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首領,你的四個孩兒可還好?”對麵的薑尚和薑林互相見了禮,落了座,雙方沉默了些許時間。薑尚上下打量了薑林許久,終於先開口問了句。
“呃……好!”薑林沒想到薑尚的開場白,竟然是這麽一個問題。
“你家兩位夫人可還好?”薑尚聽罷薑林的迴答,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接著又問道。
“呃……好!”薑尚的第二個問題,薑林更加地沒想到。便隨口敷衍了句。
“奭公子可安然無恙?”薑尚倒也沒深究薑林是不是在敷衍自己,薑林話音剛落,便道出了第三個問題。
“還沒死呢。”薑林已經處在了爆發的邊緣。
“怎麽?聽薑首領的意思,你們對奭公子用刑了?奭公子可是戰俘,我若記得不錯的話,對戰俘用刑,可是有違多年前薑首領做的那部《大唐國人權宣言》啊。”薑尚盯著薑林的目光,幽幽地說道。
薑尚這一句,終於讓薑林爆發了:“你還有臉跟我說他是戰俘?你周國對我大唐國不宣而戰,突襲了我大唐國的風陵渡渡口,你還有臉跟我說他是戰俘?我要不是看在懼老的麵子上,我要不是聽說姬發掛掉,三年內我大唐國無法對你周國發動報複之戰,我要能允許你個老幫菜過大河,我他x的跟你姓……”
“咱倆本來就是一個姓。”薑尚用衣袖擦了擦臉上的口水,仍是一副波瀾不驚的口吻。
“我……”薑尚的一句話,倒也讓薑林瞬間沒了脾氣。
“孩子,你還年輕,以後的路還很長。人生當中會有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發生,你要時刻做好心理準備,應對各種突發的情況。不是所有事情來臨之前,都會有先兆,不是所有突發事件發生之前,都會給你打招唿的。”薑尚又是一副老父親教育兒子的口吻。
不過這樣的口吻,薑林很受用。沒辦法,從小缺少父愛的薑林這幾年發現,自從自己遇到了懼留孫以後,仿佛有點“戀父情結”。以往薑林打算犯渾、旁人無法勸阻的時候,隻要懼留孫出麵,很容易的便能被製止。當然了,懼留孫用的是一種比較強硬的手段,懼留孫的拐杖如同商國聞仲太師的打王金鞭一般上可打昏君,下可打佞臣,沒少落在薑林的身上。
但其實薑林更希望的是像薑尚這樣的,來自老人家語重心長的教導和勸阻,能動嘴千萬別動手的教導。
“是。你說的對,怪我大意了,這幾年日子過得太舒服,放鬆警惕了。說吧,周國國府派你來,作甚?”薑林壓下了心中的怒意,長吸一口氣,坐了下來朝薑尚問道。
“此番周國集結了四萬餘精銳渡過了大河,除了幾百個逃迴去的,再就是從大河裏撈起的百餘具屍體,其他人都陷在了你大唐國域內。周國國府自是要弄清楚其他人現在是個什麽情況?死了多少?傷了多少?被俘獲了多少?薑首領打算怎麽處置這些人?若是贖迴,薑首領打算提什麽樣的條件?周國上上下下挑選了一遍,實在挑不出合適的人選,隻能派老夫再跑一趟……”薑尚終於道明了來意。
“你還不是最合適的人選。”薑林不等薑尚說完,厲聲打斷了薑尚的話。
“還有誰比老夫更合適?”薑尚愣了愣,忙問道。
“姬旦!”薑林的嘴裏迸出了一個人名來。
“為何是旦公子?”薑尚有些狐疑。
“我聽說,大半年前,你已經不再負責周國的國政,是姬旦接替了你的位子。既然是他主理周國國政,那此番戰事的始作俑者非他莫屬。我自是要好好問問他,他為何要肆意發動這場對我大唐國的侵略?”薑林的手指輕彈著桌麵,如同聊普通家常一般地對薑尚說道。
“薑首領錯了。”薑尚聽完薑林的話,斬釘截鐵地說道。
“我錯了?錯在哪裏?”薑林歪著腦袋朝薑尚問道。
“這場戰事的提議者,並不是旦公子。”薑尚幽幽地答道。
“那是誰?”薑林很符合邏輯地問道。
“是先侯姬發之子,姬誦。”薑尚終於道出了正確答案來。
“他?竟然是他?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在你周國國府內竟然有如此大的話語權?”薑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沒辦法。先侯十年前便因某些你知道的緣故身染沉屙,這十年裏又多次犯病,早就無法正常理政。前些年誦兒還小,自有其母參與朝政。這幾年隨著誦兒年長,周國國府上下有心早些培養侯爺這唯一的繼承人,所以允其參與國政。幾年鍛煉下來,誦兒著實成長了不少。此番戰事,便是誦兒聽到商王受崩逝的消息後提出來的。當時誦兒的一番言辭,有理有據,便是老頭子我都無法反駁。所以……”薑尚想著當日外孫姬誦的那番表現,語氣頗有些欣慰。
“所以我大唐國就成了倒黴蛋?對吧?”薑林冷哼了一聲。
“呃……話不能這麽講。東進滅商乃是周國兩任先侯的夙願,亦是我周國拯救天下蒼生之重任所在。這可是在三十年多年前,你尚在繈褓裏時就定下來的國策。以前這安邑城屬於虞國,而虞國心向周國,不但對周國東進毫無威脅,而且還是周國最大之助力。而現在,你大唐國用著一種我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的手段,將故虞國之地占……納入大唐國。而你,既是商國先王之婿,又強硬的不肯向周國俯首稱臣,自然便成了周國東進時側翼最大的威脅。商王崩逝,三年不得發動滅商之戰,隻好先解決你這個側翼的威脅。”薑尚將當日周國朝堂上的一番邏輯對薑林言講出來。
“唔……結果呢?現在崩掉了一嘴的牙!”薑林聽罷薑尚的話,冷冷地說道。
“是!是崩掉了一嘴的牙,但周國之戰略卻是沒錯的。此次戰敗,非戰之罪,乃是你大唐國武器厲害的緣故罷了,誦兒以及一眾文武官員的決策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薑首領也是做了十年方國首領的人,應當明白,大爭之世,像誦兒這樣的君侯,才是最值得追隨的……”薑尚仍然不肯放棄勸說薑林的念頭。
“嗯,你說的有道理。那……咱們開始說正事吧。”薑林堵住了薑尚的嘴。
“唔……”薑尚見薑林果斷揮動的手,知道這個話題薑林不打算再繼續下去,嘴巴蠕動了幾下,不知該怎麽講下去。
“根據大概的統計,此番共擊斃你周國聯軍九千六百八十七人,擒獲三萬零二十六人。擊斃的已經埋了,三萬多俘虜……我大唐國未來的這幾年要大興土木,這三萬多俘虜,加上商王大軍的三萬多俘虜,正好充作苦力,所以現在我是不太想和你商談關於這些俘虜的事的。況且,我開出的價碼,你們周國也出不起。”薑林一邊悠閑地摳著指甲縫裏的髒物,一邊輕鬆地說道。
“什麽樣的價碼,總要有個數,我們也好迴去合計合計,沒準……”已經七十歲的薑尚一生大風大浪早就見慣了,深知這個時候更是不能被薑林三言兩語唬住了。
“此次戰事不比十年前,此次戰事……這麽說吧,姬奭已經全招了。你們周國為了能成功侵占我大唐國南部區域,姬旦其人趁著赴朝歌城參加我嶽丈喪儀的機會,尋到當年在其府上曾做過家奴、後來逃迴朝歌城已經當上了費仲大夫府上最受器重的家老的費立。以往事要挾費立,命費立攛掇費仲慫恿商王進攻我大唐國。”
“而且費立還獻計,聯絡了北方草原上的十八個部族,從大唐國的北部製造壓力牽扯我大唐國北部的兵力。而這一切,都是為給你們周國突襲我大唐國製造先機。你們這哪是為了除掉東進側翼的威脅啊,你們這是恨我大唐國不滅,恨我薑林不死啊。所以,三處的戰事損失,我自是要都算在你周國的頭上。此番戰事,造成了我大唐國一百五十二名兵士犧牲,我大唐國三名高級軍官犧牲。這一百五十五人,那可都是我薑林的心頭肉啊。”薑林已經聲淚俱下。
“這裏麵,有些事我是知道的,有些事,我也是第一次聽說。別的不說,便是這商王聯絡草原上的十八個部族進攻大唐國的北部這事,做的確實有些過分。”薑尚聽罷薑林的話,倒也沒了氣勢。
“你老人家總算說了句公道話。哪有聯絡外族人進攻本族諸侯國的道理。”薑林長出了一口氣,抹了一把臉上的淚水。
“是,薑首領說的對。現在你俘獲了我周國三萬多兵士,我周國其實也麵臨著這樣的危機。周國以西、以北都是戎人、羌人、鬼方等外部族。而此番進攻你大唐國的這些兵士,都是我周國以及周邊方國的精銳,現在這些人被你俘獲扣押,這些外部族一旦得知周國腹地空虛,那是隨時有可能……如此,薑首領和商王做的事情又有什麽區別?”薑尚薑然反將了薑林一軍。
“你個老家夥,氣氛渲染到了這裏,我才這麽說的。你竟然順著我的梯子就這麽爬上來,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怎麽說的反而成了我若是不釋放這三萬名俘虜,就會成為千古罪人一般?”薑林咂摸出了薑尚言語中的意思,氣得跳了起來。
“事實確實如此。我周國……其實現在很是空虛,加之先侯崩逝,誦兒能力雖有所增長,但畢竟年少。所屬的方國和諸侯國已經有些蠢蠢欲動,若是戎人、羌人打探到了我們的虛實,動起手來,那周國這個華族人的諸侯國能不能保全,可就全賴薑首領現在的一念之間了……”薑尚給薑林戴了一頂高帽。
“行了,打住。”薑林又是果斷地一揮手,打斷了薑尚的話。
“老夫也知道此番戰事,周國做的確實不地道。薑首領說的對,當日誦兒初提此事時,老夫是心有不爽。奈何周國朝堂上下,都對誦兒的見地讚歎不已,老夫萬般無奈之下,萬念俱灰,才辭去了太師之職,雲遊了大半年的時間。此番周國戰敗,當日那些讚成者亦是知道無顏與薑首領進行商談,老夫念著與師兄的情誼,念著這些年來與薑首領終究有些情分,當然了也是為了周國的將來計,這才厚著臉皮前來與薑首領敘上一敘,以期與薑首領達成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
“不說若是周國西部的戎人、羌人攻入周國腹地,周國這個華族人的諸侯國能不能得以保全。便說老夫親手而立、薑水河畔青兒的衣冠塚,若是被戎人、羌人踐踏、破壞,薑首領難道不會心痛嗎?嚴格講起來,薑首領於薑水河畔受孕,你母青兒是吃著周國人種植的粟米、喝著薑水將腹中的你孕育成形。你母是周國人,你的身上流淌著周人的血液,現在薑首領忍心眼睜睜看著周國處在危難之際而不管,是不是有些……”薑尚竟然說得有些動情了。
“這個老潑皮……”薑林心中腹誹了句。
“你說的這些大道理,我是一個都聽不進去的。我隻是想給你說,要想將這些俘虜換迴去,可以。不過價碼比之前高很多,你且聽好了。每個俘虜,用一盒寶石購得的糧食來換。你送來一盒寶石等價的糧食,我薑林親自釋放一個俘虜過河。一手交糧,一手交人。和我大唐國做生意的都知道我這人最是講究誠信,從來不坑蒙拐騙。”薑林終於道出了自己的價碼。
薑尚聽罷,臉上的肌肉明顯抽了抽:“你是不坑蒙拐騙,但你是狠。可否先釋放了奭公子和南宮、呂他三人,許多事情還需要著落在他們三人身上。”
“可以,但是這三人需要用塊地方來換。”薑林毫不猶豫地說道。
“哪塊地方?”一種不好的預感湧上了薑尚的心頭。
“大河以西的芮國之地,沿著大河向東拐彎,一直到伊洛戎人的地盤。這些地方上的方國、諸侯國聽說都是你們的人,現在要想讓我放了姬奭三人,就將我說的這些地方的方國、諸侯國首領們清理走,將地方劃撥給大唐國。”薑林將桌麵上自己從指甲縫裏摳出來的髒東西弄到邊上的土地上,語氣很是輕鬆地朝薑尚說道。
“薑首領,你這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薑尚聽罷,站了起來。
“我這不是和你商量,這是通知你。這是釋放姬奭三人的條件,不論到了什麽時候都是這個條件。至於芮國這些諸侯國和方國的首領,要麽你們自己解決,要麽,就像當年的虞召一樣,在我華夏之地以東,東南方向,步行八九十日距離的大海之中,有兩座島名曰:扶桑、島夷。這些人可循著虞召的腳步,去那裏建立國度,將我華夏之文明帶至那蠻夷之地。”薑林笑眯眯地望著薑尚,語重心長地說道。
“況且,即便你現在不同意,等姬發三年喪期一過,我大唐國發動對周國報複之戰,我說的這塊地方亦是手到擒來。如此,何必等三年後再生流血之戰事呢?你們迴去好好商量商量。送客!”薑林扭頭朝身後的孫虎擺了擺手,起身從已經坐了一天的安邑城南岔道邊大槐樹下的石凳上起了身,朝安邑城方向走去。
隻留下薑尚一人孤零零地站在原地。
“呃……好!”薑林沒想到薑尚的開場白,竟然是這麽一個問題。
“你家兩位夫人可還好?”薑尚聽罷薑林的迴答,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接著又問道。
“呃……好!”薑尚的第二個問題,薑林更加地沒想到。便隨口敷衍了句。
“奭公子可安然無恙?”薑尚倒也沒深究薑林是不是在敷衍自己,薑林話音剛落,便道出了第三個問題。
“還沒死呢。”薑林已經處在了爆發的邊緣。
“怎麽?聽薑首領的意思,你們對奭公子用刑了?奭公子可是戰俘,我若記得不錯的話,對戰俘用刑,可是有違多年前薑首領做的那部《大唐國人權宣言》啊。”薑尚盯著薑林的目光,幽幽地說道。
薑尚這一句,終於讓薑林爆發了:“你還有臉跟我說他是戰俘?你周國對我大唐國不宣而戰,突襲了我大唐國的風陵渡渡口,你還有臉跟我說他是戰俘?我要不是看在懼老的麵子上,我要不是聽說姬發掛掉,三年內我大唐國無法對你周國發動報複之戰,我要能允許你個老幫菜過大河,我他x的跟你姓……”
“咱倆本來就是一個姓。”薑尚用衣袖擦了擦臉上的口水,仍是一副波瀾不驚的口吻。
“我……”薑尚的一句話,倒也讓薑林瞬間沒了脾氣。
“孩子,你還年輕,以後的路還很長。人生當中會有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發生,你要時刻做好心理準備,應對各種突發的情況。不是所有事情來臨之前,都會有先兆,不是所有突發事件發生之前,都會給你打招唿的。”薑尚又是一副老父親教育兒子的口吻。
不過這樣的口吻,薑林很受用。沒辦法,從小缺少父愛的薑林這幾年發現,自從自己遇到了懼留孫以後,仿佛有點“戀父情結”。以往薑林打算犯渾、旁人無法勸阻的時候,隻要懼留孫出麵,很容易的便能被製止。當然了,懼留孫用的是一種比較強硬的手段,懼留孫的拐杖如同商國聞仲太師的打王金鞭一般上可打昏君,下可打佞臣,沒少落在薑林的身上。
但其實薑林更希望的是像薑尚這樣的,來自老人家語重心長的教導和勸阻,能動嘴千萬別動手的教導。
“是。你說的對,怪我大意了,這幾年日子過得太舒服,放鬆警惕了。說吧,周國國府派你來,作甚?”薑林壓下了心中的怒意,長吸一口氣,坐了下來朝薑尚問道。
“此番周國集結了四萬餘精銳渡過了大河,除了幾百個逃迴去的,再就是從大河裏撈起的百餘具屍體,其他人都陷在了你大唐國域內。周國國府自是要弄清楚其他人現在是個什麽情況?死了多少?傷了多少?被俘獲了多少?薑首領打算怎麽處置這些人?若是贖迴,薑首領打算提什麽樣的條件?周國上上下下挑選了一遍,實在挑不出合適的人選,隻能派老夫再跑一趟……”薑尚終於道明了來意。
“你還不是最合適的人選。”薑林不等薑尚說完,厲聲打斷了薑尚的話。
“還有誰比老夫更合適?”薑尚愣了愣,忙問道。
“姬旦!”薑林的嘴裏迸出了一個人名來。
“為何是旦公子?”薑尚有些狐疑。
“我聽說,大半年前,你已經不再負責周國的國政,是姬旦接替了你的位子。既然是他主理周國國政,那此番戰事的始作俑者非他莫屬。我自是要好好問問他,他為何要肆意發動這場對我大唐國的侵略?”薑林的手指輕彈著桌麵,如同聊普通家常一般地對薑尚說道。
“薑首領錯了。”薑尚聽完薑林的話,斬釘截鐵地說道。
“我錯了?錯在哪裏?”薑林歪著腦袋朝薑尚問道。
“這場戰事的提議者,並不是旦公子。”薑尚幽幽地答道。
“那是誰?”薑林很符合邏輯地問道。
“是先侯姬發之子,姬誦。”薑尚終於道出了正確答案來。
“他?竟然是他?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在你周國國府內竟然有如此大的話語權?”薑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沒辦法。先侯十年前便因某些你知道的緣故身染沉屙,這十年裏又多次犯病,早就無法正常理政。前些年誦兒還小,自有其母參與朝政。這幾年隨著誦兒年長,周國國府上下有心早些培養侯爺這唯一的繼承人,所以允其參與國政。幾年鍛煉下來,誦兒著實成長了不少。此番戰事,便是誦兒聽到商王受崩逝的消息後提出來的。當時誦兒的一番言辭,有理有據,便是老頭子我都無法反駁。所以……”薑尚想著當日外孫姬誦的那番表現,語氣頗有些欣慰。
“所以我大唐國就成了倒黴蛋?對吧?”薑林冷哼了一聲。
“呃……話不能這麽講。東進滅商乃是周國兩任先侯的夙願,亦是我周國拯救天下蒼生之重任所在。這可是在三十年多年前,你尚在繈褓裏時就定下來的國策。以前這安邑城屬於虞國,而虞國心向周國,不但對周國東進毫無威脅,而且還是周國最大之助力。而現在,你大唐國用著一種我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的手段,將故虞國之地占……納入大唐國。而你,既是商國先王之婿,又強硬的不肯向周國俯首稱臣,自然便成了周國東進時側翼最大的威脅。商王崩逝,三年不得發動滅商之戰,隻好先解決你這個側翼的威脅。”薑尚將當日周國朝堂上的一番邏輯對薑林言講出來。
“唔……結果呢?現在崩掉了一嘴的牙!”薑林聽罷薑尚的話,冷冷地說道。
“是!是崩掉了一嘴的牙,但周國之戰略卻是沒錯的。此次戰敗,非戰之罪,乃是你大唐國武器厲害的緣故罷了,誦兒以及一眾文武官員的決策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薑首領也是做了十年方國首領的人,應當明白,大爭之世,像誦兒這樣的君侯,才是最值得追隨的……”薑尚仍然不肯放棄勸說薑林的念頭。
“嗯,你說的有道理。那……咱們開始說正事吧。”薑林堵住了薑尚的嘴。
“唔……”薑尚見薑林果斷揮動的手,知道這個話題薑林不打算再繼續下去,嘴巴蠕動了幾下,不知該怎麽講下去。
“根據大概的統計,此番共擊斃你周國聯軍九千六百八十七人,擒獲三萬零二十六人。擊斃的已經埋了,三萬多俘虜……我大唐國未來的這幾年要大興土木,這三萬多俘虜,加上商王大軍的三萬多俘虜,正好充作苦力,所以現在我是不太想和你商談關於這些俘虜的事的。況且,我開出的價碼,你們周國也出不起。”薑林一邊悠閑地摳著指甲縫裏的髒物,一邊輕鬆地說道。
“什麽樣的價碼,總要有個數,我們也好迴去合計合計,沒準……”已經七十歲的薑尚一生大風大浪早就見慣了,深知這個時候更是不能被薑林三言兩語唬住了。
“此次戰事不比十年前,此次戰事……這麽說吧,姬奭已經全招了。你們周國為了能成功侵占我大唐國南部區域,姬旦其人趁著赴朝歌城參加我嶽丈喪儀的機會,尋到當年在其府上曾做過家奴、後來逃迴朝歌城已經當上了費仲大夫府上最受器重的家老的費立。以往事要挾費立,命費立攛掇費仲慫恿商王進攻我大唐國。”
“而且費立還獻計,聯絡了北方草原上的十八個部族,從大唐國的北部製造壓力牽扯我大唐國北部的兵力。而這一切,都是為給你們周國突襲我大唐國製造先機。你們這哪是為了除掉東進側翼的威脅啊,你們這是恨我大唐國不滅,恨我薑林不死啊。所以,三處的戰事損失,我自是要都算在你周國的頭上。此番戰事,造成了我大唐國一百五十二名兵士犧牲,我大唐國三名高級軍官犧牲。這一百五十五人,那可都是我薑林的心頭肉啊。”薑林已經聲淚俱下。
“這裏麵,有些事我是知道的,有些事,我也是第一次聽說。別的不說,便是這商王聯絡草原上的十八個部族進攻大唐國的北部這事,做的確實有些過分。”薑尚聽罷薑林的話,倒也沒了氣勢。
“你老人家總算說了句公道話。哪有聯絡外族人進攻本族諸侯國的道理。”薑林長出了一口氣,抹了一把臉上的淚水。
“是,薑首領說的對。現在你俘獲了我周國三萬多兵士,我周國其實也麵臨著這樣的危機。周國以西、以北都是戎人、羌人、鬼方等外部族。而此番進攻你大唐國的這些兵士,都是我周國以及周邊方國的精銳,現在這些人被你俘獲扣押,這些外部族一旦得知周國腹地空虛,那是隨時有可能……如此,薑首領和商王做的事情又有什麽區別?”薑尚薑然反將了薑林一軍。
“你個老家夥,氣氛渲染到了這裏,我才這麽說的。你竟然順著我的梯子就這麽爬上來,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怎麽說的反而成了我若是不釋放這三萬名俘虜,就會成為千古罪人一般?”薑林咂摸出了薑尚言語中的意思,氣得跳了起來。
“事實確實如此。我周國……其實現在很是空虛,加之先侯崩逝,誦兒能力雖有所增長,但畢竟年少。所屬的方國和諸侯國已經有些蠢蠢欲動,若是戎人、羌人打探到了我們的虛實,動起手來,那周國這個華族人的諸侯國能不能保全,可就全賴薑首領現在的一念之間了……”薑尚給薑林戴了一頂高帽。
“行了,打住。”薑林又是果斷地一揮手,打斷了薑尚的話。
“老夫也知道此番戰事,周國做的確實不地道。薑首領說的對,當日誦兒初提此事時,老夫是心有不爽。奈何周國朝堂上下,都對誦兒的見地讚歎不已,老夫萬般無奈之下,萬念俱灰,才辭去了太師之職,雲遊了大半年的時間。此番周國戰敗,當日那些讚成者亦是知道無顏與薑首領進行商談,老夫念著與師兄的情誼,念著這些年來與薑首領終究有些情分,當然了也是為了周國的將來計,這才厚著臉皮前來與薑首領敘上一敘,以期與薑首領達成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
“不說若是周國西部的戎人、羌人攻入周國腹地,周國這個華族人的諸侯國能不能得以保全。便說老夫親手而立、薑水河畔青兒的衣冠塚,若是被戎人、羌人踐踏、破壞,薑首領難道不會心痛嗎?嚴格講起來,薑首領於薑水河畔受孕,你母青兒是吃著周國人種植的粟米、喝著薑水將腹中的你孕育成形。你母是周國人,你的身上流淌著周人的血液,現在薑首領忍心眼睜睜看著周國處在危難之際而不管,是不是有些……”薑尚竟然說得有些動情了。
“這個老潑皮……”薑林心中腹誹了句。
“你說的這些大道理,我是一個都聽不進去的。我隻是想給你說,要想將這些俘虜換迴去,可以。不過價碼比之前高很多,你且聽好了。每個俘虜,用一盒寶石購得的糧食來換。你送來一盒寶石等價的糧食,我薑林親自釋放一個俘虜過河。一手交糧,一手交人。和我大唐國做生意的都知道我這人最是講究誠信,從來不坑蒙拐騙。”薑林終於道出了自己的價碼。
薑尚聽罷,臉上的肌肉明顯抽了抽:“你是不坑蒙拐騙,但你是狠。可否先釋放了奭公子和南宮、呂他三人,許多事情還需要著落在他們三人身上。”
“可以,但是這三人需要用塊地方來換。”薑林毫不猶豫地說道。
“哪塊地方?”一種不好的預感湧上了薑尚的心頭。
“大河以西的芮國之地,沿著大河向東拐彎,一直到伊洛戎人的地盤。這些地方上的方國、諸侯國聽說都是你們的人,現在要想讓我放了姬奭三人,就將我說的這些地方的方國、諸侯國首領們清理走,將地方劃撥給大唐國。”薑林將桌麵上自己從指甲縫裏摳出來的髒東西弄到邊上的土地上,語氣很是輕鬆地朝薑尚說道。
“薑首領,你這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薑尚聽罷,站了起來。
“我這不是和你商量,這是通知你。這是釋放姬奭三人的條件,不論到了什麽時候都是這個條件。至於芮國這些諸侯國和方國的首領,要麽你們自己解決,要麽,就像當年的虞召一樣,在我華夏之地以東,東南方向,步行八九十日距離的大海之中,有兩座島名曰:扶桑、島夷。這些人可循著虞召的腳步,去那裏建立國度,將我華夏之文明帶至那蠻夷之地。”薑林笑眯眯地望著薑尚,語重心長地說道。
“況且,即便你現在不同意,等姬發三年喪期一過,我大唐國發動對周國報複之戰,我說的這塊地方亦是手到擒來。如此,何必等三年後再生流血之戰事呢?你們迴去好好商量商量。送客!”薑林扭頭朝身後的孫虎擺了擺手,起身從已經坐了一天的安邑城南岔道邊大槐樹下的石凳上起了身,朝安邑城方向走去。
隻留下薑尚一人孤零零地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