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這世上還有吳子這般將領!”


    聽聞劉然的述說,眾人一時不由感慨頗多,若是他們的指揮使,寨主是這般人物,他們又怎會這般窘迫。


    而聽著眾人的感慨,劉然並未將吳起為士卒吸腿上的膿瘡,士卒母親知曉後的那番話說出來,有些事情說半截就夠了,說多了反而不妙。


    吳起為何這般做,劉然十分清楚,就是為了士卒效死,但他做的的確好,這才有用兵廉平,得士卒心的評價,這在古代已實屬不易了,自然無法用後世的觀點去評價。


    聽罷,眾人好似明白劉然所言何意,李孝忠頷首道:“劉都頭所言,我已知曉。”


    隨後宋炎,張介,王當等人也一一讚同。


    見眾人都明白了,劉然微微一笑,這些人隨著軍職往上升,如果能堅持這套理論,那自然就能從上而下的影響到軍隊中,畢竟這個時代,談至下往上那過於荒唐了,不過他知道,這條路並不荒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為此而竭盡全力。


    望著眾人,劉然深吸一口氣,再度吐出,因為即將說到最關鍵的事情。


    劉然看著眾人道:“你等,可知何為傾聽?”


    所謂傾聽,出自禮記,全文為立必正方,不傾聽。


    眾人紛紛搖頭,對於他們這群人而言,想要理解這個詞,是極為艱難的事。


    劉然也不在意,而是對他們解釋傾聽為何意。


    李孝忠等人這才知何為傾聽,但知傾聽過後,他們又頗為不解,劉然為何要專門解釋這個詞匯。


    見眾人疑惑,劉然繼續解釋,如何傾聽士卒的心聲。在這森嚴的古典軍事製度當中,從沒有個人的意誌,也無人會在乎個體的心聲,上位者隻需要統治群體便可,在群體這個概念麵前,所有個體都是微不足道的,若非權柄達到一定的地步,也無人會去傾聽個體的心聲。然而情緒是為傳遞,無論是恐懼還是別的,兇暴也是如此。


    正因如此,才會有營嘯之事,數千人聚眾長嘯,排解心中長期的壓力,但這種並無任何用處,反而一旦匯聚,會成為炸營,演變成互相之間的廝殺,以殺戮排除各種負麵情緒。


    而麵對這種情況,有古代將領便弄出了家信之事,有了家人的牽掛,士卒自然心中踏實。


    然而以青山寨目前的狀況,自然是難有家書這等事,所以上級去深入士卒的身心,自然無比重要。隻是劉然這個理念太過超然,唯有後世那個紅色政權,才能夠做到這一步。但劉然並未因此而放棄,若是李孝忠等人如果也無法理解,那他還會繼續等待下去,等待足夠的時機,掀起這波瀾。


    但李孝忠等人卻頷首以示說得好,這令劉然也略有些詫異。


    似乎覺察到劉然的詫異,李孝忠雙手抱胸道:“劉都頭,如此鄭重的說這事,我雖不懂,但定有你的道理,隻要跟著你做就好。”


    而其餘幾個人也是如此,他們能夠來到這裏,就是為了劉然,他們目前雖聽不懂,但他們信服劉然,以對方的能力,會如此鄭重說這事,那定然有道理,隻是現在的他們,不得而知罷了。


    縱使現在不明白,他們知道會有有朝一日明白的,而今,隻要跟著劉都頭做就好。


    (


    見幾人都是如此,劉然不禁無奈的笑了笑,雖目的達成了,但其過程又是極為古怪,但目的達成就好,要是一味深究,反而舍本逐末了。


    說罷,劉然掏出自己那個自己這些時日寫的紙頁,對眾人道:“這乃是我近日所寫,你等可讀一讀。”


    眾人這迴犯難了,他們之中,唯有李孝忠能識幾個字,要他們讀書,這可是強人所難了。


    劉然見此笑了笑道:“你等明日起,皆要學讀書識字。”


    聞言,張介擺了擺手道:“二郎,你這就是在難為我了,我要是識字,還當什麽弓箭手,不如去科舉了。”


    聽著張介的話,幾人剛想也如此說,卻見劉然雙眼一眯,散發著令他們感到背後生寒的冷冽。劉然平靜道:“你等如今不僅僅隻是一介尋常弓箭手,乃是眾多士卒的領隊,哪能再肆意妄為,爾等要為麾下士卒而負責,明日起,皆要讀書識字,以七天為限,若是識字不足五十,鞭打五次。”


    說罷,劉然再度看著眾人道:“誰反對,誰同意?”


    劉然雖不易發怒,但一旦發怒,在他們看來更為可怕,一時間,屋內一片寂靜,就連同為都頭的王當,都不敢吭聲,更別說梁護,宋炎,張介等人了。


    而李孝忠見幾人被劉然所威懾,忍不住哈哈一笑,他家境並不是非常窮苦,曾在鄉裏,也曾聽過先生教書,識字不少。


    最終在劉然的強硬之下,無人敢於反駁,隻能聽之任之,接受了這個任務。


    劉然並非不知,不識字也能夠打勝仗的將領,而這等將領,在曆史上更是如過江之鯽,但他對於眾人識字的要求,早就有所想法,一支強軍,離不開學識,這些軍吏不求滿腹經綸,但一定要識字,讀書是為了擴大他們的認知,也是對於士卒的負責。


    幾人接下了這個任務,劉然這才臉色一改,再度露出溫和的笑意。


    望著劉然露出笑意,幾人不禁鬆了口氣,他們不知為何,見到劉然冷冽時,竟有幼虎般的氣勢。


    有了先前的談話,劉然這才對眾人的武藝上心,並且將自身的射術技巧一一述說。這些時日,他不僅僅有將之前在青山寨之中的經驗書寫而出,更是深度總結了一番自己射箭的技巧,射術不僅僅需要力道,更需技巧,其背部發力的姿勢,以及各種心態,皆有之。


    不然,君子六藝,也不會有射術這一門了。


    隨著劉然的告知,眾人也細細聽著,和之前不同,現談及的是箭術,這是他們最為精湛的一門,隻要一聽就能夠有著自己的看法。


    而眾人有自己的見解,劉然也頗為欣喜,唯有集思廣益,才能有進步。


    宋炎也加入其中,這裏麵除卻劉然以外,唯有他的箭術是最好的。


    戰爭隻談意誌力是極大的歧路,無論任何軍隊都離不開技術,沒有技術的軍隊是難成氣候的。而如今對於弓箭手而言,最能夠輕易掌握的技術,就是弓矢。


    隨著眾人的述說之下,各自心中對弓矢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且對於如何訓練手下士卒,也有了一番心得。


    這一幕,劉然看的十分欣喜,無論這究竟是對還是錯,對於眾人而言,這都是經驗,明白了思考的意義,而不是一味依靠經驗來行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代宋之鋒鏑長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季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季秋並收藏代宋之鋒鏑長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