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阿大見劉平安臉色鐵青,狀態不好急忙輕咳一聲笑著說道:劉東家也不必擔心,你跟其他老百姓不一樣,你不缺銀錢,手下更是有數百精銳鄉軍,和一小隊騎兵,不說別的,光是那一隊騎兵跟官府做交換,他們也會放你一家南下。
“哼,緩了過來的劉平安冷哼一聲迴道:當初我欺騙全鎮父老鄉親,告訴他們隻要過河,官府管吃管住,還給房子土地,如今讓我拋棄鄉親帶著全家南下,我過不了心中那個坎。
馮阿大也冷冷迴了一句:朝廷可沒做錯什麽?百姓們去西北苦寒之地,不也給你們土地,也給房屋嗎?
馮阿大說的在理但劉平安仍然憤憤不平說道:山西過來的百姓本來就背井離鄉,最起碼給安排個好地方吧,不求南方魚米之鄉,最起碼找個安全有保障的府縣很難嗎?
“哈哈哈,聽到劉平安的話,馮阿大哈哈笑了起來,站起來給他倒了一杯茶搖頭安慰道:劉東家,如今咱們大周還有安全的地方嗎?
當然,除了最南方的幾個州府天高皇帝遠之外,你看看,陝西,山東,河北,河南地,整個北方哪裏安全,東胡人的兵鋒下次也許就出現在這幾個州府。
劉平安心情不好,跟馮阿大閑聊了幾句後帶人返迴自己的帳篷,他真心不願意去甘肅鎮,更不想靠著跟官府官員交易帶著全家南下西安府。
馮阿大有一句說得對,大周北方還有安全的地方嗎?答案是沒有,就連神京洛陽都不安全,天知道東胡大軍會不會擊敗朝廷大軍後進占京城。
第二天劉平安送走馮家人之後,本來準備找個品級高點的官員把那六萬斤銅交接,但此時他的心情極其不好,不想搭理官府人員,吃完早飯就到家人那邊逗弄小堂弟三娃去了,劉平安把三娃弄得一會哭一會笑,沒過一會就被劉張氏給攆走了。
“東家,官府來了幾個人找你有事?張秀才領著一個官府人員走了進來,劉平安打眼看了一眼,是個沒有品級的三十多歲書辦。
劉平安剛要請人喝茶,問問到底何事,就見穿藍衣的書辦嘴角冷笑,一副我是當官的架勢說道:我叫張華寧,乃是朝廷這次安撫流民的官員,我打聽到你帶著全鎮百姓將近一萬五千人過河是嗎?
劉平安心裏冷笑,狗屁的官員,連個品級都沒有裝什麽裝,但他從穿越以來一直謹小慎微,緊怕惹了不該惹得的人連忙躬身迴道:大人說的是,我按照本縣錢知縣吩咐帶著全鎮百姓過河躲避東胡人。
“行了,廢話真多,本官這次過來是征發糧食,也不要多每戶一石,我不知道你們多少戶,但將近一萬五千人就給二千石吧。張華寧拿起桌子上一杯茶飲了一口,呸了一下罵了句真難喝。
劉平安震驚的看著眼前白癡,心中暗罵:山西過來的百姓已經夠苦了,你們還來征糧,這不是要逼死人,誰給你們的權利。
張華寧見劉平安站在那裏不說話有些不耐煩的怒道:我說話你沒聽見,這是朝廷的旨意,你一個平民可能也不懂,趕緊安排運輸糧食。
劉平安心裏很生氣,這糧食他肯定不會給,要是給了絕對會引起百姓間恐慌,甚至都有可能引起暴亂,那可不是開玩笑的,一旦亂起,他擔不了責任,官府的人更不敢擔責任。
劉平安沉思一會一咬牙對外喊道:來人。
嘩的一下進來幾個鄉兵。
把這叫張華寧的東胡人奸細抓起來,嚴加審訊,劉平安吩咐了一聲。
“是,幾個鄉兵惡狠狠衝到張華寧麵前,其中一個鄉兵更是給了張華寧一個大嘴巴子,直接打掉了他兩顆牙。
“你瘋了,你們這幫刁民要造反嗎?張華寧驚呆了,他第一次遇到這一號人,啥都不問直接抓人,抓就抓唄打我作甚。
在劉平安叫人找理由審訊張華寧之時,過渡口聚集過來的山西百姓越來越多,光劉平安這邊一個渡口就超過一萬多戶,其他下遊渡口可能人更多。
而在道口堵路的一處軍營中,京城皇帝親自任命的安撫使劉廣誌眉頭緊鎖,愁眉不展。
他這次來陝西主要負責山西百姓轉運,皇上跟內閣首輔沈大人的意思是把山西過來的百姓全都送到甘肅鎮戍邊,如今甘肅鎮和寧夏鎮人口太少,加上要遷移一些攏右騎兵家屬去京城附近,人口問題更是壓力劇增。
但問題是他沒錢,雖然在陝西籌措了一些但因為山西百姓全都湧進了陝西致使糧食價格暴漲,從前一兩銀子可以買三石糧食到現在一兩銀子隻能買一石糧食。
劉廣誌正想著麵見新任巡撫楊知學之後從他那裏弄些銀錢或者糧食解決問題就見帳篷外傳來吵鬧之聲。
“怎麽迴事?劉廣誌皺眉吩咐手下去外麵問問。
沒過一會人迴來告訴了一個令劉廣誌更鬧心的事情,延安府的一個書辦去山西百姓那邊之後被人抓了起來,跑迴來的衙役說那個書辦被打掉了兩顆牙,還說那幫百姓要造反。
“這都什麽跟什麽呀?
劉廣誌一點不敢托大,萬一山西百姓那邊引起暴亂他發誓,京城的皇上和首輔大人不會放過他,腦袋搬家是遲早的事,他必須了解事情緣由。
劉平安在地上走來走去,他有點後悔抓了那個書辦,不就是糧食嗎?實在不行可以用銀兩代替,萬一惹起當官的發怒,受傷的還是老百姓。
“東家,道口官府那邊布起了軍陣。張秀才驚慌失措跑了進來,他真被嚇壞了。
“完了,劉平安如今也知道自己騎虎難下,就算跟對麵的官府認錯可能都要脫一層皮,自己倒沒關係,但家裏一大堆人需要他照顧,手無寸鐵的百姓要是麵對官軍攻擊一定死路一條。
劉平安眼睛發紅,憤怒的叫道:去,告訴黃輝和騎兵隊黃大,另外在招募幾百鄉勇,決不能讓官軍衝過來。
“對了,劉平安把張秀才喊迴來繼續說道:你去黃小姐那裏,他那邊不是還有好弓馬嫻熟的馬奴嗎,讓那些人去騎兵隊騎上備用馬匹,組織一百人的騎兵隊,嚇唬一下對麵官軍,讓他們別輕舉妄動。
劉平安吩咐完張秀才後讓大堂哥劉平水給他穿上他從沒穿過的盔甲,惡狠狠拿著劉平水遞給他的一把鋼刀衝出門外,騎著他那匹白龍馬往道口方向而去。
劉平安卻不知道,兩方人全都誤會了,劉平安這邊害怕官軍過來殺老百姓,安撫使劉廣誌擔心民眾暴亂擺下軍陣震懾山西過來的民眾不要輕舉妄動。
“大人不好了,對麵亂民好像有一支鄉軍,而且都是精兵,後麵還有一支過百人的騎兵隊,我們該怎麽辦?巡防營遊擊王大林膽戰心驚跑過來匯報,他手下雖然帶著一千五百多巡防營,可他們從沒打過仗,心裏沒底。
“不好,不要輕舉妄動,緊守軍陣,隻要對方不攻擊千萬不要放箭,劉廣誌大吼一聲吩咐王大林,而後叫來一名隨從讓他叫人過去商談,對麵那隻鄉軍首領到底需要什麽?隻要不過分他都答應。
劉平安騎在馬上心中忐忑望著官軍方向,一個勁給自己打氣,又祈禱對方官軍千萬別衝過來,他不想跟官軍打仗,更不想被這幫混蛋逼成了一個反賊。
東家,對麵好像過來了一個人。張秀才一個蹦高跑到劉平安這裏匯報。
劉平安定睛一看,確實有個揮舞布條的人大喊大叫往他們這邊而來,劉平安馬上吩咐黃輝讓人不要放箭。
餘小二手腳發抖膽戰心驚的走到劉平安馬前,望著眼前這個長得不錯不到二十歲的青年,心裏卻在大罵上級老爺自己不敢來,派他過來傳信。
餘小二還沒說話就聽見劉平安盯著他惡狠狠說道:你迴去告訴你那邊的官老爺,隻要放過我們這些老百姓,糧食我們不敢給得留著活命,但可以給二千兩白銀 ,不答應就魚死網破。
劉廣誌聽到迴來的餘小二訴說蒙了,對麵的人好像害怕官軍過去,願意付出兩千兩白銀,隻求官軍不要進攻,還說什麽糧食沒有可以給銀子。
“啥意思?
劉廣誌沒明白,但一旁的延安知府周傳忠好像抓到了點東西,對一旁隨從吩咐道:你去把那個跟著書辦張華寧一起的衙役叫來,我要問話。
沒過一會衙役被押了過來,看著周傳忠冷冷的眼神衙役撲通跪在地上說道:大老爺恕罪,我隻知道張書辦說要去山西百姓那邊要點好處,但真不知他到底說了什麽?
周傳忠狠狠給了衙役一個嘴巴,他娘的,原來所有的事全是張華寧這小子鬧出來的,趙華寧肯定是管人家要糧食,人家不給還把他抓了起來。
腦子有病啊,這個時候糧食就是命,誰都不會無緣無故給你糧食,怪不得餘小二迴來說人家願意給錢但不能給糧食。
劉廣誌聽聞周傳忠敘述氣的渾身發抖,他發誓隻要把那個叫張華寧的書辦弄迴來,一定把他的頭砍下來不可。
劉平安聽到來迴跑了好幾趟的餘小二訴說也無語了,原來那個叫張華寧的書辦是來他這裏打秋風的,不對呀,一個書辦有這樣大的膽子,算了,隻要休兵罷戰,老百姓平安無事就好。
“哼,緩了過來的劉平安冷哼一聲迴道:當初我欺騙全鎮父老鄉親,告訴他們隻要過河,官府管吃管住,還給房子土地,如今讓我拋棄鄉親帶著全家南下,我過不了心中那個坎。
馮阿大也冷冷迴了一句:朝廷可沒做錯什麽?百姓們去西北苦寒之地,不也給你們土地,也給房屋嗎?
馮阿大說的在理但劉平安仍然憤憤不平說道:山西過來的百姓本來就背井離鄉,最起碼給安排個好地方吧,不求南方魚米之鄉,最起碼找個安全有保障的府縣很難嗎?
“哈哈哈,聽到劉平安的話,馮阿大哈哈笑了起來,站起來給他倒了一杯茶搖頭安慰道:劉東家,如今咱們大周還有安全的地方嗎?
當然,除了最南方的幾個州府天高皇帝遠之外,你看看,陝西,山東,河北,河南地,整個北方哪裏安全,東胡人的兵鋒下次也許就出現在這幾個州府。
劉平安心情不好,跟馮阿大閑聊了幾句後帶人返迴自己的帳篷,他真心不願意去甘肅鎮,更不想靠著跟官府官員交易帶著全家南下西安府。
馮阿大有一句說得對,大周北方還有安全的地方嗎?答案是沒有,就連神京洛陽都不安全,天知道東胡大軍會不會擊敗朝廷大軍後進占京城。
第二天劉平安送走馮家人之後,本來準備找個品級高點的官員把那六萬斤銅交接,但此時他的心情極其不好,不想搭理官府人員,吃完早飯就到家人那邊逗弄小堂弟三娃去了,劉平安把三娃弄得一會哭一會笑,沒過一會就被劉張氏給攆走了。
“東家,官府來了幾個人找你有事?張秀才領著一個官府人員走了進來,劉平安打眼看了一眼,是個沒有品級的三十多歲書辦。
劉平安剛要請人喝茶,問問到底何事,就見穿藍衣的書辦嘴角冷笑,一副我是當官的架勢說道:我叫張華寧,乃是朝廷這次安撫流民的官員,我打聽到你帶著全鎮百姓將近一萬五千人過河是嗎?
劉平安心裏冷笑,狗屁的官員,連個品級都沒有裝什麽裝,但他從穿越以來一直謹小慎微,緊怕惹了不該惹得的人連忙躬身迴道:大人說的是,我按照本縣錢知縣吩咐帶著全鎮百姓過河躲避東胡人。
“行了,廢話真多,本官這次過來是征發糧食,也不要多每戶一石,我不知道你們多少戶,但將近一萬五千人就給二千石吧。張華寧拿起桌子上一杯茶飲了一口,呸了一下罵了句真難喝。
劉平安震驚的看著眼前白癡,心中暗罵:山西過來的百姓已經夠苦了,你們還來征糧,這不是要逼死人,誰給你們的權利。
張華寧見劉平安站在那裏不說話有些不耐煩的怒道:我說話你沒聽見,這是朝廷的旨意,你一個平民可能也不懂,趕緊安排運輸糧食。
劉平安心裏很生氣,這糧食他肯定不會給,要是給了絕對會引起百姓間恐慌,甚至都有可能引起暴亂,那可不是開玩笑的,一旦亂起,他擔不了責任,官府的人更不敢擔責任。
劉平安沉思一會一咬牙對外喊道:來人。
嘩的一下進來幾個鄉兵。
把這叫張華寧的東胡人奸細抓起來,嚴加審訊,劉平安吩咐了一聲。
“是,幾個鄉兵惡狠狠衝到張華寧麵前,其中一個鄉兵更是給了張華寧一個大嘴巴子,直接打掉了他兩顆牙。
“你瘋了,你們這幫刁民要造反嗎?張華寧驚呆了,他第一次遇到這一號人,啥都不問直接抓人,抓就抓唄打我作甚。
在劉平安叫人找理由審訊張華寧之時,過渡口聚集過來的山西百姓越來越多,光劉平安這邊一個渡口就超過一萬多戶,其他下遊渡口可能人更多。
而在道口堵路的一處軍營中,京城皇帝親自任命的安撫使劉廣誌眉頭緊鎖,愁眉不展。
他這次來陝西主要負責山西百姓轉運,皇上跟內閣首輔沈大人的意思是把山西過來的百姓全都送到甘肅鎮戍邊,如今甘肅鎮和寧夏鎮人口太少,加上要遷移一些攏右騎兵家屬去京城附近,人口問題更是壓力劇增。
但問題是他沒錢,雖然在陝西籌措了一些但因為山西百姓全都湧進了陝西致使糧食價格暴漲,從前一兩銀子可以買三石糧食到現在一兩銀子隻能買一石糧食。
劉廣誌正想著麵見新任巡撫楊知學之後從他那裏弄些銀錢或者糧食解決問題就見帳篷外傳來吵鬧之聲。
“怎麽迴事?劉廣誌皺眉吩咐手下去外麵問問。
沒過一會人迴來告訴了一個令劉廣誌更鬧心的事情,延安府的一個書辦去山西百姓那邊之後被人抓了起來,跑迴來的衙役說那個書辦被打掉了兩顆牙,還說那幫百姓要造反。
“這都什麽跟什麽呀?
劉廣誌一點不敢托大,萬一山西百姓那邊引起暴亂他發誓,京城的皇上和首輔大人不會放過他,腦袋搬家是遲早的事,他必須了解事情緣由。
劉平安在地上走來走去,他有點後悔抓了那個書辦,不就是糧食嗎?實在不行可以用銀兩代替,萬一惹起當官的發怒,受傷的還是老百姓。
“東家,道口官府那邊布起了軍陣。張秀才驚慌失措跑了進來,他真被嚇壞了。
“完了,劉平安如今也知道自己騎虎難下,就算跟對麵的官府認錯可能都要脫一層皮,自己倒沒關係,但家裏一大堆人需要他照顧,手無寸鐵的百姓要是麵對官軍攻擊一定死路一條。
劉平安眼睛發紅,憤怒的叫道:去,告訴黃輝和騎兵隊黃大,另外在招募幾百鄉勇,決不能讓官軍衝過來。
“對了,劉平安把張秀才喊迴來繼續說道:你去黃小姐那裏,他那邊不是還有好弓馬嫻熟的馬奴嗎,讓那些人去騎兵隊騎上備用馬匹,組織一百人的騎兵隊,嚇唬一下對麵官軍,讓他們別輕舉妄動。
劉平安吩咐完張秀才後讓大堂哥劉平水給他穿上他從沒穿過的盔甲,惡狠狠拿著劉平水遞給他的一把鋼刀衝出門外,騎著他那匹白龍馬往道口方向而去。
劉平安卻不知道,兩方人全都誤會了,劉平安這邊害怕官軍過來殺老百姓,安撫使劉廣誌擔心民眾暴亂擺下軍陣震懾山西過來的民眾不要輕舉妄動。
“大人不好了,對麵亂民好像有一支鄉軍,而且都是精兵,後麵還有一支過百人的騎兵隊,我們該怎麽辦?巡防營遊擊王大林膽戰心驚跑過來匯報,他手下雖然帶著一千五百多巡防營,可他們從沒打過仗,心裏沒底。
“不好,不要輕舉妄動,緊守軍陣,隻要對方不攻擊千萬不要放箭,劉廣誌大吼一聲吩咐王大林,而後叫來一名隨從讓他叫人過去商談,對麵那隻鄉軍首領到底需要什麽?隻要不過分他都答應。
劉平安騎在馬上心中忐忑望著官軍方向,一個勁給自己打氣,又祈禱對方官軍千萬別衝過來,他不想跟官軍打仗,更不想被這幫混蛋逼成了一個反賊。
東家,對麵好像過來了一個人。張秀才一個蹦高跑到劉平安這裏匯報。
劉平安定睛一看,確實有個揮舞布條的人大喊大叫往他們這邊而來,劉平安馬上吩咐黃輝讓人不要放箭。
餘小二手腳發抖膽戰心驚的走到劉平安馬前,望著眼前這個長得不錯不到二十歲的青年,心裏卻在大罵上級老爺自己不敢來,派他過來傳信。
餘小二還沒說話就聽見劉平安盯著他惡狠狠說道:你迴去告訴你那邊的官老爺,隻要放過我們這些老百姓,糧食我們不敢給得留著活命,但可以給二千兩白銀 ,不答應就魚死網破。
劉廣誌聽到迴來的餘小二訴說蒙了,對麵的人好像害怕官軍過去,願意付出兩千兩白銀,隻求官軍不要進攻,還說什麽糧食沒有可以給銀子。
“啥意思?
劉廣誌沒明白,但一旁的延安知府周傳忠好像抓到了點東西,對一旁隨從吩咐道:你去把那個跟著書辦張華寧一起的衙役叫來,我要問話。
沒過一會衙役被押了過來,看著周傳忠冷冷的眼神衙役撲通跪在地上說道:大老爺恕罪,我隻知道張書辦說要去山西百姓那邊要點好處,但真不知他到底說了什麽?
周傳忠狠狠給了衙役一個嘴巴,他娘的,原來所有的事全是張華寧這小子鬧出來的,趙華寧肯定是管人家要糧食,人家不給還把他抓了起來。
腦子有病啊,這個時候糧食就是命,誰都不會無緣無故給你糧食,怪不得餘小二迴來說人家願意給錢但不能給糧食。
劉廣誌聽聞周傳忠敘述氣的渾身發抖,他發誓隻要把那個叫張華寧的書辦弄迴來,一定把他的頭砍下來不可。
劉平安聽到來迴跑了好幾趟的餘小二訴說也無語了,原來那個叫張華寧的書辦是來他這裏打秋風的,不對呀,一個書辦有這樣大的膽子,算了,隻要休兵罷戰,老百姓平安無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