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西岐城的國政廳裏,姬誦看罷外公薑尚遞上來的龜甲,氣急之下,一股腦地將自己麵前矮幾上的所有物品全劃拉到地上。
“誦兒,不得無禮。”主位上的邑薑朝兒子輕聲斥責道。
“外公,這些條件你都答應他了?”姬誦望向對麵的薑尚,氣鼓鼓地問道。
“我沒有答應他任何條件!我知道,一切軍國大事均需你和你母親,以及輔相商議後再做定論。”薑尚想著十年前的涑陽城以及六年前安邑城納入大唐國後,先侯姬發朝自己身上發的那些火。
涑陽城的時候自己是存了些私心,想扶持自己的私生子一把。當時為了安撫薑林的怒意,也是為了讓其能同意釋放俘獲的戰俘,薑尚是硬著頭皮將涑陽城交給了唐方的。而後來的安邑城,當年當自己抵達安邑城時,大唐國的薑林已經利用“公投”這一手段,將安邑城成功地全盤接管。當時除非訴諸武力,沒有別的辦法改變局麵。而當時……周國剛剛經曆了一顆賊星導致第二次伐商之戰的大敗,根本沒法再與大唐國開戰……
這次薑尚可是吸取前兩次的教訓了,無論大唐國提出什麽條件,都不能答應。將大唐國的條件帶迴來,讓他們這些管事的拿主意才是明智之舉。
“太師,你可曾見到奭弟?”坐在薑尚一側的姬旦終於開口朝薑尚問道。
“不曾見到。不過……”薑尚轉身朝姬旦望了一眼,搖了搖頭,頗為不滿地說道。
“不過什麽?”姬旦忙問道。
“你們謀劃的事,奭公子已經全招了。”薑尚想著那日薑林說的話,以及自己了解的情形,朝姬旦看了看,又轉身朝正位的女兒和對麵的外孫看了看,幽幽地說道。
“他們對奭叔用刑了?”對麵的姬誦聽了薑尚的話,急了。
“沒有。”薑尚忙答道。
“那奭弟怎麽會將我們的事全招了呢?”姬旦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道。
此番與大唐國的戰事,可以說是姬旦和姬奭一手謀劃。包括尋到費立讓費立慫恿費仲勸商王對大唐國開戰,也包括讓費立給費仲出主意,讓商王聯絡北方草原上的十八個部族……這事是一直瞞著太師薑尚的。現在太師薑尚出使一趟大唐國,將此前所隱瞞的細節全部了解,姬旦自是慚愧起來。
聯絡外族人進攻本族人,這樣的事無論說到哪裏,那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我也是聽說的,那薑林用了一種常人根本無法忍受的法子,奭公子就招了。”薑尚想著監視自己從安邑城返迴風陵渡渡口的大唐國首領衛隊的碎嘴子隊長一路上的言語,朝邊上眾人說道。
“什麽法子?”眾人的好奇心果然被調動了起來。
“用燈照著奭公子的臉,讓人輪番詢問奭公子問題,讓奭公子無法睡覺。奭公子隻堅持了兩日,就再也堅持不住了。聽說奭公子臨招供之前,想死的心都有了,可是奈何被綁縛著……所以……”薑尚終於揭曉了答案。
“不讓睡覺,難道比酷刑還要難受?我知道奭叔可是極其強硬的漢子……”對麵的姬誦有些不相信。
“不信你自是可以試一試……”薑尚望了一眼自己的外孫,嚴肅地說道。
“父親,果真如那薑林所說,他們擒獲了我們三萬多人?你可曾見到那些人?”正位上的邑薑不想在這些旁枝末節上浪費太多的時間,忙打斷了薑尚和兒子的爭論。
“沒見到。不過,據那薑林所言和我的觀察,大唐國確實在大興土木。我們被擒獲的三萬多人和商王大軍被擒獲的三萬多人,都被大唐國充作苦力,在安邑城以北建造著什麽東西。”薑尚朝自己的女兒望了一眼,語氣平靜地說道。
“六萬人充作苦力的工程,那是建造什麽?”姬旦掌管周國政務,對於土木建造一道亦有所了解。聽到薑尚說六萬人參與的工程,自是大吃一驚。
“具體是什麽工程,不得而知。我從風陵渡渡口到安邑城,再從安邑城返迴之時,都被黑布蒙了雙眼。這些信息,都是那個負責監視我的隊長嘴上沒個把門的說的,我從中猜測到的。”薑尚朝眾人如實解釋道。
“六萬人的苦力,大唐國拿什麽來養活這些人?”姬誦首先想到了這些人的吃喝拉撒之事,朝薑尚問道。
“此番我們運過大河的軍糧,夠大軍吃三個多月的。另外商王大軍那裏,也帶的有軍糧。我猜至少也是三個月的量起步,這些軍糧被大唐國悉數繳獲,三個月內大唐國至少是不愁這些俘虜吃糧的事情。加之我們本就準備有兵士的冬衣,商王大軍那邊估計也是如此,所以這些人連入冬穿衣的問題都不愁。此番,我們可真是實打實的資敵啊。”薑尚想著大半年前姬誦提議發起戰事的那個夜晚,雖然當時自己沒預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但還是有些懊惱自己當時為什麽沒再多攔上一攔。
“那三個月後這些繳獲的糧食吃完,薑林可就要頭疼了……”姬誦的口氣竟然還有些幸災樂禍。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的。”薑尚打斷了姬誦的話。
“那是怎樣的?”姬誦被外公這麽一打斷,臉上有些掛不住,語氣自是有些生硬。
“你可知,經此一役,大唐國已經徹底斷了與我們的貿易。”薑尚朝右邊看了看,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兒,又朝左邊看了看,看了一眼邊上的姬旦,最後目光落在了對麵的姬誦身上。
“唔……”三人聽罷,不置可否。
“無論是以前的虞國,還是現在的大唐國,無論安邑城在誰手裏,對我們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我們需要安邑城產出的鹽。此番戰事一起,大唐國徹底斷絕了與我們的貿易,首當其衝的便是這鹽沒了來源。今日我抵達西岐東門之時,誦兒你問我此番出使大唐國為何耗費如此長的時間。其實不是出使大唐國耗費的時間長,而是當我抵達大河邊的時候,光是與對麵大唐國的守軍碰麵,就用掉了十多天的時間。那幾日,不等我們的派出的前哨抵達對岸,大唐國就會將河麵上的船隻擊沉。”
“後來還是我抵達安邑城後聽說的,是那薑林從別的地方聽到商王重病、先侯崩逝的消息,才勉強放鬆了孟津、風陵渡兩處的戒備,允許商國和我們的使者進入大唐國域內交涉戰敗之事。隻是,即便如此,其仍然沒有放開邊境上的貿易。而我,迴來的時候,途經東邊的幾個方國,沿途的民眾已經開始出現缺鹽的狀況。情形差的,自戰事起,就再也沒買到過鹽。你們若是有心去西岐城市麵上打探的話,想必西岐城裏也是如此。”
“但是,你們知道嗎?這大半年我遠離朝堂、遊曆四方之時,還遇到過一些稀奇的事。”薑尚又拋出了一個懸念來。
“什麽稀奇的事?”堂中的三人頓時也來了興趣。
“我半年前在大河邊的芮國遊曆時,遇到了一支未在國府記錄的運輸隊。與他們混熟後,聽他們領頭的說他們都是周國的國人,但是他們運輸的卻是大唐國的鹽。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將那些鹽換成大唐國所需的各種物資,偷偷地運到大河邊一處偏僻的地方,之後自有大唐國的人將其運迴大唐國去,而他們隻需從中賺取差價而已。”
“你們想,以那薑林之聰……奸詐,行事都是走一步想三步,他會真的停掉與我們的貿易?現在兩國官方的貿易停掉了,暗地裏的貿易會不會停呢?我想不會?不但不會,而且還會變本加厲。官方的貿易有兩國國府的約定,價格都是提前商定好不能變的。而暗地裏的貿易……現在民眾在集市上買不到官方貿易得來的鹽,黑市上的鹽還不是想賣多貴賣多貴?想用什麽換就用什麽換?所以,誦兒,你覺得當薑林若是下令隻能用糧食來換鹽的時候,大唐國還會缺糧食嗎?”薑尚迴憶著自己幾個月前在大河邊的遭遇,朝堂中幾人幽幽地說道。
“那我立刻下令將這些人抓起來。”姬誦聽罷薑尚的話,立刻站了起來。
“你抓?你抓了這些人,西岐城乃至整個周國的民眾立刻就會亂起來。”薑尚輕描淡寫地說道。
“卻是為何?”姬誦頓了頓,語氣有些將信將疑。
“旦公子,你給誦兒解釋解釋。”薑尚扭頭朝邊上的姬旦望了一眼,今日自己在這堂中說得太多,已經引起了自己外孫的反感。這惡人不能隻讓自己一個人來做。
“誦兒,你外公說的對。你現在若是下令抓了這些人,西岐城乃至整個周國很快就會亂的。現在咱們官方的貿易弄不到鹽,若是暗地裏弄鹽的路子你也給斷了,民眾買不到鹽的話,最後都會將怒火發泄在國府。”
“甚至還有一種可能,那薑林就是盼著你將這些人抓起來。然後混在民眾當中的大唐國細作借此機會大肆鼓噪,煽動各地民眾鬧事。到了那時候,國府會拿出什麽樣的辦法來應對?”姬旦沿著薑尚的思路往下捋,越捋心中越沉。
“這個薑林,真是欺人太甚。”姬誦終於暴起。
“誦兒,說到欺人太甚,我們是不是也需反思一二?”姬旦向姬誦解釋的時候,薑尚一直做閉目養神狀。現在聽姬誦如此說,立刻睜開了眼,朝姬誦幽幽地說道。
“哼!”姬誦被薑尚如此一說,臉上立刻掛不住。拍了一巴掌麵前的矮幾,起身朝國政廳外走去。
“誦兒,誦兒?”主位上的邑薑正在想事情,見堂中的兒子如此如此,而惹惱兒子的還是自己的父親,一時無法勸解,隻能望著兒子遠去的背影,輕唿兩句。
“太師,依你之見,我們現在該如何處置目前的局麵?”姬旦的目光很快從姬誦的背影收了迴來,轉向薑尚,很是鄭重地問道。
“說真的,一路上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想來想去,沒有太好的辦法。薑林其人,對交涉釋放戰俘的事情很抵觸,便說一個俘虜一盒寶石等價的糧食的條件,我們全國一年所產的糧食,不吃不喝恐怕也無法將三萬多人全換迴來。我敢說,現在恐怕周邊的方國和諸侯國以及周國國內的民眾已經得知了薑林提出來的條件。試想,民眾們會怎麽想?可能會有人覺得大唐國提出的條件太苛刻,但也有人會想這些戰俘是應先侯的征召,國府付出這樣的代價是應該的。”
“此事若是置之不理,時間拖得長了,向國人無法交代。但現在想按薑林說的交換戰俘,卻又拿不出這麽多糧食來。唉,我也是沒辦法。”薑尚微微地搖了搖頭,無可奈何地說道。
“那……父親,你此番前往大唐國,沒見到我師伯麽?我師伯就沒有出麵調和一番嗎?就任由那薑林如此獅子大開口?”主位上的邑薑繞開麵前的桌案,走下台階來,朝薑尚問道。
“從時間上算,你師伯若是有心在周、唐戰事結束後前往安邑城,絕對是來得及的。但很遺憾,此番……你師伯不曾露麵。不但沒露麵,便是我倆這麽多年保持的每季通信的慣例,這個月該來的信也沒來。看來此番我們發動突襲大唐國的戰事,你師伯是動了怒意,所以現在置之不理,任由那個野驢胡來了。”薑尚抬頭望著自己的女兒,滿臉愧意的說道。
“唔……”薑尚這一番言語,邑薑還真有些不好接。當日自己的兒子提出進攻大唐國的時候,自己雖然顧及老邁的父親的心情,但講真的,當時自己是站在兒子一邊的。現在戰敗形成這樣的局麵,自己的父親發發牢騷,那隻有聽的份了。
“我還是之前的話,戰敗後,你們都不好意思出麵前往大唐國交涉,我腆著一張老臉跑了這一趟,大唐國提出的條件,我也給你們帶迴來了。一路上我思來想去,確實沒有太好的辦法。現在你們讓我一個老頭子絞盡腦汁的想,我依然是沒辦法。後麵該怎麽辦,還是你們年輕人做決定吧。”薑尚雙手撐著麵前的矮幾,努力地站起身來,朝著身側的女兒擺了擺手,又朝一邊的姬旦擺了擺手,顫顫悠悠地出了國政廳大門。
“誦兒,不得無禮。”主位上的邑薑朝兒子輕聲斥責道。
“外公,這些條件你都答應他了?”姬誦望向對麵的薑尚,氣鼓鼓地問道。
“我沒有答應他任何條件!我知道,一切軍國大事均需你和你母親,以及輔相商議後再做定論。”薑尚想著十年前的涑陽城以及六年前安邑城納入大唐國後,先侯姬發朝自己身上發的那些火。
涑陽城的時候自己是存了些私心,想扶持自己的私生子一把。當時為了安撫薑林的怒意,也是為了讓其能同意釋放俘獲的戰俘,薑尚是硬著頭皮將涑陽城交給了唐方的。而後來的安邑城,當年當自己抵達安邑城時,大唐國的薑林已經利用“公投”這一手段,將安邑城成功地全盤接管。當時除非訴諸武力,沒有別的辦法改變局麵。而當時……周國剛剛經曆了一顆賊星導致第二次伐商之戰的大敗,根本沒法再與大唐國開戰……
這次薑尚可是吸取前兩次的教訓了,無論大唐國提出什麽條件,都不能答應。將大唐國的條件帶迴來,讓他們這些管事的拿主意才是明智之舉。
“太師,你可曾見到奭弟?”坐在薑尚一側的姬旦終於開口朝薑尚問道。
“不曾見到。不過……”薑尚轉身朝姬旦望了一眼,搖了搖頭,頗為不滿地說道。
“不過什麽?”姬旦忙問道。
“你們謀劃的事,奭公子已經全招了。”薑尚想著那日薑林說的話,以及自己了解的情形,朝姬旦看了看,又轉身朝正位的女兒和對麵的外孫看了看,幽幽地說道。
“他們對奭叔用刑了?”對麵的姬誦聽了薑尚的話,急了。
“沒有。”薑尚忙答道。
“那奭弟怎麽會將我們的事全招了呢?”姬旦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道。
此番與大唐國的戰事,可以說是姬旦和姬奭一手謀劃。包括尋到費立讓費立慫恿費仲勸商王對大唐國開戰,也包括讓費立給費仲出主意,讓商王聯絡北方草原上的十八個部族……這事是一直瞞著太師薑尚的。現在太師薑尚出使一趟大唐國,將此前所隱瞞的細節全部了解,姬旦自是慚愧起來。
聯絡外族人進攻本族人,這樣的事無論說到哪裏,那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我也是聽說的,那薑林用了一種常人根本無法忍受的法子,奭公子就招了。”薑尚想著監視自己從安邑城返迴風陵渡渡口的大唐國首領衛隊的碎嘴子隊長一路上的言語,朝邊上眾人說道。
“什麽法子?”眾人的好奇心果然被調動了起來。
“用燈照著奭公子的臉,讓人輪番詢問奭公子問題,讓奭公子無法睡覺。奭公子隻堅持了兩日,就再也堅持不住了。聽說奭公子臨招供之前,想死的心都有了,可是奈何被綁縛著……所以……”薑尚終於揭曉了答案。
“不讓睡覺,難道比酷刑還要難受?我知道奭叔可是極其強硬的漢子……”對麵的姬誦有些不相信。
“不信你自是可以試一試……”薑尚望了一眼自己的外孫,嚴肅地說道。
“父親,果真如那薑林所說,他們擒獲了我們三萬多人?你可曾見到那些人?”正位上的邑薑不想在這些旁枝末節上浪費太多的時間,忙打斷了薑尚和兒子的爭論。
“沒見到。不過,據那薑林所言和我的觀察,大唐國確實在大興土木。我們被擒獲的三萬多人和商王大軍被擒獲的三萬多人,都被大唐國充作苦力,在安邑城以北建造著什麽東西。”薑尚朝自己的女兒望了一眼,語氣平靜地說道。
“六萬人充作苦力的工程,那是建造什麽?”姬旦掌管周國政務,對於土木建造一道亦有所了解。聽到薑尚說六萬人參與的工程,自是大吃一驚。
“具體是什麽工程,不得而知。我從風陵渡渡口到安邑城,再從安邑城返迴之時,都被黑布蒙了雙眼。這些信息,都是那個負責監視我的隊長嘴上沒個把門的說的,我從中猜測到的。”薑尚朝眾人如實解釋道。
“六萬人的苦力,大唐國拿什麽來養活這些人?”姬誦首先想到了這些人的吃喝拉撒之事,朝薑尚問道。
“此番我們運過大河的軍糧,夠大軍吃三個多月的。另外商王大軍那裏,也帶的有軍糧。我猜至少也是三個月的量起步,這些軍糧被大唐國悉數繳獲,三個月內大唐國至少是不愁這些俘虜吃糧的事情。加之我們本就準備有兵士的冬衣,商王大軍那邊估計也是如此,所以這些人連入冬穿衣的問題都不愁。此番,我們可真是實打實的資敵啊。”薑尚想著大半年前姬誦提議發起戰事的那個夜晚,雖然當時自己沒預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但還是有些懊惱自己當時為什麽沒再多攔上一攔。
“那三個月後這些繳獲的糧食吃完,薑林可就要頭疼了……”姬誦的口氣竟然還有些幸災樂禍。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的。”薑尚打斷了姬誦的話。
“那是怎樣的?”姬誦被外公這麽一打斷,臉上有些掛不住,語氣自是有些生硬。
“你可知,經此一役,大唐國已經徹底斷了與我們的貿易。”薑尚朝右邊看了看,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兒,又朝左邊看了看,看了一眼邊上的姬旦,最後目光落在了對麵的姬誦身上。
“唔……”三人聽罷,不置可否。
“無論是以前的虞國,還是現在的大唐國,無論安邑城在誰手裏,對我們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我們需要安邑城產出的鹽。此番戰事一起,大唐國徹底斷絕了與我們的貿易,首當其衝的便是這鹽沒了來源。今日我抵達西岐東門之時,誦兒你問我此番出使大唐國為何耗費如此長的時間。其實不是出使大唐國耗費的時間長,而是當我抵達大河邊的時候,光是與對麵大唐國的守軍碰麵,就用掉了十多天的時間。那幾日,不等我們的派出的前哨抵達對岸,大唐國就會將河麵上的船隻擊沉。”
“後來還是我抵達安邑城後聽說的,是那薑林從別的地方聽到商王重病、先侯崩逝的消息,才勉強放鬆了孟津、風陵渡兩處的戒備,允許商國和我們的使者進入大唐國域內交涉戰敗之事。隻是,即便如此,其仍然沒有放開邊境上的貿易。而我,迴來的時候,途經東邊的幾個方國,沿途的民眾已經開始出現缺鹽的狀況。情形差的,自戰事起,就再也沒買到過鹽。你們若是有心去西岐城市麵上打探的話,想必西岐城裏也是如此。”
“但是,你們知道嗎?這大半年我遠離朝堂、遊曆四方之時,還遇到過一些稀奇的事。”薑尚又拋出了一個懸念來。
“什麽稀奇的事?”堂中的三人頓時也來了興趣。
“我半年前在大河邊的芮國遊曆時,遇到了一支未在國府記錄的運輸隊。與他們混熟後,聽他們領頭的說他們都是周國的國人,但是他們運輸的卻是大唐國的鹽。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將那些鹽換成大唐國所需的各種物資,偷偷地運到大河邊一處偏僻的地方,之後自有大唐國的人將其運迴大唐國去,而他們隻需從中賺取差價而已。”
“你們想,以那薑林之聰……奸詐,行事都是走一步想三步,他會真的停掉與我們的貿易?現在兩國官方的貿易停掉了,暗地裏的貿易會不會停呢?我想不會?不但不會,而且還會變本加厲。官方的貿易有兩國國府的約定,價格都是提前商定好不能變的。而暗地裏的貿易……現在民眾在集市上買不到官方貿易得來的鹽,黑市上的鹽還不是想賣多貴賣多貴?想用什麽換就用什麽換?所以,誦兒,你覺得當薑林若是下令隻能用糧食來換鹽的時候,大唐國還會缺糧食嗎?”薑尚迴憶著自己幾個月前在大河邊的遭遇,朝堂中幾人幽幽地說道。
“那我立刻下令將這些人抓起來。”姬誦聽罷薑尚的話,立刻站了起來。
“你抓?你抓了這些人,西岐城乃至整個周國的民眾立刻就會亂起來。”薑尚輕描淡寫地說道。
“卻是為何?”姬誦頓了頓,語氣有些將信將疑。
“旦公子,你給誦兒解釋解釋。”薑尚扭頭朝邊上的姬旦望了一眼,今日自己在這堂中說得太多,已經引起了自己外孫的反感。這惡人不能隻讓自己一個人來做。
“誦兒,你外公說的對。你現在若是下令抓了這些人,西岐城乃至整個周國很快就會亂的。現在咱們官方的貿易弄不到鹽,若是暗地裏弄鹽的路子你也給斷了,民眾買不到鹽的話,最後都會將怒火發泄在國府。”
“甚至還有一種可能,那薑林就是盼著你將這些人抓起來。然後混在民眾當中的大唐國細作借此機會大肆鼓噪,煽動各地民眾鬧事。到了那時候,國府會拿出什麽樣的辦法來應對?”姬旦沿著薑尚的思路往下捋,越捋心中越沉。
“這個薑林,真是欺人太甚。”姬誦終於暴起。
“誦兒,說到欺人太甚,我們是不是也需反思一二?”姬旦向姬誦解釋的時候,薑尚一直做閉目養神狀。現在聽姬誦如此說,立刻睜開了眼,朝姬誦幽幽地說道。
“哼!”姬誦被薑尚如此一說,臉上立刻掛不住。拍了一巴掌麵前的矮幾,起身朝國政廳外走去。
“誦兒,誦兒?”主位上的邑薑正在想事情,見堂中的兒子如此如此,而惹惱兒子的還是自己的父親,一時無法勸解,隻能望著兒子遠去的背影,輕唿兩句。
“太師,依你之見,我們現在該如何處置目前的局麵?”姬旦的目光很快從姬誦的背影收了迴來,轉向薑尚,很是鄭重地問道。
“說真的,一路上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想來想去,沒有太好的辦法。薑林其人,對交涉釋放戰俘的事情很抵觸,便說一個俘虜一盒寶石等價的糧食的條件,我們全國一年所產的糧食,不吃不喝恐怕也無法將三萬多人全換迴來。我敢說,現在恐怕周邊的方國和諸侯國以及周國國內的民眾已經得知了薑林提出來的條件。試想,民眾們會怎麽想?可能會有人覺得大唐國提出的條件太苛刻,但也有人會想這些戰俘是應先侯的征召,國府付出這樣的代價是應該的。”
“此事若是置之不理,時間拖得長了,向國人無法交代。但現在想按薑林說的交換戰俘,卻又拿不出這麽多糧食來。唉,我也是沒辦法。”薑尚微微地搖了搖頭,無可奈何地說道。
“那……父親,你此番前往大唐國,沒見到我師伯麽?我師伯就沒有出麵調和一番嗎?就任由那薑林如此獅子大開口?”主位上的邑薑繞開麵前的桌案,走下台階來,朝薑尚問道。
“從時間上算,你師伯若是有心在周、唐戰事結束後前往安邑城,絕對是來得及的。但很遺憾,此番……你師伯不曾露麵。不但沒露麵,便是我倆這麽多年保持的每季通信的慣例,這個月該來的信也沒來。看來此番我們發動突襲大唐國的戰事,你師伯是動了怒意,所以現在置之不理,任由那個野驢胡來了。”薑尚抬頭望著自己的女兒,滿臉愧意的說道。
“唔……”薑尚這一番言語,邑薑還真有些不好接。當日自己的兒子提出進攻大唐國的時候,自己雖然顧及老邁的父親的心情,但講真的,當時自己是站在兒子一邊的。現在戰敗形成這樣的局麵,自己的父親發發牢騷,那隻有聽的份了。
“我還是之前的話,戰敗後,你們都不好意思出麵前往大唐國交涉,我腆著一張老臉跑了這一趟,大唐國提出的條件,我也給你們帶迴來了。一路上我思來想去,確實沒有太好的辦法。現在你們讓我一個老頭子絞盡腦汁的想,我依然是沒辦法。後麵該怎麽辦,還是你們年輕人做決定吧。”薑尚雙手撐著麵前的矮幾,努力地站起身來,朝著身側的女兒擺了擺手,又朝一邊的姬旦擺了擺手,顫顫悠悠地出了國政廳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