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結束,朱元璋朝著武英殿而去。


    錦衣衛指揮使沈勉匆匆趕上來,行禮之後,急促地稟告道:“陛下,駙馬都尉歐陽倫被定遠侯夫人抓了,正在扭送去府衙的途中。”


    朱元璋聽聞沒有半點驚訝,隻是冷哼了一聲:“終於還是惹出禍來了。”


    歐陽倫的那點破事,錦衣衛早就匯報過,朱元璋也知道,隻是沒傷人,也無人報官,加上看在是自家女婿的份上,體諒他一步登天,身份轉變太快,行為跋扈,原想著過段時日他就能收斂一二,老老實實過日子了。


    可誰想,這家夥竟然欺負到了顧正臣那裏去了。


    沈勉言道:“這事一旦到了應天府衙,事就不好收手了。”


    朱元璋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按律處置歐陽倫吧,安慶公主那裏過不去,皇室的臉麵也難維護,可若是放任歐陽倫胡來而沒有任何懲罰的話,那他日後必會更驕橫跋扈,興許會闖出更大的禍害!


    “讓錦衣衛將他帶走吧,錦衣衛的禁閉室挖好了嗎?”


    朱元璋開口。


    沈勉迴道:“挖好了,比格物學院的更深,更幽靜。”


    朱元璋甩動袖子,大踏步而行:“那就用一用吧,試試效果。”


    沈勉領命。


    朱元璋並不在意顧家損毀的東西,送去一棵珊瑚就能抵了,多大點事。


    不過張氏如此強勢,倒是出乎自己的意料。


    這興許是顧家的一個態度吧。


    想想也是,顧正臣出海了,留下一堆婦孺,結果沒被外人欺負,反而被駙馬都尉給欺負了,若是顧正臣迴來質問,自己臉上也不好看。現在事情早早處理幹淨了,反而能少讓顧正臣生出芥蒂。


    否則以顧正臣的性子,這歐陽倫的腿能不能保住都是兩說。


    算了,等歐陽倫出來,讓他去陝西吧,出去呆幾年,磨煉下心性,免得等顧正臣迴來了,還是一副到處惹是生非的樣子。


    歐陽倫需要曆練,其他人也一樣。


    朱標聽聞有召,進入武英殿。


    朱元璋批過幾本奏折,低著頭對朱標道:“聽說歐陽倫的事了吧?”


    朱標迴道:“聽聞了。”


    朱元璋將毛筆放下硯台上,抬起頭問:“你認為朕處理的是重了,還是輕了?”


    朱標想了想,迴道:“父皇,兒臣以為關禁閉已是重罰,當能讓其知錯悔改。”


    朱元璋從右手邊拿出一本奏折:“歐陽倫會不會悔改,朕不好說,但已決定七日之後,送他去一趟陝西。”


    朱標有些疑惑。


    歐陽倫去不去陝西,和自己沒多少關係吧,這事不值得喊自己來一趟。


    朱元璋將奏折遞給朱標:“你且看看這本奏折。”


    朱標上前接過,打開看去。


    這是一本彈劾奏折,彈劾的對象是開封府滎(xing)澤知縣喻汝陽,罪名是竭民力,竭財力,竭人心增修黃河堤壩。


    朱元璋站起身來,麵色凝重:“喻汝陽,十三年底格物學院冬考第一,兵學院、醫學院、數學院三科皆是拔得頭籌,儒學院考核也不算弱,第八名。朕認為他是個人才,便破例提拔他為滎澤知縣。”


    “十四年年初到任,一年時間,他在滎澤沒幹別的事,就抓了一樣,修黃河大堤。有禦史去查探,發現百姓疲困,田地荒廢,婦孺隻能吃一些野菜充饑,甚至連縣衙官吏的俸祿也給克扣。”


    “說是民不聊生,怨氣充盈,絲毫不為過。若不是此人在格物學院時品行兼優,朕早就將此人提來問罪了。你此番去陝西,路過開封府時,去一趟滎澤,看看他到底在搞什麽名堂!”


    朱標知道喻汝陽,唐大帆的得意門生,顧正臣也曾誇讚過此人,按道理說,喻汝陽當知縣,應該大有所為才是,不應該出現怨氣充盈、民生困頓之事。


    正疑惑中,突然聽到“去陝西”,朱標為之一愣:“父皇,要去陝西的不是駙馬都尉,怎麽兒臣也要去陝西?”


    朱元璋背負雙手,朝著裏麵走去:“這次去陝西,不隻是歐陽倫,還有你,另外,將楚王、齊王也帶上。”


    朱標跟著朱元璋,進入了偏殿。


    朱元璋指了指大明疆域輿圖:“開國之初,定都金陵有不少人反對,後來朕想定都鳳陽,更是遇到了不小困難,雖竭力推行,可你也清楚,鳳陽皇城也就那樣了。”


    “這幾年中,朕一直在考慮,大明是不是需要向北,另選國都。畢竟,南方再亂,終究隻是內亂,而北方一旦亂了,丟了,那就是亡國。遷都事大,大到了你扛不起來,這事,還是讓朕拿主意吧。”


    朱標神情一變。


    實事求是地說,金陵確實不太適合作為國都。


    雖說金陵曾經是東吳、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和南朝陳六朝國都,可這六朝之中,沒一個國運隆昌的,連一百年都混不到就被人滅了。加上處在長江以南,多少有些偏居一隅的感覺。


    不說風水、曆史、個人感受,單單說一點,對大明可以構成致命威脅的敵人在北方,不在南方,這一點是站得住的,無論秦漢,還是唐宋,威脅都來自北方。


    不管是東北、正北還是西北,總之,幹係到江山社稷存亡、更迭的敵人,都來自北方。


    金陵距離北方邊境很遠,到北平都有兩千多裏路,更不要說去山西、陝西、遼東等地了。以金陵為中心,從根基上來說,到底合不合適,確實值得商榷。


    隻是,遷都這事太大,勞民傷財太多,輕易做不了,尤其是現在元廷還在北麵蹦躂,實力尚存,若是大明過於內耗國力,反而有損元氣,給元廷可乘之機。


    朱標抬起手,嚴肅地說:“父皇,遷都之事應當慎之又慎。”


    朱元璋看著朱標憂慮的神情,忍不住笑了一聲:“放心吧,朕隻是讓你去看看,開封、西安適不適合作為國都。若是適合,也不會在今年提出來,至少也需要等到顧正臣帶土豆、番薯迴來。”


    這是未來之策,是謀略長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寒門輔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梅驚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梅驚雪並收藏大明:寒門輔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