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熊是羋姓季連部落酋長,在商衰周興時,審時度勢,率族及時投靠周文王,並成為周文王的火師,臣屬於周。”《史記·楚世家》記載“鬻熊子事文王”,一個弱小的群體,活不下去,自然是要依附一個大族。鬻熊是楚國的最早締造者,楚人後來感念其功,把他與祝融一樣,作為祖先祭祀。
鬻熊死後,其後熊麗、熊狂仍處於周文、武王時期。到熊繹時,周成王“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姓,居丹陽”。所以有學者以為,此時才有“楚”這個正式的國號兼族名。從鬻熊至熊繹曆代居丹陽後,丹陽就成為楚人立國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關於這段曆史記載中講述的關於熊狂之事,薑林自是不知的。熊狂其人,此刻在薑林的心目中,僅僅隻是一個被俘後被自己的部屬說是為了泄憤也好、說是為了殺雞儆猴也罷,用來犧牲掉的一個普普通通的戰俘而已,若不是其人乃是虎方之下的一個部族首領、若不是前幾日和歡姬之父飲宴之時歡姬之父提說了一嘴,薑林可沒那麽多的閑工夫為了一個戰俘耗費太大的精力。
幾十個亂葬崗裏,呂長青隨便指了兩座新墳,說是虎方彭蠡部族和荊楚部族族長的埋身之地,歡姬也不可能傻到真的刨開土再對死者的身份確認一番。對著兩座新墳,歡姬默默地祈禱了一番,此事很快翻篇。
對於薑林來說,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此時距離突襲周國大營、將周國聯軍全部擒獲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從歡姬之父的口中得知商國新王庚和西伯侯姬發的現狀之後,薑林下達給孟津渡口、風陵渡渡口的命令已經更改過一次。
到現在也已經過去了多日,不得不說這商國和周國的人的確是很執著的,就在薑林帶著歡姬從平安鐵路建設工地現場返迴安邑城不久,從孟津渡口和風陵渡渡口分別傳來了最新的消息,商國、周國終於還是通過不懈的嚐試,發現孟津、風陵渡駐軍不再對其無差別開火後,向當地的駐軍表達了求見大唐國首領的意願。
商王派來的使節算是薑林的老相識,費仲大夫。而周國派來的使節……是已經結束雲遊,被人重新迎迴西岐,恢複太師之位的薑尚薑子牙。
就在二人被“請”往安邑城的這兩日,薑林將自己關在位於安邑城政務廳後麵的辦公室裏,一連下發了好幾道涉及大唐國的軍、政、科技、教育,多個領域的命令。
發給政務院院長黑世工的命令如下:命黑世工親自前往平城,宣讀大唐國正式接納平城民眾為大唐國民眾的命令。凡平城之鬼方人,按大唐國民政部門管理辦法,登記造冊下發居民證件,民族一欄由鬼方人自取一個族名。
“鬼方鬼方的,聽著不順耳。”這是薑林的原話。
任命達利溫為大唐國政務院副院長,分管大唐國全國少數民族事宜。平城裏推選一名鬼方頭人,任平城城守,宋慶調任平城任平城主城守。平城兩位城守之下一應的僚屬,由達利溫和新選定的平城城守以及到任後的宋慶一起商量著挑選合適人選,待人選選定報與大唐國政務院,大唐國政務院和薑林會進行批準,屆時全員正式上任。
發給防務部部長唐亞的命令如下:於平城城內征募、挑選一個團的兵源,新兵訓練完成後,加上馬六剛送迴來的一千餘名奴隸兄弟,將原來的四個團擴充為六個團,將這些鬼方人、南邊來的奴隸平均分配到各排、班。
發給西山兵工的命令如下:栓動步槍的月產量降至三成,即從原來的每月產一百支降到每月產三十支。餘下的產能用來增產步槍、重機槍通用的子彈、迫擊炮所用的炮彈。
發給國立大學醫藥學院副院長莫禮紅的命令如下:批準醫藥學院提交的牛痘小規模試種工作的申請。醫藥學院將與晉陽城衛生局逐步開展晉陽城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青年男子牛痘的種植工作。
關於牛痘的種植……這是薑林一年前與懼留孫、莫禮紅二人聊天之時偶然說到瘟疫、天花、鼠疫這樣的能大規模致死、且按照現在的醫療水平,幾乎無法進行救治的幾種能短期內快速傳播感染的疾病時,薑林想起的一篇後世看過的報道中講的:牛痘病毒是一種可引起牛產生輕微牛痘病灶的病毒。人若感染該病毒,隻會產生輕微不適,並產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由於牛痘病毒與引起人類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質,人接種牛痘疫苗後,也可以同時獲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基於這樣的記憶,薑林又對懼留孫和莫禮紅提出了疫苗的概念來。懼留孫聽罷薑林的一番論述後,掄著拐杖追著薑林跑了幾條街。
據首領衛隊幾名當時不在場的隊員事後傳出的小道消息,老爺子當時之所以追著首領跑了幾條街,是因為老爺子掰著手指算了算,自己和首領已經認識了十年,這十年的時間裏首領竟然絲毫沒有提及此事。
老爺子追不動的時候,坐在一間民居的門前遠遠地望著首領的身形,懊惱地熱淚盈眶,嘴中喃喃地感慨著自己虛度了十年的時光。
為此,首領被老爺子關在其居住的宅中待了三日,逼著首領將腦海中所有能想到的、關於醫藥學的東西,統統地寫了出來。這還不算,一些大概的研究方法也被老爺子逼著硬是讓首領仔細倒了出來。
還是首領衛隊當時不在場的隊員傳出的小道消息,三日後,望著首領寫出的三頁紙的內容,老爺子又對首領進行了一番摧殘。後來實在是因年老體弱,打不動了,才在楊戩、莫家四兄弟等已經在大唐國混得有頭有臉的徒弟們的勸說下,將首領放了出來。
之後,醫藥學院的年輕學員們便瘋了似的開始向醫藥學院副院長莫禮紅請願,自願做小白鼠,對這牛痘種植試驗進行嚐試。
本著謹慎的態度和自願的原則,莫禮紅在醫藥學院裏選定兩名身體強壯的學生,加上自己一共三人,前往西山一個隱蔽的洞中待了一個月,完成了試驗並對試驗的過程以及三人種植完牛痘後一個月的症狀進行了詳細的記載。
一個月後,當三人完成一係列的消殺工作,換上提前準備好的衣物返迴大唐國立大學的時候,大唐國立大學醫藥學院徹底沸騰了。
又準備了一個月後,第二批醫藥學院的十名誌願者在莫禮紅的帶領下,又開始了第二輪的試驗工作。這次的試驗……過程比較驚險,聽說有一名身有隱疾的學生差點沒挺過來,好在有莫禮紅帶隊,邊上的其他人也都是醫藥學學員,最終將那名同學從鬼門關拉了迴來。
最後十名學生裏,有兩人頂著一臉的麻子,但精神頭十足地返迴醫藥學院的時候,整個醫藥學院這次卻沉寂了。所有醫藥學院的學員如同瞻仰遺容一般地繞著莫禮紅的辦公桌,看著首領寫就的那三頁紙,心情極度複雜。有激動不已的、有興致勃勃的、有躍躍欲試的,當然了,也不排除有和懼留孫當時的心情一樣的、覺得自己虛度了時光的。
截止到現在,醫藥學院的學員已經做了五輪試驗,也全員完成了牛痘的種植。除了第二批那個身患隱疾的學員外,再就是有十幾人最終臉上落下了一些麻子外,整個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結果也是喜人的。至於能否真的有效防止感染天花病毒……據首領衛隊幾個靠譜的人傳出來的消息,首領當時為了讓懼老爺子放心,是給眾人展示了自己胳膊上種植了牛痘的痕跡的。
而首領,那可是從蜀地大地動的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常言道“大災之後必有大患”,首領能活著從蜀地來到晉陽城,這還不可信嗎?
鑒於首領一向絕佳的口碑和醫藥學院這一年來的幾輪試驗的成果,現在牛痘的種植工作終於要麵向大唐國全域漸進式地進行推廣。這第一批人,自是要選身強力壯的壯年男子。當然了,在醫藥學院全體學員完成牛痘種植之後,還有四人也公開地種植了牛痘,那便是首領的兩位夫人以及年逾十歲的薑匡胤和薑世民。
這四人種植完牛痘後,聽說隻有薑匡胤發了幾天低燒,其他三人幾乎沒有任何症狀。
現在牛痘的種植工作在技術層麵已經比較成熟,輿論造勢宣傳方麵也已經到位,現在隻等薑林下令,這部分工作便要正式開展。對於這樣的申請,薑林沒有不批準的道理。
再說薑林下達給大唐國立大學機械學院院長黑亮的命令,內容如下:全麵停止栓動步槍的改進工作,正式上馬自動步槍的研發工作;持續改進重機槍,增加有效射程、槍體可靠性以及減輕槍體自身重量;命機械學院組成專項研發小組,對80毫米榴彈炮的運輸方式進行改進。
關於這幾項命令,自是根據此番三次戰役的經過進行的調整。
此次三處戰役裏,大唐國的武器是第一次投入到實戰當中。這些武器到了戰場上能發揮多大的效力,戰前其實所有人的心裏都沒底。但三處戰事的經過,現在已經給眾人以十足的信心相信薑林說的:武器裝備達到先進的水平之後,以一當百、以一當千都不是問題。
刀、槍、劍、戟、戈、矛、斧、鉞這類冷兵器,你不貼近敵人的身體,便無法發揮其功效。弓、弩一類的遠程武器,倒是能將殺敵的距離延伸至百米,但這類武器有一個最大的不足便是對射手的臂力、體力要求過高。
再強壯的弓箭手,連續張弓十數下,恢複臂力便需要幾日的時間。並且隨著對射程要求加大,弓的力度加大,張弓的次數則是急劇下降的,而且準頭隨著張弓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差。
弩較之弓箭則好一些,蹶張弩、床弩,依靠人腳蹬的力度和增加開弓的人數,倒是能變得輕鬆些,但這樣的操作明顯耗費的時間又長了些,戰場之上無法形成持續的傷害輸出。
人類戰爭史發展幾千年,拋開高、精、尖的超視距進行火力打擊的、諸如導彈一類的武器外,既能滿足遠距離,又能持續、有效、高精度對敵進行打擊的,且技術水平要求不是那麽高的武器,非槍、炮莫屬。
這槍不是大唐國五年前裝備的火繩槍,也不是現在列裝到士兵手上的栓動步槍,這槍是以現在的重機槍為代表的自動、半自動武器。
平城戰事結束後,一個持栓動步槍的士兵望著遠處的戰場問過薑林一句話:首領,我們能不能每人配一挺重機槍?
每人配一挺重機槍,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一個重機槍班組需要好幾個人,怎麽可能做到每人一挺重機槍,那樣的話光是行軍都是問題?但不能做到每人一挺重機槍,每人一把自動步槍總是行的吧。
再說這炮,目前列裝的迫擊炮此番戰事算是立了大功。
毫不誇張地說,若不是有這些迫擊炮,此番戰事大唐國不可能打的這麽順利。這種武器在攻擊大規模集群敵人的時候,尤其是沒有任何防備的敵人的時候,更甚者專門在夜間發動進攻的時候,效果是真他x的好。
隻需提前測定距離分好波次,不用瞄,不用校正射擊諸元,不用觀察敵人的情形。隻需要把握好射擊的節奏,不要讓炮管溫度過高,不要讓彈藥消耗得太快,不緊不慢、有條不紊、好整以暇地打完預定好的彈藥數量,就等著收攤即可。
若是非說這迫擊炮有什麽缺點的話,那就是射程還是有些短,接敵距離有些近,並且迫擊炮的威力……若是沒有80毫米榴彈炮的存在,倒也沒事。但凡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偏偏此次三門80毫米榴彈炮參與了抵禦周國聯軍的戰事,這一對比,這迫擊炮可就差點意思。
不過戰鬥的間隙,趁著休息的時候薑林與戰士們也進行了溝通。迫擊炮的靈活和操作快捷是80毫米榴彈炮無法相比的,而威力和射程這方麵,80毫米榴彈炮彌補了迫擊炮的短板。戰場之上兩種炮缺一不可,互相補充才是正理。
鑒於戰後戰士們反饋最多的意見,以及當時護送那三門80毫米榴彈炮轉場時的人員的描述,必須改進這種炮的運輸形態。
鬻熊死後,其後熊麗、熊狂仍處於周文、武王時期。到熊繹時,周成王“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姓,居丹陽”。所以有學者以為,此時才有“楚”這個正式的國號兼族名。從鬻熊至熊繹曆代居丹陽後,丹陽就成為楚人立國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關於這段曆史記載中講述的關於熊狂之事,薑林自是不知的。熊狂其人,此刻在薑林的心目中,僅僅隻是一個被俘後被自己的部屬說是為了泄憤也好、說是為了殺雞儆猴也罷,用來犧牲掉的一個普普通通的戰俘而已,若不是其人乃是虎方之下的一個部族首領、若不是前幾日和歡姬之父飲宴之時歡姬之父提說了一嘴,薑林可沒那麽多的閑工夫為了一個戰俘耗費太大的精力。
幾十個亂葬崗裏,呂長青隨便指了兩座新墳,說是虎方彭蠡部族和荊楚部族族長的埋身之地,歡姬也不可能傻到真的刨開土再對死者的身份確認一番。對著兩座新墳,歡姬默默地祈禱了一番,此事很快翻篇。
對於薑林來說,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此時距離突襲周國大營、將周國聯軍全部擒獲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從歡姬之父的口中得知商國新王庚和西伯侯姬發的現狀之後,薑林下達給孟津渡口、風陵渡渡口的命令已經更改過一次。
到現在也已經過去了多日,不得不說這商國和周國的人的確是很執著的,就在薑林帶著歡姬從平安鐵路建設工地現場返迴安邑城不久,從孟津渡口和風陵渡渡口分別傳來了最新的消息,商國、周國終於還是通過不懈的嚐試,發現孟津、風陵渡駐軍不再對其無差別開火後,向當地的駐軍表達了求見大唐國首領的意願。
商王派來的使節算是薑林的老相識,費仲大夫。而周國派來的使節……是已經結束雲遊,被人重新迎迴西岐,恢複太師之位的薑尚薑子牙。
就在二人被“請”往安邑城的這兩日,薑林將自己關在位於安邑城政務廳後麵的辦公室裏,一連下發了好幾道涉及大唐國的軍、政、科技、教育,多個領域的命令。
發給政務院院長黑世工的命令如下:命黑世工親自前往平城,宣讀大唐國正式接納平城民眾為大唐國民眾的命令。凡平城之鬼方人,按大唐國民政部門管理辦法,登記造冊下發居民證件,民族一欄由鬼方人自取一個族名。
“鬼方鬼方的,聽著不順耳。”這是薑林的原話。
任命達利溫為大唐國政務院副院長,分管大唐國全國少數民族事宜。平城裏推選一名鬼方頭人,任平城城守,宋慶調任平城任平城主城守。平城兩位城守之下一應的僚屬,由達利溫和新選定的平城城守以及到任後的宋慶一起商量著挑選合適人選,待人選選定報與大唐國政務院,大唐國政務院和薑林會進行批準,屆時全員正式上任。
發給防務部部長唐亞的命令如下:於平城城內征募、挑選一個團的兵源,新兵訓練完成後,加上馬六剛送迴來的一千餘名奴隸兄弟,將原來的四個團擴充為六個團,將這些鬼方人、南邊來的奴隸平均分配到各排、班。
發給西山兵工的命令如下:栓動步槍的月產量降至三成,即從原來的每月產一百支降到每月產三十支。餘下的產能用來增產步槍、重機槍通用的子彈、迫擊炮所用的炮彈。
發給國立大學醫藥學院副院長莫禮紅的命令如下:批準醫藥學院提交的牛痘小規模試種工作的申請。醫藥學院將與晉陽城衛生局逐步開展晉陽城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青年男子牛痘的種植工作。
關於牛痘的種植……這是薑林一年前與懼留孫、莫禮紅二人聊天之時偶然說到瘟疫、天花、鼠疫這樣的能大規模致死、且按照現在的醫療水平,幾乎無法進行救治的幾種能短期內快速傳播感染的疾病時,薑林想起的一篇後世看過的報道中講的:牛痘病毒是一種可引起牛產生輕微牛痘病灶的病毒。人若感染該病毒,隻會產生輕微不適,並產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由於牛痘病毒與引起人類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質,人接種牛痘疫苗後,也可以同時獲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基於這樣的記憶,薑林又對懼留孫和莫禮紅提出了疫苗的概念來。懼留孫聽罷薑林的一番論述後,掄著拐杖追著薑林跑了幾條街。
據首領衛隊幾名當時不在場的隊員事後傳出的小道消息,老爺子當時之所以追著首領跑了幾條街,是因為老爺子掰著手指算了算,自己和首領已經認識了十年,這十年的時間裏首領竟然絲毫沒有提及此事。
老爺子追不動的時候,坐在一間民居的門前遠遠地望著首領的身形,懊惱地熱淚盈眶,嘴中喃喃地感慨著自己虛度了十年的時光。
為此,首領被老爺子關在其居住的宅中待了三日,逼著首領將腦海中所有能想到的、關於醫藥學的東西,統統地寫了出來。這還不算,一些大概的研究方法也被老爺子逼著硬是讓首領仔細倒了出來。
還是首領衛隊當時不在場的隊員傳出的小道消息,三日後,望著首領寫出的三頁紙的內容,老爺子又對首領進行了一番摧殘。後來實在是因年老體弱,打不動了,才在楊戩、莫家四兄弟等已經在大唐國混得有頭有臉的徒弟們的勸說下,將首領放了出來。
之後,醫藥學院的年輕學員們便瘋了似的開始向醫藥學院副院長莫禮紅請願,自願做小白鼠,對這牛痘種植試驗進行嚐試。
本著謹慎的態度和自願的原則,莫禮紅在醫藥學院裏選定兩名身體強壯的學生,加上自己一共三人,前往西山一個隱蔽的洞中待了一個月,完成了試驗並對試驗的過程以及三人種植完牛痘後一個月的症狀進行了詳細的記載。
一個月後,當三人完成一係列的消殺工作,換上提前準備好的衣物返迴大唐國立大學的時候,大唐國立大學醫藥學院徹底沸騰了。
又準備了一個月後,第二批醫藥學院的十名誌願者在莫禮紅的帶領下,又開始了第二輪的試驗工作。這次的試驗……過程比較驚險,聽說有一名身有隱疾的學生差點沒挺過來,好在有莫禮紅帶隊,邊上的其他人也都是醫藥學學員,最終將那名同學從鬼門關拉了迴來。
最後十名學生裏,有兩人頂著一臉的麻子,但精神頭十足地返迴醫藥學院的時候,整個醫藥學院這次卻沉寂了。所有醫藥學院的學員如同瞻仰遺容一般地繞著莫禮紅的辦公桌,看著首領寫就的那三頁紙,心情極度複雜。有激動不已的、有興致勃勃的、有躍躍欲試的,當然了,也不排除有和懼留孫當時的心情一樣的、覺得自己虛度了時光的。
截止到現在,醫藥學院的學員已經做了五輪試驗,也全員完成了牛痘的種植。除了第二批那個身患隱疾的學員外,再就是有十幾人最終臉上落下了一些麻子外,整個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結果也是喜人的。至於能否真的有效防止感染天花病毒……據首領衛隊幾個靠譜的人傳出來的消息,首領當時為了讓懼老爺子放心,是給眾人展示了自己胳膊上種植了牛痘的痕跡的。
而首領,那可是從蜀地大地動的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常言道“大災之後必有大患”,首領能活著從蜀地來到晉陽城,這還不可信嗎?
鑒於首領一向絕佳的口碑和醫藥學院這一年來的幾輪試驗的成果,現在牛痘的種植工作終於要麵向大唐國全域漸進式地進行推廣。這第一批人,自是要選身強力壯的壯年男子。當然了,在醫藥學院全體學員完成牛痘種植之後,還有四人也公開地種植了牛痘,那便是首領的兩位夫人以及年逾十歲的薑匡胤和薑世民。
這四人種植完牛痘後,聽說隻有薑匡胤發了幾天低燒,其他三人幾乎沒有任何症狀。
現在牛痘的種植工作在技術層麵已經比較成熟,輿論造勢宣傳方麵也已經到位,現在隻等薑林下令,這部分工作便要正式開展。對於這樣的申請,薑林沒有不批準的道理。
再說薑林下達給大唐國立大學機械學院院長黑亮的命令,內容如下:全麵停止栓動步槍的改進工作,正式上馬自動步槍的研發工作;持續改進重機槍,增加有效射程、槍體可靠性以及減輕槍體自身重量;命機械學院組成專項研發小組,對80毫米榴彈炮的運輸方式進行改進。
關於這幾項命令,自是根據此番三次戰役的經過進行的調整。
此次三處戰役裏,大唐國的武器是第一次投入到實戰當中。這些武器到了戰場上能發揮多大的效力,戰前其實所有人的心裏都沒底。但三處戰事的經過,現在已經給眾人以十足的信心相信薑林說的:武器裝備達到先進的水平之後,以一當百、以一當千都不是問題。
刀、槍、劍、戟、戈、矛、斧、鉞這類冷兵器,你不貼近敵人的身體,便無法發揮其功效。弓、弩一類的遠程武器,倒是能將殺敵的距離延伸至百米,但這類武器有一個最大的不足便是對射手的臂力、體力要求過高。
再強壯的弓箭手,連續張弓十數下,恢複臂力便需要幾日的時間。並且隨著對射程要求加大,弓的力度加大,張弓的次數則是急劇下降的,而且準頭隨著張弓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差。
弩較之弓箭則好一些,蹶張弩、床弩,依靠人腳蹬的力度和增加開弓的人數,倒是能變得輕鬆些,但這樣的操作明顯耗費的時間又長了些,戰場之上無法形成持續的傷害輸出。
人類戰爭史發展幾千年,拋開高、精、尖的超視距進行火力打擊的、諸如導彈一類的武器外,既能滿足遠距離,又能持續、有效、高精度對敵進行打擊的,且技術水平要求不是那麽高的武器,非槍、炮莫屬。
這槍不是大唐國五年前裝備的火繩槍,也不是現在列裝到士兵手上的栓動步槍,這槍是以現在的重機槍為代表的自動、半自動武器。
平城戰事結束後,一個持栓動步槍的士兵望著遠處的戰場問過薑林一句話:首領,我們能不能每人配一挺重機槍?
每人配一挺重機槍,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一個重機槍班組需要好幾個人,怎麽可能做到每人一挺重機槍,那樣的話光是行軍都是問題?但不能做到每人一挺重機槍,每人一把自動步槍總是行的吧。
再說這炮,目前列裝的迫擊炮此番戰事算是立了大功。
毫不誇張地說,若不是有這些迫擊炮,此番戰事大唐國不可能打的這麽順利。這種武器在攻擊大規模集群敵人的時候,尤其是沒有任何防備的敵人的時候,更甚者專門在夜間發動進攻的時候,效果是真他x的好。
隻需提前測定距離分好波次,不用瞄,不用校正射擊諸元,不用觀察敵人的情形。隻需要把握好射擊的節奏,不要讓炮管溫度過高,不要讓彈藥消耗得太快,不緊不慢、有條不紊、好整以暇地打完預定好的彈藥數量,就等著收攤即可。
若是非說這迫擊炮有什麽缺點的話,那就是射程還是有些短,接敵距離有些近,並且迫擊炮的威力……若是沒有80毫米榴彈炮的存在,倒也沒事。但凡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偏偏此次三門80毫米榴彈炮參與了抵禦周國聯軍的戰事,這一對比,這迫擊炮可就差點意思。
不過戰鬥的間隙,趁著休息的時候薑林與戰士們也進行了溝通。迫擊炮的靈活和操作快捷是80毫米榴彈炮無法相比的,而威力和射程這方麵,80毫米榴彈炮彌補了迫擊炮的短板。戰場之上兩種炮缺一不可,互相補充才是正理。
鑒於戰後戰士們反饋最多的意見,以及當時護送那三門80毫米榴彈炮轉場時的人員的描述,必須改進這種炮的運輸形態。