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你瘋了,咱家的大牲口你咋都分給了別人。


    劉平安剛迴到家就見自家老娘哭天抹淚,黃詩雲在一旁小心翼翼規勸,孫大鳳自從知道家裏那些耕地的牲口被自己敗家兒子分給百姓,差點瘋掉。


    劉平安拉著孫大鳳手勸解道:娘,當初我為了拿到這個千戶官,答應朝廷到張掖為百姓提供牛馬,人家才讓我做千戶,既然答應就要信守承諾。


    “狗屁的承諾,那些牲口有不少都是咱家自己錢購買的,別跟我打馬虎眼,孫大鳳不依不饒,那麽多錢被送出去,心疼。


    劉平安眼珠一轉說道:娘,你知道我為啥能當大官,做甘肅鎮總兵嗎?就是我答應朝廷為百姓提供牛馬,人家才讓我做的。


    “真的?孫大鳳有點不相信。


    “娘,我能騙你嗎?


    最後劉平安答應未來一年給孫大鳳五千兩私房錢之後才放過他,黃詩雲在一旁忍著笑看劉平安表演,夫君演的真好。


    婆婆也是的,咋就這麽容易相信劉平安的鬼話。


    劉平安這一天有些累,迴到炕上眯著眼睛對黃詩蘭說道:你把文件幫我拿出來,給我看看朝廷到底一年能給我們甘肅鎮多少錢糧,我心裏得有個數。


    黃詩蘭開始幫劉平安整理文件,並且一條一條逐一為劉平安解釋錢糧的用處,甘肅鎮大約一萬五千人,上下相差不大,其中三千人駐守嘉峪關,三千人駐守金昌,武威,那邊邊軍少的原因是寧夏鎮和蘭州府可以提供幫助。


    劉平安把兵調迴張掖之後,大約九千人駐紮在張掖,其中四千騎兵是他的心肝寶貝,也是整個甘肅鎮的機動力量。


    朝廷每年大約給四萬石糧食和一萬兩銀子購買糧食,按照邊軍全年肯定不夠吃,但一年十二個月,士兵有三個月甚至四個月是在家中待著,所以四萬石糧食再加上一萬兩銀子購糧,也夠用。


    軍餉跟以前一樣,隻是朝廷會按照減少兩成軍餉發放,一共大約八萬兩,錢大部分都是在甘肅各府收上來的,不夠的話總督府給予撥付。


    軍餉減少兩成,騎兵,三百重步兵八兩,其他步兵和守城邊軍四兩,兩邊相差極大,這也是大周現狀,騎兵的待遇就是這麽高。


    撥付軍馬的費用讓劉平安差點罵娘,楊知學可能也知道甘肅鎮地理位置原因不缺少草場,所有每年一共才給了三萬兩。


    “我的媽呀,將近一萬匹馬,你就給了三萬兩,夠不,將就夠用,但不能這麽算,要是不出征還好,雇傭一些人在草場放馬即可,到了秋天去草場割草或者從農戶手裏買點秸稈,就算這樣也要購買一些雜糧,豆子,鹽之類的給戰馬補充營養,需要的錢是海量的。


    那是戰馬,不是耕地的騾子,耕地的騾子在耕地的時候也需要吃些雜糧補充體力,一年四萬兩在張掖確實夠用,但他劉平安想要擴充騎兵幾乎攢不下一文錢。


    楊知學這個老家夥是不是全都算到了,以前溫華成當總兵的時候除了這幾年買糧食費點勁之外從不缺錢,而他當上總兵直接成窮鬼。


    這些還不讓劉平安氣憤,最讓他氣憤的是楊知學以沒錢為理由,以後隻要甘肅鎮不出現大問題,不再提供軍械,那才是大頭,士兵一身裝備需要數十兩,自己根本玩不起。


    另外大冬天的你不給將士補充棉衣棉甲,隻穿幾年前發放的衣服,要凍死我們嗎?劉平安需要吐槽的地方太多了,比如士兵不能光吃糧食吧,需要的蔬菜,肉食,鹽,你一文不給,啥意思?


    搞錢,必須搞錢,不搞錢甘肅鎮邊軍會失去生存能力,就算不擴充騎兵也得為將士添置些棉衣棉甲和吃喝用度吧,不能為了節省開支把士兵全都攆家裏去待著。


    劉平安當天讓黃詩蘭幫他代寫了一封信件給三邊總督楊知學,他自己不寫主要原因是字太難看,千萬別影響楊知學的心情。


    信中內容也很簡單,一共兩點,第一允許他在嘉峪關設卡收錢,絲綢之路的生意有賺頭,大周跟西域人的戰爭一點不影響雙方做買賣,打歸打,生意照做。


    第二,劉平安祈求楊知學允許他在甘肅鎮轄內尋找金銀銅礦,一旦找到,所賺到的利潤全都要給甘肅鎮補充軍備,劉平安自從當上總兵就一直尋思這個大買賣,因為他在現代知道有一家超大型銅礦企業就在這裏,雖不在張掖,但很近。


    劉平安明白一個道理,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需要兵甲齊備,軍餉軍糧充足,隻有這樣的軍隊才有強大的戰鬥力,曆史上那些強兵莫過於此,漢武帝掏光了文景之治數十年的家底才打造了所向披靡的漢軍。


    大明初期明軍戰無不勝可不是因為那個狗屁的衛所製度,而是朱元璋父子把全國稅收全都流向了軍隊,特別是永樂皇帝朱棣簡直就是花錢大王,光是大明騎兵三千營的戰馬就有二十萬匹,結果就是滿餉的明軍是無敵的。


    不說朱元璋朱棣父子這樣的雄主舍得往軍隊砸錢,就說被現代白癡黑的最慘的明憲宗朱見深。


    他的功績一點不比永樂帝差多少,十八歲登基即位後第一件事就重組廠衛搞錢,沒錯就是搞錢。


    朱見深知道他從他爹大明留學生手裏接過的是一個爛攤子。西南生番造反,整個西南都快要丟了,荊襄百萬流民更是震動了整個大明。


    而在北方女真部族已經到了遼陽府城,河套地區被他爹丟給了蒙古人,蒙古騎兵沒事就來大明轉悠。


    朱見深一看大明要完,此時不搞錢何時搞錢,搞到錢的朱見深使出渾身解數去武裝大明軍隊,流民擺平了,西南生番也擺平了。


    兩次犁女真,把這幫人全都攆進山裏


    收複河套三次在草原跟蒙古人開戰,大明軍隊戰無不勝,把統一整個漠南草原的滿都海都弄死了,靠的是什麽?


    是朱見深用錢堆起來的軍隊。


    所以劉平安要搞錢武裝甘肅鎮,有強兵才能跟東胡人對抗,有錢大周就不會亡,他也不會去當奴做狗。


    劉平安的信件此時正在三邊總督楊知學的手裏,他真的沒空搭理遙遠的甘肅鎮,所有心思都放在如何守住陝西。


    現在的陝西就是一處大兵營,山西陷落,地理位置造成了陝西防守艱難。在難楊知學也不會退縮,皇上對他寄予厚望,一旦陝西丟掉那大周就真的無力迴天了,靠著一條江能堅持多久。


    楊知學對於劉平安要收過路費和尋找金銀銅礦持開放態度,隻要劉平安把賺到的錢全都投進邊軍,他想怎麽幹就怎麽幹,大周朝從來不怕地方將領做大。


    劉平安收到楊知學同意的消息才高興完,又一條好消息差點讓他差點蹦迪,達然汗率領六萬漠南騎兵征漠北。


    雙方在一個叫狼口的地方遭遇,達然汗六萬騎兵,超過四萬人兵甲齊備,士氣高昂,而漠北八萬騎兵大部分全都是牧民組成,甲胄不過萬甚至不少人連兵器都沒有,隻拿著一根鐵槍頭而已。


    這場仗怎麽打達然汗都會贏,但是,但可是,雙方交戰正酣之際刮起了一股大風,達然汗屬於逆風,風還特別大。


    漠北幾個大部落眼看就支撐不住,一見刮起逆風二話不說轉身下令撤軍,沒錯,撤軍了,根本不敢借著大風機會反攻達然汗軍陣。


    “我跑還不行嗎?


    因為起風原因,達然汗也無心再戰,率領手下撤軍返迴大都,達然汗征服漠北計劃徹底失敗,甚至不少迷信之人說達然汗惹怒了狼神,才刮起大風。


    達然汗心情很不好,迴到大都直接拿大周撒氣,命弟弟肅親王阿爾格率軍南下去欺負一下大周,已經遷都的大周朝除了陝西其他地方兵力匱乏,河北剩下的地方全被占,山東大部分地區也淪陷東胡人手中,偽齊王王善輝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


    但洛陽卻沒被東胡人拿下,河南巡撫親自坐鎮洛陽,率領三萬人死守,我野戰打不過你,不信守城我還守不住,阿爾格對洛陽堅城無可奈何,又不能分兵繞過洛陽南下,隻好暫時返迴大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被迫當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天不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天不熱並收藏我在古代被迫當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