家裏幾千兩過日子剩下全都扔到軍械作坊,製作鎧甲弓弩等軍械決不能停,甘肅鎮邊軍要是沒有這些,打不了仗,別的不說,光是軍中需要的鐵箭都不是個小數目。


    其實他給家裏二千兩銀子根本花不了,但他老娘孫大風實在難纏,不給肯定不行,鬧起來自己也難堪不是,為了些許銀錢鬧得家庭不和,不值得。


    大周新都城金陵,崇德帝最近心煩不已,南方確實安全,隻要襄陽不丟,陝西強軍能夠牽製東胡人他並不擔心大周被達然汗突然滅掉。


    可數年之內大周丟失的土地太多,整個大江以南除了江北,部分河南地區和陝西路,全都丟了,朝廷各地官員雖然沒說他這個皇帝無能,但大部分官員對內閣首輔沈若林失望透頂,各地官員或多或少都希望更換內閣首輔。


    崇德帝不認為沈若林沒有能力,這幾年大周都靠著沈若林支撐,特別是大周國庫空虛,要不是沈若林借著他作為內閣首輔的權利,拉下臉來不畏地方豪強士紳強製攤派增稅,各地設卡收錢,大周哪有錢武裝軍隊。


    沒錢就沒軍隊難道等著亡國,沈若林必須保下來。


    內閣次輔馮道恩府邸,這幾年馮道恩借著跟首輔沈若林的關係升任內閣次輔,權利僅次於沈若林,但大周南遷讓馮道恩感到了危機感。


    以前他在朝廷大聲唿籲跟東胡人和談是因為朝廷需要時間,崇德帝跟沈若林的示意他才去做的,但現在馮道恩卻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他擔心在這麽跟東胡人硬剛,大周真有可能亡國,割地賠款重新跟東胡人簽訂盟約穩住達然汗,等待達然汗死去,或者東胡人內亂自顧不暇之機,到那個時候大周揮軍北伐必然一戰功成。


    必須跟東胡人罷兵休戰,而且是徹底的劃分邊界。


    馮道恩在思慮幾天之後沒有借他人之手而是親自上了一封奏折,奏折內容是跟東胡人全麵和談,割地賠款,甚至用雙方和親的方式罷兵休戰,等待時機奪迴北方土地。


    崇德帝看到馮道恩的奏折好半天沒緩過來,心中泛起滔天巨浪,大周次輔變成了求和派,崇德帝剛看奏折之時差點想把馮道恩攆出朝堂,但他仔細迴味一下後,覺得馮道恩求和之道也不是毫無道理。


    很明顯馮道恩怕如日中天的東胡人真的會滅掉大周,現如今陝西還在大周手中,也有略許談判籌碼,要是陝西在丟了,那可真就毫無籌碼可言,達然汗想要什麽,他都得答應。


    “哎,被崇德帝叫過來商談的沈若林暗歎一聲,馮道恩想要和談穩住局勢,想等東胡人自己亂起來倒也沒錯,但大周官員武將會怎麽想?老百姓會如何評論,後續影響太大了。


    肯定會說朝廷慫了想要苟活,到那時士氣低落還如何反攻北方,更令人可怕的是盟約簽訂,割地賠款,幾十年後一旦大部分官員和老百姓,甚至皇帝自己安於現狀不想收迴北方祖宗之地,怎麽辦?


    崇德帝望著麵色猶豫的沈若林叫貼身大太監出去後試探問道:相國,你的意思?


    沈若林搖頭把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崇德帝苦著臉說道:可如今咱們大周打不過東胡人如何是好,達然汗從草原返迴大都,占了山東,明年或者後年一定會再次攻我大周。


    洛陽要是守不住也沒關係,我們還有襄陽和大江阻擋,可一旦陝西丟掉,咱們大周就失去一切反攻北方的能力,到那時東胡人還會給我們和談的機會嗎?


    不會,就算達然汗願意和談,大周也得傷筋動骨。沈若林內心反複權衡利弊,他是真不願意跟東胡人和談,可打不過人家你非要硬剛不是找死嗎?


    崇德帝和沈若林達成統一意見後召見了馮道恩,讓他迴去想辦法鼓動一些想要和談的官員,越多越好,盡快拿出章程,派使團北上和談。


    大周如今擔驚受怕想要和談的官員眾多,馮道恩自己都沒出手就有兩個禦史在第二天上朝,大庭廣眾之下上書皇上希望大周跟東胡人和談。


    崇德帝裝作生氣把兩個禦史打了板子,迴家反省,第二天又有人上書希望和談,崇德帝沒打人隻是裝作生氣拂袖退朝了。


    氣氛不對啊,所有官員終於反過來味,皇上內心是想要和談呀,不想和談的官員大怒,找到了在後方指使的馮道恩家裏一頓臭罵。


    拒絕和談跟想要和談的官員壁壘分明,但胳膊擰不過大腿,皇上跟內閣首輔都偏向和談派,那還用說,和談派大勝,不少激進的官員被攆出朝堂。


    那麽下一步就是派官員北上跟東胡人商談兩國罷兵修好。


    張掖,劉平安最近一直待在總兵府,他麵露難色的望著錢知縣,這個被朝廷流放的狠人,竟然找他想讓他幫忙運作迴去當官。


    錢塘最近一直在迴顧自己十多年來的為官之道,很不成功,所以他認為必須改變以前的莽撞行為,要懂得妥協和人情世故。


    錢塘也不是讓劉平安幫著運作當官,而是希望他幫忙給三邊總督楊知學轉交一封信,那是他能不能得到皇上原諒的唯一途徑。


    錢塘是被崇德帝親自下令流放的人,會不會影響自己的前程,劉平安不愛搭理錢塘,但一想隻是轉交一封信給楊知學,也牽扯不到朝堂就答應了下來。


    錢塘的信沒送出去多久,劉平安就收到了朝廷要跟東胡人和談的消息,和談劉平安是支持的,沒錯,他支持朝廷和談。


    反正你又打不過人家,裝什麽裝,麵子雖重要但大周麵臨亡國之禍,麵子屁都不是,不管是給人當弟弟還是當兒子,最起碼你先活下來,等有機會在狠狠來那麽一下。


    想法很美好,但達然汗痛恨大周君臣上次單方麵撕毀盟約北上攻擊大都,直接拒絕了大周的請求,戰場上見真章。


    大周君臣驚呆了,崇德帝趕緊召迴了被攆走的強硬派,但也沒打壓和談派,東胡人拒絕和談那肯定是要滅亡大周取而代之,不行,得趕緊武裝軍隊抵擋東胡人下一次進攻。


    劉平安臉有點黑,錢塘要走了,而且是直接去南方當官,從一個七品小官員連升兩級,成了正五品兩淮巡鹽禦史。


    而他升官的原因是建議朝廷給食鹽漲價,沒錯至少漲一倍不止,崇德帝算了一下,一年至少能多收一百三十萬兩白銀來充作軍費,雖然錢塘把他罵了一頓,但能搞錢也是個能人,所以要重用。


    劉平安大罵錢塘心真黑,南方老百姓倒了血黴,碰上這麽一個狠人,以前錚錚鐵骨的錢知縣去哪了?這不會是個假的錢塘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被迫當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天不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天不熱並收藏我在古代被迫當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